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預印網站BioRxiv正式啟動—新聞—科學網

2020-12-24 科學網

 

一個知名的研究實驗室正在開展一項大手筆的計劃——創建一個提供作者原始手稿的免費網站。一些生物學家表示,實行這一舉措的時機已經成熟。

 

11月11日,非營利機構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啟動了BioRxiv,旨在將BioRxiv打造為生物學家專有的預印本文獻庫。作為一個收集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與生物學論文預印本的網站,預印本文獻庫模式已經存在了20多年,是科學家分享論文草稿的主要平臺。CSHL出版社執行理事John Inglis表示,BioRxiv的目標是,加速研究傳播,並在科學家的論文正式開始同行評議前,使其獲得論文反饋的機會。「學界渴望這類服務的呼聲越來越強烈。」Inglis補充道。

 

Inglis表示,在BioRxiv上,提交文章和閱讀文章都是免費的。對於費用的具體細節,Inglis不願多談。他希望,CSHL能像arXiv一樣,最終吸引大批的投資。儘管任何人都能在bioRxiv上提交論文,但不是任何文章都能發表。超過40名相關科學家已經同意對文章進行篩選,以確保bioRxiv的專業性和科學性。Inglis說:「我們不希望因為發表一系列劣質文章而使公司名譽受損。」

 

Inglis稱,BioRxiv的一個局限性在於,它只針對生命科學領域,而不涉及醫藥學。因此,臨床試驗和其他與醫藥學相關的研究將無法發表。不過,人類基因數據是一個例外。

 

BioRxiv並不是一個新概念。14年前,當時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管Harold Varmus提出,應該為生物學論文建立一個預印本伺服器。該提議引來了很多批評,包括人們不贊成由政府運營這種類型的資源庫。

 

BioRxiv諮詢委員會由15名成員組成,包括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例如arXiv創建者Paul Ginsparg和Anurag Acharya、谷歌學術搜索的共同創立者等。BioRxiv顧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遺傳學家Leonid Kruglyak認為,該網站的成功蘊含著一個必然因素,因為生物學預印本正在變得越來越流行。(段歆涔)

 

《中國科學報》 (2013-11-14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兩篇論文分別提交預印本網站bioRxiv和medRxiv發表,為新冠...
    重慶大學兩篇論文分別提交預印本網站bioRxiv和medRxiv發表,為新冠肺炎基因組鑑和臨床治療… 2020-02-16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bioRxiv:發現14種突變SARS-CoV-2,一種更容易傳播!
    為了快速傳播研究結果,該小組已經將他們的論文上傳到bioRxiv預印本伺服器。圖片來源:bioRxiv這項工作包括分析在全球6000名感染者身上發現的病毒基因組。他們特別關注了負責產生"刺突蛋白"的病毒基因,這是病毒附著在人類細胞上的蛋白。
  • bioRxiv:新冠病毒突變N439K竟能削弱中和抗體的活性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5發表在bioRxiv預印本伺服器上,論文標題為「The circulating SARS-CoV-2 spike variant N439K maintains fitness while evading antibody-mediated immunity」。
  • 科學家發現無可識別基因的最怪病毒—新聞—科學網
    研究小組在bioRxiv預印本伺服器上報告說,當研究人員對其基因組進行測序時,發現沒有一個基因與之前科學家遇到的相匹配。 在廢水和呼吸系統中搜尋病毒的美國紐約大學的Elodie Ghedin對這種病毒並不感到驚訝。
  • 被Nature翻牌的bioRxiv——冷凍電鏡發展到原子級別解析度水平
    來源:Paul Emsley / 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它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宇宙」:顯微成像技術首次看到了單個原子!Nature 新聞報導了2020年5月22日同時發表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的兩篇關於冷凍電鏡裡程碑式的突破,將解析度提高到單個原子水平。這一突破鞏固了cryo-EM在繪製蛋白質結構圖譜中的主導工具地位。
  • 全球模式菌株庫(GTSB)在廣州啟動—新聞—科學網
    全球模式菌株庫(GTSB )啟動現場 會議現場 李誠斌 供圖  11月30日,國家微生物種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年會暨全球模式菌株庫(GTSB )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 據了解,模式菌株(Type strain)是在首次正式描述和命名微生物物種時所使用的、活的純培養物,是作為分類的實物依據和準則。模式菌株是探索生命起源與早期進化的重要模式生物,在微生物分類學中發揮「導航路標」的關鍵作用,通常是同一物種中生物學特徵描述最清晰的菌株,也是基礎研究的理想模式材料。因此,模式菌株作為一類特殊的微生物資源,在生命科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
  • 《肯亞植物志》編研工作正式啟動—新聞—科學網
    11月22日,中國和肯亞兩國科學家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
  • bioRxiv:瑞德西韋可能會顯著損傷生殖能力!我國科學家發現瑞德西韋...
    2020年5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背景:瑞德西韋(GS-5734)作為一種新型的、有前景的COVID-19藥物,其對哺乳動物生殖系統的生物學影響尚未得到系統的研究。因此深圳市婦幼保健醫院生殖醫學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所和深圳大學醫學部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研究對瑞德西韋對小鼠精子質量和精子發生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布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研究題為"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GS-5734 on male mice"。
  • 疫情之下,讀預印本論文的正確姿勢
    例如病毒的基因組序列、臨床特徵、治療效果評價等等,不少進展都是先發表在了bioRxiv或medRxiv這些預印本系統上。預印本系統的歷史預印本,顧名思義是還未正式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一般未經同行評議(peer review)之類的質量把控。
  • 什麼是哲園預印?
    哲園預印PhlAcXiv網絡時代的新型論文發表方式
  • 中國化學會和日本化學會加入ChemRxivᵀᴹ平臺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姚建年院士表示: "ChemRxiv是化學領域的一個新項目,可以使科學研究在世界各地迅速得到傳播。中國化學會很高興加入ChemRxiv理事會,並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更好地為全球化學界服務。"「日本化學會很榮幸能夠支持這一項目。
  • 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越秀訴訟服務處啟動運行—新聞—科學網
    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越秀訴訟服務處揭牌   共建越秀訴訟服務處合作框架協議籤約現場  黃梓健攝   2020年12月31日,作為廣州越秀智慧財產權綜合服務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越秀訴訟服務處正式啟動運行
  • 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點諮詢項目在吉林啟動—新聞—科學網
    12月14日,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點諮詢項目「吉林省西部生態經濟帶生態功能提升與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 多國科學家合作構建全球最大人體微生物組資料庫—新聞—科學網
    10月26日,「百萬微生態」國際合作計劃(MMHP)在深圳第14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4)上正式啟動,來自中國、瑞典、丹麥、法國、拉託維亞等多國科學家將合作開展微生物宏基因組研究
  • 原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萬餘字長文:疫情之下的是與非—新聞—科學網
    2020/01/23: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文章,表明COVID-19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同時鑑定了COVID-19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為ACE2,為抗病毒藥物開發、測試和病毒感染防控提供了靶點。
  • —新聞—科學網
    中國熱科院於2014年啟動了芒果基因組解析研究,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突破。   研究團隊通過對傳統芒果品種阿方索進行深度測序和組裝,得到了大小為393Mb的芒果精細基因組圖譜。     進化生物學與比較基因組分析結果(圖片來源:中國熱科院)   同時,研究團隊在眾多擴張的基因家族中,發現一個名為CHS的家族可能與漆酚合成相關。漆酚是芒果等漆樹科物種中特有物質,該物質能引起人體強烈的致敏反應。該發現將為闡明漆酚合成的分子機制提供基礎。
  • bioRxiv:重磅級成果!科學家發現人類細胞中線粒體「運行」溫度可...
    2017年5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發表於bioRxiv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法國、韓國和德國等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人類機體細胞線粒體的內部溫度在「運行」時溫度或可高達50℃,文章中研究者闡明了他們如何利用溫度敏感的染料來檢測細胞中細胞器的溫度,而且本文研究對於前期的生物研究或許也具有一定的意義,此前研究主要依賴於反應過程中的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