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國家的女性都很有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獨自一人走在街上,經過一群在街上遊蕩的人,一瞬間在心裡提高了警惕。因為當她路過這群人的時候,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這並非聳人聽聞,據聯合國數據統計,全球有35%的女性都曾經歷過身體或性暴力。這不僅僅針對成年女性,據統計,全球1.2億未成年女孩曾被強迫發生性行為。
▲聯合國婦女署統計:全球35%的女性曾經歷過身體或性暴力。圖據CNN
「強姦是性騷擾的一種極端後果,」防止暴力侵害婦女和女童全球公益計劃的負責人雷切爾朱克斯稱,但其實還有「無數的(性騷擾)行為」。
朱克斯相信,性騷擾已成為眾多地區女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公共場所。自從美國女演員阿莉莎米拉諾呼籲女性大聲說出她們的性騷擾經歷後,# MeToo運動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近段時間以來,在倫敦、孟買、華盛頓或拉各斯的大街上,有許多女性使用# MeToo標籤講述著她們的共同遭遇,而這些相似故事的背後揭露了這一問題本質,無論在哪個國家,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社會文化背景,已經明確的事實是——性騷擾無處不在。
針對女性的騷擾問題究竟已經嚴重到了什麼地步?近期,CNN通過一項深入調查揭開了全球女性被性騷擾觸目驚心的現狀。
亞洲
南亞男性擁有巨大的性權利
孟加拉工作的婦女更容易被虐待
根據慈善機構行動援助的統計,57%的孟加拉國女性,77%的柬埔寨女性,79%的印度女性以及87%的越南女性都曾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性騷擾。
朱克斯指出:「特別是在南亞,男性有著巨大的性權利。(這裡的)公共空間由男人管理,他們認為自己掌握著公共場所的所有權。」她又強調,社會規範讓男性產生這種感覺,他們相應地就會去騷擾女性。
▲行動援助組織:南亞四國女性曾經歷性騷擾的比例。圖據CNN
2012年,一名女學生在印度新德裡的一輛公交車上被輪姦,案件引起了印度全國的關注。而根據行動援助組織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印度,44%接受調查的女性曾在公共場合有被觸摸的經歷。
而在孟加拉國,84%的女性在公共場合遭受過貶損性的評論或性騷擾。超過50%的人表示他們曾在公共運輸工具上被騷擾過。根據聯合國婦女署預計,孟加拉國超過一半的女性都曾經歷過來自伴侶的身體或性虐待。
根據朱克斯的介紹,在孟加拉國有一個十分不尋常的現象:工作的婦女比不工作的婦女更有可能被丈夫虐待。因為大部分孟加拉國婦女都在服裝廠工作,而在工廠裡,經理和商業夥伴通常認為這些婦女是「可用的」。這個現象帶來了婚姻關係的緊張。「這是一個問題,但這是非常(令人)可恥的,」朱克斯說,這種現象讓丈夫們害怕妻子外出工作。
在柬埔寨和越南,性騷擾的問題更加明顯,根據行動援助組織的統計,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女性經歷過性騷擾或言語上的騷擾。超過40%的女性稱自己在年輕男性聚集的地方感到不安。
相較於南亞地區國家而言,對女性的性騷擾問題在其他亞洲地區相對較少,但並非不存在。
美國和加拿大
近段時間的指控
多針對有權力地位的男性
近段時間,在西方國家,性騷擾和性侵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顯,而這些指控通常是針對擁有權力地位的男性。預防暴力行為的「致男性宣言」組織的聯合創始人泰德特爾稱:「不僅僅是在好萊塢。視女性為物品、財產以及女性的價值比男性更低的觀念,是所有男性都曾被教導的,即使是『好男人』。」
▲在美國,65%的女性在街上遭受過騷擾(左),在北美地區,四分之一的女性會遭受性騷擾。圖據CNN
非營利組織「停止街頭騷擾」的研究指出,65%的美國女性曾遭遇過某種形式的街頭騷擾,23%的女性曾被性騷擾,而37%的人稱在晚上回家路上毫無安全感。
但朱克斯稱,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相比,北美地區針對女性的性騷擾程度更低,強姦也不常見。她指出,在加拿大發生的案例,更多是在約會時或被伴侶強姦。根據「加拿大性侵犯」網站報導,80%的性侵犯事件發生在人們的家中,同時僅有1%-2%約會時被強姦的案例被上報警方。
歐洲
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丹麥
針對女性暴力行為在歐盟中最多
歐盟基本權利署2012年開展的一項深入調查顯示,歐洲女性的受虐待率很高。這是對全球範圍內女性暴力經歷最為全面的一次調查,其中包括了28個歐洲國家。
令人震驚的是,這次調查的綜合結果顯示,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丹麥,有52%的女性都曾經歷過身體及性暴力,位列所有歐盟國家之首。緊隨其後針對女性暴力行為最多的國家是:芬蘭、瑞典、荷蘭、法國、英國。
▲歐洲女性遭受身體和性暴力的比例。圖據CNN
在仔細分析各項數據發現,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即北歐地區)女性遭受身體暴力的機率更大,來自拉脫維亞、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及英國的伴侶更常實施虐待行為。
2012年,超過40%的女性都曾在倫敦街上經歷過性騷擾。而「停止街頭騷擾」組織2016年數據顯示,64%的英國女性在公共場合經歷過非自願性騷擾。
大洋洲和太平洋地區
澳大利亞街頭性騷擾最多
40%的人晚上在社區沒安全感
即使是太平洋邊緣的社會也沒有逃過騷擾和暴力侵害。儘管有著文化和發展上的差異,澳大利亞、斐濟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面臨著很明顯的騷擾問題。
澳大利亞的數據顯示,街頭性騷擾是最大的問題,有87%的女性表示,至少遭受過語言或身體上的騷擾,而40%的人表示晚上在自己的社區裡行走感到不安全。
▲在巴布紐幾內亞,90%的女性及女孩曾在公共運輸上遭受暴力。圖據CNN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90%的女性在公交車上或是等公交車時遭遇過某種形式的性暴力。在斐濟,儘管數據稀缺,但根據聯合國數據顯示,伴侶的性暴力幾乎影響了64%的女性。
中東和北非
埃及7地99%受訪女性被性騷擾過
兒童婚姻在部分國家很常見
當# MeToo運動席捲全球的時候,這個地區的聲音卻相對安靜許多。然而專家們認為,這個地區女性遭受的騷擾和虐待同樣不勝其數,但人們能聽到的聲音少之又少。
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阿拉伯世界婦女研究協會負責人莉娜阿比-拉菲強調,主要是性騷擾或性侵犯的經歷所帶來的恥辱和羞恥感。她指出,儘管羞恥和恥辱感是普遍存在的,這在阿拉伯世界卻是特別的。在這裡,婦女們一旦站出來,面臨的將是失去工作和家庭的風險,有些家庭甚至會因為自己的女兒不再是處女而殺死她。
「父權制在這裡仍然很強大,」阿比-拉菲說。「這是一種權利,一種『我們從來都這樣做』的感覺,並且他們認為性騷擾並沒有什麼錯。」
▲37%的阿拉伯女性在一生中都遭受過暴力(上),在埃及7個地區99%的女性經歷過性騷擾。圖據CNN
聯合國婦女署2013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埃及的7個地區中,99%接受調查的女性都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性騷擾。埃及反性騷擾公益組織哈拉斯地圖組織(Harassmap)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開羅市區,超過95%的女性曾遭到過騷擾。
阿比-拉菲隨後補充道,兒童婚姻在部分阿拉伯國家是很常見的,比如索馬利亞和葉門,而根據美國人口參考局的數據,直到最近,約旦等國家才廢除了一個歷史久遠的法律漏洞——允許強姦犯與受害者結婚來免除牢獄之災。黎巴嫩在2016年底也宣布將廢除類似法律,但人權觀察組織稱,仍有其他8個阿拉伯國家的法律允許強姦犯通過與受害者結婚來逃避法律制裁。
西非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性暴力更為常見
南非每天至少150起強姦案
在非洲,性騷擾同樣影響著數百萬婦女,但在這個地區,性暴力更為常見。根據最近的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在坦尚尼亞,超過50%的婦女遭到丈夫或伴侶的暴力,而這一數字在衣索比亞達到了71%。
根據奈及利亞全國人口委員會數據,奈及利亞的童婚率超過43%,並且有60%的18歲以下未成年曾遭受過不同形式的身體、精神或是性暴力。
位於辛巴威的兒童保護和收容中心桑德拉瓊斯中心的聯合創始人黛比布倫諾克斯說,在辛巴威,極度貧困讓許多家庭為了金錢強迫女孩賣淫或結婚。她說:「由於嚴重貧困,辛巴威的女孩特別容易遭受性侵、童婚和賣淫。她們不能為自己抗爭。」
▲在辛巴威,五分之一的女性稱第一次性行為都是被迫發生的(左)。在辛巴威和盧安達,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來自伴侶的身體或性暴力。圖據CNN
但針對女性的騷擾和暴力行為,即使是這個地區最富裕的國家南非,情況也並未有所減輕。在南非幾乎四分之三的女性經歷過某種形式的虐待。
根據行動救援組織統計,只有12%的南非女性表示在自己生活的社區裡感覺安全。而在過去的一年裡,80%的受訪者稱自己曾經歷過某種形式的虐待。朱克斯稱,在南非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非常嚴重。「很多女性都被強姦過,」她說道。根據南非強姦危機組織統計,2014-2015年,南非警方接到超過53000起強姦報告,換算一下,也就是每天大約有150起強姦案發生。而更糟糕的是,還有很多受害者不會報案。
拉美地區
嚴重程度與南亞相似
巴西8成受訪者稱曾被警察性騷擾
女性騷擾和暴力問題在拉美地區的嚴重情況幾乎與南亞地區相同,就騷擾和虐待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文化所容忍的。聯合國婦女安全城市規劃協調員葉麗茨奧斯曼稱,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一笑置之,包括警察,而女性並不具有發言權。奧斯曼指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將其視為常態化。」
女性通常不會上報,路人不會出手相助,警察也不會嚴肅對待這類案件。行動援助組織的統計顯示,86%的巴西女性在公開場合遭受暴力或騷擾,更令人擔憂的是,84%的受訪者稱她們曾被警察性騷擾過。
▲在巴西,86%的女性曾在公共場合遭到騷擾或暴力(左),84%的巴西女性稱被警察性騷擾。圖據CNN
在墨西哥,每10名女性中有8-9名遭受過騷擾。在墨西哥城,根據國家統計和地理研究所調查,96%的受訪女性在公共場合經歷了某種形式的性暴力。
在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以及現實背後,是幾個世紀以來對女性的忽視。今年的11月25日,是聯合國第36個「國際消除針對婦女暴力日」,主題是「不讓任何人掉隊」。隨著#metoo等活動的發起,越來越多女性開始大膽站出來對性騷擾行為提出指控,在一些國家甚至還舉行了反性騷擾遊行,這一系列行為將這一問題推入了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中,引起了更多的重視。然而僅僅有重視確實不夠,奧斯曼強調,在過去的十年間,一些國家已經引入了法律來預防和應對針對女性的騷擾問題,但如何確保法律實施卻是我們面臨的另一個挑戰。
紅星新聞記者丨徐緩 編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