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川永川大足……都來江津了!川劇同臺大PK!
江津網訊(記者 王茜)9月29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江津區第二屆川劇「美品之鄉」邀請賽在區文聯會議室開賽,來自我區、合川區、永川區、大足區、江北區、涪陵區的戲劇家協會及重慶盛青黛集團梨韻藝術團的演員們,用精彩的表演,為廣大戲迷朋友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川劇盛宴
-
暌違20年寶島再掀川劇熱 臺北觀眾表示:川劇盛宴沒看夠
暌違20年寶島再掀川劇熱 臺北觀眾表示:川劇盛宴沒看夠 2019年04月12日 13: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邀請,四川省川劇院65名老中青演員在臺北演出匯聚川劇一系列高難度技巧的經典劇目《白蛇傳》,並精選《包公賠情》等6出折子戲,為臺灣觀眾呈現一場川劇盛會。
-
「雍溪裡『有戲』」 重慶大足首屆川劇文化藝術節開幕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李東 陳柯男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精美的臉譜、豔麗的服飾、獨具韻味的唱腔,從盛唐流轉千載時光,驚豔著一代又一代人。11月9日上午,以「雍溪裡『有戲』」為主題的中國重慶大足首屆川劇文化藝術節,在大足區雍溪鎮老街古戲樓拉開序幕,一聲聲嘹亮高亢的戲腔喚醒了雍溪這座花香古鎮。當天一大早,雍溪老街就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了,古戲樓前更是圍滿了戲曲愛好者和遊客。
-
「傳承天府文化 弘揚川劇精粹」 成都鹽小錦馨師生共享戲曲魅力
為保護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川劇藝術,提升學生審美素養、陶冶師生情操、推進校園美育教育。12月3日,「傳承天府文化 弘揚川劇精粹」2020年川劇傳承推廣「戲曲動漫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錦馨分校,學校組織了師生進行觀影、互動活動。
-
肖德美川劇文生表演藝術專場演出今日上演
肖德美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他從藝40年來,主演了《柳蔭記》《芙蓉花仙》《青蛇傳》《放裴》《石懷玉驚夢》等大小劇目百餘出。他培養出來的學生遍及省內外各藝術團體。肖德美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和人民教師。
-
精英薈萃 川劇盛宴|第五屆川青賽暨第四屆嘉樂匯戲劇周即將開幕
錦繡華服,紅幕布扯出一折折戲戲裡戲外,聚光燈照亮點點人生川劇作為時光中沉澱的藝術瑰寶流淌著歲月的痕跡本次大賽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旨在秉承挖掘川劇特色、振興地方戲曲。從某種程度來說,青年川劇演員大賽是目前四川省川劇青年演員最高層級的個人比賽評獎賽事,不僅是青年川劇演員各展才能的平臺,更是各地川劇團隊的實力大比拼,受到全省各地市州川劇表演藝術團體的高度重視。
-
傳承川劇創新成果 第四屆川劇節將在成都舉辦
本屆川劇節以堅持一流標準,塑造四川文化形象;堅持政府主導,體現文化惠民樂民;堅持群眾參與,尊重群眾主體地位為基本原則,將舉辦九大活動,全面展示川劇藝術傳承發展成果,並邀請重慶市主辦,貴州等省參與,為戲迷奉上一場川劇藝術盛宴
-
「楊玉環」摘得重慶戲曲「小梅花」 七歲的她有個中戲夢
「我學了一年多京劇,表演就是最大樂趣,將來,我還要考到北京上中戲。」31日下午,7歲的何丹璐在市文聯劇場後臺一本正經的告訴記者。在剛剛揭曉的首屆重慶市中小學戲曲小梅花展演評選中,何丹璐與另外四名小朋友被授予小梅花「金花獎」,她是本次展演活動年紀最小的一位。
-
中國戲曲「小梅花」迎來四川造 劉德華小師弟上演川劇變臉
而在今天,當這具有厚重歷史的詩句,用川劇緩緩唱出,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也許今年在「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中,就能知道答案。王懿梵喜愛戲曲的人都知道,「梅花獎」是中國戲曲表演藝術最高獎。那麼戲曲界「小梅花」——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則是中國少兒戲曲最高舞臺,該活動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一屆,對象為14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
-
川劇的藝術風貌,是我國西南地區影響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
四川的「巴歌渝舞」是關於我國歌舞藝術最早的記載之一,之後漢代百戲盛行,隋唐及五代蜀戲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傀儡戲、參軍戲相當普遍,並有了演戲的「子女」和「雜劇丈夫」,至宋代,川雜劇的演出亦有多處記載,最著名的有南宋大覺禪師四川涪州人冉道隆(生於1213 年)的觀劇詩:「戲出一棚川雜劇,神頭鬼面幾多般。
-
菏澤這場戲曲盛宴,讓你在家門口過足戲癮!
菏澤文化旅遊關注家門口的戲曲文化為進一步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確保實現「一年一村一場戲」。近日,單縣文化和旅遊局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加大送戲下鄉工作力度,為全縣老百姓送去一場場精彩的戲曲「盛宴」。
-
成都:川劇茶館戲裝美女吸引眼球 戲曲攝影一套收費560元需預約
四川成都寬窄巷子商業街,一名穿戲服的美女站在川劇茶館前臺吸引過往遊客。在天府之國的四川成都寬窄巷子商業街,有幾家傳統川劇茶館,散發著濃濃的巴蜀文化氣息。遊客花上百十元錢,就可以在小劇場裡品茶看戲,感受成都滿生活的悠閒和愜意。
-
市川劇團學員黃筱雅獲得「小梅花」稱號
中國劇協2020年11月12日公布第二十四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地方戲終審結果,全國113名少兒獲得地方戲組「小梅花」稱號。其中,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為內江市川劇團定向委培的2018級學員黃筱雅(13歲)獲此殊榮,在全國排名第四,被評為「小梅花」中的「金花」。
-
戲精「米兒妹」 讓傳統戲曲變成新時尚
同時,也給傳統戲曲帶來了傳播的發展機遇,通過網絡平臺讓其再煥生機,使「老戲曲」成了「新時尚」。她就是商丘市豫劇二團戲曲演員張敏。自幼愛戲 五六歲唱得有板有眼和網絡視頻裡表現出來的風趣大方、滑稽外向的性格不同,記者面前的張敏稍微有點內向,問一句說一句,矜持得像個學生。
-
沈鐵梅攜川劇《李亞仙》選段獻演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式
沈鐵梅攜川劇《李亞仙》選段獻演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式 2020年11月24日 19:36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天上玉盤明如鏡
-
馬郢小劇場再迎戲曲大咖 「楊廟模式」打造合肥後花園
參加「中華頌」第九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的藝術名家們走進馬郢小劇場,與縣廬劇團及馬郢社區村民們共同演繹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金話筒」白燕升:我在馬郢多了一個搭檔 「小馬郢出將以夢為馬,大田園入相不負韶華。」11月12日上午,馬郢小劇場門前廣場人聲鼎沸,村民們把劇場圍了個水洩不通。 「我們都想來看看白燕升。」
-
四川省川劇院將攜經典劇目《白蛇傳》等亮相臺灣
新華社臺北4月4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川劇變臉、吊打、託舉、站肩、掛頸、纏腰、鑽圈……四川省川劇院65名老中青演員將於4月6日至7日,在臺北演出匯聚川劇一系列高難度技巧的經典劇目《白蛇傳》,並精選《包公賠情》等六出折子戲,為臺灣觀眾呈現一場川劇盛會。
-
四川省川劇院在溫江區東大街第二小學舉辦戲曲進萬家川劇專場演出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具有極高地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為了讓學生感受戲曲的博大精深,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培養學生對民族戲劇的鑑賞能力,9月29日,在溫江區文化館的組織下,四川省川劇院在溫江區東大街第二小學舉辦戲曲進萬家川劇專場演出。
-
戲曲專家學者為川劇《草鞋縣令》再升級建言獻策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12月7日上午,「川劇《草鞋縣令》提升打造專家研討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位戲曲藝術工作者、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對這部作品的觀感和看法,就作品進一步升級發展建言獻策。作為新編川劇,《草鞋縣令》不同於傳統戲。其故事情節發展不迴避主人公的性格缺陷,而是大膽的展現出來。通過主人公紀大奎面對困境,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調整,由文內到文外的成聖成長曆程,進而達到頓悟,由書內走向書外,真正的走入百姓,展現出了一個情系百姓、求真務實、踐行踐諾、淡名淡利、敢於擔當、灑脫超然、令人愛戴的清官形象。
-
名角王玉梅「川劇交響樂」專家座談會舉行 沈鐵梅點讚:川劇藝術後...
封面新聞記者在座談會現場看到,川劇名家沈鐵梅和王玉梅親密地坐在一起。蔡少波代表主辦方首先祝賀王玉梅「暗香疏影入管弦——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取得了圓滿成功,為4月春天的成都送來了文化盛宴。同時,歡迎專家們為了川劇藝術家發展,對這場音樂會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