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國原創詩詞節目,節目以弘揚中國傳統詩詞文化為宗旨,以寓教於樂為目標,集知識性和娛樂性於一體,通過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說到中國詩詞,那不得不提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了。從古老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到「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從「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歷朝歷代有名無名的詩人們留下了燦若星河且膾炙人口的美麗詩篇。詩歌是情感的高度凝縮,是文字的錘鍊萃華,我們在詩歌的浸潤下感受著文字和韻律之美,讓古老而醇香的文化深深積澱在彼此的靈魂最深處。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延續了「人生自有詩意」這個主題,旨在把古典詩詞這一中華文化精華,用有趣的題目、緊張的對抗、精彩的解讀以及溫暖的深情,傳達給每一個中國人。還記得董卿還做主持時的人生格言「當這種執著和熱愛成為一種習慣,在哪個城市並不重要,就像你愛上了一個人,生活了10年之後,不僅有感情,還包含很多醇厚的東西!」現在算來《中國詩詞大會》是與大家一年一度的相約,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我們攜手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起聽「稻花香裡說豐年」,一起嘆「霜葉紅於二月花」,一起盼「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季節有四季,詩詞也有四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來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品詩意人生,看四季風光,而我們過去讀過的書背過的文章,終將化成血肉充盈我們的人生。節目所選的詩詞不一定特別的難,但是意境都非常的好,可能學生時代都背誦過,可是現在有些已經遺忘了,通過這個節目更加感覺中華詩詞文化真的博大精深,古人的文化底蘊也非常的深厚。
詩是什麼?最初的詩就是「有感而歌」。寫詩的過程就是感受和表達。讀詩的過程就是接收和體會。所以,對詩而言,無論創作還是欣賞,離不開的都是審美。可是,粗暴的詩歌教育只講知識,不講審美。以致大多數人早已經「不覺其美」了。詩的語句是知識;詩的格律是知識;詩的背景是知識;詩的主題是知識;詩人的字號、生平、風格……無一不是知識。所謂愛詩,不僅可以讀,還可以試著寫:寥寥幾句,說出親身經歷的怦然心動。詩詞之美,情懷之美,讓我們充滿了身為中華兒女的驕傲,古人都如此優秀,今朝青年怎可蹉跎荒廢?
詩詞有它獨特的魅力,有不同的內涵,同樣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裡會有不同的含義。現在經濟的全球化越來越好,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因此很多中國人逐漸的被國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所吸引!而我們自己本身的文化和習俗逐漸被大家遺忘甚至遺棄!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大學,人們的課本上出現的都是國外的經典國外的名著,而中國的詩詞歌賦所佔比例逐漸被縮減!重視度逐漸削弱!《中國詩詞大會》的出現剛好給我們帶來了轉機,勾起了國人對中國詩詞的興趣,一時間,唐詩宋詞詩浪翻滾,從電視屏幕上撲入尋常人的生活裡來。早幾年滿大街孩童吟誦「春眠不覺曉」「床前明月光」的熱鬧景象重現大江南北,一時間春潮湧動,春光爛漫。
整個節目的所有環節都很完美,場景,配樂,環節設計,嘉賓,主持人,乃至每一位選手,都蘊含著中華文明的氣息,它喚起了我們心底深處對傳統詩詞文化的喜愛與嚮往。這是每一位華夏兒女內心深處的渴望,骨子裡對祖國的親近,流傳了千百年的詩詞之美,豈是寥寥數語就能描述的呢?評委們對於詩詞的解說既能讓詩詞更加淺顯易懂,也能讓人從短短幾句詩中充分感受到作者那個年代的滄桑,作者作詩時的心境,將厚重的歷史感用詼諧幽默、簡單易懂的文字解說出來,無疑更能吸引人去感受詩詞的美,詩詞的重。
長期以來,我們的綜藝節目都是以娛樂效果為目的錄製的,這些綜藝節目狗血撕逼瞎胡鬧,相親哄娃鬼哭嚎,何等無聊,何等低俗,把大眾審美無限拉低。然而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春風化雨,滋潤心田,在這樣一檔節目面前,小鮮肉走開,腦殘粉現形,讓真正的文化,知識走上檯面,讓博大精深的中國詩詞文化打動觀眾,感染每一個人。歸根結底,拯救綜藝節目還是得靠央視啊。在如今這個行色匆匆的社會裡,我們真的應當偶爾停下匆忙的腳步,尋一個靜謐的下午,沐浴在午後的陽光下,輕輕的誦讀詩詞,體會那份淡雅的美好,回味詩詞曾帶給我們的那份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