四川樂山沙灣區銅茨鄉營業村一處懸崖下有這樣一處奇觀:
上方是400米高度的瀑布,下方是一個巨大的自然天坑,天坑底部還有一個隱藏於世的洞穴。
這便是樂山的硝洞,川已知總長度最長的一個洞穴,深藏在一個巨大的自然天坑之中。
硝洞的名字源於千餘年的採制熬硝歷史,早在5000年前,硝洞內就有人類活動了,以前專業地質考察人員曾在洞內發現了一把石斧,後經專家鑑定,確定為距今5000年的物品。
細長的瀑布像是一條銀色的帶子從高空落下,周圍瀰漫著層層水霧,當天氣好的時候,陽光照射在瀑布的水霧上還會產生彩虹。
向樂山硝洞行進,途中需要爬過一片山林,雖然有些許樹蔭,但還是很熱。
繼續往前,會到達一個觀景臺。從觀景臺到達底下洞口垂直高度也有一百米左右,不過路很好走,
在1990年4月12日,沙灣區派出的地質考察隊在硝洞洞口採集到石斧一件,經四川文物管理委員會鑑定,該石斧系中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物品。當時,這把石斧收藏在郭沫若舊居博物館內,保存完好。該石斧又稱為「龜背形石斧」,長14.5釐米,寬11釐米,厚2.5釐米,斧柄呈龜頭狀,龜背有打制痕跡,三面為單刃微弧,有凹凸不平之感。它從沙灣區銅茨鄉出土的那一刻起,便宣告了樂山文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便已開始
洞內深不可測,清冷幽靜,有著許多的神奇景觀,是一個很適合探險的地方。
洞口及主洞系天然溶洞,主洞南北走向,洞涇均2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洞內深不可測,據沙灣區地方志記載,硝洞的岔洞多達108個。
進入硝洞,我們正式踏進了地底的世界,這裡面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完全黑暗,你永遠不會知道你會遇見什麼。也許是九層妖塔,也許是神龍居所,也許是龍嶺迷窟,也許是精絕古城。帶著你的好奇,總會有收穫。
在主洞中前行,可以明顯的看到旁邊有乾涸的河道,在一處比較寬敞的地方,會看到第一個古硝池遺蹟,硝池正上方的巖壁布滿了黑色的粉末,被明顯的燻成了黑頂,繼續深入的過程中還能看到十來個古硝池遺蹟,硝池不遠處的一個岔洞洞口留下的「怡樂」字樣清晰可見。
聽當地人說,這個洞很深,很少有人完全通過。也從來不曾知曉,洞的盡頭到底是怎樣的一番天地,是否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呢?~
路線地址: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硝洞遊景區 可直接導航
門票免費 推薦「硝洞遊農家樂」用餐 可直接導航。
想體驗洞穴露營,穴降等刺激活動,可聯繫當地戶外組織。
不定期的給你推薦好玩的地方,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們,關注必回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