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車聯網 地圖大戰升級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0-12-24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今年車聯網市場可謂風起雲湧,電視、手機、語音識別,以及網際網路、圖商、汽車廠商、雲服務商等,跨界的、不跨界的都紛紛發力車聯網市場。而在去年,車聯網時代的地圖大戰就已經開始。

一場場地圖收購大戲仍餘音繞梁,讓地圖服務從幕後走到前臺。去年騰訊入股四維圖新後,今年5月,四維圖新又投資近3億元控股圖吧集團,顯現出以地圖為基礎的車聯網全生態產業鏈布局。面對著車聯網巨大的成長空間,百度地圖正加快速度布局「車輛—地圖—車主」三者為核心的車聯網生態圈。用百度地圖事業部副總經理顧維灝的話說,目前百度車聯網生態和平臺的布局已經領先其他車聯網競爭者,服務已經迅速落地、量產。

而放話「3年不贏利」、專注於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務的高德也在暗暗積蓄自己的能力。10月,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兼高德集團總裁俞永福表示,正式推出「一個高德,一雲多屏」戰略,將高德車聯網業務納入體系,並正在加緊研發新一代一體化引擎,以拉動手機和汽車的相關業務。俞永福說,「這是公司歷史上投入最大的研發項目,也是未來3年中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的重要戰役」。

一邊是巨頭布局車聯網的「地圖大戰」,而另一邊車載導航應用情況卻表現得不堪一擊。近日,艾媒諮詢發布的《中國手機地圖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車主在導航設備的選擇使用方面,手機導航超越車載前裝導航排名第一,兩者分別佔比42.4%、30.6%。

在高德汽車事業部總裁韋東看來,傳統車載導航淪陷,車主轉而使用手機導航,核心原因是車載導航聯網能力的缺失。數據不新、不全、不實時、不準,導致了傳統車載導航定位飄移、地圖精度差、交通路況不實時、引導不準確等一系列產品問題,當然會被智慧型手機超越。韋東認為,使用手機導航只是權宜之計,手機存在硬體能力弱、使用不安全、數據不完善等硬傷,而車載導航還潛藏著很大的發展潛力。隨著能力提升,用戶會逐漸從手機再次回歸車載導航。

地圖是車聯網整個鏈條中最基礎的一環。因此,很多網際網路巨頭都十分看好未來的車聯網市場,不斷加大投資,從蘋果的carlplay到谷歌的Project Mode、從騰訊和四維圖新的「趣駕」到百度的CarLife,形形色色的車聯網技術應運而生。這些創新將推進「汽車+網際網路」的跨界融合,未來,為車主提供自動汽車救援、汽車美容、汽車保險、遠程智能操控等服務,也許並不遙遠。

相關焦點

  • 清遠「三轉」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張紹光攝 廣東清遠,一個位於珠三角與粵北山區接合部的山區市,一個1988年建立的廣東省年輕的地級市,一個過去主要經濟指標居廣東省21個地級城市末位的市,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5年以來,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連續6年居廣東省首位,先後成為廣東省工業十強市和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
  • 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榮獲杭州「數字經濟旅遊十景」
    數字經濟新名片西湖十景,各擅其勝,2020杭州文旅峰會·新經濟會議目的地產業交易會隆重舉行,會上,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評選的「杭州數字經濟旅遊十景」誕生,詩情畫意與傳奇故事引來八方遊客。作為智慧物聯前沿的一站式智造園區,浙江大華智聯有限公司 -- 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憑藉在智能製造、智能園區等數位化布局與實踐脫穎而出,當選十景之一,成為杭州數字經濟新晉打卡點。從此,除了世人熟知的「斷橋殘雪」、「蘇堤春曉」等杭州十景,杭州旅遊又添「數字風光」,生動詮釋了「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新內涵,數字經濟和文旅產業走向深度融合發展。
  • 布局車聯網 山東高速4700萬元入股賽維安訊
    齊魯網1月12日訊(記者 陳洋)從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山東高速日前通過投資基金出資4700萬元,正式完成對國內第一代車聯網系統出品方山東賽維安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團政委範銳君鋪展開一張大大的地圖,圖上標註的133眼深水井,密密麻麻分布在河南、山東兩省100多個曾經乾渴的鄉村。透過地圖,記者仿佛看到廣大官兵戰嚴寒鬥酷暑,晝夜奮戰在鑽臺上的身影;仿佛看到父老鄉親們暢飲甘泉的舒心笑臉,看到萬畝農田取水灌溉時的熱鬧景象……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 我知道你戰天鬥地為了誰 去年入秋以來,我國冬小麥主產區山東、河南等地遭遇嚴重旱情。
  • 景區門票降價有助旅遊業升級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此前多年,個別景區過度依賴「門票經濟」的現象已成為影響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完善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其後,陸續有一些景區實施了降價措施,但整體降價幅度不大,與群眾期待還有些距離。 景區門票降價是拉動旅遊消費的重要舉措。眾所周知,旅遊經濟由吃、住、遊、娛、行、購等多要素組成。
  • 小遊艇消費市場有多大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記者 沈 慧 郭靜原 遊艇產業是海洋經濟中的一個新興產業。根據世界遊艇行業的發展規律,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遊艇經濟開始萌芽;當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時,遊艇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我國而言,目前人均GDP已經達到7485美元,廣東、北京、上海等7個省市更是已經進入人均「1萬美元俱樂部」。
  • 範敬宜:一生一世新聞情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老範與新聞有不解之緣,在「最可愛的人」的感召下,1951年大學畢業奔赴白山黑水,進入東北日報,即後來的遼寧日報當記者。然而,命運跌宕起伏,6年後被錯劃成右派,記者生涯中斷20年。「文革」再遭厄運,被下放到遼西最貧困的農村建昌。  建昌10年,對他來說是生命中的浴火重生。
  • 十年發展 日新月異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新媒體甚至在宏觀經濟的轉型提升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微博營銷和電子商務,生產製造企業提升了自己的信息化水平;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真正準確地掌握了他們的需求;通過產品設計和品牌推廣拉高了「微笑曲線」的兩端。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新媒體更是「功不可沒」。
  • 法國: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近年來,法國經濟受歐債危機影響疲態盡顯,實體經濟空心化現象突出,社會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高企問題嚴重。鑑於此,法國政府在重振實體經濟的同時,亦在大力扶持該產業中的優勢部門,同時加快相關產業的人才儲備培養,為經濟紓困計劃緩解壓力。 根據法國的統計與行業分類標準,服務業有廣義與狹義概念之分,廣義服務業基本與國內的第三產業定義範圍相當,狹義服務業則等同於國內的商品性服務行業。
  • 天津:文化產業謀跨越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如今的「6號院」,已被納入天津文化產業的整體布局,成為天津海河經濟帶的新名片。 北方電影集團、「6號院」創意產業聚集區是天津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縮影。「十一五」時期,天津市文化產業年均增長30%,明顯快於天津市GDP的增長速度,文化產業佔GDP比重也從2005年的2.17%提升到2010年的3.33%。
  • 本報記者 王小聰 龐彩霞 李紅光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前店後廠的產業布局,眾多陶瓷廠排出的粉塵讓綠樹變成了「白樹」,道路上也布滿了運輸高嶺土留下的斑斑白跡。據氣象資料顯示,佛山市當時灰霾天氣的年平均天數達到151天,是珠三角地區最多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指標均居首位。季華街上的變化,直觀地反映出佛山市近年來產業轉型升級所取得的成效。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36期:小米入局車聯網,360發布五大人臉...
    作為全球知名的消費級物聯網平臺,小米的IoT平臺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已有2.35億臺,小米的語音助手「小愛同學」將會在車聯網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而在過去幾年裡,小米在車聯網方面也多有布局。
  • 江蘇徐州:「垃圾山」裡掘「金礦」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蔣 波 薛海燕 江蘇徐州市試點建設「無廢城市」以來,推動落後產能退出、支持優勢企業升級改造,從源頭減少了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加快農業廢棄物轉化利用,強化危廢管控力度,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取得了積極進展。
  • 春到巴蜀萬象新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四川省的經濟總量由2007年全國第9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8位;經濟增速2007年居全國第4位,2008年回落至第13位,2011年躍升為第2位。 「止滑提速—鞏固回升—高位求進」,四川如何在困境中劃出這條堅強曲線?
  • 各界呼籲理性團結聚焦經濟民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香港多家報刊、各界人士及民間團體,通過多種方式紛紛向暴力行徑說不,力挺特區政府和警方依法履職、嚴正執法,並呼籲社會理性團結,重塑法治環境,聚焦經濟民生發展,共護香港繁榮穩定。 多家香港報紙3日發表評論文章,繼續聲討暴力行徑,呼籲守護法治核心價值,儘快恢復社會秩序。《大公報》發表社評說,7月1日觸目驚心的暴力現場,令所有港人猛醒,香港法治被踐踏。
  • 發展文化生產力 增強文化軟實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記者在江陰採訪,看到了這座以經濟實力享譽全國的小城文化事業發展的喜人景象:無論是人頭攢動的書香夜市,還是廣受歡迎的文化下鄉;無論是正在崛起的文化創意產業,還是旅遊文化資源整合,無不展現「幸福江陰」對文化的認知、傳承、普及和發展。  正如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朱民陽所說,經濟實力代表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文化實力反映一個城市的影響力。
  • 喜聞印尼盾要「瘦身」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貨幣的面值大了,不但不好記,說起來更麻煩,而且一連串的數字看多了會讓人頭暈眼花,尤其是外國人。再說了,在經濟領域和日常生活中,大面值的貨幣也帶來了不少麻煩,起碼會造成時間和成本上的浪費,就連記帳也要多寫好多個0。 可喜的是,聽說流通多年的大額印尼盾要「減肥瘦身」了。據當地媒體披露,印尼政府與印尼中央銀行已達成協議並擬定出重定盾幣單位的條例草案。
  • 世界屋脊上的「吉祥天路」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雪域高原見證了4年來的非凡歷程,青藏高原各族人民見證了4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青藏鐵路告訴世界,一流高原鐵路實現了「安全持續穩定、運輸暢通無阻、服務優質高效、環保全面達標」的目標,為青藏兩省區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運力保證,被沿線各族人民譽為「經濟路、團結路、生態路、幸福路」。
  • 把論文寫在田野上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農業科技機制創新,要瞄準農業農村經濟主戰場,堅持產業需求導向,切實解決科技與生產「兩張皮」的問題。同時,要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加大對農業科研單位穩定支持力度,保障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基本支出。此外,要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了農業科技創新,並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
  • 大韓航空是怎樣扭虧為盈的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編者按 作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航空業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也在逐步恢復增長,其中亞太地區的航空業發展尤為引人注目。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認為,亞太地區將成為全球航空業客運量主要的增長動力。為此,本版對大韓航空、新加坡航空、亞洲航空等航空企業進行系列報導,深入探討其如何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獨具特色的經營方略以及如何應對油價高企等成本因素的上漲,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