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川劇院院長沈鐵梅:蜀調川音的「青衣風範」

2021-01-09 搜狐網
沈鐵梅


  「極辣、極麻、極鮮、極燙,極有包容性,所有菜燙下去都成一個味——火鍋味。」用火鍋比喻川劇,在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川劇院院長沈鐵梅的眼裡,恰如其分。其實,以此比喻她自己,也相當妥帖。

  在重慶代表團,三屆戲曲「梅花獎」得主沈鐵梅很容易被認出。浸淫川劇40餘載,由中國傳統藝術滋養出的神採與風韻總能在她不經意的一笑一顰間閃現。然而,談及中國戲曲的步履蹣跚,尤其是地方戲的「瀕危」,那種扼腕嘆息與振臂一呼,又總是溢於言表,隨時隨地彰顯其大青衣端莊、穩重的形象與嚴肅、正派的風範。

  「戲劇歷來就有一種社會功能,叫作高臺教化。過去很多人不上學,就靠看戲來學知識。」沈鐵梅告訴記者,「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戲,由於地緣的接近性和文化的親近性,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喜愛。但是,最近這些年,地方戲的發展舉步維艱。以川劇為例,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30多年間,川渝兩地共有200多個專業川劇團相繼解散。

  「聽地方戲,就好比去小館子吃飯,雖上不了檔次,卻有種五星級酒店沒有的味道。」說到這兒,沈鐵梅略停頓,一皺眉,仿佛在啟發記者體味一下那種「蒼蠅小館」的煙火氣。重慶川劇院每年有八九十場「三下鄉」演出,老百姓看到他們後那種「多年不見的親切」,既讓她高興,也讓她心酸。

  地方戲要想突圍,希望在學校。這是沈鐵梅一直以來的觀點,也是她多年在兩會提出的建議。

  「就好比在我們重慶吃火鍋,娃娃們從小就被大人帶著坐在鍋邊,這叫薰陶。」正是基於這種考慮,重慶川劇院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驛都實驗學校授牌成立了川劇藝術培訓基地。這所小學有2500名學生,七成以上是留守兒童,平時很少接觸藝術教育。培訓基地成立後,一大批川劇從業者來當志願者,教孩子們唱腔、變臉等絕活。「川劇的未來,也許正在這些孩子們的藝術夢裡。」沈鐵梅十分篤定。

  「真感情要命,假感情要錢……」談到興起,沈鐵梅隨口唱起兩句川劇,那地道的方言、婉轉的唱腔,以及「接地氣」的戲詞,立即把人拉到了巴蜀大地,看一桌二椅,演多彩人生。

http://yule.sohu.com/20140304/n395990059.shtml yule.sohu.com true 光明網-《光明日報》 焦 健 http://yule.sohu.com/20140304/n395990059.shtml report 1387 沈鐵梅「極辣、極麻、極鮮、極燙,極有包容性,所有菜燙下去都成一個味——火鍋味。」用火鍋比喻川劇,在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川劇院院長沈鐵梅的眼裡,恰如其分。其實,以此

");}

相關焦點

  • 影星鄧婕重慶開口唱川劇川劇院長沈鐵梅喝彩叫好!
    2019年11月17日下午,重慶市川劇藝術中心,著名表演藝術家鄧婕攜她監製的電影《活著唱著》參加第二屆重慶先鋒藝術電影展期間,應重慶市文聯主席沈鐵梅先生的邀請,訪問了重慶市川劇院並唱起了川劇,獲得沈鐵梅的叫好稱讚!在重慶市川劇院,鄧婕演唱的川劇名曲《別洞觀景》,她字正腔圓,聲腔優美,坐在臺下的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帶頭為鄧婕精彩的表演鼓掌喝彩,大聲叫好!
  • 【藝術公益大講堂】沈鐵梅:讓川劇之美綻放時代新彩
    本期嘉賓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  光明網訊 對於大眾而言,一提到川劇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變臉。那麼變臉究竟是不是川劇藝術的精髓所在呢?在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看來,變臉作為川劇表演中一種極具表現力的技法,確實對川劇的傳播推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渝港名伶匯演開鑼 沈鐵梅與羅家英碰撞「川粵火花」
    圖為「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開演前,羅家英致辭。主辦方供圖中新網重慶6月6日電 (記者 劉賢)6日晚,「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在重慶開鑼。香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英演繹「粵味」,「川劇皇后」沈鐵梅表現「渝味」,碰撞出粵劇與川劇的火花。
  • 重慶市川劇院:踏著時代脈搏再出發
    自從鄭郎考場上,相思一日九迴腸……」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的一曲《李亞仙》贏得觀眾掌聲不斷。  12月13日晚,由重慶市川劇院主辦的「川劇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川劇藝術巡禮」(以下簡稱「巡禮活動「)啟動儀式暨主題晚會,在重慶川劇藝術中心舉行。川劇表演藝術家和川劇學員同臺獻藝,為觀眾奉上了一道藝術大餐。
  • 市川劇院名家 收徒傳藝工程啟動
    (原標題:市川劇院名家 收徒傳藝工程啟動) 重慶晚報訊 近日,川劇名家名戲傳承劇目錄像工作在川劇藝術中心大劇場進行
  • 川劇院上演經典折子戲 名家收徒傳藝引關注
    (原標題:川劇院上演經典折子戲 名家收徒傳藝引關注) 22時25分訊
  • 「川劇皇后」沈鐵梅做客中國文聯《藝術公益大講堂》分享川劇藝術...
    「川劇是中國戲曲藝術的一朵奇葩,變臉是其中一項技法,讓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4日,中國文聯官方網站中國文藝網最新推出的《藝術公益大講堂》欄目裡,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川劇皇后」沈鐵梅精彩亮相,她結合四十餘年藝術實踐經驗,就川劇藝術魅力與觀眾做了細緻分享
  • 重慶首家復工院團重慶市川劇院:認真做好疫情的安全防控,積極推進...
    本周一(16日),重慶市川劇院成為重慶首家復工的文藝院團。員工進門時需要進行排查登記「來來,測一下體溫。」「填個表撒,登記一下上班的交通工具。」周一早上,沉寂了快兩月的川劇院辦公區門口,迎來了復工的第一批員工。他們在進入辦公區之前,首先第一步便是嚴格的排查。
  • 重慶川劇院整體搬遷 眾人細數劇院前世今生
    從1951年建院起,重慶川劇在金湯街76號經歷時代風雨的洗禮,發展出了川劇四大流派中的渝派唱腔,走出了張德成、魏香庭、薛豔秋、吳曉雷、沈鐵梅等名家名角,打磨出《趙氏孤兒》、《荊釵記》、《金子》等代表劇目。60年的川戲一路唱來,金湯街67號的川劇院,已經成為重慶文化一張響噹噹的名片,更成為眾多老百姓、川戲迷心中的文化高地。
  • 快訊:沈鐵梅美國演出《鳳儀亭》大獲成功 英美媒體盛讚
    重慶市川劇院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8月2日9時訊(記者 康延芳)記者今日從重慶市川劇院獲悉,7月26至28日,由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川劇皇后」沈鐵梅主演的全新歌劇《鳳儀亭》,受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邀請,在紐約林肯中心連演三場。演出引起強烈反響,美國《紐約時報》、英國《金融時報》等知名媒體給予高度評價。
  • 名角王玉梅「川劇交響樂」專家座談會舉行 沈鐵梅點讚:川劇藝術後...
    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沈鐵梅,中國戲曲學院作曲系主任謝振強,北京著名劇作家、文藝評論家、解放軍報文藝部原主任陳大鵬等集體出席。座談會現場專家雲集,包括專程從重慶趕來成都觀看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的重慶市川劇院院長助理劉楓,重慶市川劇院鼓師苟驥,重慶市川劇院院長秘書劉才華,以及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林戈爾,四川省劇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劉寧,四川音樂學院原院長敖昌群,四川音樂學院作曲技術研究所專職研究員杜夢甦,成都市音產辦副主任李天昊,成都市文廣新局藝術處副處長李志權以及成都市川劇研究院主創人員導演熊劍
  • 沈鐵梅赴蓉帶去一群川劇名角 經典折子戲贏得滿堂彩
    「重慶市川劇院的年輕娃娃們,演得好啊!很有藝術水準,讓我們看到了川劇未來發展的新希望!」11月11日下午,成都初冬,陽光燦爛。重慶市川劇院參加第四屆川劇節,在成都的最後一場公演在錦江劇場火爆舉行,有觀眾讚譽。
  • 『』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成都完美上演 沈鐵梅讚揚王玉梅:「唱...
    4月22日晚9時10分,當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在成都雲端·天府音樂廳完美落幕,從重慶專程趕來成都觀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的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沈鐵梅,這樣評價王玉梅的川劇交響樂。清醇美妙的旋律,委婉悠揚的唱腔。王玉梅,年輕的川劇表演藝術家,為4月春天的成都營造出了一番春季盎然、美輪美奐的藝術境界。
  • 唱了上百年,重慶白市驛川劇院今日正式開館,迎來首場演出
    今日(1日),白市驛川劇院正式開館,上演經典川劇《滾燈》。中國劇協副主席、市文聯主席沈鐵梅在開館儀式上表示,這裡將成為川劇藝術的培訓基地,將對川劇的傳承與發展發揮重要的示範意義和引領作用。沈鐵梅為白市驛川劇院揭牌 兩裡三分半長街曾經唱著數不清的川劇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