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節,北京沒有下雨。由於單位有重要公務需要加班,我沒能回家給母親上墳。昨天晚上,在街頭買了一些黃紙、白酒,找了一個路口,在地上朝東南方向,劃了一個圈,給天堂裡的母親燒了幾百億的紙錢,可是又有何用?如何破解職場上忠孝兩全的難題,想對那些職場上的奮鬥者說五句大實話,也是五句大白話。
【1】擇一城就業,最好離父母近一些、再近一些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但現在,大多數職場中人都遠離父母就業。尤其是當今畢業生,被父母管了二十年,踏入職場,都恨不能遠走高飛。等到這些人四十以後,才明白想盡孝時,總是隔著千山萬水。
【2】平時多打打電話,有條件就常回家看看
有一首老歌讓職場人士淚奔,「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歌唱得好,但落實到行動,職場中人一年能回幾趟家呢?平時都是三天的小長假,回一趟家時間都浪費在路上。十一黃金周,一般都帶自己的孩子出去旅遊。一年中,也就春節回家一次。如果實在回不去,每天一定要打打電話,聊幾句話,報個平安,父母就很知足了。
【3】放假就回父母家住一住,有條件的陪父母去度假
許多遠離父母的職場中人,一般一年也就回一趟老家,如果雙方老人不在一個地區的,幾年才輪流回一次老家。回到老家,不是同學聚會,就是朋友聚會,真正在家裡陪父母能吃幾頓飯?春節回家,除了必須的聚會參加,其他的聚會就推了吧,多陪陪父母,吃吃飯,嘮嘮嗑,打打小麻將。如果父母行走還方便,最好帶上父母一起去度假,讓老人也開開眼界,享享福。
【4】工作再重要,該休的年假一定要休,帶著老人一起去旅遊
地球離了誰都轉。不要覺得工作離不開自己。有些職場中人,即使休幾天假,心也放不下那點破事,電話打得勤吶,全是遙控指揮。其實還是境界不高,生怕休假了,別人不請示匯報,自己失去了控制。還有一些職場人士,休年假,都是自己滿世界玩,不願意帶父母,怕帶父母玩得不爽。其實,兩三年帶父母出去玩一次是可行的,比如坐坐那種遊輪,你玩你的,老人玩老人的,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多好。
【5】不要等到當官了、有錢了,再對孝順父母去補課
總有些職場人士說,等我熬上那個職位,等我掙夠錢,一定帶爹娘週遊世界。職場上,今天處於晉升前的關鍵期,明天是那個決定項目的決戰期,後天有接待高層領導的重要任務。這些重要的事務和環節,似乎都決定著你的命運。其實多年以後,翻過頭來看,這些理由在你職業生涯裡都是一顆顆小石子。可當時職場中人,就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等你熬上職位,等你發了大財,父母要麼已經不在了,要麼腿腳不靈便了。
廣大職場中人,「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我們在職場上打拼也不容易,壓力大、收入低、時間緊、路費貴,所以,職場中人總是有太多的理由和藉口不回家探望父母。生命有著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願意等,問題是他們等得起嗎?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所以,盡孝要趁早,不要等到人去樓空的時候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