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渝府辦發〔2018〕99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7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
實 施 方 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決策部署,全面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明晰家庭、社會、政府養老責任,構建政府基本公共養老服務保障體系,探索建立多樣化的養老平臺,優先滿足高齡、失能、失獨、特殊困難等老年人基本公共養老服務需求,不斷豐富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供給,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2018―2020年,全市計劃新建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重點打造10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其中2018年新建社區養老服務站200個,建設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個;2019年新建社區養老服務站400個,建設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0個;2020年新建社區養老服務站400個,建設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0個。
二、主要任務
(一)設施標準。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精神和《重慶市城鄉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標準》(DB50/T543―2014)要求,新建社區按人均不低於0.1平方米的標準配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每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面積應達到750平方米以上;老社區應參照新建社區標準,利用社區閒置資源,採取購買、置換、租賃、轉換等方式予以配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應選址在地形平坦、陽光充足、通風及環境綠化良好的地方,符合安全、衛生和環保要求,達到「五個一」(一批設施設備、一支服務隊伍、一套服務標準、一個信息平臺、一批服務項目)基本要求,為老年人提供助急、助餐、助潔、助醫、助行、助樂等基本公共服務和市場化養老服務。
(二)運營模式。完善政府扶持和購買公共服務機制,強化政府託底保障職能,逐步提高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標準,適度擴大基本公共養老服務範圍,健全老年人能力評估體系,明確基本公共養老服務清單,支持服務清單市場化運作。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支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支持養老機構或養老服務企業運營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實施規模化、連鎖化、集約化營運模式,培育扶持一批高品質運營企業或組織,充分發揮市場服務功能,推動社區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滿足社區居家養老多元化市場需求。
(三)智慧養老。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加快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化建設,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採取養老服務網際網路模塊管理方式,整合線上線下養老項目,實現養老服務資源共享,構建互聯互通的智慧養老市場格局,促進養老服務要素良性互動,為社會提供高質量、全方位、多樣化養老服務。2018年,全市打造5個社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示範機構。
(四)示範試點。為確保10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快速推進,2018年在主城區開展2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先行先試工作,在「選址布局、評估建站、效能評價、品牌打造、營銷宣傳」等方面統一規劃實施,與市、區縣級醫療機構建立聯動機制,開展跨區域的康復保健、家政服務、短期託養、長期照護、精神關愛等綜合性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大力支持和引進專業化的社會養老機構參與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和營運,探索市級示範中心建設營運市場化途徑,輻射帶動區域內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服務質量、管理營運、信息平臺等市場化運作,總結提煉有效的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逐步推廣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經驗。
三、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是構建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滿足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實現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期盼的重要途徑,直接關係到老年群眾的利益和福祉。各區縣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成立專項工作組,將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納入重點民生實事工作內容,精心謀劃,制定方案,認真組織實施。要建立由區縣政府主導、民政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協同的工作協調機制,共同推進項目建設。
(二)責任分工。各區縣政府負責組織實施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統籌規劃布局,按標擇優選擇建設場所並做好日常運營監管。市民政局作為牽頭部門,負責發展規劃、業務指導,並重點督導實施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和運營;市發展改革委負責項目建設的協調和監管;市財政局負責安排落實項目資金,並負責項目資金的監督管理;市經濟信息委、市城鄉建委、市商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國土房管局、市規劃局、市城管委、市文化委、市衛生計生委、市體育局、市老齡委辦等部門和單位按職責分工協同實施。
(三)資金保障。完善政府購買社區居家基本公共養老服務機制,支持探索創新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建設和運營模式。市、區縣財政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安排專項資金,將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資金納入預算安排。建設資金以區縣投入為主,市級財政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分3年予以適當補助,對新增的社區養老服務站平均每個給予20萬元補助,對區域性、綜合性的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平均每個給予200萬元建設補貼。市級獎補資金由市級福彩公益金、市發展改革委統籌資金和市級財政預算資金統籌解決,運營經費由區縣財政負責安排落實。對符合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申報條件的,優先納入爭取國家項目資金計劃。
(四)政策扶持。凡符合條件、開展全託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享受社會辦養老機構優惠扶持政策。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和居家養老服務專業機構,在運營中享受與養老機構同等的稅費、水電氣價格等優惠扶持政策。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探索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運營補貼制度,2018年在主城區實施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綜合責任保險試點,力爭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
(五)監督考核。市政府將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納入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和市級部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內容。各區縣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建設規範和時間進度抓緊組織實施,建立項目檢查督導、運營評估、績效評價等制度,確保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完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監管機制,制定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規範和管理服務標準,建立市級示範中心綜合評估機制,完善運營服務機構準入和退出制度,充分發揮市級示範項目引領帶動作用。
(六)宣傳引導。認真做好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和養老公益宣傳報導,通過報刊、電視、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和社區宣傳欄等載體,廣泛宣傳黨和政府在加強養老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養老服務需求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廣泛宣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承擔的公益職責,廣泛宣傳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營運管理等。同時,要進一步強化符合新時代特色的養老文化宣傳和引導,樹立養老消費新觀念,開創養老產業新局面,為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附件: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實施計劃表
附件
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實施計劃表
總體目標
分年度目標
市級扶持資金
(萬元)
2018―2020年,全市計劃新增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重點打造10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明晰家庭、社會、政府的養老責任,構建政府基本公共養老服務保障體系,探索建立多樣化的養老平臺,優先滿足高齡、失能、失獨、特殊困難等老年人基本公共養老服務需求,不斷豐富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供給,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年度
全市目標
主城區目標
40000
2018年
社區養老服務站(200個)
社區養老服務站(100個)
4000
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個)
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個)
4000
2019年
社區養老服務站(400個)
社區養老服務站(100個)
8000
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0個)
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個)
8000
2020年
社區養老服務站(400個)
社區養老服務站(100個)
8000
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0個)
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個)
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