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標準制定者思圻國際走進北大,守護自閉症兒童的成長星空

2020-12-25 中國經營網

12月9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2020級EMBA學術研討會 — 《後疫情時代下的中國機遇》在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隆重舉行,融合教育開創者思圻國際兒童教育受邀參加此次活動。



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

現場,還有特別受邀出席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馬力先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陳玉宇先生,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春生先生,航美傳媒集團董事長姬連強先生等中國知名企業家和教授進行演講互動。

研討會上,思圻國際創始人景馨女士和其他校友開展了以《企業家生態 — 溫暖、強大、共同成長》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並向北大校友介紹了融合教育的意義與方法,讓大家對自閉症及心智障礙群體有了比較系統、完整的認識,同時向大家介紹了思圻國際的服務理念和課程模式,讓大家對特殊兒童康復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圓桌對話 — 《企業家生態 — 溫暖、強大、共同成長》

近年來,隨著各界對自閉症等特殊兒童群體的日益關注,這些「星星的孩子」在康復訓練和基礎教育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但面臨的問題依舊不少,比如成年自閉症的就業支持、心理援助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作為融合教育倡導者,思圻國際積極推行和探索新的融合教育支持模式,大力發展早教機構、幼兒園、小學之間的合作,派駐影子老師、設立融合資源教室等。讓經過幹預訓練後的孩子有針對性地進入幼兒園,真正地與普通孩子去朝夕相處,實現融合教育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融合過程中,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建立優質的社交生活與學習能力,順利走入每一個人生發展階段,享受有尊嚴、有品質的社會生活。



思圻國際創始人景馨女士

目前,國內對自閉症的認知仍處在初級階段,一些幹預方法缺乏嚴格的科學實踐驗證,作為融合教育標準制定者,思圻國際一直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景馨女士表示,「我們不只是幫助孩子進行康復訓練,還要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她認為融合教育是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前瞻性事業。針對特殊兒童,要探索一些經過特別設計的環境和教學方法來適應不同特質小孩的學習,讓大多數殘障兒童進入普通班,幫助他們回歸主流。

談到思圻國際的技術研發方面,景馨女士表示,思圻國際成立之初便引進了美國波士頓SPAULDING康復醫院的康復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時和香港AP進行深度合作,定期開展教師培訓,課程研討等。

隨後,景馨女士強調了科技的重要性,她表示,思圻國際非常看重利用科學的評估技術作為兒童康復訓練的依託,為此引進了國外最先進的HOCOMA兒童型三維上肢多關節訓練與評估系統和國際主流的VB-MAPP評估系統,根據評估結果為特殊兒童定製專屬的康復訓練計劃,並且進行階段性評估,為特殊兒童日後的融合之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需要這個社會溫柔以待。正如景馨女士所言,世界在變,科技在變,但幫助特殊兒童康復、幫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會的初心不會變。相信,有思圻國際為代表的專業機構貢獻力量,又有千千萬萬愛心人士的助力,國內康復治療行業的發展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融合教育倡導者思圻國際:自閉症等特殊兒童需要全社會溫柔以待
    針對上述情況,融合教育倡導者思圻國際引入了一套國際公認的評估孩子的語言和行為能力的評估理論體系,再對照數據信息為特殊兒童配備了6名不同專業的老師,並且結合其年齡制定了個性化融合前轉銜的密集性幹預計劃。從語言訓練、感統訓練到精細認知訓練和集體課課程,每周20個小時以上的密集型幹預。
  • 融合教育領軍品牌思圻國際用專業治癒自閉症群體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孤獨症、自閉症、腦癱、生活適應障礙的兒童群體規模十分龐大,為了讓這類特殊的兒童群體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長久以來,融合教育領軍品牌思圻國際通過建立思圻國際公益基金會、開設課程等多種方式,致力於幫助這群特殊的群體。他們用專業治癒特殊兒童,用愛溫暖無數家庭。
  • 用早期密集型幹預訓練發力,思圻國際幫助自閉症兒童走出「封閉...
    思圻國際創辦以來,已經幫助數百名自閉症兒童順利走入正常的幼兒園進行融合教育,幫助他們回歸主流社會。而淘淘便是這眾多自閉症兒童患者中的一個。  2018年冬天,淘淘(化名)馬上就要到上幼兒園的年齡,翟明宇(化名)和妻子李潔(化名)商量準備搬家,尋找一所好的幼兒園就讀。
  • 融合教育領軍品牌思圻國際用專業治癒自閉症群體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孤獨症、自閉症、腦癱、生活適應障礙的兒童群體規模十分龐大,為了讓這類特殊的兒童群體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長久以來,融合教育領軍品牌思圻國際通過建立思圻國際公益基金會、開設課程等多種方式,致力於幫助這群特殊的群體。他們用專業治癒特殊兒童,用愛溫暖無數家庭。
  • 早期幹預治療更有效,思圻國際康復機構積極探索國內融合教育新模式
    近年來,自閉症(孤獨症)、發育遲緩、腦癱、唐氏綜合症、智力落後等特殊兒童群體的健康成長問題,已然成為了社會民生熱點話題。  融合教育是幫助「特殊兒童群體」適應社會的必由之路,這是由大腦的生理結構特徵所決定的。因為人類腦的發育是分階段有序進行的,所以社會化功能是在和身體和外界建立聯繫開始的。正是意識到了這一理論的重要性,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也明確提倡「融合」而非「隔離」。
  • 思圻國際早期密集幹預:讓孤獨星球的孩子有品質地生活
    近日,有研究發現,中國6-10歲兒童自閉症患病率約為1%,與西方國家水平相當。「在中國,大多數關於自閉症患病率的研究只關注到了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症兒童,忽略了沒有智力障礙的兒童」,該研究指出,75%的自閉症患者其實並沒有智力障礙。
  • 沐浴在愛的空氣裡——思圻國際康復訓練在融合教育裡對情懷的運用
    融合教育在我們國家的很多地區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融合教育的核心其實還是教師隊伍,但是師資力量不均衡的現象卻讓很多教師束手無策,畢竟隨著「隨班混讀」、「隨班就座」等現象的出現,給他們繁重的教育工作又增加了壓力,通過樹立新的殘疾人觀、踐行人本特教思想、掌握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尊重差異,使自我專業知識和專業情懷得以提升,適應融合教育發展要求,是目前融合教育的教師隊伍應該努力的方向
  • 「點亮星空,啟航童心」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專場演出元旦開演
    「點亮星空,啟航童心」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專場演出元旦開演 2020-01-03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2020年元旦,新年伊始,一場專門為自閉症兒童演出的親子劇在北京隆重上演。   為了讓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也讓自閉症兒童近距離感受藝術的魅力,大船文化在2020年1月1日攜手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來自來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的200多組自閉症家庭舉辦一場主題為「點亮星空啟航童心」關愛自閉症兒童元旦公益專場演出。
  • 「小星星,共成長」——碧桂園粵東區域關愛自閉症兒童系列
    文/葉璇2018年4月,碧桂園粵東區域舉辦了「小星星,共成長」關愛自閉症兒童系列活動,倡導全社會了解、尊重、接納自閉症人群,關愛、關注自閉症兒童問題,為其創造與社會融合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真正快樂地成長。
  • 藍色星空公益行動關愛自閉症兒童
    「藍色星空」公益行動2017年第三站9月2日在北京舉行,為自閉症兒童開啟美妙的沙畫之旅。第四站將於9月9日在北京舉行,活動主題為蠟染藝術體驗。「藍色星空」公益行動以呼籲社會共同關注和關愛自閉症兒童為主旨,自2016年開展以來取得積極的社會效果。
  • 點亮自閉症兒童星空的「守星人」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趙瑞希)9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點亮自閉症兒童星空的「守星人」》的報導。他們稱自己為「守星人」,要用心去點亮自閉症兒童的星空。一個來電、一聲「爸爸」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的自閉症班級裡,孩子們的課程不是語數英,而是生活適應、感覺運動、社會交往、勞動技能、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繪畫手工……這些課程主要是為了改善自閉症孩子的語言障礙、溝通障礙和情緒問題。
  • 「小星星,共成長」——碧桂園粵東區域關愛自閉症兒童系列
    文/葉璇2018年4月,碧桂園粵東區域舉辦了「小星星,共成長」關愛自閉症兒童系列活動,倡導全社會了解、尊重、接納自閉症人群,關愛、關注自閉症兒童問題,為其創造與社會融合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真正快樂地成長。
  • 「公益」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福彩凝聚愛心 關愛兒童成長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這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的紀念日,其目的是為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的發展,就兒童問題促進國際共識,提高全世界兒童的權利意識,改善兒童福祉。關愛兒童健康成長,一直是福彩公益金重點使用的方向之一。
  • 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進校園,現場義拍自閉症兒童繪畫作品
    日前,在天心區曙光小學開展的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中,自閉症兒童的家長王華(化名)向大家分享他的感受,應該秉持一顆感恩的心繼續堅持,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為大力傳播志願助殘服務理念,培育志願助殘服務文化,弘揚志願助殘服務精神,更多的關注自閉症兒童。
  • 與自閉症共存可能嗎?——也談自閉症教育幹預的「誤區」
    不知不覺從事自閉症早期幹預的研究和社會工作有十二個年頭了。很開心的是看到社會大眾對於自閉症的認識和關注都在進步,政府也努力出臺一系列的政策來保障這個群體能儘可能獲得專業的幹預和支持,為自閉症兒童提供幹預的機構也越來越多,家長自己的成長也越來也快……但這些年看到的「自閉症圈」內的各種現象,也讓我心生很多困惑。
  • 76天200名志願者 守護武漢170個家庭——特教護「星」隊點亮「星空...
    自閉症兒童接受幹預治療的黃金年齡為2-6歲,是否進行了幹預治療,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12歲以內的小齡自閉症兒童,常常需要到專業的自閉症康復機構或特教學校進行幹預治療。因此,對於在與時間賽跑的自閉症兒童而言,確診後的每一天,都非常的關鍵。孩子們的教育幹預的正常進度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已經習得的技能退步。
  • 新湖「星空列車」為愛起航!2019溫州市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
    2019年3月30日下午,新湖「星空列車」自閉症孩子,軌道交通S1線公益體驗活動,在S1線惠民路站,為愛啟航。本次活動承辦單位:溫州益起行志願者協會、溫州市微公益發展促進會、溫州同星園家長互助協會這次體驗活動,也預示著2019溫州市「致力為公·愛滿星河」關愛自閉症兒童主題公益活動,正式溫暖上線!
  • 啟動教育:關愛自閉症兒童健康成長,來自一位自閉症兒童媽媽的自述
    木木的媽媽告訴我這是她第一次開始擔憂孩子是不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和我先生立馬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小孩患有自閉症。」在檢查結果出來前,我對自閉症還不是很有概念,通過醫生的解釋後,我才知道木木有自閉症傾向。說實話,我對這個沒有任何一點心理準備,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先生知道結果後心情也很複雜。好在我們發現的及時,木木當時只有兩歲半,在啟志兒童成長中心給特殊兒童做康復訓練的朋友告訴我們,木木的自閉症是有機會通過一系列的幹預課程進行康復的,於是我們便將孩子送到了啟志兒童成長中心。
  • 啟志教育上線自閉症系列課程 關愛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
    最新數據顯示,每68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特殊兒童,全球有3500萬人患有自閉症這種神經系統疾病。據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我國兒童自閉症患兒已超過100萬,未被診斷發現有孤獨症傾向的則可能更多。特殊兒童,是需要這個社會用滿滿的愛去認真關注的群體。對於這些特殊兒童,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極為重要。相較於6歲以後進行幹預的特殊兒童,如果在其2-6歲便開始進行幹預,達到的效果則更明顯。
  • 小馬快跑託育課程與朗潤教育COMPLEX兒童成長中心達成深度融合
    近日,小馬快跑託育課程與朗潤教育COMPLEX兒童成長中心達成深度融合。雙方承諾將以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為原則,為嬰幼兒早期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一邊是源自新加坡的高品質託育課程,一邊是兼具自然與人文的綜合化親子生活研究所。此次深度融合,旨在全面構建早教新生態,打造多樣化教學空間,全方位滿足家長與孩子們的早教需求,共同推進早期教育事業的發展,共同守護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