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著名的千年古寺「白雲寺」已經恢復重建,重啟輝煌指日可待

2020-12-11 飛飛想旅行

根據查證、臨泉縣千年古寺白雲寺,原名通教寺,又稱大佛寺,因寺旁有一座七層寶塔,又稱之為塔寺。該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三年,是臨泉歷史上最古老的著名寺院。

根據史料記載,昔日白雲寺位於古銀杏樹旁,始建於隋唐,極盛於宋元,初毀於元末農民起義,明清均有重建,香火延續千餘年,最後毀於民國軍閥混戰,豫匪巨禍。從民國初年,最後一間大殿崩塌,因歷經戰亂等情況,此塔寺現已蕩然無存,距今已有近百於年。

據說,繁盛時期的白雲寺鐘聲可傳十裡,我們可以想像,昔日的白雲寺廟宇香火鼎盛之況是多麼的繁榮。而今,只留千年古樹遺留於世獨立於此,冷眼觀人白世輪換,炎涼世間冷暖。

靜立洲頭,背倚夕陽,看兩河並匯,飛霞流丹;想逝水東去,終歸大海。感念人生百歲,恍若一夢,譬如流水,海陸循環。若非行善積德,流芳族群,還不如螻蟻一生,蠅營狗苟。更憐善男信女,擎香合十,香火明燭,佛號連連。

近年來,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根據《宗教事務條例》有關規定精神,結合我們地區當地佛教寺院建設和佛教事業多方面的發展需要,恢復重建這一千年古剎並傳承歷史文化法脈定名為「白雲寺」

2017年獲批重建,新建白雲寺將坐落於流鞍河溼地公園內泉鞍洲上。在歷史悠久的臨泉縣,千年白雲古寺恢復重建,將成為全縣風景優美的人文勝景、佛教聖地和旅遊文化目的地,將譜寫臨泉佛教的新篇章。

白雲古寺歷史悠久、歷經滄桑現古剎重現光輝,這不僅成就了臨泉的旅遊事業,對於社會和諧發展也將大有益處。臨泉的旅遊發展業,未來可期!

規劃重建中的白雲寺風格獨特、規模雄偉、建築精美、造像莊嚴、設施完善、宗教活動功能齊全。以寓佛教「慈航普渡、愛國愛教」之意。恢復重建白雲寺總體其中計有:山門殿、伽藍殿、祖師殿、萬佛塔、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法堂、禪堂、念佛堂、五觀堂、藏經樓,雲水樓,法師寮, 居士寮、等各類殿堂以及各類生活附屬設施和園林綠化。

白雲寺建成後將作為臨泉縣佛教十方叢林寺院使用, 不僅填補了我縣佛教目前缺少正式開放叢林寺院的空白,而且必成為全縣風景優美的人文勝境、佛教聖地;旅遊文化發展和「魅力臨泉、幸福臨泉、平安臨泉」建設譜寫新篇章,貢獻佛教界應有的力量!

臨泉姜尚故裡 、雜技之鄉、紅色足跡 、中原牧場等這四張名片,不僅展現了臨泉歷史的厚重,更彰顯了臨泉悠久歷史文化的燦爛歷程。

白雲寺作為臨泉歷史上最著名的寺院,也是我們臨泉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建後的白雲寺將成為臨泉佛教聖地文化的又一張享譽國內外的靚麗名片。

只是不知為何泉河洲子白雲寺已有一年有餘未曾建設,目前一直處於停工的狀態,鋼筋都已鏽蝕,卻一直遲遲不見動工,與之相鄰的封神魔幻公園早已建成對外開放,不是否能夠儘快實現對外開放。

相關焦點

  • 安徽的一座千年古城,這裡是姜尚故裡、擁有神話故事的封神魔幻谷
    美麗的淮北平原上,屹立著一座千年古城,歷經千年時光,依然光鮮亮麗,這座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這座古城就是現今的臨泉縣,屬於安徽省的西北部,阜陽市的管轄。這座古城近些年也是致力於發展旅遊景區,同時周邊的配套設施也都在建設著,提升居民生活環境,提供更多娛樂遊玩的地方。
  • 野生動物園、水樂園、陸地樂園、白雲寺……
    、沈氏宗祠、千年銀杏樹等眾多歷史文化人文資源,以封神文化為主線,打造一個具有特色的超大型旅遊景區。   景區包含古沈國歷史文化園、流鞍河溼地公園、魔幻水世界、魔幻谷、洪荒獸園、白雲寺、傳家小鎮。
  • 寧鄉三大佛寺之一:白雲寺
    白雲寺位於湖南省寧鄉市雙鳧鋪鎮回龍山。白雲寺始建於唐代,後來宋、元、明、清歷代都有翻新和重修,現在和密印寺、普濟寺並稱寧鄉三大佛寺。寧鄉人稱「南嶽山(衡山)的香,回龍山的燭。」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光恩禪師在回龍山粟溪創建清林寺(一說清蓮寺),它是白雲寺的前身。
  • 千年古寺靠「化緣」重建 文化工作者被稱"金和尚"
    這四大古城在遼代時都已經存在,但只有復州一城,存有古塔一座。因為依託永豐寺而建,古塔便因寺得名,稱為永豐塔。  近日,在文化工作者金延年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復州城鎮探訪永豐塔。穿過永豐寺的迎恩門,永豐塔便完完整整的出現在眼前。  組織80歲以上老人憶古寺原貌  在金延年的回憶裡,眼前這座宏偉的永豐塔曾遭受過重創。
  • 自駕新鄉白雲寺,初冬季節的千年銀杏樹,金黃的顏色惹人醉
    新鄉的旅程是漫長的,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前往位於輝縣薄壁鎮,來到這裡的主要一個原因則是在這裡種植有多棵千年銀杏樹,每年的初冬季節都會綻放出異樣的美麗。
  • 毀掉什麼就重建什麼:3D列印重建IS毀壞古寺拱門
    今年8月份,IS極端組織將位於敘利亞的2000年古寺貝爾寺炸成平地,著名的帕爾米拉拱門成為其留在世上的唯一遺蹟,但可能很快也將「慘遭毒手」。一個考古組織宣布將利用世界最大的3D印表機,通過現代3D列印技術將這扇拱門「搬到」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和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 共城白雲寺
    2、共城白雲寺關注輝縣播播忠實粉絲,才可查看更多資訊!有權留言! 白雲寺    白雲寺以古剎勝景著名於世,以動人傳說撥人心弦,以國家森林公園招人遠來,歷代名人詩讚數不勝數,清乾隆帝御遊而寶殿生輝,名句「鐘聲白雲裡」更增添了詩情畫意,但更值得樂聞稱道的是孝子尋父相遇此寺的真人實事
  • 廣東惠州千年古寺普福禪院動工重建 預計投資8億
    廣東惠州千年古寺普福禪院動工重建 預計投資8億 2015-06-14 16:58:00宋秀傑 攝    圖為惠州市博羅縣佛教協會會長惟緣大和尚、普福禪院主持釋來德大和尚、慧照法師、華緣法師等在參加普福禪院天王殿的重建奠基儀式。 宋秀傑 攝 圖為惠州市博羅縣佛教協會會長惟緣大和尚、普福禪院主持釋來德大和尚、慧照法師、華緣法師等在參加普福禪院天王殿的重建奠基儀式率眾弟子祈福的場面。
  • 距離鄭州一小時車程,輝縣白雲寺的千年銀杏樹,已進入最佳觀賞期
    當一年之中色彩最濃烈的季節即將過去,而位於輝縣太行山腳下白雲寺的這幾棵千年銀杏樹,正綻放著秋日裡最後一抹最美的色彩。這些銀杏樹,拔地參天,樹蔭如蓋,歷經千年戰火劫難仍巍然屹立,為白雲寺一大景觀。四周松柏森森,古木參天,好似一叵大錦屏,將白雲寺環抱其間。
  • 洛陽白雲寺,始建於東漢,隱藏於深山
    洛陽白雲寺位於欒川縣秋扒鄉白巖寺村,歷史上當地百姓也稱白雲寺為白巖寺,白雲寺古遺址仍存留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間的三通殘碑,可依稀辨識碑文記載著白雲寺又稱白巖寺。洛陽古剎白雲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70年),與洛陽白馬寺(始建於公元68年)同時代建造,歷史上民間稱其為白馬寺的姊妹寺,現存有清古殘碑碣數塊以為佐證。
  • 復興千年桐溪寺,重啟一段塵封的歷史
    那麼,這座始建於唐朝、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寺,有著怎樣的過去?曾國藩因何與這裡結緣,要將此處作為他最後的「家園」?千百年中,數度沉浮,古寺法緣為何能延續至今?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落寞,即將消失的寺院如何重煥「青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千年古剎的前世與今生。
  • 廣州這一千年古寺將重建,與楊家將有段古
    在廣州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有一座人人知曉的古寺。據志書記載,該寺始建於唐代,民間相傳寺廟的開山祖師是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楊五郎。而在1958年,這座古寺遭遇完全毀壞,僅剩殘垣斷壁。近年來,這座千年古寺在原址迎來重生。目前大雄寶殿已籌建完成,四方香客不斷。這就是位於黃埔區九佛街山龍村的武臺寺。
  • 新興這一座千年古寺,修建時間比國恩寺早62年!
    寶覺古寺內的千年菠蘿樹然而,在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古寺先被改作學校,後在「文革」中被拆毀。沒有了以往氣勢恢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以往悅耳動聽的晨鐘暮鼓,沒有了以往眾多來自各地的朝拜者。古寺的當年盛景早已不復存在,至今已是「門前冷落車馬稀」,唯有殘留的唐代石柱和寺內遺留下來的千年菠蘿樹,似乎在向人們述說著一代古剎歷經千年的興衰。
  • 南太行白鹿山下白雲寺
    白雲寺,舊名「白茅寺」,又稱「夢覺寺」、「大覺寺」、「白鹿寺」。創建於唐朝高宗年間。五代時寺院規模拓展。後周顯德四年(957)名僧師徹上人住持白雲寺。金代改名「大覺寺」。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重建,恢復「白茅寺」之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修,並改名「白雲寺」。
  • 甘肅敦煌這座千年古寺,因為莫高窟而異地重建,免費開放
    在國內叫雷音寺的寺廟還不少,敦煌的雷音寺始建於西晉時期,是一座千年古寺,其前身為西晉的「仙巖寺」,到了清代才改名為雷音寺。而現在這座雷音寺其實是異地重建的,最初這座寺廟就位於莫高窟。1987年莫高窟成了世界文化遺產,為了更好地保護莫高窟,寺廟與文物分離,所以在鳴沙山下重建了了雷音寺,如今雷音寺是敦煌最大的一座寺廟。
  • 杭州一座「千年古寺」,是日本茶道的起源地,卻很少有人知道!
    眾所周知,中國也是一個佛教大國,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在過去的一千年裡經歷了幾次輝煌的衰落,然後達到了現在的狀態。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寺廟等也被人們視為旅遊景點,許多人在旅行途中喜歡在這些地方燒香拜佛,為自己的願望祈禱。
  • 東山重建靈源寺「靈源風景圈」呼之欲出
    佛教在線10月18日消息  據蘇州日報報導:位於東山鎮後山石橋村碧螺峰下的靈源古寺,始建於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因寺內有靈泉而得名。元末時被火燒毀,明正統年重建。清代,靈源寺佔地96畝,為東山古廟之首,被喻為佛教「十方叢林」。「文革」期間,靈源寺徹底被毀。至今,舊址上只剩下一棵1500年的羅漢古松、靈源泉、青石臺階三件寶貝,仿佛在訴說著千年古寺曾經的滄桑歲月。
  • 平遙古城白雲寺,千年古剎藏深山
    白雲寺創建於何時已無考,但據現存《白雲寺增修樓閣禪室開設叢林碑記》記載:「……平邑之白雲寺。其寺寶峰山之陽,乃邑之東南鄉也,距邑三十裡許,不知創自何代。明季時候乃募四村重修,其額曰:白雲,俗稱:西域。」由此可見,白雲寺創建年代久遠,明朝時候重修。
  • 來鳳仙佛寺:千年古寺煥生機
    去年10月,來鳳縣引資3億元,圍繞石窟摩崖造像等民俗風情精粹重建的仙佛古寺迎客。同時,景區解決了周邊來鳳縣翔鳳鎮、宣恩縣李家河鎮、湖南省龍山縣石羔鎮100多人就業。 見習記者 向相輝「來鳳縣仙佛寺改造後,遊客多了,我們的遊船生意也好了。」7月5日,細雨霏霏,雖然遊人比晴日要少,李四姐還是掙了280元。
  • 太原第一南十方,千年古剎白雲寺
    今天我們要尋訪的就是太原第一南十方,千年古剎白雲寺。白雲寺俗稱南十方院,坐落於太原城區東南8公裡的紅土溝。它在太原市諸多十方院中,以規模宏大、布局別致、環境幽雅而著稱,列為十方院第一。白雲寺,初名淨業庵,建於明初。明崇禎十三年(1640)向東擴展,稱清涼寺。清初又新建、修繕而成禪宗南嶽派臨濟宗的道場。相傳當年狄仁傑回家省親總有白雲相隨,日曬不著,唯獨到了紅土溝附近白雲停住不動,於是他為母修建的觀音堂就選址在了這裡。白雲寺四周古木環抱,濃蔭四蔽,景色幽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