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足第二屆川劇文化藝術節趣味多 吸引海量遊客打卡雍溪老街
大足第二屆川劇文化藝術節趣味多吸引海量遊客打卡雍溪老街除了欣賞經典川劇折子戲,遊客逛老街,泡老茶館,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在「生旦淨末醜」打卡點集贊參與抽獎,觀看川劇快閃表演,甚至參加票友擂臺賽來一段川劇唱腔,玩得不亦樂乎。眾多遊客讚嘆「老街歲月靜好,大足旅遊安逸。」
-
「雍溪裡『有戲』」 重慶大足首屆川劇文化藝術節開幕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李東 陳柯男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精美的臉譜、豔麗的服飾、獨具韻味的唱腔,從盛唐流轉千載時光,驚豔著一代又一代人。11月9日上午,以「雍溪裡『有戲』」為主題的中國重慶大足首屆川劇文化藝術節,在大足區雍溪鎮老街古戲樓拉開序幕,一聲聲嘹亮高亢的戲腔喚醒了雍溪這座花香古鎮。當天一大早,雍溪老街就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了,古戲樓前更是圍滿了戲曲愛好者和遊客。
-
全重慶都在傳這份最牛名單!江津1人上榜!頂起!
此次公布的142名「非遺」傳承人,所代表行業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民俗等10大類。錢棍舞劉定海墊江縣新民春牛舞彭成林雲陽縣高陽板凳龍唐明義巫溪縣大寧河巫舞喬心平石柱縣玩牛餘長英彭水縣高臺獅舞毛雲鋒傳統戲劇萬州區川劇
-
「老戲骨」搭檔「小戲精」 江津百餘名川劇愛好者共享戲曲盛宴
《放學路上》。見習記者 許京夢 攝據了解,2018年,江津區川劇愛好者協會圍繞「川劇美品之鄉」的文化品牌,開展送戲進校園、鎮街、鄉村、社區樓院和志願者教學工作,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協會每周風雨無阻到東城小學、麻柳小學義務教授川劇,全年教學時長共計216學時。並且為兩所學校排演的川劇《梨園薈萃春滿園》、《川劇聯唱》,分別獲得重慶市首屆「小梅花獎」比賽「最佳展演節目獎」和小學組集體一等獎、二等獎。
-
大足區首屆川劇文化藝術節11月9日開幕!好耍得很
2019年11月9日-10日,以「雍溪裡『有戲』」為活動主題的中國重慶大足首屆川劇文化藝術節暨川劇文化傳承與保護高端論壇將在雍溪古戲樓、雍溪實驗學校正式舉行,多場經典川劇文化藝術表演、多項線下互動體驗活動,讓遊客在古樸靜謐的小鎮中愜意地喝茶聽戲,體驗地道的巴渝傳統文化,品味悠閒恣意的雍溪人文生活。
-
大足:戲曲慶重陽 濃濃敬老情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5日16時10分訊(通訊員 張琦 曹棟)連日來,重慶市各地舉行豐富多樣的活動,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今(25)日重陽節當天,在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志願者為轄區老人們送去一臺精彩的川劇表演,營造尊老敬老孝老的社會氛圍。
-
大足茶館哪家強?去過這條街就會知道
大家都知道了嗎?大足人民翹首以盼的 中國·重慶大足首屆川劇文化藝術節 就!要!來!啦! 走進茶館,滿滿的「歷史感」撲面而來,斑駁的牆壁、方桌子、長板凳,到處都是歷史的痕跡茶館文化,不可遺忘 坐在茶館裡,生活妹感慨良多,都說
-
三環銅永高速大足玉龍山隧道左洞貫通
原標題:三環銅永高速大足玉龍山隧道左洞貫通 本報訊 (記者 湯豔娟 通訊員 蔣力)記者從大足玉龍山隧道工程指揮部獲悉,三環銅永高速唯一的隧道工程——大足玉龍山隧道左洞近日貫通,實現了大足與永川的連接。 三環高速銅梁至永川段全長62.54公裡,按雙向四車道建設,設計時速為80公裡。
-
攜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川渝八市區政協聚大足首次開展...
來自四川樂山、資陽、眉山、都江堰和重慶南川、江津、武隆、大足的川渝八市區政協主席、副主席、委員及政府、文旅單位負責人近100人齊聚大足,舉行「攜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專題協商會議,共商川渝兩地文旅合作發展。共建激活資源稟賦優勢「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
漫談巴蜀水月觀音——從江津石佛寺造像說起
這正與江津石佛寺遺址中的那尊水月觀音像如出一轍,由此可印證石佛寺的水月觀音像的年代大致也應在晚唐五代時期。宋代的水月觀音像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藝術水準、雕刻技法上都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峰。其中以大足北山133窟、安嶽毗盧洞、江津石門大佛寺等地水月觀音像最具特色,代表了兩宋時期川渝地區水月觀音造像的最高水平。
-
大足至重慶主城都市快軌即將來臨!(附重慶都市圈軌道布局圖)
在2019年12月30日璧山軌道交通一號線終於開通了團團妹祝賀的同時也期待著大足能夠開通輕軌No.2銅璧線從銅梁延伸至潼南。另一條是接26號線,接連江津至龍興組團。形成永川至璧山-主城和永川-江津-主城通道。圖中還有一個重要細節,15號線和26號線交匯於第二機場。
-
江津人自己的川劇!「聯聖鍾雲舫」之《高牙茶館》精彩首演
由江津人改編的大型系列川劇「聯聖鍾雲舫」之二《高牙茶館》首演了!《高牙茶館》的故事發生在清末,講述了江津秀才、著名巴蜀才子鍾雲舫在高牙茶館裡巧遇「欽差大臣」——陸大人,用楹聯搭橋,巧解糾紛,嬉笑怒罵的故事。
-
南川、涪陵、大足、潼南等區有望通軌道交通
江津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好消息咱江津有望再增加一條軌道交通線路10月30日重慶市政府採購網發布了《南川線、涪陵線、永川至榮昌段、大足線、潼南線、合川線預可研及軌道19號線預可研(20C01242)結果公告》
-
大足摘枇杷、看石刻!
大足的五星大枇杷熟了,熟了,熟了。
-
渝昆高鐵有望今年內開工,江津即將迎來第三座火車站
江津,曾經是重慶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江八縣之一,面積大,人口多,經濟實力也不俗。但在高鐵交通方面,卻顯得有些尷尬。在周邊的璧山、永川、大足等城市相繼開通了高鐵的情況下,江津至今都還沒有一條高鐵線路。其實,江津並不缺鐵路和火車,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成渝鐵路經過江津,江津就告別了不通鐵路的歷史,而隨著2018年渝貴鐵路的通車,珞璜工業園也迎來了一個新站點。但是,由於成渝鐵路的等級低,如今幾乎處於閒置的狀態;而渝貴鐵路珞璜站則因為距離城區太遠,很少有市民專程到這裡坐火車,導致江津人的出行至今仍以公路交通為主。
-
大足資陽攜手 共建巴蜀文化走廊
目前通過產城景深度融合和農旅文商結合,構建了「一核(大足石刻)、三片(『十裡荷棠』城景融合示範片、龍水湖度假區、大足石刻文創園)、五點(老家·觀音巖、棠香人家、袁隆平五彩田園、四季香海、雍溪古鎮)」的文化旅遊休閒空間格局。資陽近年來在文化旅遊發展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劉華彬介紹,資陽西鄰成都,東接重慶,與大足區毗鄰,區位優勢明顯。
-
第四屆川劇節11月1日在蓉開幕 九大活動掀川劇熱潮
據悉,本屆川劇節開、閉幕式將由四川省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分別呈現革命題材川劇《金沙江畔》和《江姐》。《江姐》劇照(四川省文化廳供圖) 川劇《江姐》中,勇於藝術創新,著名川劇藝術家、「三度梅」沈鐵梅和她的團隊從劇中人物唱腔、劇情、舞美、燈光,全方面進行了川劇的藝術革新。
-
貴在行走|在鄉場看川劇
鄉村川劇也是好景觀 李貴平 攝李淮「牛皋聽說金兵又犯我大宋江山,氣得暴跳如雷,大罵金兀朮敗軍之將,要殺他個片甲不留。」「王婆婆辛辛苦苦養了一群雞,大清早,發現一隻紅冠金頂大雄雞不見了,到處找,連說帶罵,看見了雞毛,氣急敗壞,與鄰居西二嫂對峙,斬言子、歇後語,說話詼諧,動作誇張」……以上,是川劇胡琴戲《牛皋扯旨》、川劇燈戲《王婆罵雞》、川劇彈戲《花田寫扇》的唱腔。初冬時節,我和幾個朋友去什邡遊玩,在城關羅漢寺對面觀看了綿陽市光蘭川劇團的川劇演出場景。
-
大型紀錄片《江上明珠——重慶長江島嶼行·江津石蟆中壩島》 震撼...
活動現場,嘉賓們上臺為本次紀錄片進行大屏啟動儀式,一同見證江上明珠的最美時刻!首映式現場,川劇非遺變臉表演,舞蹈家潘寅軒獨舞《月下獨吟》,展示了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的視覺藝術,讓上百位觀眾大飽眼福,手中的相機快門聲起伏不斷。圖為川劇表演藝術家段曉蘭現場演繹川劇絕活。
-
川劇秦腔四大名家匯聚一堂:「川劇有『寶』,年輕演員要好好學習」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餘如波)12月25日,作為第四屆川劇節活動之一,「名人論川劇——川劇傳承發展論壇」第二場在成都舉行。川劇表演藝術家任庭芳、陳巧茹、肖德美以及秦腔表演藝術家齊愛雲,分別從川劇行當特色以及人物塑造、基本功等角度,暢談川劇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