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源於何時,語焉不詳。
而從現在到未來,
無論對年輕一代川劇演員,
或是川劇這門傳統藝術本身,
無疑荊棘與鮮花並存。
攝影:劉嵩
撰文:郭琳
五年前,重慶川劇院選拔了一批川劇苗子,這也是重慶直轄後川劇院統一選拔的第一批學生。2019年6月,這些學生畢業了,意味著他們即將正式踏上舞臺。平均年齡只有十幾歲的川劇少年初長成,2017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國區圖片故事類大獎得主劉嵩走進重慶川劇院,拍攝半年,記錄了他們的破繭和綻放。(本組作品在本屆大賽中斬獲圖片故事類二等獎)
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內涵豐富、虛實相生、包容寫意。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川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川劇需要傳承,然而,傳統戲曲,都難逃人才斷層、名角稀缺,青黃不接之現狀。
壹·師傳
聞雞起舞,練聲吊嗓。
滾翻踢劈,唱念做打。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勤學苦練,技藝深藏。
這些十歲左右的孩子尚且還是一頁白紙,在對人生還一無所知的年紀裡,文化課、表演課、舞蹈課、形體課、雜技課、唱腔課……各種挑戰已接踵而來。
被選中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
他們是重慶直轄後的第一批川劇苗子。
上圖拍攝於2016年。2014年9月,重慶藝校一間教室內,一個個金童玉女曾魚貫而入,教師端坐其上細細打量:觀形體,聽嗓音,測耳力……最終這些孩子們入選了。
五年,
日復一日苦練,
實在疼痛難忍便相擁而泣,
換來的,是舞臺上的意氣風發。
樓梯間也是孩子們的訓練場,掰腿拉韌帶,這種疼痛只有試過才知道
撕心裂肺的疼痛已成為習慣。「抵胯橫叉」是大家最懼怕的,學生坐在地上,橫著劈叉,老師上前一掰一抵,一邊聽得骨頭咔咔作響,一邊聽得嚎啕大哭。
辛苦的訓練是每日的家常便飯,日積月累,師生之間越來越默契。
踢腿、翻身、倒立……「摸爬滾打」是戲曲演員的基本功。
諸涵卿(上圖左)入學時年僅七歲,課上她常常熬不了幾分鐘倒頭便睡,千呼萬扯都喚不醒。一旦醒了,就放聲大哭:「我想媽媽,我餓了!」然後不得不用零食止住淚水。
老師譚小紅(左)正在指導學生白孟迪(右)。
白孟迪入學時才十一歲,剛來時同樣眼中常含淚水:「我還沒進教室就醞釀眼淚,哭了整整一個學期。」但老師譚小紅對學生格外愛憐,因為現在的他們就是當年的自己:進入川劇院,她也曾飽嘗「重刑伺候」,足足哭了兩年。
貳·幕後
勒頭吊眼,掛須粘發。
描眉點唇,對鏡塗畫。
母候側旁,師立幕後。
殷殷期盼,靜待花開。
川劇演員根據自己角色繪製臉譜
憑藉對川劇的一腔熱愛,孩子們默默堅持,為這門傳統藝術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從最初的基本功,到如今登臺的純熟演出,從生旦淨末青衣花臉,到一顰一笑一板一眼,各自行當已然初具風採。
扎網巾、勒水紗、貼鬢腳、
塗脂、描眉、畫眼、勾臉......
上臺前,演員需要經歷
繁複的化妝過程,
時常導致演員出現身體不適,
比如勒水紗產生的頭暈、噁心。
川劇戲裝有很多種,蟒袍、靠子、官衣、褶子,什麼角色穿什麼衣服,都有嚴格的講究。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旦,分為花旦、閨門旦、青衣旦、正旦、奴旦,潑辣旦、鬼狐旦,搖旦等。
演員們直到上臺前都不能鬆懈:
對鏡獨站,低頭靜思,
記牢每句詞,深解其中意。
仨·登臺
生旦淨末,青衣花臉。
一顰一笑,一板一眼。
主角配角,無以替代。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身法」,是對於手、眼、腰、腿、腳、步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的界定。
上臺、登場、亮相,
一招一式,皆講究「身法」;
堂鼓、鑼、大鈸、嗩吶等樂器
也是表演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臺上臺下,和諧共生。
演出間隙,演員們側耳傾聽,
在幕布後靜靜等待……
幕後,國家一級演員譚小紅為學生講戲:「注意每一個細節,臺上的一招一式都要有模有樣。」
表演結束,也是回歸現實的時候,然而對於少年們來說,舞臺早已成為了生命的一部分。
洗淨臉上的油彩,輕撫勒疼的鬢角。
一場演出悄然落幕,
人生之戲卻從未止息。
這一身繡花戲服,將陪伴自己多少個春秋呢?
肆·妝扮
紅臉忠義,黑臉剛直。
白鼻奸臣,綠林好漢。
鬚生小生,青衣花旦。
自繪臉譜,活靈活現。
在川劇臉譜中,紅色表示忠肝義膽之人,白色表現陰險狡詐之人,綠色和藍色表現草莽英雄,金銀灰色多用來表現佛仙妖怪等角色。這三位扮演的是《喬子口》裡的「刀斧手」。
(下面這組照片是小演員化妝前後的肖像照)
川劇小演員白孟迪
2003年出生的白孟迪,
行當是花旦、青衣、閨門旦。
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川劇演員。
化妝後的白孟迪
2018年8月,十五歲的白孟迪
入圍第三屆全國「梨花杯」
青少年戲曲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2019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
她憑藉經典川劇《三娘教子》的演繹
榮獲一等獎。
川劇小演員褚涵卿
褚涵卿,
出生於2007年1月,行當是花旦,
目前還沒有想好未來的理想。
化妝後的褚涵卿
川劇小演員林肯
林肯,2006年1月出生,行當是小生,
他希望自己今後能夠成為川劇名家。
化妝後的林肯
川劇小演員謝舜傑
謝舜傑,生於2003年10月,
他希望自己可以演好小花臉。
化妝後的謝舜傑
川劇小演員張興宇
張興宇,2003年1月出生,
行當是花臉。理想還沒有想過。
化妝後的張興宇
伍·啟航
嬌娃青澀,少年懵懂。
時光五載,春夏秋冬。
青春倉促,歲月綿長。
辭別學堂,夢想啟航。
時光回溯到五年前,
彼時,年輕的國粹守望者們
還尚未開啟這扇神秘的大門。
(上)圖片拍攝於2016年,2014年重慶直轄後曾選拔了第一批川劇苗子。(下)2019年6月,他們畢業了。五年的時光,如一枚枚輕盈的花瓣,緩緩地從身旁跌落。一生堅守,流年不負,歲月可期,時光無悔。願傳統藝術,後繼有人。
「血淚啼嚎,心靈志堅,這才好啊!
老相父、老爹爹,春兒帶路來……」
渝北區金山大道,重慶川劇院,清晨,少女站在廊下,著青衣青褲,亮著嗓。院內,粉豔的桃花在咿咿呀呀的嗓音裡悄無聲息地綻放,一季又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