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在大快朵頤!

2020-12-12 八兩科學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鮮花枯敗凋落,落在地上會成為珍貴的養分,而當鯨魚死亡後,也會給大海留下一個持續數十年或數百年之久的「綠洲」,科學家給這過程起了一個飽含詩意的名字—鯨落(Whale Fall)

但海洋浩瀚無際,在鯨魚死亡後完全沉到海底之前幾乎不可能發現它。不過日前美國海洋研究團隊在加州海岸幸運地撞見這個罕見又駭人的鯨落現場,只見周圍還有一群章魚、清道夫魚跟食骨蠕蟲在大快朵頤。

據《Science Alert》報導,非營利組織「海洋勘探信託組織(OET)」的「鸚鵡螺號探險隊」日前在蒙特雷灣國家海洋保護區操作無人潛水器(ROVs)探索戴維森海山(Davidson Seamount)時意外拍到這個海底奇景。團隊原本是打算尋找雌章魚等活體標本,沒想在水下3200米(10500英尺)深處發現許多深海章魚、螃蟹和多毛綱(polychaetes)等生物附著在鯨魚屍體上「開party」的畫面。

有一位女船員表示:「oh!這是鯨落,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太神奇了。」

探險隊領隊Nicole Raineault表示:「這是探險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之一,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會找到什麼。」

從畫面上可以看到,很多章魚、清道夫魚和螃蟹等生物爬在鯨魚骨架上,差不多屬於鯨落的第二階段過渡到第三階段間。團隊初步判斷,這個一個相對較新的「鯨落」,大約只形成4個多月,裡面還殘留一些內臟器官和脂肪。而鯨魚屍體全長大約4至5米,推測屬於灰鯨,因為鬚鯨的特徵在其顎骨上清晰可見。

團隊計劃搜索周圍想看看有沒有其他的鯨落現場,如果發現屍體確實是灰鯨,或是搜索到其他灰鯨屍體,那麼有可能為今年北美灰鯨大量異常死亡的提供一絲線索。

由於科技水平的的關係,海底對人類來說,多年來都是未知的陌生領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的看到「鯨落」現象是在1987年,由Craig Smith率領的團隊第一次仔細探索由鯨魚身體創造出的生態系統。後來科學家們為了研究鯨落,多次尋找自然死亡的鯨魚進行實驗(過去15年中,科學家在不同的水深沉下了5隻死亡鯨魚屍體),看看鯨屍沉海之後發生了什麼?

多次實驗研究得出,鯨落主要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鯨魚屍體沉至海底:鯨魚死亡時,體型越大,越難下沉,第一個被鯨魚屍體吸引過來的是鯊魚,被鯊魚大吃一頓後的鯨魚就開始緩緩沉下。剛沉入海底的鯨魚還有很多肉,隨後海底瞬間沸騰,睡鯊、鼠尾魚、雪蟹、陽遂足、端足類、盲鰻等食腐動物爭先恐後的搶肉吃,它們一天吃掉40到60公斤的肉。

第二階段是無脊椎動物的盛宴:鯨魚肉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但是還有很多肉屑。這時甲殼類、軟體類、多毛綱動物出現,如Osedax屬的食骨蠕蟲吸食鯨魚骨頭富含豐富的油脂。

第三階段是大量厭氧細菌進入鯨骨和其它組織,分解骨骼中的脂質,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鹽作為氧化劑,產生硫化氫。最後一個階段是鯨魚骨架中的營養(有機物質)被吃光,變成礦物遺骸作為礁巖成為微生物們的聚居地,告訴大海曾經有隻鯨魚存在過。

簡而言之,鯨魚死亡後創造的生態系統可以持續數十年或百年之久,這就是鯨落。大海用這麼多資源將鯨魚養得這麼大,鯨魚死掉後,這些資源就歸還給大海,這是海洋上層到底層的資源循環,周而復始。倘若沒有了鯨落,海洋的下一代就無法孕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正在蠶食軀體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正在蠶食軀體鯨魚是世界上體型最龐大的生物,一條鯨魚的死亡,所造成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要深遠,伴隨隨著鯨魚的軀體沉入海底,大量的生物會以此為食。甚至會誕生新生物,於是就有「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就拍到罕見的「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後,大量的生物在此繁衍生息,從拍攝下來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這句體鯨屍已被蠶食的只剩下骨架了,一群食骨蠕蟲正在消耗著骨骼上的脂肪,在現場還發現很多生物,其中,包括蟹類,海鯰魚,多毛類和深海章魚等。
  • 科學家為何說鯨落是海洋生命綠洲?鯨落萬物生能供養海底生命百年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的鯨落什麼是鯨落呢?鯨落,指的是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有朋友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鯨是海洋動物,死後沉入海底有什麼好稀奇的呢?如果是一隻小魚死後沉入到海底,這沒有什麼好稀奇的。但是不要忘記了,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例如藍鯨的重量可達150噸,抹香鯨的重量也有30~40噸。這麼巨大的鯨死亡後沉到海底對於海底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會形成一個依靠鯨魚屍體而存在的生態系統。
  • 鯨屍沉海之後發生了什麼?
    一層紅色的食骨蠕蟲(Osedax)密集地覆蓋在椎骨表面。4月11日,在太平洋上又是平靜的一天。這樣的好天氣很適合乘船或坐上皮划艇去欣賞落日的餘暉。但2007年的這一天,蒙特利海灣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就沒有這麼悠閒了,他們在忙著把一頭鯨魚的屍體沉到海底,人為進行一次微生物學家所謂的「鯨落」(whale fall)實驗。當時的場面看起來有些荒謬。
  • 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
    目前, 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不足50個。 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 其長期的觀測價值不言而喻!
  • 鯨奇一刻: 「認清」鯨落的真面目
    鯨落是什麼?鯨落是指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過程。鯨落之後在海底形成非凡的鯨落生態系統(whale-fall ecosystem),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在貧瘠的海洋深處,鯨落供養著眾多的生物,包括少數一些與鯨落共生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研究表明,鯨落與少數無脊椎動物的共生現象可能在30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
  • 神奇的冷知識——鯨落
    最近,小編在網絡裡衝浪時發現一條熱搜#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贊]央視新聞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昨天,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這看似驚悚的屍骸,卻是世上最浪漫的重生
    ,拍到了一副罕見,又有些恐怖的畫面——一隻已經死亡的鯨魚靜靜地躺在海底,無數的章魚,還有一些其它的海洋生物,攀附在鯨魚的骨架上,大快朵頤。鯨落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自然現象,形成的條件特別的苛刻,只有一條足夠大的鯨魚屍體,落入超過1000米深的海底時才有可能出現:三個條件,「大」,「深」,「鯨魚」,缺一不可。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這份來自深海的浪漫你了解多少?
    如果把深海海底比作荒漠,與深海熱液、冷泉一樣,鯨落如同荒漠中的「綠洲」,也好似一個「移動中轉站」,為海底生物提供補給。國際上對鯨落的研究始於1987年,夏威夷大學的科考人員乘坐潛水器首次發現海底的鯨落生態系統,隨後科學家們逐漸開始探索這一另類生態系統之謎。
  • 「鯨落」是什麼意思?
    鯨落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只要你把鯨落的「落」理解了,基本上就可以明白什麼是鯨落了。鯨落的「落」在這裡不僅是動詞,表示落下,而且也是名詞,表示停留、聚集的意思,如群落,村落等。當一條鯨魚在海洋中死去的時候,龐大的屍體會沉到海底。然後在營養成分稀少的深海中,用自己的死亡,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可以維持上百種無脊椎動物生存長達十幾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態系統,成為孤獨深海裡最溫暖的綠洲。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悲壯的過程一個名字,叫做「鯨落」。
  • 一鯨落,萬物生!這個星球上最浪漫的死亡——「鯨落」
    今年4月3日,央視報導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什麼是「鯨落」呢?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 鯨落(Whale Fall)。
  • 一鯨落,萬物生,蘿崗驚現罕見的「鯨落」現象!
    蘿崗驚現罕見的「鯨落」現象!此奇景為蘿崗一網友「濚濚」於9月11日所攝,「巨鯨」的眼睛、口、鰭、身體、尾巴等部位清晰可見,活靈活現!
  • 鯨落與熱液、冷泉——深海生命的三大「綠洲」
    荷花圖估價60萬到120萬港幣,服不服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何為「鯨落」?
  • 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被稱為「鯨落」,而鯊魚死了叫「鯊凋」
    鯨落(Whale Fall),指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當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一鯨落,萬物生」,因此鯨落被稱作「海底的綠洲」。
  • 鯨落——大自然最隆重的葬禮
    這種生物名叫鯨。還記得之前看地理大發現的紀錄片,科學家通過潛水攝像機探索深海時,遇到一個龐然大物,當鏡頭拉近些,原來是一具鯨魚的屍骨。屍骨長達十五米,相當龐大。鏡頭再拉進一些,科學家才發現,原來鯨魚的屍骨上如此熱鬧。有許多章魚吸附在屍骨上,還有數不清的不知名海洋生物,正在蠶食著鯨魚的屍體。
  • 女生對男生說:鯨落,是想表達什麼?
    何謂鯨落?當鯨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並在此過程中形成一個獨特的深海生態系統,生物學家稱這一過程為鯨落。這個系統包括鯨的屍體、屍體墜落的過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態系統。普遍認為,鯨落包括移動清道夫階段、機會主義者階段、化能自養階段以及礁巖階段。移動清道夫階段指的是鯨屍下沉至海底的過程中,盲鰻、鯊魚、一些甲殼類生物以鯨屍中的柔軟組織為食,這個階段後,90% 的鯨屍會被分解,過程會持續 4-24 個月時間。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留給海洋最後的溫柔
    >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鯨落01當鯨感受到死亡即將到來之時它會尋一處僻靜的海域靜靜地等待 直到停止呼吸死去的鯨魚屍體會下沉至海底深處此時 像盲鰻 鯊魚 和一些甲殼類生物便會循著味道蜂擁而至以鯨屍中的柔軟組織為食這一過程可以持續4到24個月在此期間 鯨屍的90%將被分解這一階段被稱為
  • 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鯨落的生態系統,讓更多人認識了這種奇特的生態...
    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學家們在本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鯨落」一詞迅速登上熱搜,讓更多人認識了這種奇特的生態現象。鯨死後化成深海生命的「綠洲」「鯨落」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鯨死亡後沉入海底的意思,在研究中,鯨的屍體、墜落的過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態系統等,被生物學界統稱為「鯨落」。
  • 你知道「鯨落」嗎?
    這是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副研究員李元超,2020年8月在海南島西北部臨高海域,李元超在水下拍到大面積的珊瑚白化現象後,他所說的話。「除了白色,什麼都沒有了。」是他對這片海域的唯一描述。一「鯨」落,萬物生你聽說過「鯨落」嗎?鯨落指的是逝去的鯨魚沉入海底,不斷被其他微生物分解的過程。鯨落,也成為人們對大海的美好讚嘆,同時也被「一鯨死,萬物生」這樣的故事所觸動。
  • 鯊魚死後可以像鯨落一樣形成「鯊凋」嗎?
    鯨落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為鯨魚死亡後會變成一個生態系統,而不是像死亡的陸生生物那樣只剩一具骨架。鯨魚的骨架也能為化能自養生物提供養分,最終被分解。科學家現在還在爭論食骨蟲到底是在食用膠原蛋白還是骨髓中的脂肪,不過這兩項都是鯊魚這種軟骨魚類所並不具備的,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例,用手捏一下自己的耳朵,指骨與耳朵軟骨的區別就是鯨魚骨骼與軟骨魚類骨骼的差異。鯊魚這種軟骨結構很容易就會被分解,所以並不會像鯨落那樣滋養一些蠕蟲和化能自養的細菌從而形成生態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