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世界,用眼睛去發現美!
用文字傳遞溫暖,用心去熱愛生活!
地心之旅,探尋地球深處的秘密,在自然形成的巨大天坑中,探索400米絕壁瀑布下隱藏於世的洞穴,尋找遺失的神秘古蹟!
這裡有深藏山林的天坑,百米飛濺的瀑布,深不見底的洞穴,蜿蜒的地下暗河,神秘的人文古蹟,一切的未知等待你去發現......
樂山硝洞,又稱硝鬥巖,位於樂山沙灣區銅茨鄉懸崖處,被當地人稱為「天坑」。是四川已知總長度最長的一個洞穴,深藏在一個巨大的自然天坑之中。
洞穴上方是落差高達百米的瀑布,洞內地下暗河綿延,造型各異的鐘乳石遍布其中。
從樂山城區自駕到目的地大約兩個小時,我們一路沿著348國道南下,有些地方正在修路,繞行了幾座山幾座橋,路況有些曲折,但卻不影響我們出發的心情,一路愉悅期待著。
沿途的大渡河因前段時間的暴雨,河面變得格外寬廣和渾濁,不由得慶幸今天的天氣真的很美好,陽光明媚,風輕雲淡的。
即將到達硝洞時路過「鬼城」,大渡河畔105棟紅色低矮的樓房,卻空無一人,破舊的房屋長滿藤蔓雜草,有一種別樣的美,引得一些攝影師駐車停留,開始他的創作。
我們沒有過多停留,來到朝山街,道路變得十分狹窄和蜿蜒,很多地方只能一車通行,右邊是陡峭山體,左邊是大渡河,開車需要小心了,女司機也不得虛場合,哈哈!
路邊停車也是技術,走上去才發現有一個小停車場,繼續徒步前行,途中經過竹林爬過一段步道,就到達天坑上的觀景臺,地心深處就是我們的目的地——樂山硝洞。
天坑經過時間的沉澱自然形成,呈漏鬥形狀,陡峭而圈閉的巖壁,從地面通往地心深處,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百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的一種特大型喀斯特地形。
巨大的自然天坑上一片綠意盎然,水霧瀰漫,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懸於瀑布之上的兩道彩虹,隨著風吹水的飄動,彩虹也舞動起來,第一次見到雙彩虹,興奮無以言表。
彩虹帶著好運從天而降,你就是它的幸運兒,被眼前的美景帶來的幸福感所震撼!只要是晴天,這裡必出現彩虹,而我們運氣滿滿才看到雙層的彩虹,超級漂亮!
在硝洞上方是一條高差接近400米的硝鬥巖瀑布,又叫硝洞巖瀑布。由四峨山下的騎龍村劉溝溪流出,從此處跌落硝洞洞口而成瀑布。
據當地村民講,這條瀑布還有辨別時間的功能,每天中午11時30分左右,垂直下落的瀑布便突然轉向左邊,下午5時30分左右,瀑布又會自動回正。感覺好神奇,但不置可否,哈哈!
絕壁懸崖上約400米瀑布從高處瀉下,拍打在崖石上,宛如銀河,從九天雲霄降落人間。
迫不及待地沿著有些溼滑的百米石梯步道和鋼梯而下,想要探索地心世界的秘密。站在天坑中仰望,你會發現一個巨大半桃心在你眼前,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治癒。
硝洞的得名來自於千餘年的採制熬硝歷史,直至上世紀硝洞依然是炸藥的重要原料產地。
洞口及主洞系天然溶洞,主洞南北走向,洞涇均2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洞內深不可測,據有關記載,硝洞的岔洞多達108個。
越往洞底路上的石梯越溼滑,我們被水霧包裹著,帶上簡易的探洞工具向洞口摸索艱難前行,洞口很小,怪石林立深不見底。
因為連續暴雨,洞穴基本被淹沒了,但洞內空間很大,蜿蜒曲折的地下暗河和形狀奇特各異的鐘乳石開啟了地心世界的大門,可惜很多地方水太深,只待有機會更深入的探索一番。
樂山硝洞早在5000多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留下了人類活動的遺蹟。
1990年沙灣區派出的地質考察隊在硝洞洞口採集到石斧一件,經四川文物管理委員會鑑定,該石斧系中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物品,並把石斧收藏在郭沫若舊居博物館內。
可惜我們沒能深入洞穴,找到古人留下的遺蹟,但是這裡卻留下了我的足跡和回憶。
我的地心之旅也就此畫上句號,雖沒有進入地心最深處卻見到好運雙彩虹,期待下次旅程再見吧!
出行建議:
一、交通:到硝洞沒有公交車,只能自駕或者到當地包車前往,到目的地前十幾公裡道路曲折比較窄,錯車比較麻煩,大車無法通行,目的地有免費停車場。
二、吃住:距離硝洞800米的地方有農家樂,方便吃飯、住宿和停車,在天坑的觀景臺上有一家攤攤,可以購買零食和飲料,但品種不多,還有冰粉涼蝦等小吃,價格不貴。
三、玩法:在硝洞除了欣賞自然風光外,有裝備的可以戶外徒步、洞穴探秘、 攀巖速降,但洞穴比較溼滑,需要注意安全。
四、瀑布下常年保持18-20度,冬暖夏涼,適合夏天遊玩,通常下雨後的晴天都可以看到彩虹,如果冬天去洞穴需帶上雨衣防止打溼。
五、雨季出行,不適合探洞,很多地方被水淹沒,洞穴太大很難辨別方向,出行前需了解當地天氣情況,才能玩得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