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吳川海邊垃圾堆成山,形成近一公裡垃圾帶

2020-12-15 廣東頻道

原標題:這條一公裡的垃圾帶 就「藏」在吳川海邊?

  10月31日,在吳川市海濱街道塘尾海岸,垃圾堆成了高達四五米的垃圾山,有的被海水衝刷到了沙灘上。

  10月30日晚,在325國道吳川市塘尾段,一輛貨車滿載廢棄垃圾往吳川市海濱街道塘尾海岸方向開去。

  10月31日,相關執法部門到現場查看情況。

  廣東吳川市海濱街道塘尾海岸,碧海白沙,延綿悠長,是當地人心目中的「白金海岸」。如今,這片海岸卻因為一道「彩帶」而沒了往日的整潔。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接到吳川市民報料,在吳川市塘尾海岸邊的堤壩上,由於長期存在垃圾傾倒亂象,海邊出現了一條近一公裡長的「垃圾帶」。記者多日走訪調查了解到,這些海邊的垃圾大部分是製造漁網所產生的工業廢料,部分漁網作坊僱用卡車,將廢料偷偷運至海邊傾倒。

  10月31日,吳川市相關部門前往現場進行調查,承諾於5天內將海灘上的固體垃圾進行清理後分類處理,並將儘快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完善有關監管機制。

  ●南方日報記者 徐勉 實習生 呂陽 發自吳川

  本版攝影 南方日報記者 吳明

  海邊垃圾堆成山,形成近一公裡垃圾帶

  「以前算得上白金海岸,現在走近都困難。」近日,有吳川市民向南方日報記者反映,在吳川市海濱街道內的塘尾海岸上,由於岸邊的垃圾越堆越多,最終形成一條「垃圾帶」,附近村民散步都成難題。

  在進入塘尾海岸的主路口,記者看到多處當地政府部門設置的警示牌,寫著「禁止一切車輛運輸各種餘泥、垃圾進入,海堤壩上禁止倒放一切的餘泥、垃圾,違者重罰並追究法律責任」。

  進入塘尾海岸後,陸地和海岸由一道堤壩相隔,陸上是幾十塘蝦池,堤壩另一邊是無邊的大海。在堤壩靠海一側,大量破漁網、繩索等工業垃圾被傾倒於此,其間混雜著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受風沙影響,不少垃圾被埋入臨海的沙石中。堤壩周圍則堆積著不少未被風沙掩埋的廢料,有些廢料上已長出1米多高的雜草,而部分廢料從外觀和破損程度來看,應該是近日「新來的」。

  根據記者現場實地步行測算,這條海邊的垃圾帶近1公裡長,最高處高近5米。站在海邊堤壩的一處高點向下望去,部分垃圾直接被堆近靠海位置,有明顯浸泡和過水的痕跡。

  記者近距離觀察這些垃圾發現,裡面有鞋子、酒瓶等生活垃圾,還有磚石、鐵絲等建築垃圾,但更多的是生產網繩的工業廢料,而這些廢料構成複雜,材質從棉布、尼龍、塑料、皮料到橡膠都有。經過日積月累,有些網繩已經扎進了海灘,輕輕一扯,剩下的半段就留在了沙灘裡。

  隨著垃圾越積越多,目前,部分堤壩的垃圾已經堆放不下,甚至有些垃圾直接倒在壩上。「去年還僅僅是一個山頭,今年則成了垃圾帶。」一位農戶感慨道。

  調查

  垃圾車頻繁入場,村民誤以為能「固沙抗風」

  這些垃圾來自於何處,又如何被運到海邊?

  為此,記者連日來在吳川多地走訪,並於10月30日晚,在325國道塘尾段發現了一輛滿載廢舊網繩等工業廢料的卡車。

  深夜,記者跟隨該卡車進入海港大道,途經吳川碧桂園,通過泥濘小路,最終到達海邊。記者嘗試詢問卡車司機裝載貨物的情況,卻被對方勸阻。

  「有兩三年時間了,最近一年來得特別頻繁。」塘尾海岸一位養蝦工人介紹說,沿海垃圾帶的形成由來已久,起初,偶有車輛入場,扔下一車垃圾就走。然而今年以來,垃圾車傾倒卻越來越頻繁,「三四月時幾乎天天來,最近一個月來一兩次。」

  為了避免傾倒垃圾被發現,許多司機選擇在夜間將垃圾運入。據養蝦工人介紹,垃圾車在夜裡進場時,不少工人已經休息。對於外來的垃圾車,起初還有部分工人前去阻止,後來時間久了,工人們也慢慢習慣,「不想去惹麻煩」。

  有曾在吳川從事垃圾傾倒貨運的司機告訴記者,當地不少漁網作坊將垃圾處理工作交給貨運司機,廢棄網布、塑料、網繩等被統一打包,交由司機自行處理,司機則得到數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回報。對於這些廢物是否有害,能否隨意丟棄,該司機表示,大多只是「接單幹活,不會多問」。

  有多位農戶告訴記者,網繩是外來卡車傾倒的主要垃圾,但經過幾個月觀察,這些網繩並不對蝦塘養殖產生影響。與此同時,農戶認為,過去蝦塘常常在颱風天面臨潰堤和被海沙覆蓋的風險,但垃圾逐漸堆成山後,好像有了「加固堤壩」的作用。久而久之,農戶對傾倒網繩垃圾等更加放任,將垃圾傾倒在塘尾海岸成為清理漁網廢料的捷徑。

  查處

  承諾5天內對垃圾堆進行分類處理

  10月31日上午,記者掌握了現場情況後,向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進行反映。隨後,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廣東省漁政總隊吳川大隊、吳川市海濱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來到塘尾海岸垃圾堆放現場。

  「肯定是違法行為!抓到一起,嚴懲一起!」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相關政府部門堅決反對此類隨意傾倒固體廢棄物的行為。

  在垃圾帶逐漸成型的幾年時間裡,吳川的監管部門並非對此事一無所知。據海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曾在去年接到過村民舉報,立即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到垃圾傾倒現場進行過勘查,並設立了路卡,然而去年在現場並未抓捕到司機。如今記者在該海岸另一入口處看到,路卡被破壞的痕跡清晰可見。

  「海邊傾倒垃圾行為的監管問題,涉及公安、漁政、路政、街道辦等多個部門。」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監理所伍所長介紹,垃圾處理是吳川當地基層工作難題之一,打擊隨意傾倒垃圾需要多部門配合。伍所長舉例說,在偵辦案件時,就需要協調公安部門配合來確定傾倒垃圾的車輛、人員,並追蹤垃圾的來源。

  對於此次所發現的「垃圾帶」處置情況,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吳川分局於10月31日下午發布通告稱,將在5天內對海灘上的固體垃圾進行清理後分類處理,下一步將立行立改、舉一反三,進一步完善有關監管機制。吳川分局還表示,吳川市將會加強鎮街政府的巡查力度,同時建立環保、公安、城綜等多部門聯動機制。建築垃圾處理方面,市住建、公安、交通、城市綜合執法等部門要依法查處不在指定地點傾倒建築垃圾等違法行為。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市住建、城綜和屬地鎮街要嚴肅查處違法傾倒生活垃圾行為;工業垃圾處理方面,生態環境和公安部門要密切配合,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工業固廢的違法犯罪行為;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對轄區工業企業監管,規範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行為。

(責編:陳育柱、胡葦杭)

相關焦點

  • 湛江海邊驚現2米高「垃圾山」 延綿一公裡
    最近,我們接到湛江市吳川市的市民報料,稱在塘尾海岸有一座「垃圾山」,讓本來美麗的海邊變成一個大型垃圾場。住在吳川海濱街道 頤康俱樂部旁的居民帶著記者來到海邊,他們說這裡堆積有長長的垃圾帶,讓原本美麗的海灘,現在都沒人願意來了。記者沿著海岸行走,原本腳下的泥土全部變成垃圾,走了近200米後,記者是站在一座「垃圾山」上做報導。
  • 垃圾已全部清理 海邊護坡現雛形
    湛江吳川垃圾帶報導追蹤 去年11月1日,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曝光了湛江吳川海濱街道海岸藏著一條綿延近千米的垃圾帶。報導刊發後,吳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問題處理工作領導小組,開展整治工作。在整治近10個月時間後,近日,記者再次來到此前垃圾帶所在地吳川頤康海岸,一公里海岸線上的垃圾帶已清理完畢,海岸邊正在修建的磚石護坡已逐漸形成,相比於此前,如今海邊的環境大為改觀。
  • 地方新聞精選|廣東湛江海邊現1公裡垃圾帶 湖北16家A級旅遊景區被...
    針對網傳「山西祁縣交通運輸局存在亂執法且與黃牛勾結」一事,祁縣縣委宣傳部10月31日回應稱,相關部門正在調查。此外,祁縣交通運輸局一工作人員否認該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存在亂執法與黃牛勾結等問題。【廣東】湛江海邊現1公裡垃圾帶,官方回應:計劃用5天清理10月31日,紅星新聞《廣東湛江海邊驚現1公裡垃圾帶村民認為垃圾可以「防颱風」》報導,曝光了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海濱街道塘尾海岸一條長達1公裡、由廢棄網繩、建築垃圾構成的垃圾帶,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
  • 汙水管堵塞 垃圾堆成山
    在路的一側,有一條20多釐米寬的水槽,水槽由北向南延伸,呈不規則形狀,裡面的水質顏色呈灰黑色,水面冒著水泡,漂著垃圾。有不少窄小的胡同和村內主道相連,胡同兩側是村民家的一扇扇大門。在其中一條胡同的地面上,有一條彎曲細長的汙水帶,從胡同深處一直流到主路的水槽裡。在村中央的一戶人家院牆腳下,伸出來一根白色的水管,管口往下滴水,地面已經積了一攤水。
  • 蘭州五一山拆遷區垃圾成山 有人在垃圾堆裡圈地養羊
    五一山拆遷區垃圾成山 有人在垃圾堆裡圈地養羊草場街、鹽場路街道辦以屬地不明相互推諉五一山西山腳下拆遷區成了垃圾收購者的聚集地。  近兩年來,位於城關區五一山省級森林生態旅遊區西山腳下的拆遷區,成了垃圾收購者的聚集地。
  • 雲崗地區多個小區垃圾一周無人清運,分揀不達標緻垃圾堆成山
    上周,多名家住豐臺雲崗地區的居民反映,雲崗多個小區的垃圾近一周來一直無人清運,垃圾桶裡裝不下的垃圾,已經在桶外堆成了小山,對居民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響。
  • 吳川老闆白手起家的幾個故事,看了才知道人家為什麼能發達
    到了海口,一位朋友說,晚上有個吳川老闆請我們吃飯,地點是當時海口最豪華的海口賓館。晚上,大家先到包房,過了沒一會兒,只見一個穿著泛白襯衫和一條皺皺西褲約50歲左右的男人走進來,其貌不揚,貌似還有點猥瑣。他一進來,整個包房裡的人都皺了下眉頭,捂了下鼻子,因為這個男人似乎渾身散發著一股臭氣。朋友介紹說,這位吳川的李老闆是做垃圾分揀生意的,大家才恍然大悟。
  • 疫情期間廣東自駕遊海灘度假 小眾人少好玩的海邊推薦 湛江鼎龍灣
    廣東自駕遊疫情期間海灘度假推薦:小眾人少好玩的海邊——湛江鼎龍灣,心遊旅遊旗下廣東去海灘旅遊網特別提供。不要報復性消費,只要報復性享受,憋壞了的心,始終都要到大自然中去放縱。2、海洋度假氛圍濃鬱,德薩斯水世界主題樂園、16公裡黃金海岸線、情人沙灘風情街等非常不錯的,特別是德薩斯樂園,共設置7大區域32種驚心動魄的水上冒險滑道以及突破地心引力的遊樂項目, 深受全國遊客熱捧。
  • 九峰山成「垃圾山」,最新回應來了
    九峰山令人嘆息的是,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白雪皚皚的九峰山穿上了「髒外套」:沿途遍布垃圾,礦泉水瓶、飯盒、塑膠袋,野生猴子也在垃圾堆裡覓食,儼然變成了「垃圾山」。遊客嘆息:九峰山成「垃圾山」猴子在垃圾堆裡覓食小編了解到,九峰山位於彭州市西北部的大寶鄉境內。山脈自川西北綿延200餘裡,拔地而起,九峰矗立。
  • 我國鄉村隨地亂扔陋習難改 垃圾堆成山臭氣燻天
    在當地人記憶中,這裡已從最初的垃圾堆變成了如今名副其實的垃圾山,以後會如何,人們無法想像。  「倒了有幾十年了,每天都有幾十車垃圾……」乾縣漠西社區的張老太太說,多年來每當走到橋邊,她都感到心裡堵得慌。  垃圾「吃人」惡臭瀰漫  很多當地人都還記得,幾年前,一位中年男子被這座垃圾山吞噬。
  • 吳川濱海旅遊串珠成鏈凸顯集聚效應
    經歷了不平凡的2020年上半年,吳川濱海旅遊產業市場的復甦速度迅速,在建項目經歷緊張的搶工期趕進度後,全部進入預期的進度軌道,串珠成鏈的集聚效應凸顯。新牌匾一到手,景區管理方馬上又籌謀向國家5A級景區發起衝擊。他們把各項評分標準細化,專人跟蹤。鼎龍灣是去年廣東新增8家4A級景區中唯一的濱海旅遊景區,也是湛江市第6家4A級景區。目前,廣東在21個地級市中,僅有9個地級市擁有5A級景觀,粵西獨有陽江海陵島大角灣一家。
  • 與垃圾為伍的國家首都,經濟發達垃圾堆成山,還是個旅遊城市
    然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奇怪的國家首都,這個國家的首都天天與垃圾為伍,垃圾都能堆成山了,空氣中瀰漫著垃圾和糞便的味道,但是這個國家的國力卻十分強大,這就是神奇的印度首都新德裡。然而在這樣一個人口基數超大的城市卻極少能見到垃圾箱,大部分城市街道缺乏地下排水溝,導致整個城市垃圾遍地、汙水橫流。印度的街道上是不限制牛的交通的,因為牛在印度是聖潔之物,所以牛在印度的街道上更是可以隨意通行,牛的排洩物也就留在了街道上且沒人清理。
  • 廣東湛江20公裡銀灘變黑灘,近百條管道排汙多年
    【#廣東湛江20公裡銀灘變黑灘#:近百條管道排汙多年】據@DV現場 報導,近日,廣東湛江吳川市民反映,多年來,大量未經處理的對蝦養殖尾水直接排放,嚴重汙染了海洋環境,金海岸變成了黑沙灘。記者徒步全程察看這段海灘,所見景象觸目驚心——灰黑色為主的海灘汙水橫流,滿地死魚,惡臭襲鼻。
  • 廣東吳川「飄色」絕技
    圖1:吳川漂色喜迎2008北京奧運會廣東湛江的吳川市的飄色、泥塑、花橋被譽為"吳川三絕",飄色乃「三絕」之首。吳川飄色由來已久,在明末清初時由廣東番禺沙灣傳入吳川。期間經過吳川民間藝人的精心打造,更顯現出飄逸靈巧的風格。
  • 寧波象山港海域垃圾成山 海灘惡臭水如醬油(圖)
    為探查事實,晨報記者驅車350多公裡,趕赴象山海濱進行實地調查,現場的情景讓人觸目驚心:曾經美麗而寧靜的象山海濱港灣,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垃圾山,數以百噸計的垃圾堆放在這裡,遠在1公裡外都能聞到陣陣惡臭;從垃圾堆滲出的黑水,濃如醬油,裝滿了6個大池子,再從一道小閘門溢出,泛起一股股白色的泡沫,徑直流向海中,近岸的灘涂已經被染成墨黑……  記者採訪了解到,象山縣海濱垃圾場已經形成了十多年,全縣甚至鄰縣的垃圾都堆放在這裡
  • 廣東吳川回應「水產養殖導致20公裡銀灘變黑灘」:加快整改
    廣東吳川回應「水產養殖導致20公裡銀灘變黑灘」:加快整改 實習生 林奕菲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08-05 17:26
  • 成都彭州九峰山變「垃圾山」招猴子覓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據新京報我們視頻)九峰山垃圾成山近日,有遊客稱元旦期間位於成都市彭州市的景點九峰山遊客棧道沿途已是垃圾成山一名成都遊客稱,1月2日,自己駕車前往九峰山腳,換步行一路上山看雪景,沒想到,雪景沒看過癮,自己卻在垃圾堆和人堆裡來回擠了4個小時,新年看雪景的體驗相當失敗。「從山腳無雪覆蓋的水泥路到山腰上白雪覆蓋的遊客棧道,沿途的垃圾越來越多,垃圾堆已經把美麗的雪景覆蓋了!」
  • 阿爾巴尼亞大型垃圾填埋場距海邊僅1公裡 或成汙染源
    阿爾巴尼亞大型垃圾填埋場距海邊僅1公裡 或成汙染源 2018-07-20 02:20:54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5 當地時間2018年7月19日,阿爾巴尼亞都拉斯,拾荒者在Porto Romano垃圾填埋場撿拾垃圾。
  • 山西運城一「垃圾山」堆在鹽湖邊,遭群眾質疑當地失察失管
    山西運城的鹽湖極具盛名,早已被當地政府設為溼地保護區,然而,就在鹽湖的水邊卻堆成了山一般的垃圾堆,環境問題堪憂。日前,當地知情人反映,鹽湖區解州鎮境內的鹽湖水域旁,硝池和解池中間,多年來一個如山般的垃圾堆已經越堆越高,嚴重影響當地環境和形象,而且該垃圾堆距離關帝廟旅遊景區也不過一公裡多的距離,知情人稱當地群眾對此頗有微詞,但多年來非但沒有改善,反而越堆越高。
  • 吳川泥塑傳承人:講述了他的非遺情結和傳承...
    日前 廣東衛視新聞頻道 《飛越廣東·全面小康》欄目 播出專題片 《非遺傳承人簡向東:一份專注,一輩子堅守》 介紹了湛江籍藝術家——今年71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