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壽險發布2019-2020年度健康險產品研究報告 惠民保、長護險...

2020-12-26 中國保險網

  近日,中再壽險發布《2019-2020年度健康險產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在民眾保險意識覺醒、監管引導保險回歸保障、險企積極轉型的大背景下,健康險保費收入自2014年起以年化34%的速度增長,在人身險中的佔比節節攀升。《報告》認為,在「銀髮浪潮」下,長期護理險有望成為健康險的下一個增長點。

  《報告》還對長期醫療險進行了深度分析並對重疾險的形態演進進行回顧和預判。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全國百餘座城市相繼推出「城市定製保險」,憑藉覆蓋人群廣泛、保障待遇適度、與基本醫保進行銜接等優勢,受到市場青睞。《報告》對各地發展模式和產品進行了對比,並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重疾險主力地位難撼動

  長護險迎來發展新機遇

  在我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及商業保險市場發展階段的影響下,重疾險一直佔據我國健康險市場的主力地位,直到近年來「網紅」醫療險才從網際網路等渠道逆襲,在規模上迎來井噴式增長。此外,商業長期護理保險也在不斷探索中,將長護狀態的鑑定與重疾確診相結合成為市場主流。

  《報告》指出,從健康險的產品格局來看,重大疾病保險在供給端滿足了保險公司對於業務規模和價值的雙重訴求,為銷售端提供了慷慨的佣金和客戶資源回報,同時也分擔了民眾的大病風險。在所有健康險產品中,重大疾病保險更好地維持了健康險市場保險公司、渠道和客戶之間的需求平衡,依然是我國商業健康險的頭牌險種。商業醫疔險正在迅速崛起,產品定位也愈發清晰,在線下渠道作為獲客或重疾險輔銷產品銷售。這種定位決定了短期內醫疔險依然無法撼動重疾險的主力地位。長期護理保險仍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但隨著市場的培育和啟蒙,後期有可能隨養老需求的喚醒而快速增長。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新規給產品相應設置了3個月的過渡期,舊規範下的重疾險產品將在2021年2月1日前予以停售。《報告》認為,重疾險產品的形態演進將出現兩大變化。

  從產品結構看,由於甲狀腺癌的剔除,重大疾病在20-50歲的發生率會有較大幅度降低,這會導致定期重疾險的價格突破原有瓶頸。預計在網際網路渠道定期重疾險會更加流行,主打極簡、高槓桿的賣點;而在代理人渠道重疾險結構會發生小調整,在終身重疾基礎上加入更多的額外責任,進一步提升保障效率和責任豐富度。

  從產品風險特徵上看,甲狀腺癌移入輕症,輕症責任風險提高。因此如果有輕症保費豁免責任的存在,甲狀腺癌的風險暴露可能並不比老定義時代小。預計行業圍繞輕症責任的設計和創新會更加審慎。

  城市定製險發展水平參差不齊

  參保率為關鍵風控點

  自2015年深圳打響城市定製保險「第一槍」以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對城市定製保險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趣,並開展了前期研究。2018年南京「惠民保」的推出標誌著價格惠民、簡單易懂、能銜接社保和商保的「城市定製保險」開始了新的嘗試。今年以來,惠州、蕪湖等百餘座城市相繼推出城市定製保險,全面推廣成為大勢所趨。

  《報告》指出,與基本醫保、大病醫保不同,城市定製保險本質上仍是商業保險,因此商業保險公司的參保積極性更高。

  在責任設計方面,城市定製保險的責任更加靈活,保險公司自主性更高。在費率釐定方面,城市定製保險的價格調整空間往往更為靈活,有利於持續經營。在品牌宣傳方面,參與城市定製保險的公司在當地往往有一定的影響力,部分為當地政府參股的保險公司,參與城市定製保險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影響力。在獲客方面,通過城市定製保險,保險公司能夠達成客戶二次開發。對獲客、保費達成、新業務線開拓具有重要價值。

  儘管城市定製保險發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同一城市同時存在多款城市定製保險;參保率參差不齊,部分地區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此外,產品形態雷同,定價較為粗放,缺乏持續經營的理念。且既往症人群保障受限,未關注續保風險。

  與傳統商業保險、大病保險相比,其核保條件較為寬鬆,但強制程度又不如大病保險,這使得參保率成為城市定製保險的關鍵風控點。

  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發展定製保險,定製保險本身也將不斷演化,並且在監管新規的指引下步入規範發展的軌道。保障有限、服務不足的非帶病體模式即將淘汰,保障自費、個帳支付、不限既往症的城市定製保險將逐漸成為主流。

相關焦點

  • 中再壽險發布《2018至2019年度人身險產品研究報告》
    新浪財經中再壽險授權新浪財經獨家發布《2018至2019年度人身險產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重疾險是目前健康險中最主力的產品線。從客戶需求角度看,重疾險可以滿足消費者對於大額醫療費用支出的保障需求;從保險公司角度看,重疾險是健康險中為數不多可以同時貢獻規模和價值的產品類型。
  • 疾馳的惠民保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談及惠民保的發展背景時,向本報記者總結了四點,包括居民醫療費用中自付部分仍然很高,因病致貧返貧、擔心得病而不敢消費的現象常見;各城市在打造自身的吸引力,而醫保是一項重要的公共服務;醫保部門積極為居民提升保障水平,改進服務;保險公司的百萬醫療險發展較好,但面臨獲客費用高、賠付率高、有些產品設計不貼近民眾需求、未考慮地區差異的難題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21日)|保險公司|險企|壽險|財險|保險產品|銀保...
    政策方向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擴大長護險試點範圍 未開展試點省份可新增1個城市  銀保監會: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保險公司資本保證金帳戶管理制度  銀保監會發布《銀行保險機構應對突發事件金融服務管理辦法》  銀保監會:2019年銀保機構清退賠付消費者
  • 「惠民保」成健康險領域又一黑馬,平安、國壽、太保等競逐數十城市
    大部分地市的「惠民保」,保障責任非常接近,均為參保人在保險年度內發生的,符合當地醫療保險目錄的住院醫療費用,由統籌和大病等支付後剩餘的個人自負部分,再加上十幾種重特大疾病特藥(一般為進口靶向藥)。部分地區增加了住院醫療自費部分,以及重疾定額給付。下表為目前開展此類業務的幾個主要地市的保障責任。
  • 聯手中國太保涉足長護險領域 南京新百納塔力化身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商
    考慮到我國社會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保險業內對於長護險的探索力度也在不斷加大。記者獲悉,6月20日,中國太保(601601)旗下壽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與南京新百(600682)旗下Natali(中國)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授權Natali(中國)為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商,並以一致行動人參與政府長護險項目招標。資料顯示,Natali(中國)核心業務為健康醫療與居家養老。
  • 中國太保壽險河北分公司召開 「太保藍本服務惠民」新聞發布會
    2020年10月28日,中國太保壽險河北分公司在正定新區茂源大酒店召開了「太保藍本服務惠民」新聞發布會,持續深化「住院前中後,服務一條龍」的太保藍本,升級惠民服務,對國民在醫療各環節存在的難題,提出「尋醫問診有綠通,治療費用有墊付,專人護送有專車,居家康復有指導」的太保方案。
  • 兩會話題:人大代表熱議「長護險」
    拓寬覆蓋面 為更多失能家庭「減負」  晉江新聞網1月14日訊  2020年,晉江市在全省率先啟動「長護險」試點工作。晉江兩會期間,「長護險」這一熱詞也受到了晉江市人大代表的關注。  記者了解到,自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開展至今,短短半年多時間,晉江市已有433名中度和重度失能人員享受到「長護險」提供的服務,他們的失能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同時「長護險」工作也得到家屬們的一致認可。據統計,截至目前,待遇享受對象及家屬的回訪滿意度達100%。  「我身邊的幾個失能朋友都對『長護險』工作非常滿意。」
  • 2019中國保險公司競爭力報告出爐君康人壽盈利能力排名第二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發布了《2019中國保險公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君康人壽」)在2018年中國人身險公司盈利能力的排名中,以92.3分的成績榮列榜單第二名。
  • 中國太保壽險河北分公司持續深化「太保藍本」升級惠民服務
    燕趙時訊消息 日前,中國太保壽險河北分公司在石家莊正定新區茂源大酒店召開「太保藍本服務惠民」新聞發布會,持續深化「住院前中後,服務一條龍」的太保藍本,升級惠民服務,對國民在醫療各環節存在的難題,提出「尋醫問診有綠通,治療費用有墊付,專人護送有專車,居家康復有指導」的太保方案。
  • 支付寶聯合人保健康和中再壽險發布國內首款終身防癌險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在4月初銀保監會明確長期醫療險費率可調政策細則後,今日,支付寶聯合中國人民健康保險、中再壽險發布了全國首款終身防癌險——「好醫保·終身防癌醫療險」。這款終身險保額高達400萬元,是國內首款可以保證續保終身的醫療險。
  • 「轉型2.0」全面衝刺之年,看中國太保壽險的年度答卷
    在特殊的國情、民情、行情之下,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保壽險「聚焦價值、聚焦隊伍、聚焦賦能」,繼續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可持續的價值增長之路,同時將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的企業責任融入到經營發展中,在隊伍建設、產品創新、服務升級、責任擔當等多個維度上都有亮眼表現。
  • 保險行業深度報告:從日本和臺灣地區的經驗看大陸壽險業的發展
    從不同類產品的渠道結構分布來看,銀保銷售的品種均為與儲蓄和投資高度相關的險種,例如投資保 險、變額年金和變額壽險、儲蓄型養老險等,保障程度低,價值率較低。個人壽險和投資型保險銀保佔比較高,2018 年佔比 60%-70%,年金險銀保佔比在 2010 年達到 89%,之後下滑。個人傷害和健康險銷售主要通過壽險公司的銷售人員。
  • 2019-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2019-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壽險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壽險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壽險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然後對壽險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壽險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壽險市場競爭格局及壽險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壽險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壽險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聚焦醫療、疾病、護理三重保障,太平人壽發布健康險產品方案
    事實上,在「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保險的保障功能與「社會穩定器」的價值愈加凸顯。為消費者健康風險提供保障,成為壽險企業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責功能之一。對於健康險產品的積極探索、布局,也成為保險公司重點業務之一。「只有以客戶為中心、精心打磨的產品,才更容易走進客戶心裡,贏得客戶信任。」太平人壽副總經理程永紅女士表示。
  • ...年網際網路人身險規模增至1857.7億:健康險近翻番 交通旅遊意外險...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3月27日訊(記者 郭偉瑩)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2019年度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62家開展網際網路業務的人身險公司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857.7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55.7%。從產品結構來看,2019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結構持續調整,除意外險出現下滑外,壽險、年金保險和健康險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健康險增幅最大。
  • 意外險改革進行中!險企需在3.15之前將意外、健康險定價回顧報告...
    另外,記者了解到,險企需要在3月15號之前將『意外險定價回顧報告』和『健康險定價回顧報告』報送至銀保監會。而關於意外險產品定價合理性問題,有資深精算人士認為要加強保險公司信息披露。「保險公司要在3月15號之前將『意外險定價回顧報告』和『健康險定價回顧報告』報送至銀保監會,報告的重點是產品定價的充足性和合理性。報告提交後,行業內的大部分保險公司都要對意外險產品進行重新定價和產品形態設計。」一位壽險公司精算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
  • 幾十塊保幾百萬,惠民保真能取代百萬醫療險?
    2015年,深圳首次推出「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作為惠民保產品雛形。 這幾年來,陸續有40多個城市都推出了「惠民保」,超2000萬人參保,累計保費超10億。 之前給大家介紹過廣州惠民保,當時有很多朋友覺得不錯,紛紛追問自己的城市有沒有。
  • 《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15-2019)》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密度...
    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北京地區健康保險專業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於近日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深入考察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分析了2015-2019年來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發展特色、趨勢和熱點等內容。
  • 中國太保壽險攜手三胞旗下納塔力(中國)
    2016年7月8日,我國人社部發布了《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在上海、山東青島、江蘇南通等15地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但從成效來看,與預期仍有一定差距。     對此,三胞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南京新百實際控制人袁亞非認為,要加快建立長期護理險制度,緩解我國長期照護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