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為什麼不打瑞士?

2020-12-24 慢傳快訊

宣布是中立國沒毛用的,在強盜眼中一切規則和條約都是廢紙,《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又如何?荷蘭在二戰前的1935年也宣布成為中立國,希特勒甚至假惺惺的在1937年公開保證不破壞荷蘭的中立,該揍你還是揍你沒商量。

納粹德國在二戰中沒有破壞瑞士中立,概述起來有以下幾個主因:

一,國土面積很小的瑞士對德國而言,沒有必須攻取的戰略價值,從資源、從地緣政治等多方面考慮,瑞士都不是納粹的必需品和擴張的障礙。瑞士不盛產礦藏與石油、糧食,阿爾卑斯山的另外一邊是德國的盟友義大利,也不是德軍的戰略方向。

二,納粹德國一定要破壞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中立,是因為裝甲部隊需要通過這幾個低地國家進攻法國,德法邊界被「馬奇諾防線」和阿登臺地所屏障,僅僅通過阿登地區的突破是不能兩翼包抄英法聯軍的,搞不好就形成「頂牛」戰局,成為一戰的翻版。

而瑞士國土比阿登山區海拔更高,根本不是德軍裝甲部隊所能逾越的,對閃擊法國毫無價值,所以希特勒也就懶得侵略它。

三,瑞士雖然國小兵少,但是保持了足夠的警惕性和高昂的鬥志,動員了43萬多人的山地部隊準備萬一,在重裝備很難使用的山地,德國人實在不想用步兵去拼搶一個毫無意義的地區。事實上,德國總參謀部曾經在1940年制定過入侵瑞士的「冷杉計劃」,希特勒在反覆權衡了入侵的利弊之後,最終選擇放棄了計劃實施。

四,瑞士雖然號稱「永久中立國」,實際上是親德的,它的人口中64%是日爾曼人,極右翼政黨和親納粹勢力比較強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自保也偷偷為納粹德國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藏匿納粹高官的資產等,既然如此「識相」,希特勒也就順水推舟。

另外,在絕大多數歐洲國家被佔領或被捲入二戰後,希特勒保留瑞士這個中立國實際上也開了個窗口,與英美西方國家的許多交易和秘密談判,也都是在瑞士進行的。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什麼不入侵鄰近的瑞士?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大陸。除了英國、蘇聯之外,歐洲各國不是淪落在納粹的鐵蹄之下(如法國、荷蘭等等),就是成為納粹德國的盟友(如義大利、西班牙、芬蘭等等)。
  • 瑞士和德國相鄰,二戰為何沒有入侵?希特勒:沒100個師打不贏
    瑞士和德國相鄰,二戰為何沒有入侵?希特勒:沒100個師打不贏說到二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了亞洲以及歐洲數十個國家。據統計,被牽扯進來的國家多達61個,長達8年的戰亂蔓延,造成了數以萬計的人死亡,教訓不可謂是不慘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日德意等法西斯國家牽頭,德國和義大利兩個國家主要是在歐洲非洲兩大洲上肆虐,亞洲主要是日本人的戰場。1939年,德國軍隊毫無預兆地突然襲擊波蘭,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波蘭。隨後,馬不停蹄地對蘇聯以及英法比利時好幾個國家進行侵略。
  • 德波戰爭,希特勒的一場賭博,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
    9月3日,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地處中歐的波蘭西接強大的德國,東臨蘇聯,這種與強國毗鄰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註定了波蘭多災多難的命運。20世紀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國人和德國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重新恢復了獨立。一戰德國戰敗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東部的領土劃給了波蘭。
  • 二戰時德軍節節勝利,希特勒為何不攻打瑞士?和瑞士銀行密切相關
    稱得上世界大戰的,至今也不過兩場,一戰中國涉足不多且距今有些久遠了,故關於二戰筆者多說一些其中的奇聞異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又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在世界範圍內共同抵抗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集團。大家都清楚最後的結局,以1945年日本籤訂投降文書為標誌,二戰徹底結束。不可避免的就是日本作為戰敗國,必須賠償戰勝國,但因為種種原因,許多戰勝國卻並未得到相應的賠償。
  • 為什麼納粹德國侵略了這麼多國家,然而卻放過了富裕的瑞士?
    自從1939年9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整個歐洲的戰火迅速燃燒起來!法國宣稱擁有歐洲最強大的軍隊,在僅僅39天後就投降了。在與德國接壤的九個國家中,有八個國家被德國佔領,但瑞士這個小國逃過了納粹德國。
  • 二戰歐洲唯一的倖存者,希特勒為什麼沒有進攻瑞士
    ——雨果 瑞士,這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內陸小國,夾在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三國之間,戰略位置極佳,但是作為一個奉行永久中立的國度,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儘管周邊戰火橫飛,它卻依然獨善其身,從未被戰火洗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瑞士可以說是一塊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希特勒卻偏偏就放棄了進攻瑞士,任由它過著「與世隔絕」的和平生活。
  • 瑞士軍力有多強?真打起來 法國72小時就投降
    有那麼一個笑話,說的是任何國家入侵法國,沒有來得及打到巴黎,法國人就投降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當時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在德國閃電戰下,不到3個月就宣布投降,德軍是兵不血刃進入巴黎的。對於另外一個歐洲國家瑞士,大家第一概念是這是一個中立國家,並且非常非常非常富裕。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單純的小羊到死都不知道,無論自己怎樣辯解,狼總會千方百計找藉口吃掉它,因為狼唯一的目標就是把它當成一頓美餐吃掉,找藉口的目的只不過是不被別的動物說閒話罷了。1939年9月1日上午10時,這場陰謀的始作俑者——德國元首希特勒,用他那特有的極富煽動性的語言,向全國宣布:「昨天晚上,波蘭軍隊已經對我們的領土發起了進攻。為了制止這種瘋狂的行為,我別無他策,此後只能以武力對付武力……從現在起,我們將以炸彈回敬炸彈!」
  •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不進攻瑞士?中立不是原因,吹牛的勇猛不是真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選擇了中立,那麼這個在歐洲中世紀以好戰的僱傭兵而聞名的山區國家為什麼沒有起來公開反對納粹法西斯,也沒有成為納粹侵略的傀儡呢?儘管我們知道瑞士永久軍事中立的好處,但是這樣的中立地位只有獲得其他大國的認可時才具有實際意義。那麼為什麼二戰時希特勒橫掃歐洲大陸,偏偏不碰瑞士呢?希特勒認為瑞士是偉大的德國人民令人厭惡、悲慘、失敗的分支。納粹德國在擊敗了法國以後,瑞士原本可以成為德國軍隊輕而易舉佔領的地方,他們也確實曾為佔領這個小國制定了攻擊計劃。
  • 瑞士為什麼這麼富有?
    那種打起來不要命的架勢,也是讓戰場上其他國家記憶猶新。(其他國家的人肯定都很納悶:都是拿錢的,他們為什麼這麼拼?)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路易十六家族曾經僱傭了700名瑞士的僱傭兵,途中遇上敵人,700多人與敵方7000人戰鬥,最終全部陣亡。只為拿錢而打仗的僱傭兵打起來這麼勇猛,所有人是都沒想到的。
  • 弱國悲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
    1939年8月23日,德國外長利賓特洛夫和蘇聯外長莫羅託夫共同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認為進攻波蘭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希特勒是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不給波蘭任何喘息機會。他說:「如果部隊停滯不前,那就是指揮官的責任,在戰爭中要不惜任何手段取得勝利,在勝利後人們是不會追究勝利者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常敗之師,軸心國裡屢戰屢敗的義大利軍隊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軸心國成員由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組成。德國我們就不用多說了,在歐洲大陸上所向睥睨,那是差點統一歐洲的存在。日本呢?在太平洋戰場上和美軍交戰,甚至一開始還和蘇聯打了幾仗,戰鬥力還算說得過去。至於義大利呢,仿佛一直在拖德國的後腿一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旅行: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遺址的私人遊覽
    戰爭後的遊覽: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遺址的私人遊覽停靠在瓦爾內明德(Warnemünde)遊輪碼頭時,您可以在這個私人的,帶導遊的全日歷史步行/騎行之旅中探索柏林的動蕩歷史。參觀柏林最受歡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景點,如柏林圍牆紀念館,查理檢查站,布蘭登堡門,國會大廈,希特勒碉堡等等,享受個性化的關注。定製旅遊,了解柏林的歷史,從建國到納粹第三帝國的首都,再到分裂的冷戰城市。包括港口接送服務。
  • 希特勒為何不打瑞士?如今一山洞還存幾千噸二戰彈藥,讓當局頭疼
    自1815年以來,瑞士一直沒有參加過戰爭,一直都是中立國的身份,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雖然在「二戰」剛爆發的前幾年瑞士就以身處納粹德國的「包圍圈」,希特勒也曾動過侵佔瑞士的念頭。但全民皆兵的瑞士、瑞士全境上下就是「國家要塞」,如刺蝟般的防禦計劃,讓納粹德國的入侵不得不考慮下「收益平衡」。也是那這期間,瑞士沿著阿爾卑斯山區開鑿山洞,囤積著大量武器彈藥。圖註:「二戰」後大量的炸彈、手榴彈和其他爆炸物直接簡單地沉湖底處理了。「二戰」結束後,這些「無用」的彈藥如何處理又成了讓瑞士當局頭疼的大麻煩。
  • 二戰時希特勒為什麼不打滿是石油的中東,而是與強大的蘇聯死磕?
    1933年,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德國自此正式成為法西斯國家。1938年,希特勒下令攻打奧地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就此拉開。1941年,希特勒打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了戰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走向了其最激烈的時刻,隨著德國和日本將蘇聯美國相繼拉入戰爭,法西斯國的戰敗局面也基本奠定了,對於擁有龐大的戰爭軍備的蘇聯,希特勒為何敢於對其發動戰爭?
  • 德國僅以六個小時就拿下了波蘭,也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為出名的幾場戰役之一,只有當數為,德國閃電戰。這場戰爭是德國和波蘭的戰役,被德國人稱為,勃蘭戰役。這次作戰的代號為,白色方案。這場戰役是由德國,蘇聯以及,斯洛伐克共同發起進攻波蘭。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蘇軍統帥部在組織防禦的同時,隱蔽調入大量預備隊,目的是殲滅這支進入蘇聯深部腹地的德軍,這一戰役的最後結果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轉折點。 雙方對每個街區、每棟建築乃至每個殘破的房間都反覆爭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驚心動魄的近戰便發生在這些瓦礫之中。史達林格勒的北部是工廠區,炮火中的工廠成了抵抗中心,戰鬥從市區漸漸地向城北的工廠轉移。德軍已突入拖拉機廠、街壘工廠所在的小區,但這些工廠的生產照常進行。整個九月份,蘇聯人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工廠中居然生產出200輛坦克和152輛裝甲車。
  • 二戰時宣布中立的荷蘭比利時挪威等國被德國佔領,為什麼唯獨瑞士...
    希特勒在二戰中為什麼沒有決定進攻瑞士,僅僅是因為瑞士當時是所謂的永久中立國嗎?那麼比利時和丹麥等同為中立的國家為什麼在納粹的第一波攻擊中倒下。亦或是瑞士在希特勒的眼裡無足輕重,他根本沒有考慮過要佔領瑞士?但現實中希特勒曾派大批間諜在瑞士進行偵察破壞活動,並且制定了名為「冷杉」行動的進攻計劃,在瑞士邊境集結過重兵意欲進攻。 看來,單從一方面,很難弄清楚當時希特勒為什麼不進攻瑞士。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達林格勒戰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年)。這是東部戰線的一場關鍵戰役。進入蘇聯後,德國人於1942年7月開始戰鬥。在史達林格勒戰鬥了六個多月後,德國第六軍被包圍並被俘。蘇聯的這次勝利是東部戰線的轉折點。
  • 有錢人為什麼鍾愛瑞士銀行?了解瑞士銀行的歷史全明白了!
    有錢人為什麼鍾愛瑞士銀行?了解瑞士銀行的歷史全明白了!如果別人問:這個世界上,哪個銀行是最安全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瑞士銀行!現在世界各地的富豪都會把資金存放到瑞士銀行。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選擇瑞士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