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歌劇院奏響「黃河頌」,許忠率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為中國加油

2021-01-20 新民晚報

「Be Strong, China!(中國,加油!)」昨天上午,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瓊·薩瑟蘭劇場,一遍又一遍迴響著這句鏗鏘有力的聲援。著名指揮家、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站在臺前,眼眶溼潤了。他的身後是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們,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他們關心著新冠肺炎疫情,共同錄製了一曲《黃河》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黃河頌》,許忠動情地說:「在這樣關鍵的時刻,身處國際舞臺的音樂人為祖國加油義不容辭。」

圖說:許忠率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為中國加油 官方圖

《黃河》情深

儘管澳大利亞也已經有了確診病例,但這尚未對演出市場造成太大影響。許忠透露,僅澳大利亞歌劇院近期就有《唐璜》《卡門》《浮士德》三部歌劇同時在1448座的瓊·薩瑟蘭劇場上演,昨晚是他執棒的第6場歌劇《唐璜》演出。此前,許忠應澳大利亞歌劇院邀請,連續指揮8場《唐璜》。演出從大年夜開始,將持續到2月15日。

伴隨著在澳大利亞排練演出的推進,很多參與其中的外籍音樂家和工作人員都持續關注著中國的疫情,許忠也思索著,自己能為正在抗擊疫情的祖國和祖國人民做點什麼?早在2003年,許忠就曾在一場抗擊非典的公益音樂會上,和芬蘭女鋼琴家蘿拉·米考拉等六手連彈《保衛黃河》。這一次,許忠提出,由中澳音樂家共同排演一首《黃河頌》,用藝術傳遞國際知名藝術院團對中國的關切。

圖說:許忠在演出現場 官方圖

在這場特別的聲援演出裡,許忠同時擔任指揮和鋼琴獨奏。大提琴奏出緩慢莊嚴的旋律,引出獨奏鋼琴的反覆呈述。《黃河頌》對於演奏家們來說是有些陌生的,許忠用指揮棒和琴鍵帶領樂團走進中華民族的富饒土地,感受可愛而又質樸的中國人民,讚頌著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在許忠看來,祖國一定會儘早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黃河頌》傳遞的恰恰是一曲民族精神的頌歌和時代的最強音。

圖說:許忠鋼琴獨奏 官方圖

率先發聲

從3部歌劇的演出日程中擠出錄製時間並不容易。許忠向老朋友澳大利亞歌劇院藝術總監林登·特拉奇尼提出了這個建議,立即得到了大家的熱情響應,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總監、華人小提琴家馬駿一和樂團總經理傑拉德·帕塔卡也著手與演奏家們和工會聯繫,最終確認昨天上午10點半可以錄製。

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這段4分鐘的視頻錄製了1個半小時。待錄製完畢,距離當晚的《唐璜》開幕只剩7個小時,布景搭建小組對舞臺立即進行調整,爭分奪秒在開場前還原了歌劇布景。待3個多小時的歌劇指揮工作結束,錄製時的畫面仍在許忠的腦海中回放。

圖說:許忠和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排練中 官方圖

《唐璜》讓許忠成為第一位登上雪梨歌劇院歌劇指揮舞臺的中國音樂家,他促成的這曲《黃河頌》,也讓澳大利亞歌劇院成為首個在國際聲援的知名藝術團體。每一位演奏員放棄休息時間,錄製間隙都主動學起了中文,在鏡頭前說出了一句句真誠的「中國,加油!」

儘管遠隔重洋,許忠內心的激動在電話裡清晰可辨:「無論我此刻是在巴黎還是柏林,都會提出這樣的倡議。」這段時間,許忠的手機裡收到了世界各地名團發來的慰問郵件,下一步,他計劃呼籲這些曾經合作過的樂團進行接力,用藝術的力量為中國加油。(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相關焦點

  • 雪梨歌劇院奏響《黃河》,中澳音樂家攜手為武漢加油
    當地時間2月11日,澳大利亞歌劇院交響樂團在雪梨歌劇院奏響鋼琴協奏曲《黃河》第二樂章《黃河頌》。擔任指揮和鋼琴獨奏的,是中國指揮家、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中澳音樂家攜手奏出震撼人心的旋律,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 以《黃河頌》為始,全球頂級藝術院團用音樂接力,聲援中國抗疫!
    一首在雪梨歌劇院奏響的鋼琴協奏曲《黃河》第二樂章《黃河頌》,拉開了全球頂尖樂團和歌劇院為中國聲援的接力序幕。這場由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發起的接力倡議,自2月12日啟動以來,已經收到了9個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院團的響應。他們在音樂中傳遞著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祝福與信心。
  • 世界知名樂團、歌劇院接力 用音樂為全球抗疫加油
    世界知名樂團、歌劇院加入接力用音樂為全球抗疫加油(萬裡為鄰 心手相連)澳大利亞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威爾斯音樂與戲劇音樂學院,法國巴黎管弦樂團、裡昂歌劇院,以色列耶路撒冷室內樂團,澳大利亞墨爾本交響樂團,德國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慕尼黑國家歌劇院
  • 李雲迪澳紐巡演收官 《黃河》奏響雪梨歌劇院
    自李雲迪「雲指蕭邦」澳紐巡演首站起航,便受到無數海外觀眾的追捧及讚賞,為回饋樂迷們的喜愛,11月5日、6日,雪梨收官站,連開兩場,李雲迪不僅帶來了蕭邦經典樂章,一首《黃河》更是點燃雪梨歌劇院激情,引發全場觀眾強烈反響
  • 柏林愛樂、澳大利亞歌劇院……這些世界名團名家在...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與上海歌劇院聯手,共同發起「用音樂溫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經典947特別直播」,今天早晨8點到晚上8點,全球十多個國家的知名樂團、劇院和近百位音樂家,攜手呈現這場規模空前的線上音樂會。
  • 中國歌劇舞劇院《黃河大合唱》將唱響雪梨歌劇院
    人民網雪梨7月10日電(馬小龍)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由澳豐集團和澳大利亞宋慶齡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專場音樂會,將於下月15日在雪梨歌劇院音樂廳隆重舉行,中國國家級藝術團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屆時將應邀訪澳,演繹經典曲目《黃河大合唱》。
  • 「編鐘國樂」音樂會奏響雪梨歌劇院
    新華社雪梨7月23日電(記者宋聃)中國湖北編鐘國樂團23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為觀眾帶來名為「編鐘國樂」的音樂會,運用多種中國古老樂器為當地觀眾奏響一曲曲古今中外佳作。開場曲《和平之聲》表現中國古代皇室宮廷中的藝術文化,大氣恢宏,令人神往。國家一級演員、歌唱家馬婭琴表演了女聲獨唱《洪湖水,浪打浪》,姜瑩作曲的《絲綢之路》發揮了中國民族樂器的特點和技法,同時融入了踢踏舞和探戈元素,悠揚婉轉,令人耳目一新。返場曲目是著名的《拉德茨基進行曲》,將音樂會推向高潮。
  • 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奏響音樂華章
    21日晚,南平大劇院將隆重推出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音樂會。這是本屆旅發大會的重要分會場活動之一,將為本屆旅發大會書寫濃墨重彩的文化篇章,為市民呈獻一場高雅的藝術盛宴。中央歌劇院隸屬於文化和旅遊部的國家歌劇院,成立於1952年。它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是亞太地區是最具規模實力、人才優勢和影響力的國家藝術院團,代表國家的歌劇藝術水準,是我國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簡介
    CCTV.com消息:    在澳大利亞雪梨大橋附近有一個三面環水的奔尼浪島。在這座島上矗立著一組似群帆泊港,如白鶴驚飛的建築群,它就是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佔地1.8公頃,坐落在距離海面19米的花崗巖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總建築面積88000平方米,有一個2700座的音樂廳,一個1550座的歌劇院,一個420座的小劇場。此外,還有展覽、錄音、酒吧、餐廳等大小房間900個。實際上是一座可以滿足多種需要的文化中心。  雪梨歌劇院造型獨特,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這兩個大廳。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笑面虎-協助拍攝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第1幅圖】此作品由瀋陽攝影愛好者宗先生在著名的常州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第2幅圖】此作品由鹽城攝影愛好者賴先生在著名的雲南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第3幅圖】此作品由福建攝影愛好者燕先生在著名的嘉興地區拍攝
  • 北京少年金帆管弦樂團除夕夜獻技雪梨歌劇院 少年自信展中華風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雪梨2月16日訊 2月15日農曆新年除夕夜,雪梨歌劇院在中國紅的燈光映襯下顯得格外喜慶。7點30分,一首由北京少年金帆管弦樂團的孩子們演奏的《春節序曲》拉開了2018《除夕音樂會》的序幕,在喜慶的音樂中和在場的各國朋友一同歡慶中國新年的到來。作為文化使者的小音樂家們,在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上,充分展示了中國少年交響樂團的藝術風採。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鎮三山-協助拍攝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位於雪梨市區北部,是雪梨市地標建築物,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設計,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擺放雄雞雕塑迎雞年
    中國農曆雞年春節到來之際,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雪梨標誌性建築——雪梨歌劇院設雞年雕塑,一派喜氣洋洋迎雞年的氣氛。始建於1953年,耗時14年的雪梨歌劇院是當地著名的地標之一。今年中國春節期間,雪梨歌劇院門口擺放了一個身披彩緞的雄雞雕塑。往來遊人紛紛與雄雞雕塑合影。
  • 雪梨歌劇院大修,這次要關閉音樂廳兩年
    澳大利亞著名文化地標——雪梨歌劇院日前宣布,關閉音樂廳兩年,以進行重大翻新工作。 這一雄心勃勃的翻新工程2月1日啟動,耗資1.5億美元,旨在改善音樂廳「不夠完美」的音響效果,改進劇院無障礙設施及幕後移動通道,為觀眾、藝術家、工作人員創造一個更安全、更美好的音樂環境。
  • 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來大連演出
    人民網大連視窗9月24日電 記者王科、孟凡玉報導:23日晚,在國慶五十五周年來臨之際,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在大連廣電中心劇場為濱城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交響音樂會。  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是中國著名的交響樂團之一。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為12月31日跨年活動做準備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為12月31日跨年活動做準備 2020-12-28 19:07:29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5
  • 雪梨聚焦歌劇院
    美輪美奐的雪梨歌劇院,大大提升了雪梨的城市顏值,成了雪梨乃至整個澳大利亞的地標性建築,「貝殼面海」已經深深地印入了世人的腦海。導遊繼續向我們介紹道:1956年任澳大利亞總理的凱西爾,有個擔任樂團總指揮的好朋友古斯申,提出由政府出資在奔尼浪島上建一座歌劇院,並向全世界徵集方案。30個國家送來了223個方案,聘請了美國著名建築師沙裡寧等人組成的評委會進行評選,沙裡寧選中了丹麥建築師伍重的方案。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雲裡金剛-協助拍攝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重慶攝影愛好者印先生在著名的廈門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貴州攝影愛好者乜先生在著名的汕頭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南昌攝影愛好者曹先生在著名的廊坊地區拍攝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紫髯伯-協助拍攝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威海攝影愛好者昝先生在著名的湖南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鄭州攝影愛好者索先生在著名的昆明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6幅圖】此作品由上海攝影愛好者卜先生在著名的肇慶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7幅圖】
  • 音樂的殿堂,雪梨歌劇院
    說起音樂,有一個地方是音樂的聚集地,那就是歌劇院。而歌劇院中的佼佼者,那是音樂的殿堂,是雪梨歌劇院。雪梨歌劇院位於澳大利亞雪梨市,是雪梨的地標性建築,也是二十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雪梨歌劇院以港灣大橋為背景,加上獨特的帆船一樣的外形,是一個風光無限的地方,深受遊客的喜愛。雪梨歌劇院是世界著名的藝術表演中心,在裡面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