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裡製作騰衝土鍋子:圍爐相聚,拾起記憶中的溫暖

2020-12-25 騰衝文旅

春景正盛之日,清明至。在雲南極邊第一城「騰衝」,清明時節祭祖,人們總會準備鍋子菜,用這味蕾上的眷戀,緬懷過去、珍惜當下。

清明假期,瑪御谷溫泉小鎮邀請小鎮居民一起在稻田舞臺製作土鍋子,寄託思念,拾起記憶裡親情的溫暖。

蒼穹之下,遠處的古村寨印著古老歲月的痕跡,稻田舞臺此時卻煥發著活力,熱絡忙碌的谷主、村民和寬廣青綠的稻田形成一幅祥和的畫面。

土鍋子逐漸升騰的熱氣映襯著人們對親人的思念,也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情態度。作為一種當地火鍋,騰衝土鍋子使用城郊滿邑村或者碗窯村燒制的土陶鍋,講究慢火慢煮,因而菜品鮮甜醇和。

鍋子菜的做法較為繁瑣,準備好土鍋子,在鍋子中心放入燃燒的木炭,將山藥、芋頭、青菜等一同放入鍋底鋪展,依次加上黃筍、酥肉、泡皮、肉丸。依照「底葷上素」和「耐煮在下鮮嫩朝上」兩個原則,把味道最有號召力、看樣最好的,置於上層。

土鍋子的湯水也很講究,一般採用原汁雞湯、筒子骨湯,不另外添加佐料,熬製一小時以上,慢火慢煮,以保證質地鮮甜。

湯在五顏六色的鍋子食材中翻騰,香味彌散,令人垂涎欲滴。上桌時鍋子熱氣氤氳,大家圍鍋而坐,邊煮邊吃熱氣騰騰的鍋子,再配上一些這個時節新鮮的野菜,言談間,除了緬懷故人,還有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美食,總能勾起人的無限思緒,那些於鄉野間歡笑的童年,那段散落的純真時光,那些一同踏青的親人...鄉愁,就是這樣,通過舌尖直達心靈。

每到清明,回憶愈加鮮明。

吃一口特色菜,回味一段時光,小鎮人的舌尖上總繚繞著歲月的芳香。

來源:瑪御谷溫泉小鎮

相關焦點

  • 這個冬天,你應該嘗一嘗騰衝特有的火鍋——土鍋子
    冬日已經來臨,即使在四季如春的騰衝,也有了些許涼意。寒冷的天氣,要說最治癒的美食非火鍋莫屬。在這個冬天,就和大家說一說騰衝式火鍋——土鍋子。土鍋子的由來戍邊大將發明的騰衝土火鍋。在極邊第一城「騰衝」,風味與造型都很獨特的土鍋子,是騰衝的一道名菜。騰衝土鍋子,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相傳,當時朝中派一位大將到騰衝戍守,來到邊陲後,發現因為營地的距離太遠,加上天氣寒冷,每天送給將士的餐食都變冷了。
  • 土鍋子:騰衝田園拼就的美味圖畫
    昨日回老家,看到地裡因陽光和養分充足而長勢極好的青菜和蠶豆,突然想起,不知不覺已臨近清明,又到了騰衝人吃土鍋子的季節。一瞬間就特別想吃一頓湯鮮味美的土鍋子,心想,何不趁周末做上一鍋,邀親朋好友小聚?雖說土鍋子的製作十分繁雜,耗時耗力,需「十八般廚藝」輪番上場,部分食材甚至頭幾天就要開始準備,但這對於一個吃貨來說,這些都不是事。說幹就幹,回到家,開始著手準備。湯是土鍋子的靈魂,可用豬排骨或筒子骨小火慢熬才能醇厚清香不油膩,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將新鮮排骨放入砂鍋中架在煤爐上慢慢熬著湯。
  • 喜歡騰衝土鍋子——一種海納百川的飲食文化
    朋友來騰衝,我一大早去餐館訂了個土鍋子。朋友不明白什麼是土鍋子,還要提前預訂,聽說是騰衝火鍋,興奮勁一下子降了下來。火鍋源於東漢,當時的「鬥」就是火鍋,至今1900多年的歷史。土鍋子,騰衝名菜,火鍋變種,兩者類似卻有不小差異。以前,土鍋子多在春秋兩季掃墓祭祖時在野外食用,現在不受時間季節地點限制,成為日常宴客用餐。每逢節慶和貴客來訪,土鍋子便是宴席上的一道招牌菜,吃鍋子菜成了騰衝人家的傳統。
  • 去騰衝銀杏村路過西董大院,就正好來品嘗下騰衝當地的火鍋土鍋子
    秋冬時節去騰衝,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銀杏村了,騰衝銀杏村位於騰衝的固東鎮,距離騰衝城大約40公裡,素以「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自然風光聞名,村子裡獨特的小木屋和金黃的銀杏葉交相輝映,在黃葉紛飛中到處是一地金黃......
  • 【保山美食】騰衝鍋子,家的味道
    我始終固執的認為,鍋子是騰衝各種美食中最好吃、最能體現騰衝飲食文化內涵的食物。        從製作工藝來看,囊括了炸(酥肉、泡皮)、炒(黃筍)、燉(肉圓、肉卷)、煮(湯底、青菜芋頭等)、煸(蛋卷皮)等,親手做一口鍋子,不亞於一場廚神大賽,十八般廚藝順序上場,因此,每一家的鍋子都各有一番風味,考校的是女主人的
  • 舌尖上的保山:百年土鍋子一菜成席,全是故鄉的味道!
    昨日回老家,看到地裡因陽光和養分充足而長勢極好的青菜和蠶豆,突然想起,不知不覺已臨近清明,又到了保山騰衝人吃土鍋子的季節。一瞬間就特別想吃一頓湯鮮味美的土鍋子,心想,何不趁周末做上一鍋,邀親朋好友小聚?
  • 騰衝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
    騰衝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 2020-09-2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不知道的騰衝:馬路上蓋房子,洗衣洗菜一池子,家家都吃土鍋子
    徒步線路圖對於喜歡攝影的我,越是神秘莫測,越是難以尋找,那就越想去看看,我從網上搜索了一下,基本沒有看到油燈莊古人類遺址的介紹,只看到一些官方文件中提到傳統古村落或者非遺文化中有這個名字當我從寬闊的大馬路上拐到一個下山的土石路段的時候,心情就開始興奮了,果然是想像中的樣子。兩邊高大濃密的松樹,應該是原始森林了吧?跟著導航,順著路標又拐進了謝家營村的小路,小路也就兩三米寬,兩邊密密的樹林什麼也看不到,不能通行車輛,我一個人走著有點心慌慌的感覺,好在很快就看到了村莊。
  • 買張機票就出發吧,這次我們去騰衝,彩雲之南,心情以北
    因為不是午飯時間,店裡就只有我們一桌客人,可以肆意的各種拍拍拍。阿姨們(也或者是姐姐們,原諒我總是把自己當小女生)的服務熱情周到,一份熱氣騰騰的米線溫暖了深秋的涼冷,也拂去了這一路的疲憊。水草肥美,遠山如黛,青鬱蒼翠之色在霧氣縈繞中又多幾分娟秀 ,在木棧道上漫步,如同置身仙境。閒庭信步,走走停停。遊人並不多,我們盡情的享受著這份自然純淨之美,後來乾脆坐在岸邊大聲唱起山歌,歌聲和笑聲迴蕩了好久好久,這一段光陰也將會鐫刻進我們的記憶,溫暖餘生。
  • 這是我們今年的第二次一起遠行買張機票就出發吧,這次我們去騰衝
    因為不是午飯時間,店裡就只有我們一桌客人,可以肆意的各種拍拍拍。阿姨們(也或者是姐姐們,原諒我總是把自己當小女生)的服務熱情周到,一份熱氣騰騰的米線溫暖了深秋的涼冷,也拂去了這一路的疲憊。遊人並不多,我們盡情的享受著這份自然純淨之美,後來乾脆坐在岸邊大聲唱起山歌,歌聲和笑聲迴蕩了好久好久,這一段光陰也將會鐫刻進我們的記憶,溫暖餘生。
  • 今年端午,騰衝灰粽了解一下
    騰衝灰粽的製作方法及流程製作灰粽,首先要將新鮮的茅草曬乾後放到鐵鍋裡點燃,用鍋鏟把燃燒後的茅草反覆碾壓成細末狀,然後把洗淨的糯米和切好的火腿丁融合攪拌均勻,然後把攪拌均勻後的食料用粽葉包起來蒸熟,灰粽子即可出爐。
  • 騰衝瑪御谷溫泉小鎮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今年稻香依舊
    秋天已來,騰衝的天變得明朗,山谷裡的風仍舊溫熱。未曾停下的是我們不斷前行的腳步,還有你一如既往的熱情。在瑪御谷,大自然便是最好的道具師,一鋤一犁,一蓑鬥笠,在稻田裡追尋最原始的趣味。抓稻花魚、谷桶打稻、泥潭捉鴨、泥潭戲耍,感受風的溫暖和泥土的饋贈……當這些熟悉的情節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時,你還是否記得?
  • 雲南保山騰衝旅遊美食攻略介紹推薦
    騰衝大救駕——騰衝縣全攻略  騰衝餌絲、餌快吃法多樣,可炒、可烤、可煮:"大救駕"即是先將捲軸餌塊薄片切成三角形或稜形小片,配以鮮肉片、火腿片、雞蛋、香蕈、胡蘿蔔、西紅柿、豌豆尖等輔料及各種香辣作料在辣鍋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斕,其味滿口流香,滑嫩不膩,令人食而不知饜足;將餌塊切成餅狀在炭火上烤黃,然後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粉漿裡
  • 騰衝:美食全攻略,實惠又好吃,不來白不來
    喜歡雲南燒餌塊、餌絲豌豆粉等街邊小吃的朋友們: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保山騰衝,給大家一一分享便宜又好吃的騰衝美食,準備接招吧!據說當年永曆皇帝被吳三桂從騰衝追到緬甸,飢餓無比逃到農家裡,農家人就用這個給皇帝奉上,皇帝如吃山珍海味般謬讚,當時賜名「大救駕」。從此,這道曾經好吃卻沒有名字的菜就叫大救駕,一直美味至今,成為雲南美食特色之一。騰衝土鍋子:騰衝土鍋子秋冬來的時候是最合適品嘗的美味,熱氣騰騰,湯汁鮮美。
  • 雲南騰衝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雲南騰衝銀杏村幾月份去最好?超詳細
    雲南騰衝有哪些玩的地方,雲南騰衝銀杏村什麼時間去最好是?休閒度假遊最好是的方法便是住在銀杏村中,銀杏村內的酒店住宿關鍵以家庭式旅館、民宿客棧為主導,十分舒服,別具一格。在寧靜清幽的銀杏村,不用裝飾設計雍容華貴的酒店餐廳,由於那樣會看起來和所有村莊背道而馳,由於古色古香舒服是這兒應該有的風格。
  • 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 | 山谷田園裡的藝術生活
    在瑪御谷溫泉小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谷田園裡,我們與土地、他人相連,耕作、分享內心期冀的生活。我們把這片土地的風雨、過往、質樸的情感,都揉進每一粒稻穗,贈予山谷裡的居民。,都讓這些新騰衝人對小鎮多了一分期待和信任。
  • 11月到雲南騰衝,看深秋美景,品特色美食
    土鍋子土鍋子是和順古鎮的特色菜,土陶火鍋一層層疊著配菜,而中間「鍋肚」裡放炭火。這道菜是騰衝一絕,百多年歷史。鍋子形狀類似老北京涮肉用的銅鍋,只是不用黃銅,而用陶土。陶土傳熱慢,但保溫好,因此土鍋子最大的講究是小火慢煮。其主要食材是排骨和雞肉熬成鮮湯,然後再加入淮山和芋頭等,味道相當不錯。
  • 【悅悅的小攻略】雲南邊城騰衝
    這裡,是宛如天堂的靜謐秋景;這裡,是冬季裡的金色夢想;這裡,是電影《武俠》的拍攝地;這裡,是天堂的後花園,這裡"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相互依託;這裡,是天下第一銀杏王國。【美食】騰衝美食的口味在雲南獨樹一幟,它完全區別於滇味,具有油而不膩、酸辣有度、香而爽口的特點,土鍋子、大救駕等都是當地有名的特色
  • 騰衝!是時候驚豔全國了!
    在較長的開放歷史中,騰衝成為著名僑鄉 目前騰衝籍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達35萬人 遍布在23個國家和地區 北海溼地 從初秋開始 北海就開始慢慢轉換著顏色 海子大可千畝,中皆蕪草青青 像極了春日裡的「千垛油菜花田」 乘船遊於其中,秋風吹拂臉頰
  • 騰衝瑪御谷第四屆稻花魚節稻田野趣活動來襲,今年稻香依舊
    秋天已來,騰衝的天變得明朗,山谷裡的風仍舊溫熱。未曾停下的是我們不斷前行的腳步,還有你一如既往的熱情。抓稻花魚、谷桶打稻、泥潭捉鴨、泥潭戲耍,感受風的溫暖和泥土的饋贈……當這些熟悉的情節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時,你還是否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