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設計方案曝光!佛山新地標來了,選址就在……

2020-12-12 騰訊網

12月4日,市自然資源局公布

佛山新地標「佛山市文化中心」(暫命名)的

六大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面向公眾投票,

來看看你喜歡哪一款?

佛山市文化中心選址於東平水道與潭洲水道交匯的登洲半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音樂廳、展覽館、美術館。

項目用地面積約13.04公頃,方案設計總建築面積約165500平方米,其中:美術館約35000平方米,音樂廳約30000平方米,展覽館約40000平方米,其他設施約60500平方米。

建築總投資匡算約為26億。結合東平河水軸線規劃建設,擬建一座跨江步行橋將佛山市文化中心與北岸佛山新港緊密相連,完善濱水慢行觀光體系,提供便利的觀光體驗。

項目選址示意圖

方案一:文化峰巒

西立面夜景圖

總體規劃圖

日景遠眺圖

音樂廳水景圖

美術館大堂

設計單位

丹麥世函盛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方案簡介

建築與濱水景觀成為服務市民的公共文化場所,市民在這裡可以享受文化活動,體驗自然並閱讀這座美好的建築。讓文化建築成為公園裡的亭臺,同時公園成為建築伸向水面的延續。方案充分利用了場地得天獨厚的景觀優勢,將公園、景觀和臨水步道通過一個抬升的綠化平臺融匯貫通,讓公園和水面擁有更好的聯繫。同時,抬高的平臺也成為文化中心共享的服務平臺和地下空間。

建築應該根植於佛山,體現佛山的地域和人文,方案借鑑了佛山傳統的技藝與建築形式,用連綿起伏的屋頂塑造了一片寫意的「文化山巒」。優雅的建築造型與兩條水道交相呼應,形成了佛山的「山水文彩畫廊」。

通透的建築立面,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的室內質感,分別體現了佛山獨特的文化特色。同時,生動統一的「山巒屋面」又將文化中心整合成一組代表佛山文化特色的標誌性建築。連續的屋面在建築周圍和建築之間創造出一系列有遮蔽的室外空間,為公園與市民提供了遮蔭納涼的場所。

專家意見

該方案採用連綿起伏的坡屋頂,塑造「文化山巒」的形象,造型簡潔,具視覺衝擊力。三個主體建築形態統一,通過材質、顏色、尺度加以區分,使其各有特色。建築與結構結合較好,總體布局安排恰當,交通組織流暢。內部空間靈活開放,公共性較強,空間品質佳。抬升的綠化平臺設計較好地處理場地和河堤的高差問題,並創造平臺下共享的服務平臺和地下空間。結構方案合理,造價可控。

方案二:白鷺爭飛

日景鳥瞰圖

總平面圖

展覽館及美術館入口庭院

景觀效果圖

音樂廳入口大堂

設計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方案簡介

本案立足於嶺南文化,以城市為舞臺,建立人文與自然的對話,通過營造以歷史為核心的城市與自然的共生關係,給出一個佛山特色的範本:佛山的文化中心,應是尊重歷史、回應時代的文化地標,功能多元、開放共享的公共客廳,更是詩意自然、謙遜靈動的城市綠洲。

「芳草斜陽,水遠煙波,登州白鷺相爭飛。」佛山文化中心,以燈籠沙生態島嶼的「白鷺夕照」作為出發點,靈感來源於鷺鳥起飛時展開的雙翼,捕捉鷺鳥飛行狀態中的運動結構,並抽象簡化為造型的基本幾何單元。以鷺鳥翻飛期間輕盈矯健的姿態,潔白如雪的身影,來彰顯環境中的芳草綠,斜陽紅,遠水碧,微煙青。文化中心,猶如江邊的飛鷺,與藍天碧水渾然一體,形成佛山一道瑰麗的風景線。建築體型以晶瑩剔透的水晶體作為城市地標展示的一張名片。建築形態展翅欲飛,又如同屹立在登洲半島上揚起的風帆,寓意著佛山朝氣蓬勃,揚帆起航,經濟騰飛。

以清秀素雅的嶺南濱水建築風貌呼應佛山城市氣質,打造富有文化意象和現代典雅藝術品味的南粵新地標。在歷史人文環境中,在三江匯聚的登州半島,重塑城市公共活動空間,還原景觀生態環境,實現對詩意自然的追溯,營造一個以歷史人文為核心的城市與自然交融共生之境。

專家意見

該方案利用城市軸線組織布局,打開城市視線通廊,與周邊環境關係協調。外立面採用雙表皮結構,模擬白鷺羽毛,造型新穎獨特。美術館、展覽館結合,音樂廳獨立布置,便於分時段使用。廣場、建築、景觀形成立體化的有機結合,較好處理了場地高差問題。生態綠化從場地環境滲透進建築,營造人與自然的共生環境。

方案三:雲山煙渚

西側立面效果圖

總平面圖

景觀效果圖

夜景鳥瞰圖

美術館室內圖

設計單位

荷蘭NEXT architects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體

方案簡介

建築沿著江面半島逐漸展開,以音樂廳為中心,均衡分布,從北到南分別為美術館、音樂廳、展覽館和辦公。由主題展開靈動的設計理念:建築形態輕盈,似山亦云,建築空間純淨、自由、流動,宛若漫步雲端山間,具有行雲流水的意境,被賦予禪意的精神境界,使建築與人文精神合而為一,成為體驗精神文化的重要場所。

建築底部敞開形成通廊式公共空間入口。雙層平臺如雲翼一般,形成諸多室外灰空間,供市民休憩活動,通過平臺拾級而上,遠眺江景,主要空間貫穿「平臺」,仿佛生長出來一般,這樣的空間組合將是市民、遊客聚集,激發交流和想像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間,同時塑造和影響周邊環境,以一種全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消解了建築內外、建築與城市之間的界限。

專家意見

該方案以「雲」和「山」為造型理念,以寫意方式表現佛山地域文化特色,立意與佛山城市特點結合較好。整體採用非線性設計,造型特徵明顯,在內外空間設計中語彙統一、完整,空間自由流暢。建築與景觀有機結合,室外景觀起伏有致,較好地將人流引進室外,提供較好的視覺場景。景觀設計流暢美觀,與周邊環境協調性較好。

方案四:龍騰舞躍

西北向鳥瞰圖

總平面圖

東北向半鳥瞰圖

開放廣場入口透視圖

展覽館室內圖

設計單位

日本株式會社佐藤綜合計畫和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

方案簡介

佛山,文化名城,傳承悠久歷史。三龍灣,高端創新區,引領無限未來。潭洲水道於此地分為兩江,形成三角洲地貌。基地於此,水波撫岸、綠意襲人,在這裡,我們將藝術新魅力向世界傳播,打造佛山新城市名片。由場地獨特文脈中,抽取4個概念,設計佛山市文化中心。

(1)三龍起舞,騰躍灣區

三軸而起,象徵三條盤旋而上的龍形,屋頂、牆壁融為一體,流動形態伴隨江風水流,場館嵌入自然,強化基地特徵。

(2)人文匯聚,和而不同

盤龍捲浪而起,化作三個文化舞臺。無形的張力,把它們聚集於一體,它是一座文化融合的藝術品。

(3)內外兼修,表裡如一

設置開放廣場,引入水道景觀,讓空間一張一弛,流連忘返。流線形體令建築內外空間一氣呵成。內部展館隨動感空間扶搖直上,伴隨光影變幻,上演視覺盛宴。

(4)尊重大地,回歸自然

水道夾岸而過,水波迭起、漣漪蕩漾,景觀概念由此而生。植入海綿城市概念,與自然共生,有效利用水資源。勝感佛山水景交融之美。結合地緣優勢,利用水源熱泵系統,將河水作為空調系統的熱源載體,積極響應節能減排趨勢。屋面設置太陽能板,既有功能意義又呼應建築形態。

專家意見

該方案以三條盤旋而上的龍為設計意向,將建築形態布局和三條城市軸線相結合。建築造型動感、柔和,流線形體與基地周邊、河流兩岸的景觀易於融合。建築結構與功能結合性佳,室內公共空間流暢,靈活性強;環形坡道形成的公共空間特徵性強。建築間連接體及建築下方創造多樣的公共空間,使室外活動空間豐富有趣。

方案五:風帆白鷺

夜景鳥瞰圖

總平面圖

整體鳥瞰圖

景觀效果圖

屋頂花園效果圖

設計單位

悉地國際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

方案簡介

建築造型以佛山獨特的「抬龍舟」民俗活動為靈感,採用「舟行海上,千帆競渡」的立意,是對佛山自然和人文意象的最佳闡釋。用現代的建築材料和手法演繹著佛山傳統民居反宇向陽,如鳥斯革,如翬斯飛的建築特點,建築主體面向東平河灣又如揚帆破浪,激蕩的浪花形成的水面波動在場地上形成特有的大地景觀。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具有當地人文精神的文化場所,一種靜觀波光粼粼、聆聽城市脈動、盡攬山水詩意的空間體驗。

結合佛山「水如棋局,城景交融」的特質,梳理城市空間,整合城市流線,採用向心性布局,以「匯聚、滲透、引領」的概念,結合半島景觀環境,將音樂廳和展覽館、美術館,通過大跨度架空綠坡和平臺連通貫穿為一體,自然分為內外兩條景觀帶,同時將濱江景觀綠化帶通過文化中心吸納貫穿到場地,並進一步延續滲透到城市腹地,城市群體布局猶如一隻駛向未來的船隊,交響音樂廳領航兩館沿城市界面依次展開,呈「千帆競渡」之態勢,將悠久的歷史文化脈絡再次傳承和擴展。

專家意見

方案總體採用分散布局,化整為零,以古船龍骨狀結構支撐屋頂,體現「舟行海上,千帆競渡」造型意向,具有一定特色與標誌性。大跨度架空綠坡和平臺連通將音樂廳和展覽館、美術館貫穿為一體。大面積覆土創造了較多綠化場地,有利於提升周邊環境質量。

方案六:佛山之貝

西側透視圖

總平面圖

中庭廣場效果圖

東側街景圖

二樓公共平臺望向東平橋

設計單位

德國HPP International Planungsgesellschaft mbH

方案簡介

(1)設計理念

集三大文化功能凝結為東平河岸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輝。這種凝練被抽象為「佛山明珠」。

(2)總體布局

一體化設計:音樂廳、展覽館和美術館均置於碗型體量內,整個碗體通過支撐抬離地面,營造出形態圓潤、一氣呵成的造型。

地標性:「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時通過從不同城市角度的視線分析,將建築屋頂高度設計為約60米,以確保從多個城市重要景觀視點均最佳的視覺展示效果。

(3)建築功能設計

地下層:整體場地設計由東向西逐級抬高。中心區域為地上功能建築的輔助用房區和「文化中心」地下入口大廳。

地表廣場層:廣場作為「文化中心」的主要入口通過碗底正中的儀式性扶梯將市民提升至碗內。

三大功能主體:三大功能主體全部置於圓形碗裝體量內,西北側為展覽館,西南側為美術館,東側為音樂廳。

(4)建築造型設計

建築寓意「母貝玉珠,閃爍禪城」,通過簡潔純粹的外部造型傳遞建築的體量感和文化藝術感,碗體白潤平滑,傳遞出佛山作為瓷器名都的城市名片。

專家意見

該方案以「佛山明珠」為設計意向,把音樂廳、展覽館和美術館均置於碗型結構內,整個碗體通過垂直支撐抬離地面,造型大膽,識別性強。各功能空間在建築上部高度集中,下部架空保留大量公共空間,公眾開放性較好。屋頂布置室外空中花園有一定趣味性。

佛山市文化中心建築設計邀請競賽由佛山市自然資源局牽頭組織開展。

本次競賽共有6家設計單位(含聯合體)參賽,於2020年10月30日召開方案專家評審會,由建築設計、結構及城市規劃領域的6位專家及1名主辦方代表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對方案進行評審,最終確定上述6個參賽方案為有效方案。

競賽評審委員會成員

你最鍾意哪個方案?

END

來源:佛山市自然資源局 佛山發布

編輯:柳陳

相關焦點

  • 佛山新地標來了!六大設計方案曝光!
    今日,市自然資源局公布佛山新地標「佛山市文化中心」(暫命名)的六大設計方案。設計方案面向公眾投票,你最喜歡哪個?佛山市文化中心選址於東平水道與潭洲水道交匯的登洲半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音樂廳、展覽館、美術館。
  • 佛山新地標六大設計方案出爐:「雲山煙渚」方案來自荷蘭NEXT architects和哈工大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體
    2020年12月4日,佛山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佛山新地標「佛山市文化中心」(暫命名)的六大設計方案,並邀公眾投票。
  • 佛山將建新地標,6大設計方案曝光
    @各位街坊,佛山又將出現新地標 暫命名為「佛山市文化中心」 包括音樂廳、展覽館、美術館! 佛山市文化中心長啥樣? 現有6個設計方案 你喜歡哪一款?
  • 廣佛超級城市將添新地標!順德觀光塔設計方案「亮相」
    遙望「小蠻腰」,佛山順德將建地標觀光塔,為廣佛超級城市「顏值」增色。方案一記者今日獲悉,日前,佛山市順德區人大常委會召開座談會,聽取順德中心城區建設工程指揮部及中心城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關於順德文化傳播中心項目7個概念設計方案的匯報。
  • 佛山十大「新地標」,果然看頭十足!
    圖源:佛山電臺 未來,佛山還會迎來 哪些在建/待建的新地標?一舉刷新位於佛山新城的318米的恆大蘇寧廣場!妥妥的順德新地標! 今年2月份,順德區政府報告中重點提出,啟動「順德塔」研究規劃。 3月12日,在《順德新城南城水軸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局部調整》規劃中,順德塔選址首次曝光!
  • 佛山二中新校區選址首度曝光 或將落地於綠島湖
    樂居佛山訊 吳壁生 佛山二中新校區選址首度曝光,或將落地綠島湖!據此,佛山二中新校區選址也得以披露。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本次規劃調整的範圍為《佛山市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整合規劃(二期)》(南莊片)的CC-D-02-02-02街坊,南至禪港路、西至佛山一環、東至弘德北路,北至濱江路,面積約為49公頃。具體調整內容包括控規局部調整、交通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和控制線調整專題。
  • 順德擬建設新地標清暉廣場,概念圖曝光!
    素材來源:佛山新聞網原標題:新地標!
  • 佛山新地標|城市文化大客廳——佛山圖書館
    圖書館設計六大原則 圍繞圖書館屬性  知識分子文人氣  引起隱喻想像  耐用性  滿足各功能需求  經濟性、可持續性館智慧樹移到新館東門廣場21年,位於舊館大堂的鋼製雕塑。智慧樹雕塑象徵佛山文化事業興旺發達新館門口矗立著的智慧樹,老讀者們一眼就認出了。在新館文化環境藝術設計負責人溫少安的建議下,這棵原本安置在祖廟路舊館負一層的雕塑搬家來到新館,「這棵樹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有歷史沉澱,也能讓讀者產生舊交故人之感。」
  • 順德將添城市新地標!7大設計方案亮相,你pick哪一個?
    各位街坊,順德擬建設文化新地標!文化傳播中心中心城區又一地標將崛起!項目選址位於大良街道南城水軸片區,處於碧桂路和喬岸路的交接處,北部聯繫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南面是桂畔海。項目用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
  •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地標,深圳海洋博物館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
    原標題: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地標,深圳海洋博物館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李冬梅)5月2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聯合發布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公告
  • 漢南過江通道選址及部分設計細節曝光
    《武漢都市區環線漢南過江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諮詢服務》選址及部分設計細節曝光!該項目由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並同武漢綜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組成投標聯合體按照最優設計方案成功競得。根據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武漢都市區環線漢南過江通道項目推薦路線方案起點為武漢蔡甸區侏儒街航空產業園(規劃)以西,與滬渝高速交叉,自北向南經蔡甸區、漢南區、跨長江後進入嘉魚縣簰洲灣鎮,經嘉魚縣潘家灣鎮到達武漢市江夏區,終點位於江夏區山坡機場南側,與京港澳高速交叉,路線設計總裡程約69公裡。
  • 羅村孝德小學選址首次曝光!用地近3萬方
    樂居佛山訊 吳壁生 羅村市民心心念念,孝德小學選址首次曝光,緊挨孝德湖公園!12月31日,樂居從佛山市自然資源局南海分局處獲悉,一則關於進行《獅山鎮NH-E-31-03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03-07A街坊(孝德小學)技術修正批前公示的通告,首次披露孝德小學選址!
  • 2020佛山重點項目公布!廣州28號線納入預備!信息量巨大
    廣州地鐵28號線(佛山段)、廣佛環線(佛山西-廣州北)、廣州美術學院合作共建項目...通通要來了!佛山2020年重點項目首度曝光!近日,佛山市發改委公布了《佛山市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共有項目269項,總投資3834.09 億元,年度投資計劃554.05億元。同時,擬安排開展前期工作的預備項目65項,估算總投資1524.26億元。
  • 千燈湖中軸北段新地標曝光!南海國際會展中心8月29日開建
    千燈湖中軸北段新地標曝光!南海國際會展中心項目效果圖據介紹,南海國際會展中心選址廣佛國際商貿城A2-A4地塊,由興海集團、保利華南聯合開發。興海集團項目運營總經理陳宇明介紹,項目建成後,南海國際會展中心將通過舉辦知名品牌會展、專業展、精品展等展會,推動大瀝傳統商貿向展貿經濟轉型升級,並大力引進有色金屬貿易企業總部、國際工業設計資源,全力助推南海區建設全球產品跨界創新中心。
  • 佛山新城高校選址落定!中歐中心、世紀蓮地塊調整!
    選址位置示意圖(製圖:黎毓賢) 或為香港理工大學(佛山)校區選址 據消息透露,佛山將於 去年12月13日,據南海區政府網發布的《林嶽片區產業發展研究和重大項目論證策劃項目(第二次)採購公告》顯示,廣佛港三地合辦大學片區規劃設計方案研究範圍總面積約1000畝,其中,林嶽片區用地600畝,南站片區用地400畝。 其中,廣佛薈片區位於上述1000畝範圍內。
  • 舊改+人才+新地標巨浪襲來,佛山將迎大爆發!
    擬建成的文化傳播中心包括音樂廳、美術館、觀光塔及文創基地,以滿足大型文化演出、大型美術展覽、觀光旅遊、傳媒基地需求,打造文旅產業發展的集聚平臺,構建適應新形勢下順德產業升級、社會發展、城市建設的新地標。目前,共徵集7個概念方案。
  • 佛山將建「小蠻腰」!網友炸鍋了(附佛山高樓排行榜)
    佛山新城的坊塔?文華公園的電視塔?對每個佛山人來說地標可能都不太一樣而現在佛山又將增加一個新的「地標建築」!近日,順德區政府網發出通告,邀請廣大市民對「順德十大重點工程」建言,順德版「小蠻腰」——設計效果圖首次曝光!高度約338米,一舉刷新位於佛山新城的318米的恆大蘇寧廣場!妥妥的順德新地標!
  • 最新消息丨設計方案驚豔曝光!深度解密三山街萬象天地
    一、項目驚豔效果圖曝光!Lead8是一家屢獲殊榮的國際化設計工作室,結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總體規劃、品牌設計和平面設計等專業。通過顏色、材料、風格和比例來捕捉南京的獨特氣息,南京萬象天地的設計充分展現出對城市建築類型的深入研究。故此,三角形地基分別具有三種不同的立面設計策略。
  • 首次曝光!珠海又一生態新地標即將建設!效果圖太驚豔了...
    鬥門區市政園林處傳來最新消息,目前項目已完成初步設計,擬打造成生態、都市、田園三元一體的黃楊綠洲,未來將成為珠海又一生態新地標項目預計明年6月份啟動建設,已有多張效果圖首度曝光,快來搶先看!除此外,黃楊河溼地公園二期是「一河兩岸四組團」景觀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完工後有望成為珠海又一生態新地標。
  •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選址佛山,構築機場鐵三角
    近日,廣東省政府官網發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指揮部組建方案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中透露將專門成立廣東省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指揮部,目的綜旨將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產業等重大項目建設,以協調整決重大項目建設中存在的辦理體系體例機制問題,鞭策項目建設辦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