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陶瓷三年巨變:37家廠221條線7億年產能退出,超3萬人轉行

2020-12-26 中國陶瓷網

9月4日—11月30日,《陶瓷信息》「陶業長徵」歷時近三個月完成對廣東全部建陶生產企業的產能調查統計。截止目前,廣東省共有建陶生產企業174家、生產線741條,瓷磚日產能1014.195萬平方米(按一年310天生產周期為計,瓷磚年產能達31.44億㎡),西瓦日產能162.5萬片,發泡陶瓷日產能730立方米。其中:

拋釉磚(含大理石瓷磚)線229條,日產能361.6萬平方米;

拋光磚線99條,日產能163.1萬平方米;

仿古磚(含木紋磚)線135條,日產能157.75萬平方米;

瓷片線55條,日產能138.95萬平方米;

大/巖/薄板線87條,日產能84.85萬平方米;

外牆磚線56條,日產能40.6萬平方米;

中板線14條,日產能29.2萬平方米;

瓷拋磚(噴墨拋光磚)線9條,日產能9萬平方米;

其他生產線(透水磚、厚磚、廣場磚、耐磨磚、拋晶磚、色磚、微晶石、劈開磚、小腰線、角磚、白磚、黑磚、納米微晶板)40條,日產能29.145萬平方米;

西瓦線15條,日產能162.5萬片;

發泡陶瓷線2條,日產能730立方米。

與2017年相比,2020年廣東建陶生產情況變化巨大,企業數量、生產線數量、從業人員數量遭遇了近20年來最劇烈的萎縮。

首先是產能大幅萎縮。三年間,廣東產能最大的清遠、肇慶、江門、佛山四地先後受到環保提標、「煤改氣」等政策影響,眾多生產線退出。全省建陶生產企業數量減少37家,生產線減少221條,瓷磚日產能減少231.62萬平方米(相當於蒸發年產能7.18億㎡,三年間蒸發的年產能,與2020年山東全省的瓷磚產能相當)。

其次產品結構變化極大。拋光磚、拋釉磚、瓷片、仿古磚、外牆磚5大傳統瓷磚品類生產線合計淨減少320條,萎縮幅度高達35.8%。其中,2017年仍是廣東第一品類的拋光磚,生產線減少203條,日產能減少275.95萬平方米,減幅分別達到67.22%、62.85%;瓷片生產線亦幾乎腰斬,減少46條,日產能減少39.1萬平方米;仿古磚生產線減少47條,日產能減少38.4萬平方米;曾經紅極一時的微晶石,2017年仍有16條生產線,到2020年僅剩2條。

與此同時,拋釉磚成為廣東第一大品類,儘管生產線數量減少20條,但因生產線改造升級,產能反而增長28.36萬平方米。此外,廣東大/巖/薄板線風潮方興未艾,無論創新還是產能,均遙遙領先全國,中板、厚磚、透水磚等更多流行產品也在廣東初現鋒芒。

此外,全省建陶生產企業從業人員126489人,較2017年減少31515人;其中一線生產人數102906人,較2017年減少29674人。如果再算上貼牌商、配套商、貿易服務商等,過去三年間廣東建陶從業人員減少數量將超過31515人。廣東省在線噴墨機1079臺,較2017年增加140臺。

佛山市 · 
近三年再次退出67條線
龍頭陶企新一輪向外擴張

三年前的2017年,佛山仍有43家建陶企業共260條生產線,與2009年實施「騰籠換鳥」政策前擁有近300家建陶企業的龐大生產規模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2017~2020年,三年間佛山建陶生產規模仍在持續萎縮,共有7家陶企因經營不善或城市規劃徹底退出。另有多家陶企在升級改造中淘汰部分落後生產線,共有67條生產線退出,其中有著「中國建陶第一鎮」之稱的南莊鎮,生產線更是腰斬,僅剩19條。

與此同時,佛山新增部分透水磚等環保產品生產線,部分原關停企業、生產線被盤活。因此,佛山現有建陶企業39家、生產線195條,其中瓷磚生產線189條,日產能216.15萬平方米。

「陶業長徵」調查小組在蒙娜麗莎西樵基地調研。

儘管本土生產規模削弱,但頭部企業卻憑藉品牌效應在工程、家裝、整裝等新興渠道快速崛起,產能需求激增,轉而向外尋求產能。2017年~2020年,多家佛山企業向外擴張,如蒙娜麗莎、歐神諾、協進等企業進軍廣西藤縣,東鵬挺進重慶永川、山西垣曲,新明珠布局湖北浠水……另有包括簡一在內的多家陶企仍有向外擴張的規劃。除在國內擴張,一部分出口型企業,受國際貿易政策影響,甚至將產能轉移目標放在了馬來西亞、越南等新興國家。

肇慶市 · 
生產線淨減少53條
大/巖板線達40條

截至2020年11月30日,肇慶市共有52家陶企(另有1家寶利萊陶瓷被收購後重建中),生產線199條,其中陶瓷磚生產線195條,日產能294.45萬平方米,產能位列廣東省之最。

肇慶市大多數陶企建於2007年前,生產線老舊、產能落後,在肇慶市通過財政支持鼓勵和引導陶企落後產能自主退出的政策下,不少企業落後生產線被拆除。加之過去3年間因企業經營不善或產業結構調整關停退出及停產2年以上的陶企,肇慶市生產線數量減少53條(部分企業保留指標,規劃重建尚未建成的生產線未作統計)。

除將老舊生產線關停外,肇慶市2019年以來興起拆舊建新改線熱潮,產品結構調整較大。

截至2020年底,全國近百條大/巖板生產線中,肇慶市佔40條。與此同時,拋光磚、瓷片、仿古磚等傳統產品生產線萎縮明顯,其中拋光磚更是從2017年的78條減少至27條,且有多條生產線長期處於閒置狀態。

清遠市 · 
廣東最「難」產區
三年6家陶企退出

清遠市現有29家陶企,主要分布於清新區禾雲鎮雲龍陶瓷產業基地及清城區源潭鎮建材陶瓷工業城,產業分布較為集中。截至2020年,清遠市共建成建陶生產線150條(瓷磚149條,西瓦1條),日總產能198.2萬平方米。經過過去幾年的淘汰更迭,2017-2020年,清遠市有約6家陶企退出。

清遠退出的陶企,大多和「煤改氣」帶來的成本急劇上升有關,部分陶瓷廠因產品附加值低,以及運費、燃料成本的上升,導致經營不善退出。

「陶業長徵」調查小組在走訪中了解到,截至目前,清遠市29家陶企都已經完成天然氣改造,且煤氣站已基本拆除。以清遠禾云為例,由於採取單一LNG 供氣,因此禾雲片區氣價一直位居全廣東之首。

2020年11月,清遠禾雲片區氣價最高到了3.18元/m³,而且從完成改造到2020年12月前,先後因供氣管道氣壓過大、施工破壞挖壞管道等原因發生停氣,影響陶企正常生產。此外,清遠源潭亦有個別使用LNG管道氣的陶企,2020年12月份氣價上漲至3.5元/m³。

在清遠,拋光磚、瓷片等低附加值產品已經逐漸被大/巖板、中板、大理石瓷磚、透水磚、噴墨拋光磚等所取代。甚至有陶企已經決定拆除瓷片、拋光磚生產線,徹底進行產品結構調整。

「陶業長徵」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清遠市僅有1條大板生產線,截止2020年10月,清遠已經建成大板/巖板生產線18條,日總產能16.8萬平方米。同時,清遠亦有部分代表性龍頭企業,如蒙娜麗莎、東鵬、馬可波羅、冠星等,率先布局智能製造,建設綠色智能生產基地,主動轉型升級。

雲浮市 · 
18家陶企53條生產線
三年間5家陶企15條線退出

「陶業長徵」實地走訪調查統計,雲浮市現有陶企18家,瓷磚(瓦)生產線57條,瓷磚日總產能103.3萬平方米;西瓦日總產能96萬片。而在2017年,雲浮市擁有23家建陶企業、72條生產線,三年間雲浮共有5家陶企15條生產線減少退出。

2020年,雲浮的產品類型以「拋釉磚、拋光磚、仿古磚、瓷片、中板、耐磨磚、外牆磚、大板及西瓦」為主,主要生產差異化的仿古磚及拋釉磚。根據統計數據分析,2020年雲浮市日總產能排前三的瓷磚種類為「拋釉磚、拋光磚、仿古磚」,這三大品類產能之和佔比高達74%。

江門市 · 
三成陶企退出,產品迭代升級

江門市現有24家陶瓷廠,其中54.2%集聚在沙湖蒲橋新型建材工業園,16.7%坐落於恩平市橫陂鎮,而其他則分散在臺山、鶴山、新會等地。

與2017年相比,江門市陶瓷廠減少11家。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陶業長徵」調查小組把此前已經停產/關停的陶瓷廠的產能也統計在內,其中包括臺山市海棠陶瓷有限公司、恩平市華生陶瓷有限公司、恩平市正德陶瓷有限公司等,因而2017至2020年新增停產/關停/倒閉的陶瓷廠並沒有11家。

因缺乏產業鏈配套、經營管理不善、市場競爭力弱等因素,此前沿著325國道而建,或是零散分布於村落裡的陶瓷廠,多半已經停產、甚至退出歷史舞臺。

目前,僅有沙湖蒲橋新型建材工業園少數幾家關停、停產的陶瓷廠被盤活,更多的是無人問津,以恩平市正德陶瓷有限公司為例,其於2015年關停整改,但期間並沒有被過多關注,2020年已變成一片「廢墟」。

與此同時,江門市陶瓷廠生產的產品品類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化。從2017年的調查數據來看,江門陶瓷廠主打的產品是拋光磚、拋釉磚,而2020年當地拋光磚生產線大幅減少,拋釉磚依然是主打產品,但也出現了巖板、通體大理石瓷磚、負離子全拋釉磚、瓷拋磚等升級產品。

「煤改氣」也是江門陶瓷產區繞不過的話題。據有關文件規定,恩平市陶瓷廠「煤改氣」的最後期限是2020年9月底前,9月下旬「沙湖蒲橋新型建材工業園」已經通氣。10月2日,恩平市相關部門對沙湖陶瓷園區進行檢查執法,當天該工業園兩家未完成「煤改氣」的陶瓷廠被要求停產整改。

但因用氣量需求過大,現有管道氣化能力不足,10月中下旬沙湖蒲橋新型建材工業園出現了「氣荒」。截至12月,當地「供氣不足」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地緩解。

河源市 · 
僅剩7條生產線

河源,作為擁有優質的較高白度陶瓷原料產地,曾經吸引了鷹牌、新中源等一批知名陶企在此建立生產基地。據「陶業長徵」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河源區域共有4家陶瓷廠,15條生產線。2020年,河源市僅剩3家陶瓷廠和7條生產線,生產線數量腰斬。

值得注意的是,河源新增的炬成陶瓷,其生產基地佔地2112畝,引入薩克米、LB、西斯特姆、AirPower以及卡羅比亞等先進的歐洲工業4.0生產設備,從廠房設計到工藝嚴格要求,將生產基地打造成為國內薩克米工業4.0智慧工廠,未來規劃新建22條生產線。

據透露,該生產基地還配置了天然氣站及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建立專業的汙水處理中心,旨在打造一個引領時代的綠色製造示範工廠。

除此之外,韶關、湛江、陽江、東莞、珠海、廣州、惠州等城市也有一至兩家陶瓷廠。與2017年相比,東莞、珠海、陽江等地都有「大企業」加持,近三年變化較小,而湛江、惠州各有1家陶瓷廠退出,茂名唯一一家陶瓷廠已關停,產品結構相對穩定,變化較小。

(文章轉載自陶瓷信息)

相關焦點

  • 甘肅瓷磚產能縮減3成,寧夏僅剩1家陶企,拋光磚全面退出
    近三年,甘肅建築陶瓷整體呈下降趨勢;對比2017年,甘肅淨減少3家陶企,瓷磚生產線縮減5條,瓷磚日產能減少8.7萬平方米,分別下降31.3%、23.7%。從產品類別來看,3條拋光磚生產線全部停產退出;拋釉磚(通體大理石瓷磚)生產線由4條增至5條,日產能增加1萬平方米;仿古磚生產線由3條縮減至1條,日產能減少3.2萬平方米;外牆磚、瓷片生產線及日產能保持基本穩定。
  • 陝西27家陶企44條線匯總,多個產區僅剩1家廠
    其中,中板生產線4條,日產能7.8萬平方米;拋釉磚(通體大理石)生產線8條,日產能20.2萬平方米;瓷片生產線13條,日產能31.5萬平方米;拋光磚生產線2條,日產能4.5萬平方米;仿古磚生產線6條,日產能10.9萬平方米;外牆磚生產線6條,日產能12.7萬平方米;小地磚、地腳線2條,日產能3.7萬平方米;劈開磚線2條,日產能1萬平方米。西瓦生產企業1家,生產線1條,日產能15萬片。
  • 東鵬、廣樂建陶招標;新明珠或增4條線;白兔投10億增4條線
    送樣地址:四川省夾江縣新場鎮紅旗村2社廣樂建陶集團總經辦聯繫人:王先生傳真0833-5921466工廠動態江西新明珠:生產線點火通氣,將新增3-4條線近日,江西新明珠公司一廠4#全拋釉陶瓷生產線順利完成天然氣改造,成功實現點火通氣,預計日用氣量約2.8萬方。
  • 【陶瓷工廠新聞】東鵬、廣樂建陶招標;新明珠或增4條線;白兔投10億...
    送樣地址:四川省夾江縣新場鎮紅旗村2社廣樂建陶集團總經辦 聯繫人: 王先生13990654435(微信同號) 傳真0833-5921466     工廠動態 江西新明珠:生產線點火通氣,將新增3-4條線 近日,江西新明珠公司一廠4#全拋釉陶瓷生產線順利完成天然氣改造
  • 2018年全國新增214個陶瓷投資項目,其中批建陶瓷生產線66條
    2018年以來,蒙娜麗莎、帝歐家居、金意陶、東鵬、簡一等知名陶企紛紛出資籌建新的陶瓷項目,其中投資金額超過10億的不在少數。記者通過全國投資項目辦理結果公示網了解到,除知名陶企以外,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全國各地共有214個陶瓷投資項目通過審批,其中,投資項目數量最多的為福建產區,共有67個,廣東產區則有15個,山東產區6個。
  • 高安陶瓷集中簽約!太陽、新明珠、普京再投31.1億建12條線
    這也是今年高安產區在繼格來利、格仕祺、羅斯福、瑞陽陶瓷以及華碩陶瓷5個智能化生產基地後,重點打造的新型建陶示範基地項目。江西普京陶瓷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1億元,新建1條陶瓷大板智能化生產線。普京陶瓷近兩年在產品創新研發領域不斷發力,加大對智能化生產線的轉型升級。該企業現有9條生產線,其中大板、巖板生產線3條,年產值10億元。
  • 諾貝爾投20億新建5條線,太陽投20億建6條線,江西產區未來會如何?
    今天(12月16日),高安市舉行了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其中,太陽陶瓷集團將在3-5年內投資20億建設6條大板/巖板生產線。而在最近,唯美、東鵬和諾貝爾都在擴大江西產區的生產規模。唯美第二條巖板線投產,東鵬將擴建4條生產線,諾貝爾將投資20億新建5條生產線。
  • 華夏陶瓷網推出「2020全球陶瓷行業十大新聞」
    據《尹虹陶瓷頻道》統計,2020年,中國共有55家企業公開新增大/巖板線計劃,共涉及逾120條生產線。截至2020年12月30日,已有81條生產線點火投產或已開工正式進入建設階段。在中國巖板市場,進口巖板做得最好的應是2011進入中國市場的西班牙品牌德賽斯,全年提貨量應該在2.5億左右。而中國本土巖板品牌中,目前出貨量最大的應是廣東中巖。
  • 同一老闆同一廠址 山東一高耗能陶瓷廠變環保裝備廠
    去年元旦,山東中北陶瓷有限公司永久關閉了,山東義升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掛牌了。可熟人都知道,這是位於淄博的同一家企業,在去產能的大勢所趨下,涅槃重生了!  隔行如隔山,這麼改行,成嗎?  就在前不久召開的年中總結會上,山東義升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步宏福向職工通報:上半年,義升環保合同額超過1.6億元,預計年底可過3億元,一些產品的毛利能達到30%。「算上研發投入,企業目前利潤額還不高,但前景一定比守著建築陶瓷產業強。」
  • 2019年中國陶瓷機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對義大利進口...
    建築陶瓷企業環保成本加大,加之生產材料成本攀升,利潤空間進一步擠壓,整個行業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建築陶瓷企業1265家,137家企業退出歷史舞臺,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根據《中國建築材料流通發展報告》(2018-2019年),2018年我國陶瓷磚產量90.11億平方米,同比下滑11.2%,大幅回落至2012年水平。
  • 臺灣陶瓷一哥與海鷗聯手搶整裝
    預計未來5年「毛坯房」時代將逐步退出,整裝時代將正在加速到來,上下遊產業鏈整合也正在加速。就在2019年的最後幾天,海鷗住工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冠軍建材子公司不超過60%股權,開展瓷磚生產經營合作,宣告拉開家居企業整合上遊供應鏈的序幕。大陸業務虧損9億臺幣,整裝將成冠軍突破口?
  • 東鵬採購陶瓷原料;諾貝爾投50億建15條線;宏宇、歐汶萊、太陽...
    1條TCM特種建築陶瓷膜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年產1億平方米高端陶瓷。 普京陶瓷集團:大巖板生產線點火 2020年11月22日,普京陶瓷集團7#大巖板生產線順利點火。據《2020年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研究報告》顯示,500強企業營業收入合計達5.02萬億元,比2019年增加2.4%;企業平均營業收入100.35億元,比2019年提高2.4%,整體呈現上升狀態。深圳、廣州和佛山三個城市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分列全省第1至3名。
  • 【陶瓷工廠新聞】蒙娜麗莎又建新線;興輝、鯤鵬、米蘭諾、金凱瑞...
    興輝大規格巖板在西樵基地投產 2020年10月25日,恆力泰大規格巖板智能壓機在廣東新錦成集團有限公司西樵生產基地成功投入使用。據悉,興輝陶瓷本次採用的恆力泰新星-大規格巖板智能壓機YP16890,平均日產量超10000平方米,該生產線壓制規格為1200×2400(mm)。
  • 5年間500多家企業退出,中國建陶還有可能重回百億巔峰?
    「回顧『十三五』,陶瓷磚產量整體下降15%左右,出口下降了1/3,出口單價也下降了19%,陶瓷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60%。」「兩年前,國內僅7條巖板生產線。截止2020年9月份,中國巖板生產線已超 90條。」「協會提出了『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其中建築陶瓷,包括巖板產量目標到『十四五』末重回百億巔峰。」
  • 華星t4 AMOLED產線投資增至390億,產能擴至48k
    而疫情防控期間,武漢華星光電t3、t4兩條產線上,無人工廠運轉如常。企業高管每日在線召開戰情分析會,做好防疫,廠區內無一員工感染。 記者高勇 攝 「儘管此前武漢工廠損失了超一成的產能,從3月下旬開始,產量逐步提高。在過去幾個月,武漢華星新入職2000多人,目前已有員工1.4萬人。4月,主打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的武漢t4生產線,銷售已超出預期。」李東生說,還有海外大客戶寫來感謝郵件,贊TCL和武漢工廠疫情防控期間「頂」起全球產業鏈。
  • 54家廠總產能3.625億平方米,越南瓷磚行業最新數據出爐!
    2019年,瓷磚行業的年設計產能比2018年僅增長了2.6%,為6.9億平方米,原因是僅新建了四條新生產線,分別是An Giang Ceramic,新建1條生產線,年產能300萬平方米;Vicenza,新建2條生產線,年產能
  • 新明珠超40條線復產;東鵬、大角鹿、協進、大將軍、天欣、亞細亞點火
    新明珠超40條生產線3月復產 新明珠陶瓷集團自2月28日正式復工至目前,其三水、祿步、高安三大基地各條生產線員工均已全部到位或基本到位,預計到3月27日,新明珠陶瓷集團將有超過40條生產線復產,產能達到以往的八成。
  • AMOLED產能持續攀升,中國大陸AMOLED面板廠商產線情況怎麼樣了?
    接下來數年,包括和輝光電、華星光電也都規劃了新的產線量產計劃,AMOLED 面板產線將在中國遍地開花。預估中國整體中小尺寸 AMOLED 面板產能面積比重將從 2018 年的 16% 提升至 2021 年的 37%,同時間韓國的比重則從 81% 下降至 53%。
  • 壹佳陶瓷是幾線品牌 陶瓷品牌十大排名
    3、馬可波羅瓷磚馬可波羅瓷磚是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主打產品,總部位於現代製造業名城——東莞市,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建築陶瓷製造商和銷售商之一。「馬可波羅」品牌誕生於1996年,作為國內最早品牌化的建陶品牌,以「文化陶瓷」佔領市場,享有「仿古磚至尊」的美譽。被中國陶瓷衛浴品牌網評選為2013年中國陶瓷十大品牌,是國內建陶產品系列最全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