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祝列克(中)原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王壽森(右三)原陝西省政協副主席張偉(左三)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原省人大副主任鄧理(右二)鹹陽市委書記千軍昌(左二)鹹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姜鋒(左一)陝西省供銷社主任李三原(右一)為涇渭茯茶澆築
「下面 我宣布,陝西涇渭茯茶生產線竣工投產!」
隨著陝西省副省長祝列克的一聲號令,陝西涇渭茯茶生產線投入正式生產。2011年9月24日上午9:30竣工投產儀式在陝西蒼山茶業·鹹陽涇渭茯茶公司舉行。陝西涇渭茯茶生產線是我國第一個高標準、清潔化緊壓茶生產體系,也是陝西唯一的規模化成品茶生產線。副省長祝列克,省政協原副主席王壽森、張偉,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鄧理出席生產線竣工投產儀式,並共同為展演涇渭茯茶傳統製作技藝的手工作坊揭牌。在涇渭茯茶手工作坊,茯茶傳統技藝的傳承人向大家現場展演了傳統的涇渭茯茶製作技藝。
「涇渭茯茶」生產線是我省做大做強茶葉產業,填補成品茶加工空白、完善產業鏈的關鍵項目,擁有國內黑茶行業第一個高標準清潔化生產體系,是陝西唯一的規模化成品茶生產線。涇渭茯茶生產線竣工投產,「將開啟我國邊銷茶以標準化為核心的全新生產新模式」。該項目正式投產後,預計年產茯茶5000噸,每年消化茶樹鮮葉25000噸,這將極大的延長產業鏈,有效解決陝西茶區大量夏秋茶鮮葉被棄採浪費的現狀,提高茶葉資源利用率,顯著增加茶農收入,促進陝西茶葉產業升級,是一項利國利民的茶界壯舉。同時,作為陝西第一個黑茶類產品,工藝獨特、品質穩定、口感醇厚的涇渭茯茶不僅使陝西形成以黑茶、綠茶生產為主,紅茶、白茶等多茶類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而且將改變我國黑茶現有的生產和經營格局。 祝列克副省長在蒼山公司董事長紀曉明等陪同下,實地參觀了涇渭茯茶生產線後,對發展壯大我省茯茶產業提出要求:「要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質量,進一步帶動廣大茶農致富。」
祝列克還要求涇渭茯茶項目實施單位——陝西蒼山公司進一步發掘,打響陝西涇渭茯茶的歷史文化特色,他說:「陝西最大優勢是它的文化元素,陝西陝茶茯茶有600多年歷史,沉積著很多文化元素,所以把它發揚光大就是我們陝西最大的名牌,最大的特點。」
茯茶被尊為中華黑茶和發酵茶「鼻祖」。陝西是茯茶的發明地和本宗源頭,已有600多年的製作、傳承史。涇渭茯茶生產線的竣工投產,對推介陝茶精品——涇渭茯茶,宣傳和推動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播,加速陝西茶產業升級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