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則不起眼的消息吸引了我。
樓觀片區的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曲江2012建成開放)和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兩園一體化的運營合作,門票35元。
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其實這個名字忽悠了很多人,叫道教文化區更準確)最初建設時,與森林公園之間是有一座橋連接相通的,但是一直被阻斷。如今兩個景區終於通了,經常讓外地遊客苦惱和懵圈的樓觀臺逐漸明朗了起來。
■雲霧繚繞終南山
我們的樓觀臺
「明天大年初一去樓觀臺。」
「走麼,上樓觀臺走。」
這是周至當地人幾十年來大年初一的習俗,具體從哪一年開始的也沒人知道,在我印象中,90年代每年大年初一和農曆二月初十樓觀臺會免費開放,周圍十裡八鄉,戶縣、武功、興平、西安的人都被吸引到這裡,據說每次人數都在10萬以上。
■樓觀春節掠影
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大年初一就應該去樓觀臺,幾乎每年我都不會缺席。從樓觀鎮到森林公園幾裡長的路上,擠滿了各種賣吃的、用的,還有各種新奇、有趣東西的商販,到現在我都覺得,那才叫逛街。狹窄的道路上,一眼望過去,人黑壓壓的一片,跟小寨地鐵換乘高峰期的人群一樣,只不過是好幾裡長,那時候一定要跟緊大人,稍不留神一轉頭就會找不到人了。年輕人喜歡爬山,年齡大的在正殿祈福上香,腿腳好的一定要爬到煉丹爐。小孩在竹林裡找一棵竹子刻字,然後第二年去找刻著自己名字那株。童年就這樣和樓觀臺綁在了一起。道觀也會免費發一些《太上老君言》等關於道家文化知識的小冊子。
■圖為煉丹爐
對於像我這樣居住在樓觀周邊的孩子來說,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遊客,樓觀臺和旁邊的田峪河就是我童年的遊樂場。
■圖為田峪河
豐富的樓觀景區群和超級IP
對於外地遊客來說,在到處都是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西安,樓觀臺很少會被列入行程。2010年,曲江提出將樓觀建成半徑500公裡內百姓旅遊休閒的地方。之後陸續建成了六大新景區,組成了景區群,西安樓觀中國道文化展示區最終包括終南山古樓觀景區、財神文化景區、農業博覽園、化女泉景區、延生觀景區、薰衣草(玫瑰)莊園等。
2017年,與樓觀臺一水之隔的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建成開放,再次擴充了樓觀景區群的規模,加之西邊不遠處的大秦寺、仙遊寺,可謂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但是這些年來,除了節假日人流量可觀外,其餘時間都比較冷清。
■圖為秦嶺國家植物園一角
在我看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遊客是奔著樓觀臺的山水和古樸幽靜的道觀去的,但是很多人到了樓觀臺,基本都是去了路邊的終南山古樓觀文化景區,這裡宮殿巍峨、大氣磅礴,但是缺乏歷史沉澱,遊客可能會有被忽悠的感覺,反而旁邊的宗聖宮(道文化展示區建成之後免費開放)更值得去尋訪。
■宗聖宮一景
實際上,樓觀臺一直存在著三大獨立景區:
一是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陝西省第一個森林公園);
二是老子說經臺(這才是核心景區);
三是曲江2012建成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
■樓觀景區群地圖
樓觀除了山水和宗教文化外,還有一個超級IP旅遊資源卻鮮為人知,那就是大熊貓。中國熊貓不止在四川,在秦嶺在陝西也有很多,全球現存唯一一隻棕色大熊貓就在樓觀臺,但這裡的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秦嶺大熊貓繁育基地卻為人知之甚少。2018年,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在樓觀臺成立,據說有望在2020年底對外開放。希望到時候能改變看熊貓去四川的固有觀念,讓遊客既能在西安看兵馬俑,也能看大熊貓,實現旅遊品牌的再升級。
周至的旅遊現狀
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在快速推進全域旅遊發展。2018年5月,《西安市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實施方案》印發,方案提出到2020年,旅遊業將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其中提到要推動臨潼旅遊度假區、樓觀道文化旅遊度假區、滻灞旅遊度假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打造度假產業集群區,帶動傳統旅遊產品向高端休閒療養和康體養生度假轉型。
■圖為周至旅遊板塊建設 來源周至人民政府網站
2018年11月,周至發布了《周至縣旅遊產業發展倍增計劃(2019-2021年),旨在確保周至旅遊業在未來三年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以化解當前全縣旅遊業正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局面。
2019年,周至縣全年累計接待遊客1742.6萬人次,綜合收入49.6億元,佔到周至2019年GDP137.15億元的三分之一還多,可見旅遊業在整個周至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比重,但是文化旅遊產業依然不大不強,目前僅有三家4A級旅遊景區:樓觀道文化展示區、黑河森林公園和周至水街。
「平原看水街,沿山拜財神、訪老子、逛周城、遊植物園和仙遊寺,深山看厚畛子古鎮和老縣城,沿渭賞百裡生態畫廊」這四大主題旅遊品牌依然不強。
■圖為在財神文化景區眺望終南山
2020年4月9日周至召開文旅融合工作會議,計劃2020年接待遊客14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55億元。受疫情影響,這個目標實現估計難度很大。
對樓觀旅遊的一些建議
2018年,西安取消了周至、藍田、鄠邑3個生態發展區縣的GDP考核,更加側重生態保護優先,確保均衡良性發展。
基於此,周至何不在「慢」上繼續做文章,打造周至「慢」生活,利用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終南山旅遊,在「問道樓觀臺,尋仙終南山」「周末去周至」等方面,另尋出路?
■圖為樓觀竹林
作為周至最著名的景區和文化IP,10年前曲江開發樓觀臺時思路和目標依然是準確的,但是景區建成至今,客流量連年下降。對於樓觀旅遊我有一些建議:
1.在整合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的基礎上,加快將把老子說經臺也納入統一管理。實現一張門票三個景區貫通,這三個景區基本可以遊覽一整天的時間,吸引遊客從過路變成過夜遊客。
2.加大周至樓觀秦嶺大熊貓的宣傳,建設大熊貓公園或者加快大熊貓研究中心對外開放,讓更多遊客不用去四川也可以看到大熊貓,在西安形成東有臨潼驪山兵馬俑,西有周至樓觀大熊貓的旅遊格局。
3.整治旅遊市場秩序,重點整治樓觀臺景區及周邊「黑導」以及村民帶客逃票非法進入景區,謀取不當利益和非法佔卜等行為。
4.統一管理馬隊,整治載客現象。之前常有遊客上山騎馬被坑,不說距離和時間,遊客不知遠近,最後無奈掏錢。或者可建立樓觀馬場,也不失為另一種選擇。
5.舉辦樓觀 · 終南山文化音樂節,終南山和武當山、峨眉山一樣本身就是一個經典的文化符號,而且終南山文化的獨特性和神秘性更強。對標峨眉山佛光花海音樂節,通過音樂節帶動休閒、旅遊、度假、康養等。深挖道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地方特色與國際標準結合。可與每年的獼猴桃主題年會放在一起。
■雲霧繚繞終南山
古人云:「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希望樓觀豐富的旅遊資源能引領西安生態旅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