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樓觀臺之後:山前有座廟,廟後有座山

2020-12-18 騰訊網

6月1日,一則不起眼的消息吸引了我。

樓觀片區的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曲江2012建成開放)和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兩園一體化的運營合作,門票35元。

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其實這個名字忽悠了很多人,叫道教文化區更準確)最初建設時,與森林公園之間是有一座橋連接相通的,但是一直被阻斷。如今兩個景區終於通了,經常讓外地遊客苦惱和懵圈的樓觀臺逐漸明朗了起來。

■雲霧繚繞終南山

我們的樓觀臺

「明天大年初一去樓觀臺。」

「走麼,上樓觀臺走。」

這是周至當地人幾十年來大年初一的習俗,具體從哪一年開始的也沒人知道,在我印象中,90年代每年大年初一和農曆二月初十樓觀臺會免費開放,周圍十裡八鄉,戶縣、武功、興平、西安的人都被吸引到這裡,據說每次人數都在10萬以上。

■樓觀春節掠影

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大年初一就應該去樓觀臺,幾乎每年我都不會缺席。從樓觀鎮到森林公園幾裡長的路上,擠滿了各種賣吃的、用的,還有各種新奇、有趣東西的商販,到現在我都覺得,那才叫逛街。狹窄的道路上,一眼望過去,人黑壓壓的一片,跟小寨地鐵換乘高峰期的人群一樣,只不過是好幾裡長,那時候一定要跟緊大人,稍不留神一轉頭就會找不到人了。年輕人喜歡爬山,年齡大的在正殿祈福上香,腿腳好的一定要爬到煉丹爐。小孩在竹林裡找一棵竹子刻字,然後第二年去找刻著自己名字那株。童年就這樣和樓觀臺綁在了一起。道觀也會免費發一些《太上老君言》等關於道家文化知識的小冊子。

■圖為煉丹爐

對於像我這樣居住在樓觀周邊的孩子來說,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遊客,樓觀臺和旁邊的田峪河就是我童年的遊樂場。

■圖為田峪河

豐富的樓觀景區群和超級IP

對於外地遊客來說,在到處都是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西安,樓觀臺很少會被列入行程。2010年,曲江提出將樓觀建成半徑500公裡內百姓旅遊休閒的地方。之後陸續建成了六大新景區,組成了景區群,西安樓觀中國道文化展示區最終包括終南山古樓觀景區、財神文化景區、農業博覽園、化女泉景區、延生觀景區、薰衣草(玫瑰)莊園等。

2017年,與樓觀臺一水之隔的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建成開放,再次擴充了樓觀景區群的規模,加之西邊不遠處的大秦寺、仙遊寺,可謂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但是這些年來,除了節假日人流量可觀外,其餘時間都比較冷清。

■圖為秦嶺國家植物園一角

在我看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遊客是奔著樓觀臺的山水和古樸幽靜的道觀去的,但是很多人到了樓觀臺,基本都是去了路邊的終南山古樓觀文化景區,這裡宮殿巍峨、大氣磅礴,但是缺乏歷史沉澱,遊客可能會有被忽悠的感覺,反而旁邊的宗聖宮(道文化展示區建成之後免費開放)更值得去尋訪。

■宗聖宮一景

實際上,樓觀臺一直存在著三大獨立景區:

一是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陝西省第一個森林公園);

二是老子說經臺(這才是核心景區);

三是曲江2012建成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

■樓觀景區群地圖

樓觀除了山水和宗教文化外,還有一個超級IP旅遊資源卻鮮為人知,那就是大熊貓。中國熊貓不止在四川,在秦嶺在陝西也有很多,全球現存唯一一隻棕色大熊貓就在樓觀臺,但這裡的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秦嶺大熊貓繁育基地卻為人知之甚少。2018年,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在樓觀臺成立,據說有望在2020年底對外開放。希望到時候能改變看熊貓去四川的固有觀念,讓遊客既能在西安看兵馬俑,也能看大熊貓,實現旅遊品牌的再升級。

周至的旅遊現狀

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在快速推進全域旅遊發展。2018年5月,《西安市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實施方案》印發,方案提出到2020年,旅遊業將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其中提到要推動臨潼旅遊度假區、樓觀道文化旅遊度假區、滻灞旅遊度假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打造度假產業集群區,帶動傳統旅遊產品向高端休閒療養和康體養生度假轉型。

■圖為周至旅遊板塊建設 來源周至人民政府網站

2018年11月,周至發布了《周至縣旅遊產業發展倍增計劃(2019-2021年),旨在確保周至旅遊業在未來三年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以化解當前全縣旅遊業正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局面。

2019年,周至縣全年累計接待遊客1742.6萬人次,綜合收入49.6億元,佔到周至2019年GDP137.15億元的三分之一還多,可見旅遊業在整個周至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比重,但是文化旅遊產業依然不大不強,目前僅有三家4A級旅遊景區:樓觀道文化展示區、黑河森林公園和周至水街。

「平原看水街,沿山拜財神、訪老子、逛周城、遊植物園和仙遊寺,深山看厚畛子古鎮和老縣城,沿渭賞百裡生態畫廊」這四大主題旅遊品牌依然不強。

■圖為在財神文化景區眺望終南山

2020年4月9日周至召開文旅融合工作會議,計劃2020年接待遊客14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55億元。受疫情影響,這個目標實現估計難度很大。

對樓觀旅遊的一些建議

2018年,西安取消了周至、藍田、鄠邑3個生態發展區縣的GDP考核,更加側重生態保護優先,確保均衡良性發展。

基於此,周至何不在「慢」上繼續做文章,打造周至「慢」生活,利用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終南山旅遊,在「問道樓觀臺,尋仙終南山」「周末去周至」等方面,另尋出路?

■圖為樓觀竹林

作為周至最著名的景區和文化IP,10年前曲江開發樓觀臺時思路和目標依然是準確的,但是景區建成至今,客流量連年下降。對於樓觀旅遊我有一些建議:

1.在整合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的基礎上,加快將把老子說經臺也納入統一管理。實現一張門票三個景區貫通,這三個景區基本可以遊覽一整天的時間,吸引遊客從過路變成過夜遊客。

2.加大周至樓觀秦嶺大熊貓的宣傳,建設大熊貓公園或者加快大熊貓研究中心對外開放,讓更多遊客不用去四川也可以看到大熊貓,在西安形成東有臨潼驪山兵馬俑,西有周至樓觀大熊貓的旅遊格局。

3.整治旅遊市場秩序,重點整治樓觀臺景區及周邊「黑導」以及村民帶客逃票非法進入景區,謀取不當利益和非法佔卜等行為。

4.統一管理馬隊,整治載客現象。之前常有遊客上山騎馬被坑,不說距離和時間,遊客不知遠近,最後無奈掏錢。或者可建立樓觀馬場,也不失為另一種選擇。

5.舉辦樓觀 · 終南山文化音樂節,終南山和武當山、峨眉山一樣本身就是一個經典的文化符號,而且終南山文化的獨特性和神秘性更強。對標峨眉山佛光花海音樂節,通過音樂節帶動休閒、旅遊、度假、康養等。深挖道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地方特色與國際標準結合。可與每年的獼猴桃主題年會放在一起。

■雲霧繚繞終南山

古人云:「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希望樓觀豐富的旅遊資源能引領西安生態旅遊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
    一個老爺爺在講故事,故事的內容大概是: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而我今天要給大家講得是一個關於晉祠的故事,晉祠,算是我的半個故鄉。這裡有一座山,叫做天龍山,在它還沒開發之前,我就每天早上會和弟弟妹妹們一起爬著上去,去看日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去看隱藏在半山腰的各種石窟,既鍛鍊了身體又欣賞了風景,所以,每天的我們,都樂此不疲的重複這麼一趟趟的旅程,不過令我心心念念還有每天下山的一碗老豆腐油條或者丸子湯烙餅。現在才發現小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容易就被滿足了,要麼好吃,要麼好玩。
  • 黃金峽八寶二臺五座廟
    關於「金馬」的故事,小時候聽奶奶講過。不時有幾隻老哇船,在河面上飄蕩,老遠的就可以聽到,漁夫趕鸕鷀的聲音。炎熱的夏天,一座座山鬱鬱蔥蔥,走在林間小道上,就是天然的避暑山莊。再說說「二臺」,就是指:吳家臺、董家臺。吳家臺那裡都是姓吳的人,聽說那裡以前曾是戲臺,因唱過戲而有名。董家臺只有幾戶人間,而且住的比較分散,雜姓並沒有人姓董,我也不知道為啥叫做董家臺。八寶臺五座廟還是比較有名,特別靈驗,而且當時都有廟會。
  •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想起小時候那首有意思的歌謠: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講故事,講的啥呢?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如此循環往復,永遠講不完,成了無限死循環。成長的歲月,是無法理解其深意。偶然間看了一部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 陝西這座山藏有上百座廟,堪稱真正的古道仙山,卻不為人知
    劉禹錫有句話說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座山不在乎有多高,只要山上有「仙」,那就是一座有名的山。而仙人的居所,無疑就是山上的廟宇了。在陝西就有一座不為人知的仙山,上面竟然藏有上百座廟宇,這就是位於陝西神木的二郎山。
  •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就在濟南這個地方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今天我們說的這座廟是一座「洋廟」,它就是坐落於濟南市平陰縣城西南5公裡尖山上的「聖母山路德教堂」,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從山腳到山頂矗立著14座碑亭,碑亭上刻有浮雕和碑文,圖文並茂的講述了耶穌受難的故事。走過14處碑亭,到達一處石門。石階路兩側有兩個直插雲霄的石柱,它啟示前來的人,過了這兩個石柱便進入「聖地」了。順著陡峭石階拾級而上,到達山頂,眼前就是尖山聖母堂。
  •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
    據說,很多年很多年以前,這座山上有個神奇的廟。山下的鄉親們,隔三差五就會去拜拜菩薩。雖然廟裡顯得有些破敗,但是,不妨礙相親們的拜訪。鄉親們也想過給這座小廟重新修葺一番,但是,前腳修完,後腳小破廟就恢復了原狀。
  •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羊哥聽故事
    今天羊哥回外婆家了,因為兩個離得很近,幾步路就到了,回去就要舅舅給他講故事,而且每天就聽這一個故事,舅舅呢也只會這一個故事,就像舅舅說這是吸引羊哥的最好的辦法,羊哥拿著小凳子,坐在舅舅旁邊,開始認真地聽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故事呢
  • 騎遊周至樓觀臺
    其位於陝西省周至縣樓觀鎮,距西安市閻良區約130公裡。樓觀臺森林公園門票35元,憑旅遊年卡可免票遊覽。       2020年10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公益騎行西安閻良聯盟組織騎友利用周六周日兩天時間騎行周至樓觀臺。本次活動定位為休閒腐敗騎遊性質,沿途不僅順路參觀了鍾馗故裡、財神趙公明故裡、西安昆明池等多處歷史景點,而且一路品嘗美食,將「腐敗騎遊」這個主題堅定不移地貫徹始終。
  • 一山藏百廟 廟廟有乾坤
    榆林市神木縣城郊外的二郎山,麟州勝景,古屬羌山,俗稱西山,因山體中部有兩處凸起,狀如駱駝雙峰,又名「駝峰山」。二郎山呈南北走向,山勢嵯峨,挺拔險峻。窟野河、禿尾河匯流於山前,雄偉的長城穿行於後。西邊沙石相間,果林飄香,東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二郎山的魅力在於山勢的險、峻、奇與釋、儒、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景觀渾然一體。
  • 禹州有座會跑的廟
    禹王山簡稱禹山,在禹州市西南15公裡, 方崗鎮與文殊鎮交界處,屬箕山山脈。因大禹坐鎮此山,指揮治理潁、淮二河而得名。      禹王山上有座禹王廟,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從遠古及今,大禹在禹州人民的各項活動中,具有保護神的地位,禹王廟在民眾心中佔據重要位置。關於禹王廟的傳奇,在禹州只要您提到「有座會跑的廟」,百姓們無有不知、無有不曉。
  • 開心一刻: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山頭對面有座尼姑庵
    開心一刻,忘卻煩惱:晚飯後,我和閨蜜騎自行車在馬路上溜達。路上的車和行人都比較多,這時才發現車鈴壞了,就邊騎車邊大叫著:麻煩大家讓個路。這時後面有一個保安追了上來,然後好奇地瞪著我們,你自行車是不是沒有座墊啊!你的叫聲擾民你知道嗎?
  • 尼泊爾最大的印度神教廟,廟外有6座露天火葬臺,遊客可以隨意拍照
    此外尼泊爾還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國度,比如有延續幾百年的習俗「活女神。」還有被熟知的「苦行僧」。不僅如此,尼泊爾的火葬也頗為有名。在我們看來,火葬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事情,但尼泊爾卻大不相同。在尼泊爾最大的印度神教廟外,有著6座石造火葬臺,這裡是尼泊爾印度教徒舉辦露天火葬場。
  • 抖音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是什麼歌 愛是說不完的故事歌詞
    抖音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是什麼歌?>  雲過了千帆 留孤燈一盞  有了故事你就不孤單  翻過那座山 尋找著浪漫  我願就此下山 靠向你的岸  來到你身畔 聽山的呼喚  過往沉香不再愁與煩  故事說不完 愛情在流轉  戀他一個橋段 簡單而平凡  西出了陽關 和你打著傘  雨中繼續故事的詠嘆
  • 西安周至樓觀臺,宮觀30餘座,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年遊客50多萬
    但是周至縣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周至靠近秦嶺,空氣品質好,負氧離子含量很高,動植物資源更是豐富。周至樓觀臺,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距離西安70公裡,從西安市汽車站坐車1個小時就到了樓觀臺。樓觀臺,在秦嶺北麓中部,之所以叫做樓觀臺,是因為這裡的說經臺,就像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故名。樓觀臺,還有趙公明財神廟,以及化女泉,延生觀,相距都不遠,可以一起遊玩。
  • 湖北有座山是道教聖地,皇帝封它為「大嶽」,被尊為「皇室家廟」
    湖北有座山是道教的聖地,明朝時被當時的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一度被尊為身份尊貴的「皇室家廟」。沒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武當山了。武當山山險景美,環境宜人用自身的亮點徵服了世人,有「五嶽之冠」的美稱。尤其在道教比較興盛的時代,武當山更是因為本身的特點大受讚譽。那麼咱們就一起來看看武當山為什麼會如此受重視,它的地位又是如何一步步得來的呢?
  •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長得真是俏
    1、服務員:先生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我:你可以幫我付錢嗎?農夫:「牛沒有犄角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生病脫落了,有的是因為和其他牛對頂脫落了,而這頭牛沒有犄角,是因為他是一頭驢。」3、昨天朋友肚子痛 去醫院看病,醫生摸著他的肚子問他有什麼感覺?我朋友說好像有人摸他肚子。
  • 在山區幾乎每個農村都會有座廟,你們村是供奉著什麼神仙?
    有些人講故事的時候經常會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這也說明山和廟是分不開的,而且山區的廟居多,在我們山區,幾乎每個村子都供奉著一位神仙,都有一座供大家祭祀的廟宇,或小或大,所以有人就說:「一個村裡沒了廟,咋還能算個村呢?」
  • 小島上有座媽祖廟 來歷卻是有幾分蹊蹺
    蜈支洲島上有座媽祖廟,如果沒有指路牌恐怕很難找到。其實蜈支洲島很小,只有1.4平方公裡,無論從天上看抑或是乘快艇環島遊都會感覺很小。但是在裡面一轉就會知道,真是島小乾坤大了!此事被當時的崖州知府釧元棣知道後,便來到蜈支洲島考察,看到如此秀麗的小島和絕佳的風水後,認為這塊寶地不應為個人所用,理應造福於民。於是他令州府集資在島上修建了一處庵堂,取名「海上涵三觀」,供奉的是中國方塊漢字的創造者倉頡,這在國內即使是現在也非常少見,可見這個知府是個很有學問、很有見地的人,建造時間是公元189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 【姻緣狐妖】山上有座姻緣廟,廟的主人是狐妖
    聽村民們說,這多虧了後山那座數十年前立起的無名小廟,廟裡供奉的神仙在姻緣方面極為靈驗,若是誰家夫妻失和,去廟裡拜一拜,家中戾氣便能迅速消散。 各家子女婚配之前也都先去廟裡抽上一籤,可知這樁婚事是否有緣。 「小道長啊,看你生得這麼俊,不如也去廟裡卜上一卦,說不定和我們村裡哪位姑娘恰巧有緣呢!」
  • 該地竟有400多座媽祖廟!
    據調查,閩西境內有媽祖廟430餘座,信眾廣泛,影響深遠。可能有人會問:閩西屬山區,並不臨海,何以出現那麼多座奉祀海神的媽祖廟?原來,這與一個歷史人物有關,也與一條江有關:這個人就是大宋提刑官宋慈,這條江就是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