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宮崎駿到新海誠,日本動畫電影發生了什麼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登頂今年日本電影年度票房榜的《天氣之子》

新海誠爆款作品《你的名字。》劇照

新海誠另一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劇照

《涼宮春日的消失》劇照

由日本著名導演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以143億日元登頂今年日本電影年度票房榜,並將代表日本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該片曾於今年11月在我國公映,最終2.87億元人民幣的票房雖然與新海誠上一部影片《你的名字。》稍有差距,但硬核「新海誠迷」們仍然認為該片是一部不負眾望的佳作。

《天氣之子》延續的是新海誠一貫的唯美「世界系」作品創作路線。所謂「世界系」,按照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東浩紀的定義,是指「在主角與戀愛對象之間小小的感性的人際關係,即『你與我』的描寫上,並未攜帶著社會或國家這類中間選項的成分,而是一種與『世界的危機』『世界末日』等巨大的存在論性質的問題直接連接的想像力」。

作為今天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動畫導演,新海誠的創作路線與宮崎駿時代的宏大敘事已然不同。究其原因,宮崎駿生活的年代是日本遭受戰爭的重創時期,他少年時代目睹戰爭的經歷,使得其一生都在秉持反戰的理念和宏大敘事的世界觀,傳達正面積極的力量。與之相對應的是新海誠、細田守、石原立也、湯淺政明等青年一代導演,他們的思想更為現代,更加貼近青年一代敏感的神經,更能感受到青年人的特質,並通過動畫作品完成與其「共鳴」。

「世界系」動畫電影從宏大到細微的變化路徑

對當下青年文化的關注,是「世界系」動畫電影所關注的核心問題,在影片中主要體現在城市文明與鄉村文化的地域衝突下,個人內心敏感而細微的變化。以《天氣之子》為例,影片講述的是叛逆的高中生帆高離家出走,來到陰雨連綿的東京,生活拮据且孤苦無依的帆高邂逅會控制天氣的底層「晴女」陽菜,二人利用陽菜的特異功能做起「販賣晴天」的生意。就在生活逐漸好轉之時,陽菜遵循自己的命運,用犧牲生命換回東京的晴天。此時帆高已經愛上陽菜,為挽救愛人,帆高選擇讓東京重回雨季,最終在街頭與愛人重逢。

這裡可以明顯看出與宮崎駿作品的不同:《天氣之子》是「自私」的,影片以犧牲他人來成全自己的「反集體主義」結局是被詬病最多的一個點。但是,這也恰恰是「世界系」影片的鮮明的特點,符合青春期心理學之父斯坦利·霍爾所說的:「青春期是一個充滿猶豫不決和矛盾情緒的過渡時期,是疾風怒濤的人生時期。」這也是「青少年心事代言人」的新海誠順應今天的青少年心理特徵,對日本傳統思維慣性的一個突破和挑戰。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你的名字。》是以少年離開故土,前往大城市發生的故事為敘事的基礎;《秒速五釐米》以三個獨立的故事展現東京及其周邊地區的變化;《言葉之庭》記述的是15歲少年逃課到象徵著世外桃源的日本庭院遇到知音的故事。這些影片著重記錄的,都是現代社會因為地域和環境變化而導致人心理和行為發生改變的個人化的故事和情感。

以高橋真於2000年刊出的漫畫《最終兵器彼女》為發端,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星之聲》、秋山瑞人的《伊裡野的天空》、UFO的《夏天》、渡部高志的《灼眼的夏娜》等作品集體拉開了「世界系」的帷幕。而這股風潮的出現,與當時日本的社會歷史環境密切相關。

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出現一系列的社會問題,1995年發生阪神·淡路大地震、奧姆真理教等事件,使得青年人無法適應和把控世界的變化,對於社會和國家的無力感,催生逃避心理。2000年左右的日本處於平成「大蕭條」時期,經濟凋敝,社會發展緩慢,出現大量飛特族、尼特族和宅人,處於就業「冰河時期」的年輕人一改昭和時期的叛逆和張揚,個性隱忍,欲望較低,整個社會呈現巨大的精神空洞。

精神上的空洞加上網際網路帶來生活便利的助推,使得當時的日本年輕人極力簡化複雜的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開始主動地孤立自己或者選擇離開城市,回歸鄉村生活。這種將自我與世界平行擱置的人生態度為「世界系」作品在日本的出現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

近年來,儘管日本的社會狀況已經發生了變化,但由於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及就業帶來的種種壓力,青年一代逃避社會責任、活在自己世界裡的這種情況依然存在。與之相伴隨的是「世界系」作品已經將類型內化為結構,並形成了日本青年一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即逃避現實,拋棄責任感,把生存的意義簡化為對個人內心感受的極度關注。如新海誠所說:「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了,沒有什麼變化,不會像宮崎駿的作品,仿佛每天都要去冒險,每天都要去打仗,去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其實不會真實地發生在生活裡,我們的生活,只有在便利店買東西,或者擠列車的時候不小心跟旁邊的人有幾句口角,雖然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內心跟爭鬥、跟戰爭,跟拯救世界有一樣的心情起伏。」這種對現實的絕望感,使得日本當下的青年關注生命個體生活細節,用日本經典歌曲《世界上唯一的花》中的歌詞來解釋則更為清晰:「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枝椏/你和我/我和他/是特別的花/太陽下/風雨裡/天空屬於自己/我們全都是唯一/only one。」

「世界系」動畫電影對歷史與時間的消解與超越

在日本的動畫電影中,嚴格的「世界系」作品數量不多,但是影響力巨大。除了新海誠的諸多作品之外,還有更多的動畫導演加入「世界系」陣營,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包括:講述數學天才高中生小磯健二對抗網絡黑客,拯救世界的細田守的 《夏日大作戰》;五十嵐大介編劇,渡邊步導演,講述青少年與海洋相處的《海獸之子》;石原立也和武本康弘導演,展現普通人與未來人戀情的《涼宮春日的消失》;講述在儲存記憶的2027年,高中生直實為了挽救戀人不惜回到過去犧牲年輕的自己,伊藤智彥導演的《你好世界》等。這些「世界系」動畫影片雖然題材各異,風格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它們極度自由的時間觀和歷史觀,既繼承了歷史,又反映當下,還昭示著未來,呈現豐富多變的文化內涵。

「世界系」動畫作品與歷史的關係特徵主要體現在青年一代對傳統的繼承、反叛與創新以及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在《天氣之子》中,一方面,在男主角帆高床頭,始終擺放著代表外來文化,反映青少年憤怒與反叛的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與書中類似,當下的日本也存在對物質利益的極度熱衷以及相應的對情感的疏離與淡漠,在道德異化和失去本真的情境下,新海誠希望通過帆高對愛情的勇敢付出,喚醒人們對純真者的企盼。另一方面,晴女的民間傳說、萬物有靈的東方神韻,體現著現代文明對傳統創造性繼承的歷史態度;在《你的名字。》裡,這種歷史觀更加明顯的體現在神隱、口嚼酒、繩結等日本民俗與拯救世界的神話中,民俗作為文化景觀,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作品中,東體西用的創作觀得到顯現;《追逐繁星的孩子》對過去的反叛則通過塑造「雅戈泰」這一具有宗教和神話色彩的失落世界,以及主人公明日菜和瞬珍惜當下的人生哲思表現出來,給觀眾全新的感受;在《刀劍神域:序列之爭》中,這種對傳統的反叛和矛盾,最終以網絡社會與現實生活的羈絆體現出來。

充滿想像的未來世界是日本「世界系」影片發展的重要領域。當下的「世界系」作品已經與科幻、奇幻、魔幻緊密貼合,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新海誠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影片是一部架空歷史的青春向動畫作品,影片溫和的色彩、微曝光的畫面、慢節奏的鏡頭剪輯,呈現出少年時代「維特之煩惱」式剪不斷的詩意與憂愁,劇情設置天馬行空,抽象的「巨塔」的呈現,戰爭與愛情的纏繞,使得該片風格較為別致。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新海誠用唯美畫質來表現少男少女的愛情童話,但這種童話的構建又與生活真實緊密相連:他的大部分影片都是現實生活的實景還原,使得影片中出現的很多地方成為潮流化的打卡聖地,二次元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緊密契合,想像與真實得到完美融合。

「世界系」作品多樣風格的藝術表達

「世界系」作品雖然有著相似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是從藝術表達多方面來看,仍然呈現不同導演各自的風格特點。同樣是描摹童話愛情,與新海誠的對純粹愛情的堅守不同,細田守的作品對國家與社會的抽離並不明顯,雖然在敘事的最後上升到了拯救世界的層面,但是因為虛擬網絡社群的存在,使得這種魔幻的拯救沒有過度的脫離現實,而呈現出一種正義戰勝邪惡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也是細田守一直堅守的創作理念:「如果有什麼東西觸動了生活在日本之外的觀眾,那就意味著我們所感受到的不只是屬於我們自己,這是所有人共同的情感,這給了我們堅持活下去的理由。」講述青少年與海洋相處的《海獸之子》,內容更為廣博,基於五十嵐大介的小說基礎,該片將日常生活與海洋、天文、民俗知識相融合,探討關於生命的本源和宇宙的奧秘。石原立也和武本康弘導演的《涼宮春日的消失》更側重於對內心小情感的展現,注重對細膩情感和細節的把控,「世界系」與科幻影片的外衣緊密包裹著青春愛情的悸動,使地球人與未來人的戀愛顯得更加真實可感。同樣是講述現實人與未來人戀愛故事的《你好世界》,比《涼宮春日的消失》的科幻色彩更強,影片以京都為主要拍攝地,古樸城市與高科技融合,日式熱血動漫與細膩的情感描寫相對應,看似違和的元素,在「世界系」的動漫世界裡得到共融互生。

高媛媛(作者為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日本關西大學訪問學者)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從宮崎駿到新海誠 日本動畫電影發生了什麼
    從宮崎駿到新海誠 日本動畫電影發生了什麼 2019-12-24 15:31:22 來源:文匯報  |  作者:高媛媛 | 字號:A+ | A- 由日本著名導演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以143億日元登頂今年日本電影年度票房榜,並將代表日本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 新海誠與宮崎駿,誰才是日本動畫電影的一哥?
    新海誠,原名新津誠,1973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2002年自己製作了《星之聲》初露鋒芒,斬獲了動畫大獎等等榮譽,這部短短25分鐘的動漫電影,靠著精美的數字繪畫質和劇情打動了很多動漫迷。不過錘鍊和總結之後,2007年《秒速五釐米》,徹底完成了新的超越,寫實的劇情配上細膩的感情戲,畫風簡潔中不失精美,獲得了無數好評,並斬獲了亞洲最佳動畫電影獎。也憑藉這部動畫電影讓一部分中國動漫迷們所熟知,而到了2013年《言葉之庭》的出鏡,完美的畫質享受,雖然劇情的選擇上卻不如《秒速五釐米》完美,不過清新到極致的畫風,彌補了些許不足。
  • 只認識宮崎駿、新海誠,還裝什麼日本動畫電影迷-虎嗅網
    新海誠 A級新海誠的個人故事太勵志了,從獨立電影人到日本動畫界頭牌,他本人的經歷就和他的動畫一樣感人,而他無疑也是現在在中國人氣最高的動畫電影導演。老動畫迷愛《雲之彼端》、《秒速五釐米》,新動畫迷愛《你的名字。》、《天氣之子》。他的作品就像他的動畫風格一樣具有包容性。
  • 通過票房直觀的告訴你,有一種動畫電影叫宮崎駿,也叫新海誠!
    一提到日本動畫電影,各位最先想到的是哪一部?讓我來猜一猜,導演是不是宮崎駿或者新海誠的其中一位?這兩位在日本動畫電影界,乃至整個世界的動畫電影界,都是非常有名的,兩個人的作品在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中,前十就被分掉了七個位置,可想而知是有多麼恐怖,那麼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七部作品。No.7、《起風了》——宮崎駿2013年上映,本土最終票房120億。
  • 宮崎駿之後,日本動畫電影界的4大神級導演
    日本動漫、動畫電影如今在國際電影及動漫行業基本已佔據主導地位,開創了亞洲動畫特有的獨特風格。而這當然要歸功於那幾位傳遍亞洲乃至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神級導演,談到動畫,幾乎人人都要把這幾位導演的經典作品拿出來細細回味,他們讓動畫、動漫成為不僅僅是給少年兒童觀看的作品,更是讓許多成年人都細細回顧體會的佳作。宮崎駿、大友克洋、今敏、押井守、新海誠。你會發現,他們的作品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而每一種風格都能被廣大觀眾所認可和追捧。
  • 除了宮崎駿,日本還有哪些很治癒的動畫電影
    毫無疑問,日本是一個動畫大國而宮崎駿在讓日本動畫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作出巨大貢獻>但是,除了宮崎駿,日本還有很的知名的動畫導演今敏拍出了《紅辣椒》《東京教父》《千年女優》,畫面純淨這部作品出自我很喜歡的導演——細田守他電影的畫風像新海誠的一樣
  • 新海誠、今敏和宮崎駿誰更能指引日本動畫的發展
    今敏的作品在手法上,充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時空的交錯和變換、摻入混亂的倒敘、插敘,鏡頭的運用和剪輯都具有鮮明的電影特色,但同時又充分地發揮了動畫夢幻式展現的特色。但今敏的作品複雜,較為燒腦,在高度現代化的日本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無疑是快速的,這種生活節奏將會導致大部分人群更加喜歡淺顯易懂的動畫作品,今敏的動畫作品是非常有內涵的,需要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解讀裡面的內容,其作品的複雜程度導致今敏的動畫受眾較小,在「票房是一切」的觀念影響下,日本的動畫製作人必然會放棄製作那些作品內容深刻、受眾較小的動畫作品,因此今敏的動畫風格並不能成為日本動畫未來發展的方向。
  • 新海誠《天氣之子》成遺憾,日本動畫電影在國內票房空間有限
    《天氣之子》,以及新海誠的強烈風格對票房有著很強衝擊力,一度讓其被視為宮崎駿之後,日本動畫電影的重振者——如今這個被各種劇場版佔領的日漫電影市場裡,已經很少能有人像宮崎駿那樣全面收割票房,翻開日本動畫電影排行榜,能發現百億日元以上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除了滿屏的宮崎駿外,就只有一個新海誠的名字夾在其中了。
  • 新海誠動畫新作《你的名字》日本票房破百億
    時光網訊 日本動畫名導新海誠最新電影《你的名字》自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以來,首映前三天票房就已經達到12.8億,之後更連續四周稱霸日本電影排行榜冠軍。截止到9月22日,《你的名字》票房已經正式突破了100億日元大關(約等於6.6億人民幣),觀影人次高達700多萬,刷新日本影史多項紀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海誠也憑藉《你的名字》正式成為繼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之後,第二位票房過百億的動畫導演。
  • 論,新海誠是否已經超過宮崎駿?
    尊敬的老人(宮崎駿)日本動畫大師級的人物,身貼各種標籤,自帶天才光環,對動畫製作的苛刻簡直變態,但同時也製作與培養了一大批推動時代的作品與人。但!由於其過於牛逼,一直導致後繼無人,親兒子宮崎吾朗並沒有繼承他父親的天賦,父子關係一直不合,乃至於我們一直調侃「什麼?宮崎吾朗,那是誰?
  • 除宮崎駿和新海誠之外,日本還有哪些動漫電影值得一看!
    說起日本動漫電影,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宮崎駿和新海誠,宮崎駿創造了一批影響力巨大的動漫,《千與千尋》、《天空之城》至今仍被稱為經典。新海誠的動漫電影《你的名字》每一幀畫面都無比精緻。《你的名字》電影中國地區海報那麼,除了宮崎駿和新海誠的動漫電影,還有哪些值得大家一看的日本動漫電影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新海誠有可能超過宮崎駿嗎?
    出自國內某位作豚的名言「新海誠,對創作的提材太狹隘了,還需要學習嘗試很多,在過個10年大有作為」其實吧,誠哥實際,並沒有吹出來的那麼牛逼,就單純論資歷,他還屬於動畫業界新生代的一批,但可以說是代表人物之一,因為人氣實在太高,但在實力上他確確實實不算最頂尖的
  • 日本的動漫你喜歡誰的?宮崎駿還是新海誠?
    日本,不得不提的是日本的動漫,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宮崎駿和新海誠,但是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宮崎駿和新海誠壓根是一路的,他們的作品是兩個境界。兩人的動漫電影在國內也比較知名,新海誠的電影有一種朦朧感,結局一般都是留點懸念,給觀眾留下想像的空間,宮崎駿的電影,多數是表達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某種寄託,看過之後引發觀眾深思,或現象力奇特,結局一般比較暖心治癒,兩人畫風各部相同,但都是很好看的日本動漫電影。
  • 新海誠和宮崎駿的這兩部動畫雖然名氣不大,但是一樣經典!
    在動畫電影的歷史上,日東的動畫電影無疑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節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日本動畫大師的電影不管是在作畫上還是在劇情上都設計的非常縝密,同樣付出心血的作品自然就能夠觸動漫迷們的心弦。肆憶看過無數經典的日本動漫電影,真的感觸良多,不僅在看的過程中絲毫沒有覺得乏味,就算看過之後也是意猶未盡,基本上每一部電影都能衍生出很多經典的人生哲理。
  • 新海誠不會成為下一個宮崎駿,但他的電影註定不再歸於小眾
    作為一部典型的「新海誠」式電影,《你的名字》在上映之前就被打上「小而美」的標籤,在小圈子裡被很多人所期待。不過隨後的票房「爆炸」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因為相當多數量的,以前從來沒看過他作品的人在電影中找到了各自想要的感覺,一下子讓這部電影成為日本本土票房黑馬。因此關於新海誠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宮崎駿的問題又一次成了很多人喜聞樂見的話題。
  • 新海誠和宮崎駿的動漫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近幾年的很多動畫的畫風上都多數受到了點他的影響。宮崎駿一直堅持採用手工繪製來製作動畫,大量使用水彩藝術。其場景多數源自於想像和童話,即架空。人物造型的畫風也從沒有改變過,一直從八十年代延續使用至今。個人覺得相比之下宮崎駿的人物畫風更為飽滿,而新海誠的由於用了CG技術的關係相對更細緻一些。
  • 最懂每個人的青春期記憶,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世界
    《你的名字》是新海誠導演於2016年導演的影片。該片自上映以來,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日本,這是第一部宮崎駿作品以外票房突破100億日元的動畫電影。而在全球票房中,《你的名字》超過了《千與千尋》的成績,成為日本電影史上票房收益最高的電影。
  • 從獨立電影人到票房百億導演的新海誠
    一直到2001年因為工作和個人創作產生了衝突,實在難以兼得,新海誠才最終下定決心辭職,專心製作自己的第一部大作《星之聲》,並正式開啟了獨立電影人之路。  從獨立到院線  在做動畫電影這方面,新海誠的獨立電影人之路顯得十分「極端」。通常說到獨立電影人,要麼意味著小團隊低成本,要麼意味著內容冷門且發行渠道狹窄。
  • 《天氣之子》日本開畫超《你的名字》,新海誠再造宮崎駿神話?
    在非系列動畫電影中,其開畫成績則僅次於宮崎駿執導的《哈爾的移動城堡》首周末的14.84億日元。三年前,《你的名字》憑藉超強的後勁,最終以250.3億日元的成績躋身日本影史票房第四名。《天氣之子》在口碑遭遇巨大爭議的情況下開局大熱,毫無疑問是吃到導演前作巨大成功帶來的紅利,業界普遍認為最終票房破百億日元毫無問題,但能否衝擊年度冠軍還有懸念。
  • 新海誠和宮崎駿這兩個人沒有什麼可比性
    這兩個人沒有什麼可比性,兩個人的作品市場都不同,誠哥的作品很明顯是偏向於年輕人,可是宮崎老先生的作品明顯是不同的層次,宮老的作品跟多的是人文情懷是更深一層的東西,不僅是年輕人,只要是對這種情懷有思考的人應該都會很喜歡宮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