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條一公裡的垃圾帶 就「藏」在吳川海邊?
10月31日,在吳川市海濱街道塘尾海岸,垃圾堆成了高達四五米的垃圾山,有的被海水衝刷到了沙灘上。
10月30日晚,在325國道吳川市塘尾段,一輛貨車滿載廢棄垃圾往吳川市海濱街道塘尾海岸方向開去。
10月31日,相關執法部門到現場查看情況。
廣東吳川市海濱街道塘尾海岸,碧海白沙,延綿悠長,是當地人心目中的「白金海岸」。如今,這片海岸卻因為一道「彩帶」而沒了往日的整潔。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接到吳川市民報料,在吳川市塘尾海岸邊的堤壩上,由於長期存在垃圾傾倒亂象,海邊出現了一條近一公裡長的「垃圾帶」。記者多日走訪調查了解到,這些海邊的垃圾大部分是製造漁網所產生的工業廢料,部分漁網作坊僱用卡車,將廢料偷偷運至海邊傾倒。
10月31日,吳川市相關部門前往現場進行調查,承諾於5天內將海灘上的固體垃圾進行清理後分類處理,並將儘快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完善有關監管機制。
●南方日報記者 徐勉 實習生 呂陽 發自吳川
本版攝影 南方日報記者 吳明
海邊垃圾堆成山,形成近一公裡垃圾帶
「以前算得上白金海岸,現在走近都困難。」近日,有吳川市民向南方日報記者反映,在吳川市海濱街道內的塘尾海岸上,由於岸邊的垃圾越堆越多,最終形成一條「垃圾帶」,附近村民散步都成難題。
在進入塘尾海岸的主路口,記者看到多處當地政府部門設置的警示牌,寫著「禁止一切車輛運輸各種餘泥、垃圾進入,海堤壩上禁止倒放一切的餘泥、垃圾,違者重罰並追究法律責任」。
進入塘尾海岸後,陸地和海岸由一道堤壩相隔,陸上是幾十塘蝦池,堤壩另一邊是無邊的大海。在堤壩靠海一側,大量破漁網、繩索等工業垃圾被傾倒於此,其間混雜著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受風沙影響,不少垃圾被埋入臨海的沙石中。堤壩周圍則堆積著不少未被風沙掩埋的廢料,有些廢料上已長出1米多高的雜草,而部分廢料從外觀和破損程度來看,應該是近日「新來的」。
根據記者現場實地步行測算,這條海邊的垃圾帶近1公裡長,最高處高近5米。站在海邊堤壩的一處高點向下望去,部分垃圾直接被堆近靠海位置,有明顯浸泡和過水的痕跡。
記者近距離觀察這些垃圾發現,裡面有鞋子、酒瓶等生活垃圾,還有磚石、鐵絲等建築垃圾,但更多的是生產網繩的工業廢料,而這些廢料構成複雜,材質從棉布、尼龍、塑料、皮料到橡膠都有。經過日積月累,有些網繩已經扎進了海灘,輕輕一扯,剩下的半段就留在了沙灘裡。
隨著垃圾越積越多,目前,部分堤壩的垃圾已經堆放不下,甚至有些垃圾直接倒在壩上。「去年還僅僅是一個山頭,今年則成了垃圾帶。」一位農戶感慨道。
調查
垃圾車頻繁入場,村民誤以為能「固沙抗風」
這些垃圾來自於何處,又如何被運到海邊?
為此,記者連日來在吳川多地走訪,並於10月30日晚,在325國道塘尾段發現了一輛滿載廢舊網繩等工業廢料的卡車。
深夜,記者跟隨該卡車進入海港大道,途經吳川碧桂園,通過泥濘小路,最終到達海邊。記者嘗試詢問卡車司機裝載貨物的情況,卻被對方勸阻。
「有兩三年時間了,最近一年來得特別頻繁。」塘尾海岸一位養蝦工人介紹說,沿海垃圾帶的形成由來已久,起初,偶有車輛入場,扔下一車垃圾就走。然而今年以來,垃圾車傾倒卻越來越頻繁,「三四月時幾乎天天來,最近一個月來一兩次。」
為了避免傾倒垃圾被發現,許多司機選擇在夜間將垃圾運入。據養蝦工人介紹,垃圾車在夜裡進場時,不少工人已經休息。對於外來的垃圾車,起初還有部分工人前去阻止,後來時間久了,工人們也慢慢習慣,「不想去惹麻煩」。
有曾在吳川從事垃圾傾倒貨運的司機告訴記者,當地不少漁網作坊將垃圾處理工作交給貨運司機,廢棄網布、塑料、網繩等被統一打包,交由司機自行處理,司機則得到數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回報。對於這些廢物是否有害,能否隨意丟棄,該司機表示,大多只是「接單幹活,不會多問」。
有多位農戶告訴記者,網繩是外來卡車傾倒的主要垃圾,但經過幾個月觀察,這些網繩並不對蝦塘養殖產生影響。與此同時,農戶認為,過去蝦塘常常在颱風天面臨潰堤和被海沙覆蓋的風險,但垃圾逐漸堆成山後,好像有了「加固堤壩」的作用。久而久之,農戶對傾倒網繩垃圾等更加放任,將垃圾傾倒在塘尾海岸成為清理漁網廢料的捷徑。
查處
承諾5天內對垃圾堆進行分類處理
10月31日上午,記者掌握了現場情況後,向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進行反映。隨後,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廣東省漁政總隊吳川大隊、吳川市海濱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來到塘尾海岸垃圾堆放現場。
「肯定是違法行為!抓到一起,嚴懲一起!」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相關政府部門堅決反對此類隨意傾倒固體廢棄物的行為。
在垃圾帶逐漸成型的幾年時間裡,吳川的監管部門並非對此事一無所知。據海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曾在去年接到過村民舉報,立即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到垃圾傾倒現場進行過勘查,並設立了路卡,然而去年在現場並未抓捕到司機。如今記者在該海岸另一入口處看到,路卡被破壞的痕跡清晰可見。
「海邊傾倒垃圾行為的監管問題,涉及公安、漁政、路政、街道辦等多個部門。」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監理所伍所長介紹,垃圾處理是吳川當地基層工作難題之一,打擊隨意傾倒垃圾需要多部門配合。伍所長舉例說,在偵辦案件時,就需要協調公安部門配合來確定傾倒垃圾的車輛、人員,並追蹤垃圾的來源。
對於此次所發現的「垃圾帶」處置情況,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於10月31日下午發布通告稱,將在5天內對海灘上的固體垃圾進行清理後分類處理,下一步將立行立改、舉一反三,進一步完善有關監管機制。吳川分局還表示,吳川市將會加強鎮街政府的巡查力度,同時建立環保、公安、城綜等多部門聯動機制。建築垃圾處理方面,市住建、公安、交通、城市綜合執法等部門要依法查處不在指定地點傾倒建築垃圾等違法行為。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市住建、城綜和屬地鎮街要嚴肅查處違法傾倒生活垃圾行為;工業垃圾處理方面,生態環境和公安部門要密切配合,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工業固廢的違法犯罪行為;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對轄區工業企業監管,規範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行為。
(責編:陳育柱、胡葦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