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鄧婕重慶開口唱川劇川劇院長沈鐵梅喝彩叫好!

2020-12-1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站在了船頭觀錦繡,千紅萬紫滿神州…」 鄧婕是北京著名影視明星,又是著名川劇「名二代」。2019年11月17日下午,重慶市川劇藝術中心,著名表演藝術家鄧婕攜她監製的電影《活著唱著》參加第二屆重慶先鋒藝術電影展期間,應重慶市文聯主席沈鐵梅先生的邀請,訪問了重慶市川劇院並唱起了川劇,獲得沈鐵梅的叫好稱讚!

在重慶市川劇院,鄧婕演唱的川劇名曲《別洞觀景》,她字正腔圓,聲腔優美,坐在臺下的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帶頭為鄧婕精彩的表演鼓掌喝彩,大聲叫好!

鄧婕出身於川劇名家,因出演電視劇版《紅樓夢》中王熙鳳一角廣為觀眾熟知,1987年,鄧婕獲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電視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首屆十佳演員獎,1996年獲第十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鄧婕的父母都是四川川劇界的老前輩,她本人也於1973年考入四川省川劇學校。

鄧婕雖然是當紅影視明星,但她對川劇有著永不可割捨的情懷,近年來,鄧婕對川劇發展十分關心。她監製的電影《活著唱著》就是跟川劇主題相關的題材。

此次鄧婕攜電影從北京來重慶,參加第二屆重慶先鋒藝術電影展。影片對民營川劇生存現狀的深深憂慮和思考,真實、客觀、細緻地反映的民營川劇團的生存現狀,是一部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電影精品。

在觀影活動中,沈鐵梅認真觀看了鄧婕監製的電影《活著唱著》,並多次被影片內容觸動而落淚。她不僅為這部電影主題叫好,也為演員們的精湛表演點讚。

沈鐵梅帶著鄧婕一行參觀了重慶川劇博物館。對川劇有著深厚感情的鄧婕對重慶市川劇院稱讚連連。她說,重慶市川劇院設施一流。看到眼前的一切,鄧婕感慨道:「傳統文化發展不易,這背後的艱辛只有堅守的人才會懂,鐵梅多年來對川劇藝術的摯愛和高品質的追求,不遺餘力的奔波和身體力行的付出讓人感動,作為重慶人,作為川劇演員,作為沈鐵梅的好友,真的為沈鐵梅和重慶市川劇院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電影中的演員也就是現實生活中民營川劇演員趙小麗和丹丹也被這座川劇宮殿所震撼,她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參觀重慶市川劇院。在片中民營劇團裡擔任團長的趙小麗說,沈鐵梅院長就是他們心中的女神,她的成就不僅在獲譽無數的專業上,更是身體力行的扛起了川劇大旗,處處為川劇的發展呼籲出力,深受業界尊崇,這次見到沈鐵梅,來到川劇藝術中心,心情特別激動。

緊接著,沈鐵梅帶著鄧婕一行在仿古戲臺觀看了重慶市川劇院的年輕一代名角周露、周星雨、徐超、唐緯、白孟迪等青年演員上演的《打神》《喬子口》《金山寺》片段。

鄧婕和主演趙小麗、丹丹在沈鐵梅的父親、著名表演藝術家沈福存、母親許道美女士以及鐵梅院長的陪同下饒有興致地看完整個演出,熟悉的旋律讓「川劇人」忍不住跟著和,每到精彩之處喝彩聲總會熱烈響起。

情義濃濃、梨園傳奇。鄧婕訪問重慶市川劇院取得了圓滿成功。

(圖片及視頻由重慶市川劇院提供)

相關焦點

  • 『』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成都完美上演 沈鐵梅讚揚王玉梅:「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王玉梅的川劇唱得好。她的川劇交響音樂會很成功!我祝賀她。」4月22日晚9時10分,當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在成都雲端·天府音樂廳完美落幕,從重慶專程趕來成都觀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的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沈鐵梅,這樣評價王玉梅的川劇交響樂。清醇美妙的旋律,委婉悠揚的唱腔。王玉梅,年輕的川劇表演藝術家,為4月春天的成都營造出了一番春季盎然、美輪美奐的藝術境界。
  • 「川劇皇后」沈鐵梅做客中國文聯《藝術公益大講堂》分享川劇藝術...
    「川劇是中國戲曲藝術的一朵奇葩,變臉是其中一項技法,讓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4日,中國文聯官方網站中國文藝網最新推出的《藝術公益大講堂》欄目裡,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川劇皇后」沈鐵梅精彩亮相,她結合四十餘年藝術實踐經驗,就川劇藝術魅力與觀眾做了細緻分享
  • 名角王玉梅「川劇交響樂」專家座談會舉行 沈鐵梅點讚:川劇藝術後...
    座談會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黨總支書記蔡少波主持。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沈鐵梅,中國戲曲學院作曲系主任謝振強,北京著名劇作家、文藝評論家、解放軍報文藝部原主任陳大鵬等集體出席。
  • 渝川劇院院長沈鐵梅:蜀調川音的「青衣風範」
    沈鐵梅  「極辣、極麻、極鮮、極燙,極有包容性,所有菜燙下去都成一個味——火鍋味。」用火鍋比喻川劇,在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川劇院院長沈鐵梅的眼裡,恰如其分。其實,以此比喻她自己,也相當妥帖。說到這兒,沈鐵梅略停頓,一皺眉,仿佛在啟發記者體味一下那種「蒼蠅小館」的煙火氣。重慶川劇院每年有八九十場「三下鄉」演出,老百姓看到他們後那種「多年不見的親切」,既讓她高興,也讓她心酸。  地方戲要想突圍,希望在學校。這是沈鐵梅一直以來的觀點,也是她多年在兩會提出的建議。  「就好比在我們重慶吃火鍋,娃娃們從小就被大人帶著坐在鍋邊,這叫薰陶。」
  • 趙季平、魏明倫、沈鐵梅、陳智林同臺「頭腦風暴」 「名人話川劇...
    11月3日上午,作為第四屆川劇節重要活動之一,「名人話川劇——川劇傳承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魏明倫、沈鐵梅、陳智林、趙季平四位藝術家妙語連珠,縱論各人心目中川劇的藝術特色,並為其傳承發展建言獻策。作為一位具有國際聲譽的音樂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文聯主席趙季平與川劇緣分不淺,其夫人張寧佳曾是成都市新都川劇團演員,主演神話川劇《芙蓉花仙》上千場,此外他還曾為魏明倫編劇、吳天明導演的電影《變臉》配樂。趙季平認為,川劇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最為獨樹一幟的就是高腔。
  • 【藝術公益大講堂】沈鐵梅:讓川劇之美綻放時代新彩
    本期嘉賓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  光明網訊 對於大眾而言,一提到川劇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變臉。那麼變臉究竟是不是川劇藝術的精髓所在呢?在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看來,變臉作為川劇表演中一種極具表現力的技法,確實對川劇的傳播推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動人川劇高腔縈繞多瑙河畔
    當大幕徐徐落下,川劇藝術家一次次登臺謝幕時,等在幕側的匈牙利國家劇院院長阿提拉·維德揚斯基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待謝幕的「程序」結束,便激動地趕到舞臺中間,將一束鮮花獻給了領銜主演、三次榮膺中國戲劇「梅花獎」殊榮的院長沈鐵梅。    這是有著三百年歷史的川劇藝術第一次在匈牙利舞臺上演出。
  • 重慶川劇藝術中心節日期間好戲連臺
    2019年06月09日 19:48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端午小長假期間,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川劇藝術中心好戲連臺,「川劇皇后」沈鐵梅弟子、重慶市川劇院新生代優秀青年演員周星雨
  • 重慶政協委員:川劇有望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是重慶政協委員譚小兵最喜愛的川劇《李亞仙》中的一段唱詞。21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譚小兵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透露,川劇已進入中國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有望為重慶和四川再添一例世界級非遺。  早在2006年,經國務院年批准,川劇(重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愛心溫暖初心 藝術點燃夢想」沈鐵梅文化基金會助力基層文化藝術...
    儀式上,沈鐵梅文化基金會對川渝地區的18家基層戲曲演出團體進行物資捐贈。新華網 黃俊輝 攝  新華網重慶11月5日電(黃俊輝)11月5日,「愛心溫暖初心 藝術點燃夢想」沈鐵梅文化基金會助力基層文化藝術發展捐贈儀式在重慶川劇藝術中心黑匣子小劇場舉行。儀式上,基金會對川渝地區的18家基層戲曲演出團體進行物資捐贈,捐贈物資包括川劇打擊樂器、京劇打擊樂器、川劇戲服、劇本集和研究文集等。
  • 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多舉措保護和弘揚川劇文化
    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多舉措保護和弘揚川劇文化 2016-12-05 來源:《中國教育報》 重慶大學副校長 廖瑞金  重慶大學一貫重視美育與藝術教育
  • 川劇高腔唱響藍色多瑙河 在匈牙利講好中國故事
    這是中國劇協副主席,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在此領銜演出經典川劇《李亞仙》。據悉《李亞仙》此次參加匈牙利「布達佩斯之春」藝術節演出,是踐行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行動,也是重慶市推動「一帶一路」文化先行的代表性項目。  牆頭開花內外香  據了解,此次重慶市川劇院到匈牙利的演出,是川劇三百年來第一次走進匈牙利。
  • 《活著唱著》成都回家場 鄧婕攜非遺代表為川劇及非遺文化發聲
    現場四位成都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人物驚喜亮相,一同互動,他們分別是:川籍著名演員、主持人媛鳳;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副院長,川劇旦角、導演田蔓莎;成都川劇院院長,成都市川劇團演員劉芸;以及蜀派古琴傳人,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戴茹。田蔓莎說道:「電影讓我非常感動,也很感激電影對民間藝術、民間劇團的關注。
  • 酷暑下的重慶川劇院 《金子》傳承大戲正上演
    早上一場小雨,卻沒能給酷暑的重慶救急。雲散雨收驕陽依舊,雖有紅牆綠瓦翠竹掩映,午後一點的重慶市川劇院裡,記者依然感到悶熱無比。這個炎夏,卻有一群人每天冒高溫趕來川劇院劇場排練,他們正是川劇《金子》青年表演人才培養班的老師和學員。26日,培養項目開放了首次探班。沈鐵梅(右一)給「金子」們說戲。重慶市川劇院原創作品《金子》是中國戲曲之林經典之作。
  • 上遊觀劇|《雙八郎》:傳統川劇也有青春模樣
    上遊觀劇第18期川劇《雙八郎》四川省川劇院出品重慶國泰中心11月12日演出哪怕在川渝兩地土生土長,不少人對川劇的印象大概也停留於鑼鼓喧天的熱鬧和穿雲裂帛的高腔。與近十年涅槃重生的崑曲不同,川劇的處境似乎有些尷尬。
  • 沈鐵梅赴蓉帶去一群川劇名角 經典折子戲贏得滿堂彩
    封面新聞記者到現場釆訪。川劇門票賣高價,這是近年來成都川劇演出中少見的喜人現象。重慶市川劇院為成都觀眾精心安排了一場經典川劇折子戲,這也是重慶市川劇院重視青年演員培養的一次成果展演。在現場,重慶市川劇院並沒有安排沈鐵梅、彭欣綦、羅吉龍、孫勇波、胡瑜斌等川劇名角上演。
  • 中荷文化紀錄片展映亮相重慶,川劇主題紀錄片《內心風景》引觀眾共鳴
    開幕式上,荷蘭紀錄片大師弗蘭克·舍費爾(Frank Scheffer)導演的川劇主題紀錄片《內心風景》引起眾多觀眾共鳴。這部聚焦於川劇的作品,將鏡頭對準「川劇皇后」沈鐵梅與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兩位重慶籍藝術家,敘事節奏舒緩,人文氣息濃鬱,潤物無聲之中傳遞出文化碰撞的深意。
  • 被人遺忘的川劇,四川與重慶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拯救?
    川劇,廣泛流行於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等省市的地方戲曲。目前,川劇是屬於四川省和重慶市共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大部分人的傳統印象當中,川劇裡的變臉、吐火等炫目的表演形式,就代表了它的全部,大家對於川劇的了解也就止步於此。
  • 沈鐵梅攜川劇《李亞仙》選段獻演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式
    沈鐵梅攜川劇《李亞仙》選段獻演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式 2020年11月24日 19:36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天上玉盤明如鏡
  • 鄧婕監製《活著唱著》亮相坎城:川劇藝術不是只有變臉和噴火
    2012年,成都電視臺紀錄片導演趙剛拍攝了紀錄片《民間戲班》,講述趙麗帶著她的民間川劇戲班「火把劇團」堅持在鄉間演出川劇的故事,感動了不少人,其中也包括演員張國立和鄧婕夫婦。7年後,由鄧婕監製、華裔青年導演馬楠導演的電影《活著唱著》亮相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