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重慶市川劇院亮相匈牙利「布達佩斯之春」藝術節、在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國家劇院登臺演出時,從未觀看過中國川劇的匈牙利觀眾被川劇經典《李亞仙》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高亢激越的川劇聲腔深深地迷住了。當大幕徐徐落下,川劇藝術家一次次登臺謝幕時,等在幕側的匈牙利國家劇院院長阿提拉·維德揚斯基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待謝幕的「程序」結束,便激動地趕到舞臺中間,將一束鮮花獻給了領銜主演、三次榮膺中國戲劇「梅花獎」殊榮的院長沈鐵梅。
這是有著三百年歷史的川劇藝術第一次在匈牙利舞臺上演出。此次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率領重慶市川劇院遠赴中歐演出,是重慶市「一帶一路、文化先行」舉措的代表性項目。演出前,維德揚斯基院長心中實在有些忐忑:對自己都從未看過的川劇,匈牙利觀眾會喜歡嗎?然而,劇終時持續十分鐘不停息的熱烈掌聲,讓他再也按捺不住激動,不待落幕就上前給沈鐵梅和中國藝術家獻上鮮花。
這是沈鐵梅繼去年攜與中國作曲家郭文景合作的川劇高腔獨角戲《思凡》在荷蘭藝術節舞臺上大獲成功之後,再次用川劇唱腔之美贏得了與歐洲觀眾的心靈交流和溝通。由羅懷臻編劇、謝平安導演的川劇經典劇目《李亞仙》,講述了長安歌伎李亞仙打破偏見,追求真愛,無悔付出的動人故事,在中國當代戲曲觀眾甚至青年學生中廣受讚譽,也被認為是專業戲迷更能欣賞的清雅文戲。遠赴國外演出,語言障礙巨大,尤其是大段無伴奏的徒歌式演唱,川劇院曾為觀眾看不看得懂而擔心。可演出開始不久,這種擔心就被欣喜替代,匈牙利觀眾在舞臺下如醉如痴,不僅看懂了,而且動情了,他們被精湛的表演打動,喜歡上了中國川劇。
演出前,重慶市川劇院在匈牙利國家劇院的前廳舉行了川劇藝術展,向觀眾們介紹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川劇藝術、重慶市川劇院和美麗的山城重慶。當演出的大幕在觀眾們激動興奮的掌聲中落下時,不少原來對川劇藝術陌生的觀眾,已變成了川劇的新戲迷。幾位匈牙利女大學生在演出結束後,還流連在那些精美的川劇服裝前。她們說,本來以為李亞仙在為愛的全部付出被辜負後會自殺,但她堅強地踏上未來的道路,這個戲曲人物給她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動。
第二天,沈鐵梅在匈牙利國家劇院為匈牙利戲迷舉行了川劇藝術講座。痴迷中國戲曲的觀眾早早就來到劇院,觀看川劇演員們化妝,饒有興趣地了解他們在舞臺上看不到的幕後故事。當沈鐵梅開始講解,問有多少人看過昨晚的演出時,聽眾席中幾乎所有人都舉起了手臂,昨晚觀看川劇《李亞仙》時的興奮激動,從那高高舉起的手臂無聲地流露出來。一個專程從倫敦趕來的戲迷,興致勃勃地聽著沈鐵梅的講解,希望重慶市川劇院去倫敦演出。
沈鐵梅生動地給匈牙利觀眾講解起中國戲曲和川劇藝術的歷史,讓不同行當裝扮的演員登臺,一一講解生旦淨末醜不同行當在戲中常扮演的角色。她講到川劇的不同聲腔、自己扮演的青衣、各種戲曲表演中手勢的含義,邊講邊演示,下面的觀眾聽得痴迷。當沈鐵梅示範演唱川劇彈戲「數樁」唱段,將唱腔中全部唱詞僅僅是從一到七幾個數字演唱得聲情並茂時,觀眾們已是感動和驚嘆了。
講座在聽眾意猶未盡的惋惜中結束了,大家都不願離去,紛紛與沈鐵梅繼續交談。他們說,雖然是第一次欣賞中國川劇,而且是與西洋美聲演唱不同的表演,但他們聽到了精湛動人的聲腔,領略到了川劇藝術的深邃和藝術家出神入化的演繹,感受到一種別樣的美和令人沉醉的感動。
在赴羅馬尼亞邊境城市奧拉迪亞和匈牙利貝凱什州首府貝凱什喬包演出時,重慶市川劇院的藝術家們已不再擔心觀眾聽不聽得懂川劇了。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奧拉迪亞劇院是羅馬尼亞東北部最大的文化機構,由沈鐵梅和小生孫勇波聯袂主演的川劇《李亞仙》,被奧拉迪亞戲劇觀眾稱為中國版「茶花女」。雖然羅馬尼亞觀眾是第一次觀看中國川劇演出,但他們以自己熟悉和習慣的西洋歌劇審美趣味,領略到了「中國歌劇」《李亞仙》給他們帶來的精美享受。演出結束後,臺上的演員不斷謝幕,觀眾仍意猶未盡,掌聲不斷,流連不去。此情此景,奧拉迪亞劇院院長祖依克爾·卡塔琳女士感嘆說,這是她見過的這個劇院裡演出時非常少有的觀眾集體起立鼓掌,而且是無比熱烈的一次。
重慶市川劇院在貝凱什喬包演出結束後,一位匈牙利觀眾走到舞臺上,在一旁靜靜地等待沈鐵梅接受當地電視臺的採訪後,上前表達他對川劇《李亞仙》的喜愛和對沈鐵梅精湛技藝的讚嘆。當他與沈鐵梅合影、沈鐵梅驚嘆他的身高時,他跪了下去,說自己對中國川劇無比折服,一種自己從未聽到的「中國歌劇」深深地打動了他,他將來要去重慶,要去看川劇。
貝凱什喬包劇院院長瑟熱紀·佐爾坦先生在贈送給沈鐵梅的畫冊扉頁上題寫了一段話:我們非常喜愛你帶來的精湛藝術表演——致獨一無二的偉大藝術家沈鐵梅!他對沈鐵梅說,這本畫冊是匈牙利全國劇院的介紹,中國川劇《李亞仙》和沈鐵梅的出色表演,已讓他在暢想一個可能:讓這部感人的中國川劇在更多的匈牙利劇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