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人,不愛學外語,外語不及格,說明我愛國?

2020-12-15 帥明明說

我是中國人,不愛學外語,外語不及格,說明我愛國。

這句原本沒什麼營養和邏輯,只因朗朗上口而被幾代國人熟知的順口溜,實際上隱約描述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這個民族投入巨大人力物力,連續四十餘年將英語學習列為少兒乃至青年頭等大事的背後,卻是效率的極端低下與黑洞般的浪費。

在40個長期舉辦雅思考試(等同於英語全球統考)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連續十幾年排名倒數第三第四,最好成績倒數第八,甚至還不如越南,尼泊爾等亞洲小國。

為什麼被公認聰明的中國人從小開始學英語,大部分人還是說不出口、寫不出來?

英語真的這麼難學嗎?

事實恰恰相反,英語是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僅需575-600小時(約半年)就能做到順暢溝通!

可惜太多人走進了學英語的誤區,一耽誤就是幾年,十幾年。

為了幫助大家學習英語,我特別向你推薦新東方英語詞彙速記大全

① 從0到1構建單詞記憶體系,達到20000+詞彙量!

② 掌握單詞記憶+構造規律,擴展邏輯思維能力!

③ 提升英語綜合能力,輕鬆應對考試、工作、出國!

相關焦點

  • 我是中國人,不愛學外語,外語不及格,說明我愛國?
    我是中國人,不愛學外語,外語不及格,說明我愛國。為什麼被公認聰明的中國人從小開始學英語,大部分人還是說不出口、寫不出來?英語真的這麼難學嗎?事實恰恰相反,英語是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僅需575-600小時(約半年)就能做到順暢溝通!
  • 給孩子報第二門外語, 猶太人學外語的理由打動我了!
    而在所有的知識結構中,猶太人尤其重視孩子學習外語,他們認為外語是世界商人的通行證。猶太人學外語的信念是:會說幾門外語,你就具有幾個人的價值。猶太父母從小教育孩子:要跟對方做生意,就要懂對方的語言,了解對方的思維模式,這樣才能及時把握對方的思想趨勢,對生意做出正確的判斷。「懂對方的語言,是為了掌握對方的思維模式,把握對方的思想趨勢,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 中國人為什麼重視外語學習?
    (中國幫助非洲國家培育雜交水稻,我相信他們的明天將會十分光明)」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的一次集體採訪中,袁隆平院士突然改用英語回答記者們的提問。90歲高齡的袁老因大飈英語而登上熱搜,網友打趣:「活到老學到老,這才是『90後』該有的樣子!」
  • 學外語有什麼用
    他還經常捧來一大堆書給楊苡看,並要求她寫讀書筆記: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b859d0100gw0p.html關於學習外文的重要性,我們還是聽聽這輩子我見過的外文最好的人,《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先生的意見吧。他認為學外語也是在學另一種思維,中國人現在不是英文太好,而是與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差得太遠。
  • 中國人為什麼重視外語學習?
    (中國幫助非洲國家培育雜交水稻,我相信他們的明天將會十分光明)」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的一次集體採訪中,袁隆平院士突然改用英語回答記者們的提問。90歲高齡的袁老因大飈英語而登上熱搜,網友打趣:「活到老學到老,這才是『90後』該有的樣子!」
  • 外語使國內外學生都頭疼,外語太難啦!究竟怎樣才能學好外語呀?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位學生在學習階段都要學很多門功課,難免有自己不擅長的幾門功課。看著每次考試,其餘科目的成績都很好,唯獨在自己不擅長的這門科目上的成績出奇的低,學生本身也很努力的認真鑽研這門科目,但是即使很努力,這門功課的成績也沒有後很大的提升。
  • 你,學外語的動力是什麼?
    算起來,學外語前前後就也已經有十好幾年了,先後學了英語,日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學每種語言都有不同的原因,且聽我說來。後來的事情你們也能猜得到了,我如願以償地進了外國語學院,並且學了英語專業。由於英語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第二外語,於是就學了日語。畢業之後從事了數種英語相關工作,一直沒有停止使用英語,所以我的英語現在依舊保持了相當的水準,這也決定了未來我分享的主要是關於英語方面的東西。但由於在工作中從未使用過日語,得不到練習,所以我的日語水平就日漸式微,之後歸於烏有了。
  • 服務行業學外語、學英語是北京奧運會籌備的重要工作
    [奧組委官員]作為北京奧運會的籌備,服務行業學外語、學英語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北京奧組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正在做這項工作,主要是由北京市外辦負責,北京市外辦下設「學外語辦公室」,據我所知,他們的工作做得是不錯的。北京奧組委為了這項工作編了關於籌備奧運會的外語知識讀本,在服務行業中除了出租汽車司機,還有 飯店、商店等等,他們都在學。
  • 「你看日漫,學日語,看韓劇,學韓語就是不愛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興趣愛好,接觸的人不一樣,接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樣,自然三觀也就不一樣。可是有些人卻偏偏喜歡對別人的事情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的,什麼「你怎麼學日語啊?你怎麼能看日本的動漫、電視劇、電影啊?你怎麼能去日本旅遊啊?」還有「你怎麼看韓劇啊?你怎麼學韓語啊?你怎麼去韓國旅遊啊?」諸如此類云云,我是不清楚問這種問題的人是出於怎樣的一種心理,難道他們還活在幾十年以前嗎?
  • 運用母語教授外語
    中國的外語教學一直是使用語法翻譯法的,著名的許國璋教授的語法翻譯法教材是中國發行最多的英語教材,到目前還是最好的英語教材。目前還健在的英語泰鬥,復旦大學陸谷孫教授前不久也講「在學英語時,一定要把漢語作為維繫民族精神的紐帶,在學英語時要時時對兩種語言進行比較,形成兩個頻道,思維的自由轉換才是更高的境界,切不可失落漢語這個中國人的『魂』」。
  •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舉辦「讀愛國詩 誦中華魂」紅色經典詩歌朗誦...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為進一步堅定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引導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近日,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舉辦主題為「讀愛國詩,誦中華魂」紅色經典詩歌朗誦比賽。選手緊緊圍繞著愛國、愛黨、紅色經典等主題,選取了《七一獻詩》《祖國萬歲》《黨的戰歌》《可愛的中國》《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等一首首帶著濃厚歷史筆墨卻又質樸感人的經典詩歌。
  • 不懂外語,出國自由行也不是事
    印度泰姬陵有人曾經問我:你出國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我說:我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懂外語。的確是這樣的,不懂外語在國外並不會遭到歧視或者冷遇,相反會得到更多的幫助,在伊朗加茲溫,一名警察免費帶著我遊覽了4個小時;在巴基斯坦拉合爾,一家五星級賓館的員工幫我化解了吐吐車夫的明顯敲詐;在印尼泗水,一名華僑免費開車送我跑了幾條街去買機票;在印度擁擠的大巴上,多次被司機安排在副駕位子上享受優待說這些僅僅想告訴不懂外語的朋友們,出國自由行並不難
  • 在外語大學學中文有何不一樣——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2.外語學科再提升需高水平中文學科支撐  注重學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的全面推進,以及「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研究領域的擴展,為外語類高校中文學科「借力」優化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學理支撐。新確立的五大學科研究領域,擴大了外語學科原來的知識體系和學術研究的內涵,凸顯了外語學科的專業性和學術性,同時,也對外語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不懂外語怎樣出國自由行?
    不懂外語怎麼出國自由行?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作為一個幾乎完全不懂外語,已經獨立完成了20個國家自由行的旅行愛好者,分享一些我的體會和方法,希望可以給像我一樣不懂外語想出國自由行的人一些啟發。    曾經有人問我:你出國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我說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懂外語。
  • 學外語難嗎?我自學半個月越南語的成果
    在網上找了越南字母,跟著視頻學,每天大概2個小時吧,學了半個月。回國後再也沒學了,偶爾跟越南人聊天,也還勉強能溝通。截圖中是最近聊天,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打的字。學了半個月,又過去一年多了,還能有這樣的成果,還是不錯吧?你們學習外語都是學校學的吧,感覺難嗎?說說你的經歷。
  • 外語使國內外學生都頭疼,外語太難啦!究竟怎樣才能學好外語呀?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位學生在學習階段都要學很多門功課,難免有自己不擅長的幾門功課。看著每次考試,其餘科目的成績都很好,唯獨在自己不擅長的這門科目上的成績出奇的低,學生本身也很努力的認真鑽研這門科目,但是即使很努力,這門功課的成績也沒有後很大的提升。
  • 日本是世界第二熱愛學外語的國家?聽到「日式外語」,你笑了嗎?
    在全球有3億用戶的免費語言教育公司Duolingo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是繼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二熱愛學外語的國家。據Doolingo統計,在2020年3月~4月期間,日本的新用戶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Doolingo根據用戶的課程聽講完成數平均值,將日本熱愛學外語的地區進行了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東京都,第二是富山縣,第三是山形縣,第四是北海道,第五是石川縣。
  • 他是著名畫家,當年外語零分仍被大學錄取,現在不可能了
    陳丹青當年的準考證1978年,陳丹青參加高考(1977年恢復),外語由俄語變成了英語。因為十年浩劫,當時也沒有多少人懂英語,更何況陳丹青只上到初二就輟了學、下鄉當了知青。在外語考試時,陳丹青看著試卷,就像是看著天書一般,憋了半天也讀不懂半個ABC,於是急中生智,特立獨行地在試卷上寫下12個字:「我是知青,沒上過學,不懂英語。」
  • 學外語如何創造語言環境,真正轉變為外語思維?
    小編發現,很多人學外語學了十幾年,但一張嘴就是教科書式的生硬的外語,滿滿的中式思維。是什麼讓我們無法說出一口地道的外語呢?小編認為,因為我們沒有語言環境,所以只能用中國式思維來學外語,這是最大的問題。那麼有人說了,你說的這些條件我都不具備,我所在的城市沒有英語角,我也沒有錢去報培訓班,也不會上網跟人聊天,那怎麼創造語言環境?其實還有最簡單的,就是看劇!
  • 中文VS外語:談語言的認同
    後來我們一起出去過幾次,但是直到最後,我也不知道這個「安格內斯」究竟姓甚名誰。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學一點中文,我每次回國都不忘買一些童書和影碟。有一次在書店裡,服務小姐明白了我的用意之後不解地說:「幹嘛學中文呵!現在的中國小孩不到三歲就開始學英語了。」同樣的話我們在回德國的班機上再次聽到。當美麗的空姐驚嘆「好漂亮的洋娃娃」時,我女兒就開始用她那南腔北調的中文跟人家聊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