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大家好~小刀又來給大家叨劇啦~《深夜食堂》內地版開播以來,各路網友差評不斷,豆瓣評分更是跌至2.3,要知道豆瓣評分最低是一星(2分),那《深夜食堂》內地版等於無限趨近最低分
小刀觀劇多年都沒見過比這更低的分,原本小刀作為原版《深夜食堂》的劇迷在看到預告片的時候還是有那麼點期待的,畢竟畫面音樂都還算ok
姑父趙又廷和小寶寶的演技也挺不錯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排山倒海一邊倒的差評如潮?小刀懷著緊張害怕和好奇終於看了幾集,結果這一看之下真的切身體會了網友們那種如同被侮辱智商的悲憤,難看到小刀也覺得多看一分鐘都委屈到想哭。
《深夜食堂》的內地版如此難看的根本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小刀看完劇在委屈之中冷靜的思考了一番,覺得大家所說的演技尷尬、廣告植入尷尬都不是問題的根源
下面就分析一下是什麼因素導致《深夜食堂》在翻拍過程裡水土不服食物和情感同時變味難以下咽。
首先人物是《深夜食堂》故事的核心,每一集的故事都是圍繞著來深夜食堂的客人展開,而什麼樣的人才會去晚上12點以後才開張的餐廳吃飯?
沒錯,都市人群中的邊緣人,他們來深夜食堂不是為了吃飯,而是在結束一天的忙碌之後,尋求一個讓心靈休憩的避風港,然後天亮之後再繼續面對生活的苦澀辛勞和無奈。
日本《深夜食堂》的主要人物都非常的本土化,第一集相繼登場的每一個人都身份特殊,而內地版的開頭和幾乎和原版一樣,區別是對每一個人物的邊緣化身份都做出了模糊化處理。
加上演技的尷尬,使每一個角色都喪失了說服力和真實性。讓人感到莫名其妙,感受不出這些人物會出現在12點之後營業的特殊餐廳的必然性。
如在原版裡瑪麗琳的身份是紅燈區夜場脫衣舞女,舞臺上的她濃妝豔抹,表演尺度極大。深夜才能卸妝收班。
這樣的人才會常常出現在12點之後營業的深夜食堂,這樣混跡於聲色場所漂若浮萍的她才會那麼難以找到一份安全穩定的愛情,頻繁的更換男友,從而頻繁口換口味。
而內地版將這個角色的身份弱化模糊成了俱樂部表演者,這樣一過濾就讓這個角色瞬間喪失了深度和真實度。
馬玲玲這個角色只體現了風塵世故,而瑪麗琳在風塵世故的表象之下,你能明顯感受到她作為一個這樣身份的女人宿命中的某種悽涼孤苦。
又如原版裡的小壽叔,他的身份是new half。
這個身份更加日本本土化,二丁目是new half的聚集地。
在泰國new half多指已經做過變性手術的變性人,而在日本new half的意義更接近「偽娘」,這個群體性別是男,性取向也是男
然而與一般同性戀不同的是,new half穿著打扮言行舉止都更像女性,所以在原版中小壽爺爺對小龍的示好表現的非常明顯,小龍作為一個直男在和new half交流的時候會有一種迷之尷尬,使得他們的相處自帶幽默感。
在日本社會人們對new half的接受度其實並不高,作為邊緣人小壽叔卻依然能像少女一樣飛蛾撲火的大膽求愛,全心付出,new half這個特定身份讓這個角色顯得非常勵志勇敢具有真善美。
即使是一個社會眼光看來異類的「怪人」,即使不年輕也不好看,也依然用力生活用力追求愛情。
而內地版對小壽叔的人設少了「二丁目」的說明,只是含糊的說他是經營俱樂部的並且號稱街上最美的男人,那麼就並沒有交代清楚他喜歡同性,對小龍的搭訕仿佛就是小區裡有點娘的家長裡短老大爺。
而小龍的身份就更加不解釋了,小龍在原版中是黑道上混過多年仇家無數,特別「社會我龍哥,人狠話不多」,
而內地版雖然沒直說龍哥是黑道,從服裝和作風觀眾大致也能意會。然而或許是內地版演員相比原版太沒氣場和演技
原版小龍一看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狠角色,內地版怎麼看怎麼像只會虛張聲勢最多划過人家車的街頭三流小混混。
而即便是人設相對不那麼邊緣化的茶泡飯三姐妹,雖然是普通上班族,但是三個都是大齡剩女,作為想要追求純愛但是都求而不得的失敗單身狗每天約好時間聚在一起憤世嫉俗,宣洩找不到真愛的負面情緒,並且在彼此動搖準備向現實妥協的時候重新堅定信念呼喊追求純愛的口號,像一個小型傳銷洗腦組織。
有人吐槽內地版變成泡麵三姐妹,不科學,不現實,沒人會半夜跑出去吃泡麵。
但其實茶泡飯在日本其實也是完全在家可以迅速自製的食物。泡麵三姐妹的設定槽點在於莫名其妙多此一舉的在剩女上面給她們加了拜金女和學霸女的設定,而沒有強調她們的剩女設定。
在原版裡她們聚在一起是失敗者們在互舔傷口分擔痛苦的同時互相振奮士氣。這才是三姐妹相聚深夜食堂的根本目的。
而內地版讓人完全看不出三姐妹彼此的深刻關聯性和她們相聚在深夜食堂的必然性,學霸女甚至在深夜食堂裡掏出了書來看。
拜金女甚至拎著大包小包想要聊購物聊名牌
看書不能不回家看?聊名牌不能回家聊?有什麼理由非要半夜12點以後出來嘮嗑?
此劇最大最嚴重的敗筆就是人物失真,人設生搬硬套沒問題,問題是搬運途中還各種模糊扭曲,讓所有人都喪失了會出現在深夜食堂的特殊性和必然性,造成了觀看時帶來的滿滿的尷尬感和違和感,看五分鐘就忍不住右上角。
人物是故事的核心,如果人物本身就絲毫沒有說服力,那麼人物身上的故事就更加沒有說服力,無法觸動到任何人,深夜食堂就不再是深夜食堂。很多時候觀眾可以忍受演技尷尬、可以忍受廣告植入和五毛特效,但是為什麼只有《深夜食堂》內地版讓人產生一種被侮辱智商的感覺,原因就是太假,假的不能忍。
而除了人設和故事徹底失真這個根本問題,還有敘事節奏無比拖沓的問題,原版十幾分鐘裡一個人物已然經歷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比如三姐妹在十幾分鐘裡已經經歷了從單身再到因為一個男人大打出手友情破裂
再到被渣男甩回歸單身同時彼此重歸於好握手言和。
比如在KTV唱演歌的女孩在十幾分鐘裡已經經歷了從默默無聞到遇到貴人相助一朝出名
再到成名之後的忙碌演出中途突然吐血迅速病逝
正因為他們的故事短小精悍才發人深省,讓人迅速嘗到人情冷暖人生無常。
而內地版吳昕的一段戀愛史可以拖一個小時。把深夜食堂想留給人細細感受的人生百味拖的蕩然無存。
最後小刀忍不住吐槽一下黃磊演的店老闆,黃磊無論表演方式還是整個人的氣質眼神都跟原版相去甚遠,小林薰滄桑溫暖
黃磊狡黠圓滑。其實從人設和表演上來說根本沒有可比性。
但是問題是原版的老闆不僅溫柔善良,並且智慧通達,會在人最悲觀無助的時候提供溫暖的食物和溫暖的心靈雞湯,而黃磊演的老闆就只是溫柔善良。比如姐妹因為男人冷戰之後又回到深夜食堂,原版的老闆交換了她們平時常點的茶泡飯種類。
意在讓她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體味對方的人生。
而內地版黃磊就是請她們吃了一段飯,這個改動看似小但卻把很多東西都改沒了,原版小林薰的雞湯帶著點苦味,但你喝的下去,品的出味道。
而內地版裡黃磊的雞湯就如同沒有靈魂的泡麵廣告文案。
在眾多日劇的翻拍改編裡,《深夜食堂》是目前最失敗的一次改編,沒有之一,食物不溫暖了,雞湯也不溫暖了。形神兼失,完全丟掉了《深夜食堂》的靈魂。
日劇不同於韓劇,許多日劇的特點就是人物和故事極為本土化,並且真實的還原生活,這些因素都讓日劇翻拍困難重重,而《深夜食堂》內地版不光日劇粉不買帳,路人也看不下去,說明國內觀眾早已不是那麼好糊弄,希望經過《深夜食堂》的翻船,國內能夠探索出更合適更成功的翻拍姿勢。
好了,今天的劇刀叨就是這樣了!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一定要記得點擊訂閱按鈕訂閱我們的節目,並且關注我們跟我們強烈互動喲,我們下期再見啦!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