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正盛之日,清明至。在雲南極邊第一城「騰衝」,清明時節祭祖,人們總會準備鍋子菜,用這味蕾上的眷戀,緬懷過去、珍惜當下。
清明假期,瑪御谷溫泉小鎮邀請小鎮居民一起在稻田舞臺製作土鍋子,寄託思念,拾起記憶裡親情的溫暖。
蒼穹之下,遠處的古村寨印著古老歲月的痕跡,稻田舞臺此時卻煥發著活力,熱絡忙碌的谷主、村民和寬廣青綠的稻田形成一幅祥和的畫面。
土鍋子逐漸升騰的熱氣映襯著人們對親人的思念,也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情態度。作為一種當地火鍋,騰衝土鍋子使用城郊滿邑村或者碗窯村燒制的土陶鍋,講究慢火慢煮,因而菜品鮮甜醇和。
鍋子菜的做法較為繁瑣,準備好土鍋子,在鍋子中心放入燃燒的木炭,將山藥、芋頭、青菜等一同放入鍋底鋪展,依次加上黃筍、酥肉、泡皮、肉丸。依照「底葷上素」和「耐煮在下鮮嫩朝上」兩個原則,把味道最有號召力、看樣最好的,置於上層。
土鍋子的湯水也很講究,一般採用原汁雞湯、筒子骨湯,不另外添加佐料,熬製一小時以上,慢火慢煮,以保證質地鮮甜。
湯在五顏六色的鍋子食材中翻騰,香味彌散,令人垂涎欲滴。上桌時鍋子熱氣氤氳,大家圍鍋而坐,邊煮邊吃熱氣騰騰的鍋子,再配上一些這個時節新鮮的野菜,言談間,除了緬懷故人,還有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美食,總能勾起人的無限思緒,那些於鄉野間歡笑的童年,那段散落的純真時光,那些一同踏青的親人...鄉愁,就是這樣,通過舌尖直達心靈。
每到清明,回憶愈加鮮明。
吃一口特色菜,回味一段時光,小鎮人的舌尖上總繚繞著歲月的芳香。
來源:瑪御谷溫泉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