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小屋」炫亮現代京都文化古韻 北京非遺匯報展開幕

2020-12-11 中國政協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匯報展覽合影

中國網北京4月29日訊(記者張寧銳 盧佳靜) 29日上午,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文化記憶 璀璨京城——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匯報展覽」於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幕。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劉曉峰出席開幕式並為嘉賓頒發證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玉臺,國家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國家文化部原副部長周和平,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國家人社部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楊志明,中華慈善總會機關工會主席蘆紅焰,北京市社科聯黨組書記、市社科規劃辦主任張淼,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陳四光等出席開幕式。

據介紹,該展覽於4月29日-5月5日在中國政協文史館一層和四層舉辦。展覽面積2000平方米,展出近百名非遺項目傳承人230餘件作品。匯集了「燕京八絕」、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工藝、五大傳統老字號國家級非遺技藝以及特設國務禮品專區。其中,景泰藍、雕漆、花絲鑲嵌、京繡、剪紙、京派內畫鼻煙壺製作大師現場技藝展演,傳統老字號國家級非遺技藝全聚德、東來順、便宜坊、都一處、王致和現場互動,與大家相約五一假期文化之旅。

嘉賓觀看現場技藝展演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陳四光在開幕式上說。

為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範化,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並公布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372項。截止2019年3月,北京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26項、市級非遺項目273項、區級非遺項目909項,共1308項。

2019年6月1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正式實施,此《條例》對優秀傳統工藝振興、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陳四光認為,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基金會將與社會各界廣泛合作,充分利用好北京目前搬遷的商城、閒置場館、倉儲用地、工業廠房、庫房等場所,打造一個集旅遊、購物、餐飲等為一體的非遺文化產業園。

他提出「非遺小屋」的概念,列舉了一系列老字號品牌,都飽含著非遺文化的魅力。比如茅臺、五糧液、北京二鍋頭等非遺酒屋;黃茶、青茶、紅茶、黑茶等名茶小屋;月盛齋、六必居、天福號等特色食品屋;北京老廟、上海老鳳祥、深圳百泰等金銀珠寶名品屋;端硯,洮硯,歙硯名硯小屋等。

全聚德、王致和、便宜坊、都一處、剪紙、內畫鼻煙壺等現場技藝展演

陳四光說,「非遺小屋」將成為傳統文化旅遊體驗景點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非遺特色產業園,作為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創新模式激發大眾熱情,促進非遺產品流通,引導非遺發展方向,為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開創「北京模式」、樹立「北京榜樣」、做出「北京貢獻」。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在非遺傳承與弘揚方面也加大力度。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大國非遺工匠專項公益基金資助1300萬元支持系列活動,如設立50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基地;舉辦「一帶一路」非遺巡展等。

據悉,本次展覽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大國非遺工匠專項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承辦,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北京烹飪協會支持。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雅芳,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執行會長周鄭生,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魏連偉,北京烹飪協會會長雲程,工藝美術大師代表、非遺傳承人代表、老字號企業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16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推薦閱讀:

  提案選編|民建中央:合理匹配資金資源 進一步推動創業投資健康發展

  提案選編 | 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怎麼辦?全國政協委員熊水龍這樣說

  提案選編| 致公黨中央:以農戶自願為前提 穩妥推進農村土地連片委託流轉

相關焦點

  • 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在省博開幕 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記者 陳望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7日消息(記者 陳望)12月27日,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大會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椰雕非遺傳承人現場活態展演展示。
  • 「非遺體驗 薪火相傳」永興坊非遺文化體驗季盛大開幕
    現場以非遺活態展示的方式,「 展非遺風採」「秀非遺文化」,邀請國內外遊客朋友,「 學古風古韻」「逛非遺街區」,讓市民遊客親身體驗非遺文化,感知陝西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讓原本的購物節升級為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也以此讓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地守護陝西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文化,為這座城市代言。
  • 亞洲非遺大展北京開幕 新生代匠心設計師攜元中堂作品亮相
    亞洲非遺大展北京開幕 新生代匠心設計師攜元中堂作品亮相 2019  為豐富展品特色、展現非遺傳承精髓、突出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展覽主辦方特邀請包括中國非遺傳承人姚建萍、白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馬來西亞蠟染設計師努爾•沙依巴赫,科威特藝術家薩巴赫•阿薩德等來自亞洲各國的20餘位藝術家齊聚現場,向觀眾講述相關的文化和技藝傳承。作為新生代設計師、上海元中堂的當家人王天翔受邀參加此次展覽,並帶來元中堂多件作品參展。
  • 打造非遺新IP 南京祿口街道首屆非遺文化活動開幕
    傳承非遺文化,助力鄉村振興。12月5日至7日,祿口街道首屆非遺文化活動暨第二屆曹村民俗文化大舞臺活動精彩上演,傳統廟會、非遺文化展示、農特產品展銷、地方戲曲表演……為廣大群眾製作了一份民俗文化的「饕餮盛宴」。
  • 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12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記者張慧娟 劉柏煊)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中國丹寨非遺周18日開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發起的「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徵集宣傳」活動入選線路名單正式發布。
  • 割不斷的文化血脈 江蘇十三市非遺精品展收官展香港開幕
    中國江蘇網訊 密密青絲如畫,被稱為「東方一絕」的東臺發繡;技藝精巧、栩栩如生的亭湖木雕;刀工精緻、線條流暢的大豐瓷刻……9月4日下午,由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和香港江蘇社團總會主辦的「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暨鹽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香港開幕。
  • 2020「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開幕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日前,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20「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瀋陽開幕。今年9月,2020「BMW 中國文化之旅」深入探訪了遼寧省30餘項非物質與物質文化遺產,本次成果展不僅是對今年探訪精華及非遺創新成果的總結展示,還將持續貢獻遼寧本地文旅產業的發展。
  • 非遺動態 | 2019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遺)藝術周昨晚開幕!
    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 21號晚,由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大埔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大埔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2019『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遺)藝術周活動在大埔縣西湖公園萬人廣場正式開幕
  • 北京文化周高雄佛館開幕 讓臺灣民眾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
    4月20日,「保護傳承中華瑰寶展示北京歷史文脈─2018北京文化周之非遺文化展」佛陀紀念館開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4月20日至27日,「保護傳承中華瑰寶展示北京歷史文脈——2018北京文化周之非遺文化展」在臺灣佛陀紀念館開幕。
  • 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 泉州非遺瑰寶驚豔亮相
    日前,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在揚州開幕,泉州、寧波、青島、長沙、揚州等9個城市的30多個非遺項目集中展示,各地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全方位展示「東亞文化之都」城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絢爛多彩的地域文化。
  • 走進永慶坊,感受非遺文化的時尚新魅力
    大洋網訊 11月30日,2018第23屆秋季廣州藝博會於琶洲正式開幕,當天也是2018廣州文交會開幕首日。本屆廣州藝博會一大亮點「走進永慶坊,留下城市的記憶——廣州非遺展」迎來幾十位非遺大師帶來精彩的非遺創新、活化的作品,同時也為廣州非遺提供了能讓街坊看得見、摸得著的平臺,呈現了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勃勃生機與繁榮場景。
  • 非遺 |「頌傳統文化 展非遺風採」河北區非遺項目品鑑
    為頌揚傳統文化,利用網際網路傳播展示我區非遺項目的風採,讓社會公眾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就能了解非遺,欣賞非遺,感受非遺項目的魅力,河北區文化和旅遊局、區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舉辦「頌傳統文化展非遺風採」河北區非遺項目品鑑活動。活動期間,通過線上平臺,利用文字介紹、照片、視頻等形式讓觀者更為生動的品鑑非遺。
  • 大運河非遺大展暨第六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即將在滄州開幕
    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業務指導,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滄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匠心華韻
  • 免費展至2021年4月18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開幕,手作活動等你體驗
    本報訊,千年水道文明紙現——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前天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同時發布。資料圖 攝影:京報集團記者 武亦彬展覽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展出了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作品。展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也展現了當代生活的審美細節。
  • 9月28日-10月26日去成都非遺博覽園看文化藝術創意展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8日訊(記者 陳淋)9月28日,成都市首屆「秋色匯」文化藝術創意展在成都市非遺博覽園拉開帷幕,整個活動將持續到10月26日。今天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天正式開幕的「秋色匯」文化藝術創意展突破了以往成都傳統的花展模式,不只是單純的把花卉累積、擺放,設置簡單造型,而是通過運用現代園林藝術景觀打造的手法,將進口花卉和各類植物、景觀小品、雕塑、建築等藝術形式的進行整合創意,呈現出10多處具有時尚感、互動性、藝術性強的秋色園林景點。
  • 當六一遇上非遺,瑞安公園路既感受文化又體驗未來!
    展示各種各樣非遺項目既感受文化又體驗未來上午9點半,瑞安利濟醫學堂人潮湧動,本次活動的開幕儀式在這裡舉行,活動內容包括非遺代表性項目社會認養籤約(捐贈)儀式、溫州市非遺紅色之旅暨非遺走進革命老區啟動授旗儀式。
  • 北京「鬧元宵」 非遺展演傳承京味兒文化(圖)
    中新網北京2月11日電 (記者 曾鼐)猜燈謎,賞花燈,北京正月十五「鬧元宵」,多地舉行一系列豐富的民俗、非遺演出,打造濃濃的京味兒風情。恭王府裡「鬧元宵」,廚藝大師手把手教觀眾搖元宵。 富田 攝  恭王府裡「鬧元宵」 民俗大師非遺展演  元宵節前夜,北京恭王府裡便已經是流光溢彩、熱鬧非凡,「園林之光——元宵·燈謎·什剎海恭王府裡賞花燈」隆重上演。這是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與什剎海街道共同舉辦的。  恭王府位於北京什剎海地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
  • 內蒙古草原文化展演活動高雄開幕 「呼麥」等非遺表演亮相佛光山
    內蒙古草原文化展演活動高雄開幕 「呼麥」等非遺表演亮相佛光山 201910月12日,「守望精神家園--第六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上演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80餘位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通過內容精彩、形式豐富的表演為臺灣民眾帶來了草原的問候。
  • 讓非遺活下來,火起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盛大開幕!
    在屯溪隆重開幕 會議由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安徽省非遺研究會主辦,黃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徽文化產業園承辦,黃山小罐茶業有限公司、北京鐘山紫晶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 展非遺時尚秀京味文化,這屆北京時裝周將舉行80餘場活動
    作為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公眾活動單元「時尚北京」,2020北京時裝周以「追光」為主題,將於9月15日至22日在首鋼園區、王府井步行街、隆福文化中心、方恆時尚中心等首都時尚文化地標舉行。今年北京時裝周迎來了第五個年頭,將以文化為內核引領時尚發布新趨勢,更加多元化、多層次地促進時尚行業與文化生態、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和價值並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