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真人,千裡摘瓊花」,淺談道家之「陽神」!

2021-02-20 淨室明堂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記載:一個修禪宗的高僧與紫陽真人張伯端,聽說揚州的瓊花很漂亮,約好神遊揚州去看瓊花。於是二人找到了一處清靜的地方,紛紛進入了修定的狀態,然後元神紛紛出竅,瞬間神識就到了揚州,這就是傳說中的「出神」。兩人的元神很快都來到了揚州,二人見面後,十分開心,一起開始逛花會,逛了一會後,紫陽真人跟高僧曰:「今日與禪師至此,各折一花為記」。

於是兩人各折了一朵瓊花回來。沒多久,兩人回過神了,紫陽真人問:「禪師瓊花何在」?僧兩袖空空,紫陽真人卻拈出花來與高僧笑玩曰:「今世之學佛學仙,如吾二人者,亦間見矣」。遂成莫逆之交。弟子就很奇怪問是什麼原因?紫陽真人曰:「吾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致之地,真神現形,謂之陽神。其修持之人(指佛教),始也不悟大道而欲於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故瓊花不取」。

一、何為陽神

陽神說是道家內丹學興起之後才逐步為大家所認識。何為陽神?

王沐《悟真丹法要旨》云:「道家主張形神一致,留形駐世,形神相依而延長生命,出陽神可以離形,但化身千萬,仍可回形骸,最高理想是肉身衝舉,拔宅飛升」。

《仙佛合宗語錄》云:「蓋存養之功,不著意於上田,亦不縱意於上田。惟一陽神寂照於上田,相與渾融,化成一虛空之大境,斯為存養之全體,乃為乳哺之首務也。存養功純,自有出神之景焉。出神景現,神可出矣」。《慧命經》雲「出有入無承妙道,分形露體共真源」。似乎陽神的確是身外之身,可以看得見的存在。陽神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子》,《列子·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裡,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

什麼叫做「神遊」呢?這「神」不是停滯的,枯死的,而是如《繫辭上》所說:「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就是說,「神」是可以超越空間而自由馳騁的。也就是如上文所說,「神」是有趨向性的,富於動感的。而馬王堆、戰國楚墓等等古墓出土的養生簡帛古籍則是達到此最高層次的方法與手段。達到神遊階段的有如黃帝、張伯端等等。

陽神在人大腦的遺傳系統的密碼中,陽神所代表的是活動形的物質,因此陽神所攜帶的是父系遺傳密碼。在修煉出元神之前如果能夠看得見陽神的運動過程,而且有時能與其對話,支配其完成有限的動作,比如說讓其到較遠的地方去採集真氣,那將是一個煉丹的前兆。當然我指的這種機會也是在潛意識非常活躍下產生的。並非你時刻想如何都辦得到。因為陽神不受識神的調配,只受元神驅使。

二、內丹的生命觀

陽神成就,是內丹學的上層境界,為了更好的理解陽神,有必要了解一下內丹學和道家的生命觀。即內丹家認為生命是如何形成的?是由哪些組成的?和內丹修煉的一些基本理論。

1先天真一之炁是生人之本

內丹家認為太一含真炁,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根本,宇宙化生的本原,是道的作用。道家看來,道是無形無狀、無聲無臭的,《杜光庭《清靜經妙注》雲「道者虛無之炁,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無,包羅天地。」仇兆鰲《古本參同契注》雲;「乾父之元精流布於坤,合坤宮之元氣,而胚胎託始焉。」

又云:「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而生人焉。二五之精即在人為性者也,無極之真即在人為命者也,二者妙合,而人始生。神仙之修丹,以陰陽相感,精氣交結,於無中生有,與男女結胎之理無二,但有順逆之不同耳。」

父母精氣和太一含真炁結合而為人,父母精氣為後天之物,而太一含真炁為先天之物,等同於「道」。這就是杜光庭所謂的「道者,虛無之炁」的意思,在道家看來,道不僅是形而上的哲學概念,而且是生育宇宙的元始物質和動力。

又雲「吾身之元精、元神,必得真一之炁,方可含而養之。含養之至,則衝和完粹,而三元德成矣。三元者,精炁神也。」正是因為真一之炁的介入,所以人才有生長的動力,於是分而為精炁神。

2修煉是由三返一

在內丹家看來,精炁神三者,先天本是一體,後天分而為三。而內丹家認為生人是一生三,而成仙則必須從三返一。所以丹家修煉,總不能離開人體,這和道教的形神論有極大的聯繫。因為形神相聚而為人,相離則為鬼,《心印經》云:「其聚則有,其散則零。」又云:「神依形生,精依炁盈。」神是依靠形而生旺的,我們切實的體會,如果生病了,腦子就會昏沉,而中醫所謂「痰迷心竅」之人,也會發瘋。所以形神一體論,是道家的特色,也是道家「性命雙修」基礎。

《黃庭經》云:「神仙道士非有神,積精累炁以成真,」欲修神仙,必須寡慾清心,令神炁相依,通過一定的方法招攝「先天真一之炁」進入體內。這真一之炁又叫做「鉛」,得此真一之炁,便可以點化肉身,使得精炁神團聚,而返還於先天境界了。先天炁精氣神,稱作元精、元炁、元神,而修煉就是要將此先天之精炁神凝結而為仙人。

3丹家所謂嬰兒

《悟真篇》云:「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聖基」。「和合四象,攢簇五行,則精炁神凝結,曰三家相見,名曰嬰兒,又曰先天一炁,又曰聖胎,又曰金丹。」

《天仙正理直論》曰:「胎即神炁耳,非真有嬰兒,非有形有象有也」,這是練氣化神階段,神歸大定的比喻語。江湖術士故意將其誇張說中田懷胎,則為浮誇之言,丹經中並沒有這些有實質的,有形體形象的說法。足見內丹家所謂的「嬰兒」,其實就是「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精炁神」的凝聚物,在理論上具備形成人的要素,所以稱之為「聖胎」而已,並沒有形象可言。

三、陽神真的沒有麼

道家金丹派和佛教不同,金丹派是形神一元論,認為形神是不可離的;而佛教則是形神二元論,認為形為心累,應當捨棄臭皮囊而求得心靈的解脫。

內丹家雖然與早期的丹鼎派不同,但是堅固形骸仍然是其理想。當代一些修煉愛好者說,內丹修煉的一定境界,是可以「肉體氣炁」,也就是「聚則成人,散則為炁」。但是其果然與否,誰也沒有見過;但是也不可輕易否定,科學畢竟還在進步。由於對神仙之說的興趣,關注一些前沿物理的動態,對於理科的了解實在是慚愧,所以只引述其觀點,權作一些參考,相信讀者定會明辨的。「反物質」一條雲「經驗表明,在重組合的前後,每一種元素的原子數是守恆的,無數的化學實踐表明沒有例外。

想把汞變金的鍊金術的失敗,更從反面提供了證明。但是有了核反應的知識後人們已清楚知道,汞變成金完全可能,關鍵在於要有高的能量讓原子核發生變化。化學反應是在粒子能量小於1eV的條件下進行的,這條件下原子核不能相互接觸,核反應就不能發生。若過程中粒子的能量超過1MeV,原子核之間就能充分接近,那麼原子核就能變化了,原子數的守恆性也就隨之破壞了。由此看來,原子數在化學過程中的守恆不是偶然的,但是它僅是低能下的唯象規律,而不是普遍成立的自然規律。」

科學日益發展,相信未來對於陽神的理解會更加明晰,《道學通論》中有《道學文化的新科學觀》中也有關於陽神的論述,諸君也可以參考。道家的陽神和人體理論,對於科學的發展,固然有極大的啟發意義,然而之於我們普通百姓而言,尚須腳踏實地的去做,不必存過多的思考。所謂「人皆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不神之神,乃為大修行也。

心內觀心覓本心,心心俱絕見真心;真心明徹通三界,外道邪魔焉敢侵。修行的法門皆在修心,一旦內心修得真明澈,什麼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你,傷害你。心靈的力量是巨大的,存在著巨大的潛能,打開內心的法門,就能具備超高的道行,能擁有無窮的力量。也就是人體為鼎爐,精炁神為藥物,達到煉神還虛的妙用,以此便能延年益壽。

淨明老師

15863086060

如意老師

18669866307

相關焦點

  • 紫陽真人的修道故事
    神過熙寧二年(1069)遊蜀,遇到劉海贍傳授給他金液還丹火候訣,乃改名為用成,號紫陽。因張伯端得名師指教,自己又勤加煉養,故而丹功日深。後偶遇一同聲,能入定出神,數百裡間傾刻而到,二人雅志契合。一次紫陽在這位道友相約說:「今日能一同遠遊嗎?「回答說:「可以。」紫陽又問道:「聽說楊州瓊花觀瓊花開得很美,我們就一同前往揚州觀瓊花吧。」
  • 紫陽真人張伯端修道故事
    神過熙寧二年(1069)遊蜀,遇到劉海贍傳授給他金液還丹火候訣,乃改名為用成,號紫陽。因張伯端得名師指教,自己又勤加煉養,故而丹功日深。後偶遇一同聲,能入定出神,數百裡間傾刻而到,二人雅志契合。一次紫陽在這位道友相約說:「今日能一同遠遊嗎?「回答說:「可以。」紫陽又問道:「聽說楊州瓊花觀瓊花開得很美,我們就一同前往揚州觀瓊花吧。」
  • 紫陽真人·張伯端祖師
    《張伯端出陽神採花》《歷代神仙通鑑》曾載有一個神遊採花的故事,可作為南宗性命雙修丹法的詮釋:     時天台有僧澄一修戒定慧,能入定出神,數百裡間,頃刻即到,紫陽與之雅志契合。一日謂曰:「今日能與遠遊乎?」僧曰:「可,願同往揚州觀瓊花。」二人即於靜室趺坐。紫陽至時,僧已繞花三匝。紫陽曰:「可折一花為記。」少頃欠伸而覺。
  • 《西遊記》中紫陽真人的真實身份,他的地位和法力如何?
    ‫‌‍‮‪‫‪⁠‌‫‮‫‫‫‏‏‪‏‫‫‌‍‮‪‌‫‮‫‫‫‏‏‪《西遊記》中紫陽真人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西遊記》中紫陽真人的真實身份,他的地位和法力如何?
  • 作者晚年佛道雙成,這首禪詩如閒來之筆,卻深蘊禪意
    他們三人也代表著道家、儒學和禪宗。宋代也有一位高士,不僅佛道雙修,而且也能吟詩作賦,下面介紹的作者晚年佛道雙成,這首禪詩如閒來之筆,卻深蘊禪意。西江月宋代:張伯端法法法元無法,空空空亦非空。張伯端,字平叔,號紫陽,北宋天台人,敕封「紫陽真人」。他自幼聰明好學,涉獵三教經書,曾任台州府吏。當時人都敬佩張伯端為通才,乃是博學之士。可是天妒英才,後因受別人牽累、謫戍嶺南,他就走上訪道修仙之路。
  • 山神——屬於道家,還是佛家?
    山神是典型的傳統神話人物,掌管五嶽山川,守護一方平安。山神屬於道家範疇,與佛教沒有絲毫關係。山神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而佛教直到漢明帝時才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可見,山神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神仙。關於山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山海經》,裡面記錄了許多有關山神的傳說。古代造神無非兩種方式。一是人造。面對日月星辰,山川湖泊,疑惑而敬畏,所以就設想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媧造人,盤古開天……二是冊封。古人對忠義和仁孝十分看重,成就突出者當然要予以褒獎和宣揚。封神則是最高獎賞,也最利於百姓接受。
  • 黃福海:紫陽文筆山,一個讓你心醉沉迷的地方……
    進入牌樓,走到牌樓小廣場的裡側,有一塊照壁上刻著南宗五祖的人物浮雕,按畫面上人物圖標索引,他們分別是:薛道光、石泰、張紫陽、白玉蟾、陳楠,其中張紫陽即是紫陽真人,有了他就有了以後置縣五百年歷史的紫陽縣及縣城。
  • 儒釋道融合之因緣——淺論三教融合的路徑之修真心法
    另外談到三教融合,就不得不提到紫陽真人,張伯端,南宗創始人。他使得天台山這裡的道教南宗是三教融合的典範。 紫陽真人張伯端,從佛、道教終極關懷之成佛了道的境界上來融合佛道兩家,並不偏不倚將三家匯合一處。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辭,《魯語》有毋意、必、固、我之說,此仲尼極臻乎性命之奧也。」這裡我們再次看到,擅長修真之術有道儒士,「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之基礎上而融合三教的案例。紫陽真人 宋 張伯端 (公元983年— 1082年)天台人,是南宗五祖的初祖紫陽真人,仙壽99歲。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家「慈航真人」的前世今生!
    赤松仙子宋代時被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屬於道家正統神仙,想必此觀定是道家正統廟宇。回目旁觀,在空地的左邊是一方不大的「龜池」,想必是寓意道家的「多福長壽」,池壁上有個龍飛鳳舞,似是而非的「道」字,不知出自哪個名家之手。而在空地的右邊卻赫然供奉著一座「觀音菩薩」石像,朋友正在石像前雙手合十,低頭下拜,口中念念有詞「菩薩保佑」!我疑或起來,怎麼會在「素養靜正真人」的道場裡供奉著佛家的菩薩?
  • 張三丰「三教合一」理論和道家「逆」的修身工程
    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並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 張三丰以他博大精深的修真理論和驚人的武功,讓統治者敬服,他時隱時現﹐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千方百計請他出山擔任國師,覓之不得。永樂年間﹐成祖遣使屢訪皆不遇。張三丰隱居山林,終身不士,天順三年(1459年)被詔封通微顯化真人。
  • 這些經典的道家語錄及道家修為,你知道幾個?
    從道家語錄,參悟道家的修為和境界——處於塵世,要想參透生命的奧秘,了解養生的真知,重獲個體的逍遙或解脫,就得從道家的各種語錄學起,從這一條條語錄或修煉準則中,你將看到道家的精華和整個的修為過程。道家語錄1養性之道,不欲飽食便臥及終日久坐,皆損壽也。
  • 道家人物:黃帝、莊子、成玄英、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
    有弟子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又有薩守堅,見之於青城山,盡得其秘。其在鄉,得其傳者則有新城高子羽。甥上官氏亦傳其法。此外,尚有別傳弟子多人。王文卿著有《衝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一卷,採用問答形式,專論雷法,強調召雷役神,必須內修為要,至於奏章、符訣等,只不過是符術之末。
  • 淺談神仙與神道正信
    這裡說一下神道的定義,作為道教的正信來說,一定要明白,只有走濟世度人->修煉陽神->道法自然->返歸先天這個路子才能稱為陽路,凡是其它的皆是陰路,陰路的神就是陰神,在這裡統稱為神道。此類如明清時的民間結社各種教門的修煉方式,或如宋元明清時禪宗的大多修煉辦法,通過不斷的頓悟,借頓悟之力一下從頂門跳出,從而得到成就,諸如此類因少了修煉陽神這一步,離世時陽氣全消,所以是成就純陰的,同樣是屬於陰神的範疇。此類多是各種修行者,且多會考慮自身香火利益,所以通常不製造禍端,相對安全。
  • 你所不知道的道家內丹派系
    衡之曲高和寡之理,歷代修文始派者自當寥若晨星,而其不盛也亦宜。」文始派傑出人物有南華真人莊子、陳摶、張三丰。 文始派丹法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為丹法中之最上一乘。修煉初始即以最上一層煉神還虛做起,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委志虛無,以神御炁,盜天地無涯之真機,以補我神炁之真機。
  • 【圖說中國】加格達奇冰封千裡 玉樹瓊花映朝陽
    【圖說中國】加格達奇冰封千裡 玉樹瓊花映朝陽 2020-12-0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起回紫陽爬山?
    紫陽全景「《隱秘的角落》講的就是以愛之名行惡之事,所有人都是帶著愛去做一些不對的事,是來自於他對愛的錯誤理解。有人把愛理解成卑微,有人把愛理解成控制,還有人把愛理解成佔有,這些都是不對的,但也都是愛。」
  • 一起回紫陽爬山嗎?
    紫陽全景紫陽縣文筆山休閒主題公園與縣城隔江而望,以紫陽真人宮為中心,以森林自然景觀為主,與縣城濱江景觀長廊、紫陽真人宮、紫陽溝水上遊樂場融為一體,形成具有紫陽特色的生態旅遊景區。紫陽全景文筆山屹立於漢江南岸,是紫陽著名的「八景」之一。峰高入雲,形如筆架。山名冠以「文筆」,寄託了紫陽人對文化的崇尚、對人才的尊重。張伯端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人稱「悟真先生」,又尊為「紫陽真人」。
  • 太乙真人的三花聚頂是什麼,道家真有嗎?有什麼好處
    在哪吒電影中,太乙真人以三花聚頂救了哪吒和敖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還真的不知道「三花聚頂」是什麼,但聽到這個詞,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這種熟悉感來自我們的傳統文化,來自我們的根。道家自古有煉丹一說,而煉丹又分為外丹和內丹。火藥的發明就與道家的煉外丹有關,各種草藥煉製成為藥丸也與外丹有關。而內丹的煉製,則是指個人向內的修行,並非是指有形的某種物質。為什麼這麼講,是有原因的。因為在我國上古時期的文化中,常以各種比喻來代替某些精神方面的內容。如果讀《詩經》,很容易就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 漢水之濱文筆山 紫陽真人得道地
    文筆山屹立於漢江南岸,是紫陽著名的「八景」之一。峰高入雲,形如筆架。山名冠以「文筆」,寄託了紫陽人對文化的崇尚、對人才的尊重。  據傳,道教南派創始人張伯端,號「紫陽真人」曾在文筆峰腳下的甕兒山紫陽洞修行悟道、著書立說,後得道飛升。《西遊記》中的紫陽真人就是說的他。  紫陽閣位於公園最高處,閣樓佔地400平方米,樓高36.9米,樓體為五層。
  • 陰神,陽神,元神,玉神,聖神-五神簡論
    因為陽神不受識神的調配,只受元神驅使。陽神為陽者,是因為它存在於陽性的物質中,主動,因此其能量是較高的。你如果想分辯出陰陽二神來,你只要看到的是紅色而有光的自我之形那就是陽神。而且有一個處於功態下特別的現象,當你命其到較遠的氣場很強的地方採氣後,陽神在回到體內時其顏色光亮的程度較出去前一定有很大差別,也就是採氣後能量增高。陰陽是一個事物存在的兩個對立面,孤陰不生,獨陽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