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川劇代有才人出 揭秘「00後」川劇演員的真實現狀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回放

川劇代有才人出 揭秘「00後」川劇演員的真實現狀

川劇有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因為其獨特的功法必須從小學起。如果演員經歷青春期沒有「變」出來,就面臨著放棄或者轉行。正因如此,很多家長不願意讓孩子走川劇這條「獨木橋」。但在成都,不少「00後」川劇演員依舊堅守這條道路。跟隨直播鏡頭,看他們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相關焦點

  • 00後小戲骨演的川劇,你追嗎?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川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川劇需要傳承,然而,傳統戲曲,都難逃人才斷層、名角稀缺,青黃不接之現狀。 壹·師傳 聞雞起舞,練聲吊嗓。
  • 14位演員現場變出120張臉譜 揭秘川劇變臉如何成「最強道具」
    14位演員現場變出120張臉譜 揭秘川劇變臉如何成「最強道具」 三百張臉譜做成的川劇滾筒。四川省川劇院供圖     1月30日晚,川劇變臉登陸江蘇衛視綜藝節目《最強大腦》。14位川劇演員變出120張不同臉譜為挑戰者李威「當道具」,引來觀眾和嘉賓一片驚呼。而精彩的變臉和300張川劇臉譜被網友譽為「最強道具」。300張臉譜從何而來?去向何處?
  • 00後演川劇:有板有眼的萌樣
    近幾年,隨著川劇進校園,成都不少中小學也培育出不少小「戲骨」——雛鷹戲劇社六一展演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不久前,一部平均年齡10歲的小演員們演出的短劇《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在網上播出,引發網友關注,小「戲骨」們精湛的演技,讓觀眾們倍感欣喜。
  • 四川省第五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落幕 劇評人樊明君:收穫一場歡喜 種...
    濟濟一堂的參賽隊伍中,不乏每屆都參與卻始終未能獲過獎的執著川劇青年追夢人,也不乏在前幾屆中已經獲得過佳績的一等獎演員甘為人梯的名家配演,更不乏多次獲得二等獎後本屆欲再上層樓的精益求精的攀登者,青年川劇演員比賽,一個才華展示的平臺,一個藝術交流的盛會,一個青年演員與年輕觀眾面對面交心的場所,一次青春人才的檢閱,一次傳承遠行的啟航,滿載期待,滿懷希望,期待兩年後的第六屆,希望古老川劇正青春。
  • 唱出「成都安逸」的川劇演員 李玲琳還展現了川劇水袖
    新年的一嗓子地道的「成都 安逸」,來自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演員李玲琳,她把最具成都味道的生活方式唱得淋漓盡致,這也是成都慢節奏最讓人慾罷不能的精髓所在。今日,快閃視頻發布後,李玲麗第一時間看完川版《我和我的祖國》,激動不已的她告訴記者,「以一個川劇演員的身份參與這次快閃,我感到非常榮幸。」
  • 影星鄧婕重慶開口唱川劇川劇院長沈鐵梅喝彩叫好!
    鄧婕出身於川劇名家,因出演電視劇版《紅樓夢》中王熙鳳一角廣為觀眾熟知,1987年,鄧婕獲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電視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首屆十佳演員獎,1996年獲第十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鄧婕的父母都是四川川劇界的老前輩,她本人也於1973年考入四川省川劇學校。
  • 川劇秦腔四大名家匯聚一堂:「川劇有『寶』,年輕演員要好好學習」
    華小峰 攝肖德美還介紹了川劇小生「褶子功」中的踢、蹬、勾、鏟、銜等表現技法。除了身段要正、動作要到位、功夫要紮實之外,他還指出眼神對於川劇演員也很重要。「川劇要想走得更遠,首先要把功夫練好,把老一輩的劇目學會;其次是創新,結合當代審美。」肖德美常年從事川劇教育,他認為「從藝與傳播同等重要」。
  • 川劇中的變臉究竟是怎麼變的?全方位帶你揭秘川劇變臉的原理
    想必人們都聽書過四川的川劇變臉吧,去過四川旅遊的人們也是親身體驗過,表演者在快速的時間內變臉的技藝也是讓人們稱讚不絕。那麼,川劇變臉是怎麼變的呢?川劇變臉的原理又是什麼,下面筆者就來為你全方位揭秘 川劇變臉。
  • 「川味」夏天配火鍋 品出川劇新滋味
    他第一次出省演出,是在1963年,歷時3個月,前往北京、天津、哈爾濱、撫順等地。後來在成都演出川劇《赤道戰鼓》,連演3個月,場場爆滿,四川各縣市,周邊雲南、貴州等地,都颳起「川劇旋風」。接過話茬,四川省川劇院一級演員張燕講起自己與川劇結緣,竟然是在小賣部。
  • 「川味」夏天配火鍋,品出川劇新滋味
    嫩牛肉在紅湯裡翻滾,草原毛肚燙得剛剛好時撈起來,幾個回合的火鍋菜下肚,不時唱上一段川劇經典片段,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輕鬆了一些。在飯桌上,步入川劇藝壇60餘年的錢兆鴻,回想起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正值川劇發展的「黃金時代」。他第一次出省演出,是在1963年,歷時3個月,前往北京、天津、哈爾濱、撫順等地。
  • 川劇變臉的原理已經被揭秘!守護了60多年的秘密,說洩露就洩露?
    毫無疑問,川劇變臉是貨真價實的國粹。甚至有民間坊傳,川劇變臉的秘密是國家二級機密,也是戲曲界唯一保密級的節目。如同雲南白藥的配方一樣,被貼上神秘不可猜測的標籤。「揭秘黨」讓變臉不再神秘總有人在一點點揭秘變臉的技巧。尋求科學解釋也是人的本能。有無數人為了獵奇,滿足好奇心,專門研究各類魔術,民間戲法的原理。
  • 名角王玉梅「川劇交響樂」專家座談會舉行 沈鐵梅點讚:川劇藝術後...
    有一點顛覆我對川劇的看法,不管從唱腔、唱段還是演員的藝術功底來講,拿到全國去和其他大劇種相比,我們川劇依然處於強有力的地位。我不同意把川劇簡單歸為『三大雜耍』——變臉、吐火、滾燈,我作為川人很不服氣,川劇全本戲一千多個,哪裡是這些雜耍呢?川劇唱腔優美唱段豐富,詞牌曲牌豐富多樣。這場音樂會節目的編排很有意思。
  • 成都00後演川劇:有板有眼的萌樣(組圖)
    成都師範附屬小學孩子的川劇扮相有模有樣。  其實,近幾年,成都不少中小學在推進川劇進校園,傳承川劇文化,也培育出不少小「戲骨」。別看他們年齡小,演技可不賴。東升小學的經典劇目《滾燈》演出照。  A 11歲「變臉」高手有了「徒弟」  11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成都市雙流區東升小學,學校的少兒川劇社正在進行每周的訓練。
  • 川劇演員「噴火」為戲迷拜年
    川劇演員「噴火」為戲迷拜年 (13/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1月1日晚,一群「90後」川劇演員為給川劇戲迷拜年,特地免費在重慶演繹了一場川劇《中國公主杜蘭朵》。
  • 萬花瞳|川劇少年初長成
    五年前,重慶川劇院選拔了一批川劇苗子,這也是重慶直轄後川劇院統一選拔的第一批學生。今年六月,他們畢業了,他們即將正式踏上川劇舞臺。《川劇少年初長成》是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2019攜手鑄夢」扶持項目,這組照片拍攝了大半年的時間,記錄了他們成長中的點滴。
  • 畫臉譜感受川劇魅力 重慶中小學生體驗當「川劇人」
    【解說】6月1日,川劇主題遊園會在重慶川劇藝術中心舉行,吸引700餘名中小學生和家長到場參與。孩子們換上川劇戲服、體驗川劇妝容、學畫川劇臉譜、觀看川劇演出、學習川劇手眼身法步、遊覽川劇博物館、聆聽川劇講座,在重慶市川劇院做了一天「川劇人」,切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悉,本次川劇主題遊園會通過研學和文化遊結合的方式,旨在在川劇重回大眾視野。
  • 一個草根川劇演員的酸甜苦辣
    在市場的地下一層,有一個讓人懷疑自己是穿越到了80年代的小劇場,叫三花川劇團。劇團的名字來自丁強的三位師姐,她們做了幾十年的川劇演員,在市場極其蕭條的今天,依然捨不得離開舞臺,於是湊錢成立了這麼個小劇團,不圖掙錢,只為讓自己的平生所學有個安放的去處。
  • 三代人的傳承:川劇經典詠流傳
    說起川劇,大部分人對它的印象停留在傳統的戲臺上,表演者面帶花臉妝容,身穿豔麗蟒袍,結合特色聲腔與表演動作,將一首首經典曲目完美演繹。華華父親名為周正華,自幼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學習川劇,小時候父親對他的訓練十分嚴格,動作完成不標準就不許休息,正是因為父親的高要求,才讓周正華在學習川劇時更加刻苦,在校學習期間,周正華是戲曲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經常是最晚一個離開教室的人,為之後的川劇表演打下堅實基礎。
  • 四川最年輕的川劇演員們技藝如何?這場演出掀起青春風暴
    11月25日下午,在四川省川劇院後臺,不少川劇前輩們叮囑著即將上臺的青年演員們,他們來自成都、廣元、樂山等地,不少是90後、00後,在此前結束的四川省第五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中斬獲一、二等獎。當天下午,四川省第五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匯報演出在四川省川劇院劇場舉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代表了我省青年川劇演員最高水平。
  • 揭秘:川劇「變臉」為何從來不揭秘?
    有報導說,變臉藝人最快的速度就能達到,270分之一秒就能變出一張臉,或威武正氣,或猙獰可怖,或滑稽逗樂,任觀者如何凝神定睛也看不出絲毫破綻,看過之後,無不驚嘆。田漢在上個世紀40年代初看後說:「四川戲關於變臉之類具有特長,不知何故。」變臉之於川劇,有如噴火之於秦腔,皆屬招牌路數、看家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