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山大硝洞探秘

2020-08-25 言道明德

去年夏天的一個大晴天,我們一行三人從水城出發乘車往南約45公裡來到果布嘎鄉。早飯後,鄉委副書記羅畢榮帶路,車沿蜿蜒曲折的盤山便道,行約15公裡到達牯牛河邊,再徒步趟過牯牛河,攀緣到半山間,半月形大洞口在望。

大硝洞地處果布鄉楓香村牛角山山脈底部,果布嘎鄉與蟠龍鄉交界處的牯牛河畔。兩岸懸崖峭壁如刀壁斧削,洞傍草木蔥蘢,河床上怪石林立,絕壁上古木橫生,峽谷上空燕飛鷹旋,谷底流聲洪鳴,驚、險、奇融為一體。置身其間,你不僅能充分體驗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豪邁情懷,還可以慢慢享受清香徐來,牧歌悠悠的原野風味,高山流水加上古木幽谷形成了一道完美的風景線。初臨其境,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精妙絕倫。充滿傳奇色彩的大硝洞就座落在這一段峽谷的中間,兩邊的絕壁臨洞而上,在大硝洞門前形成一片坡度較緩的山坡。坡上長滿了棕竹、龍麾竹等熱帶林木,洞口寬約20米,高約40米,距牯牛河床約60米,入口處的頂端就懸掛著數十根長短不一,粗細不等的石鐘乳,預示著此洞為鍾乳奇洞。初到洞邊,先聽到的是洞中傳出的各種怪叫聲,陰森恐怖,猶如一種魔音陣陣襲來,又好像漆黑的洞中會突然竄出毒蛇猛獸將你包圍或躍出妖魔鬼怪之類的怪物將你吞噬似的,令人不寒而慄。

據當地老年人講,山洞特別深,曾有好幾班人進去探索都沒有找到盡頭。到解放初期,十幾位年輕膽大的漢子準備了7天7夜的盤纏和照明燃料進去探索,最後也因燃料不足只好調頭。這班人出來後,帶出了不少令人驚奇故事,比如說洞中的陰河、龍床、石凳、田埂、谷薦等,並說他們每到地勢複雜處都用米草在壁上作了記號,用石灰在地面上打點作標記,但在回來的時候發現一個原先撒過石灰的地方,不見石灰的影子,卻留下蟒蛇睡過的溝渠痕,由此他們分析來時可能是從蟒蛇背上走過卻未察覺,人們聽後毛骨悚然。從此,大硝洞成了神秘的代名詞。

我們從洞口往洞內下行約50米處就到了第一個大廳,面積約為3000平米,給人以廣闊、靜謐而莊嚴肅穆之感。地面全為芝麻狀的泥沙鋪就,很乾淨,踩上去很有彈性,不留痕跡,大廳內的景觀不多但卻搭配得很具體,高高的洞壁上懸吊著千姿百態的石鐘乳,小巧玲瓏,其形如刀如劍如樹如花似玉,遠近高低各不同,大部分像冰鉤,左邊的洞壁上形如瀑布,隱隱有飛流直下的感覺。大廳的入口處是一根4米高的石筍,形如孫悟空的金箍棒,旁邊有一狀如猴猿的石鐘乳,極像孫悟空。兩邊的巖壁上全為各式各樣的「展覽品」,都是巖漿形成,大廳盡頭的左邊洞壁上有一處坡度較緩的巖壁,梯級造型,清白明亮,如白玉鑲嵌一般,沿此臺階往上30米左右便有一平臺,狀如古時兵家的將臺。臺的後方有大小不等的數十根石鐘乳、粗者居多、大部分首尾相連,中間形成高矮不一的「門」,門內有洞,洞中有景,景中出奇。洞群左右串聯,內有「棋盤」「獨凳」,有些地方狀如屏幕,這一景點全為螢光閃爍的星宿石構成,高雅玲瓏,聖潔莊嚴,「門」外有塊方圓30平方米的平臺,站在臺上可俯視大廳全景,「孫悟空」、「金箍棒」、「雄獅」等盡收眼底,一覽無遺。

大廳後面是通往「田莊」的曲經,先是一水井,由洞頂的巖漿水下滴匯成,滴水每隔30秒鐘一滴,四季如一,不沽也不漲。水井過後是一處一丈多高的絕壁,前人用鑿刀在上面鑿了十多個腳屯,上爬的人必須手腳並用才能上去,再經過百餘米的「河西走廊 」,便到「田莊」。「田莊」的面積約有五六百平米,有「田」數百塊,大小不等,大者幾十平方米,小者如茶盤般大小。「田埂」很奇特,有的像爬行的蛇,有的像舞動的飄帶,大部分像長城,在「高山峻岭」之間蜿蜒盤旋,「田」中有水,水很清很靜,清得幾乎看不到水的存在,一不小心就誤入水中,靜得沒有一絲漣漪,像一塊平整的玻璃。水中有「山」,系巖漿滴成的石鐘乳,像人工仿造的假山,「山」頂有水,形成「天池」,「天池」中的水全為洞頂巖漿水下滴匯成,每七八分鐘一滴,很規律,「田」中還有「谷薦」,也是巖漿水滴成,大部分為寸把高,稀密不一,「黃河」從田間走過,但已斷流,只有到了雨季,「河水」才會復甦。「田莊」過後再上一個緩坡,便到了「玉牆」,洞壁全為銀白色,如北極的冰天雪地,燈光到處,鱗光四射,晶瑩剔透,地上的每一段泥沙都是一樣的白亮透明,就像無數的星星在閃爍。潔白無瑕的洞壁像瀑布、像小溪、或像白色的大屏幕,千差萬別,形態各異,整個景點就像玉鑲成的火樹銀花。

從此往裡,洞的走向呈上升趨勢,越過幾個臺階便到「乳林大世界」,寬約200米,高約100餘米,坡上林立著數百棵石鐘乳,如山、如樹、如筍、如柱,形態萬千,有十多根高數十米,十人合抱也未能圍圓,從洞底直達洞頂,形成巨柱,像巨大的擎天柱,有力地把洞頂支擎起來,讓人到此處覺得有一種穩固的安全感,從低處往上看,大部分狀如人形,金盔銀甲,全副武裝,隱隱有手握兵器之感,幽暗的光線下,宛如昏暗的夜空中,無數神兵從天而降,又像是莊嚴肅穆的南天門外布著「天門陣」把守天宮的天兵天將,一個個英氣襲人,讓人望而止步,不敢造次登「天」。

這一片石鐘乳林佔地約5000多平方米,全部紮根在陡坡中的石堆上,陣容宏大,氣勢恢宏,場面極為壯觀,是洞中最壯麗的景點,是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在「天門陣」後方,大自然沒有安排天宮之類景點,大洞似乎到了盡頭,但細心的人會在左邊的洞中發現一小孔,只能容人匍匐通過,其形如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述的「山有小孔、仿佛若有光」,但小孔中發出的不是光而是白霧如浪,勢如潮水,在洞中澎湃,溫度很高,令人窒息,很像溫泉所發,據洞附近的老人講,另有一小洞可入,裡邊景色更為奇特,但危險,內有陰河、吊洞、白霧等,不慎則會迷路,失足等,其深不可測,進去過的人都沒有走到盡頭,傳說可達昆明。 (摘自《中國涼都》胡小柳)

歡迎關注,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洞中藏秘 探秘重慶彭水高山洞穴古代制硝遺址
    洞中藏秘 探秘重慶彭水高山洞穴古代制硝遺址 2014-05-28 13:43:09  站在紅巖洞的山腳下,頭頂是巍峨的高山,依稀可見古人運送制硝原料的崎嶇山路。300米高、近70度的陡坡使16人的隊伍在濛濛細雨中行進得異常艱辛。光滑的石面、鬆軟的泥土,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經過2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於來到紅巖洞洞口。洞口內10米左右,便有一處古人熬硝的遺址。石頭堆砌的圓形大硝池直徑約有2米長、用於熬硝的大灶臺達到1平米見方。
  • 探索400米瀑布地心深處樂山硝洞的秘密,遇雙彩虹尋找遺落世界
    由四峨山下的騎龍村劉溝溪流出,從此處跌落硝洞洞口而成瀑布。)硝洞的得名來自於千餘年的採制熬硝歷史,直至上世紀硝洞依然是炸藥的重要原料產地。洞口及主洞系天然溶洞,主洞南北走向,洞涇均2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洞內深不可測,據有關記載,硝洞的岔洞多達108個。
  • 【探秘】探秘老君山,走進古採硝洞的「前生今世」~~
    發生在清乾隆時期的大開採,則與清廷對大、小金川地方土司進行的兩次重要軍事行動有關。此後,大硝洞的出口和入口被亂石封死,再沒有進行過開採。包括朝陽洞、天雨洞、高觀洞、犀牛洞、妖精洞、幹人洞、牛角洞、九仙洞、明月洞、老君洞、中溝洞。洞深在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形成規模巨大的古硝洞遺址群。硝洞內尚存大量煉硝遺存,古代煉硝留下的硝渣、廢料等堆積如山,人工開採痕跡清晰可見。老君山硝洞遺址較好地保存了古代制硝工藝流程原貌,對研究明清時期的礦冶開採具有極高的價值。
  • 再見牛角山,再見牛角山杜鵑花
    今年,牛角山的杜鵑花開特別豔,滿山遍野,將整個山頭都遇得通紅,真的是映山紅。現在花已經凋謝,要等花開,只有等來年了。現將前段時間拍的片片發上來,回憶一下今年的牛角山杜鵑花,我們期待明年牛角山杜鵑花開時再相聚。
  • 【周日*地心探險 】2020年5月10日周日(母親節)地心探險 尋龍訣之樂山硝洞
    硝洞的得名,來自於千餘年的採制熬硝歷史,直至上世紀初硝洞依然是炸藥的重要原料產地,因而被不斷地開採。洞口及主洞系天然溶洞,洞徑平均約20米,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洞內深不可測,岔洞多達108個,硝洞主洞活像一條巨大的飛龍,兩旁的岔洞眾多,但都走不通,恰似龍爪和龍翅。硝洞上方懸掛著有名的硝鬥巖瀑布。
  • 織金阿弓一洞內發現古法熬硝遺址,古人的智慧和勤勞讓人佩服
    地下河流與天窗阿弓鎮大田村有打鐵洞和老丁洞兩個與洞有關的自然村寨,估計都與附近的幾個溶洞有關。打鐵洞或許是因為曾經有人在洞內冶煉鐵礦,老丁洞也應該有典故。洞內寬敞平坦,由於是旱季,河水乾涸,行走起來容易得多,換作雨季是不敢進洞的。
  • 走向地心深處,探索神秘硝洞-硝鬥巖瀑布
    樂山硝洞(洞外瀑布叫硝鬥巖瀑布),位於樂山沙灣區銅茨鄉營業村1組的一處懸崖下,洞口及主洞系天然溶洞,主洞南北走向,洞徑平均約20米,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洞內深不可測。洞中早在5000多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留下了人類活動的遺蹟。
  • 活動 | 攜手探秘深邃溶洞,相見法式浪漫小鎮
    活動主題:攜手探秘深邃溶洞,相見法式浪漫小鎮主辦方:;(原始小路為主 約500米海拔爬升)11:30-12:30 硝洞探秘,感受不一樣的暗黑世界;(純原始溶洞 某些地段較為溼滑 需原返)之說; 葛仙山溶洞群簡介硝洞:位於北寨門外2公裡左右,紅巖鎮八角村六組與白鹿鎮塘壩村之間。
  • 探尋龍山縣裡耶八面山自生橋硝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氣候特徵為山高、風大、終年四季雲霧繚繞。據查閱資料考證獲悉,早在億萬年前,八面山及山下裡耶地區還是一片煙波浩渺的並與長江水域相通的內陸海洋,後經各個時期的造山運動和地殼變化,海水漸漸退去,陸地漸漸上升,便形成了高山、低洼、山川、河流地貌。
  • 【關注】竇圌山雲巖寺、青林口古建築群、老君山硝洞遺址...
    咱們先來看看 4處新增的「國寶」 鹽亭花林寺大殿 鹽亭花林寺位於富驛鎮火星村三社,始建於唐朝,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現僅存元至大四年(1311年)修建的大殿
  • 「踩線報告」彩虹下的地心探險,硝洞外洞初探
    不為人知的地下世界硝洞,位於樂山市沙灣區,有著現實版盜墓筆記地下世界之稱,一個小眾寶藏目的地。距離成都車程3.5h,主要以高速+鄉道為主(205KM左右),硝洞也被官方叫做硝鬥巖瀑布,現在硝洞外小路已經修通,從農家可以直接走到瀑布下方的硝洞洞口!
  • 四川北川大型溶洞內發現古代制硝遺蹟
    記者23日從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文物管理局了解到,該單位近日在北川縣桂溪鎮彭家村洞子坪發現一處大型溶洞內的古代制硝遺蹟,是中國洞穴採硝、製作火藥的珍貴見證。  據北川羌族自治縣文物管理局局長高澤友介紹,這處遺蹟是在進行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時發現的,大型溶洞名叫「風洞子」,位於半山腰,地理坐標為東經104.65度、北緯31.91度,海拔約1408米。
  • 寮國牛角山超酷軍裝小姐姐在線約你玩槍戰,怕了嗎?
    在寮國的牛角山,有一群持槍的超酷少女出沒!颯爽英姿,腳底生風,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女兵們正在訓練,其實不然,這實際上是寮國牛角山景區新開發的景區遊玩新項目,真人叢林CS。牛角山景區,聽著名字普通,實則大有乾坤。
  • 高清:探秘南川金佛洞 石筍「觀音」首露真容
    金佛洞位於金佛山牽牛坪北部窪地西沿,洞口海拔2080m,主通道長2187m,最寬處達122m,最高達40m,底面積72800餘平方米。其完整的展現了金佛山地區地下河道發育演變及衰退消亡的全過程。同時,洞內擁有大量、歷史悠久的採硝遺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採硝工廠之一。
  • 硝花讓死海變玫瑰湖
    山西運城,古老鹽湖出現晶瑩剔透的「硝花」獨特現象。「硝花」,是芒硝結晶在鹽板上的一種特有的物理現象,是硫酸鎂的結晶體,氣溫低於零下5到10攝氏度,才會有這樣冰晶玉潔般的奇觀。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今年出現大面積硝花略帶粉色,蔚為壯觀。
  • 寮國拆除牛角山116枚未爆炸彈
    此次拆除活動中,共拆除炸彈116枚,覆蓋了25公頃的面積,牛角山山腳Huany Hom溪流沿線的Pung Noeny區在炸彈拆除後,村民們就能夠放心地到這一地區進行生產活動,將有532戶人家、3,537人受益。如果在其他地方再發現炸彈,相關部門將繼續完成拆彈任務。(原標題:險!距萬象市中心60公裡!
  • 天柱山一神秘洞穴被疑為「萬人洞」近期探秘
    安徽天柱山一神秘洞穴被疑為「萬人洞」近期將組織探秘  在安徽天柱山九井河景區,數十年前修建農田時暴露的一個神秘洞穴被認為是民間傳說中可容納萬餘人的「萬人洞」。為解開這個謎團,天柱山風景區將於近期組織考古、探險方面力量進行探查。
  • 一片茶葉帶動一方百姓脫貧:湘西苗寨牛角山的新故事
    牛角山,顧名思義,山像牛角一樣尖而陡、貧而瘠。牛角山村因地得名,全村有6個自然苗寨,共313戶,1306人。十年前的牛角山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全村人均年收入還不到800元人民幣,關於這個村的故事,總是圍繞著「平均五戶一條光棍」來展開。
  • 探秘幕阜山系列活動 | 羊樓洞站:徒步挑戰賽
    探秘幕阜山系列活動 | 羊樓洞站:徒步挑戰賽 2020-05-25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運城鹽湖冬日出現「硝花」美景
    新華社太原1月8日電(記者 王飛航)連日來,隨著氣溫下降,有著「中國死海」之稱的山西運城鹽湖出現了冬日特有的「硝花」景象,這些「硝花」凌寒怒放,讓人們不由得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