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不陌生,對於每一個適婚男女來說又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風俗習慣。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隨著時代的發展,彩禮被賦予的意義也是不盡相同,在上世紀70年代時,「結婚彩禮錢」主要花費區域是有四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和手錶。
現在對於彩禮的意義更偏重於金錢,彩禮就是聘禮,就是金錢數目,結婚所需的各種用品是不計算在彩禮範疇之內的。
而且,現在普遍存在越是經濟落後的區域索要的彩禮錢往往越高,河南省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河南省作為我國的一個人口大省,同時也是一個經濟大省,全省GDP總量一直排在全國前幾位,只是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其人均GDP數據並不高,但是,河南省內的彩禮均價卻一直居高不下。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18年最新河南全省下轄18個地市的彩禮第一個排名情況,看看到底有多高。
越是貧窮的地方彩禮越高的說法在河南省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認證,從全省來看,河南下轄18地市中有超過一半的城市的彩禮均價是超過10萬元的水平的,彩禮最低的也在6萬元以上。
濮陽市成為河南省彩禮均價最高的一個地市,其彩禮均價接近14萬元,這還不包含車子和房子,濮陽市2017年的GDP在全省排名第14位。
其次是商丘市,商丘市是我國的一個農業大市,其耕地面積佔比也是非常之高的,2017年商丘市GDP總量排名全省第11位,其人均GDP僅為24854.37元,排名全省倒數第二位。
彩禮均價排在第三高位的是周口市,周口市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市,其人均GDP一直在河南省內處於較低水平,2017年雖然GDP總量排在第五位,但是人均GDP僅為23650.24元,排在全省倒數第一位。
從這三個城市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真是越貧窮的地方彩禮越高。
相反,彩禮均價排名在最後幾位的洛陽、漯河、三門峽、許昌和鄭州,這幾座城市的人均GDP都是全省前十名之內的,其中鄭州、三門峽、洛陽更是常年都是人均GDP排在前五位的地市。
在很多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對於彩禮的注重程度是直接跟自己的面子掛鈎的,自家女兒的結婚彩禮高就說明女兒嫁得好,感覺倍有面子。在這種虛榮攀比之下,導致很多家庭尤其是貧困家庭根本結不起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