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雖然近4年來由於美國對中國開展貿易戰,導致中國出口形勢有所下降,中美貿易數量銳減,但是整體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逐漸向好。新冠肺炎疫情抗擊戰疫結束之後,中國經濟反彈力度增大,除了美國和澳大利亞之外,中國與英國等多個國家的貿易數量激增。
中國商品蜂擁倫敦
在最近英國方面出具的進口產品匯總報告中,英國向世界宣布:中國向英國進口的產品總價高達968億元。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在向英出口的外貿國家中,中國首次成最大供應國,就此改寫了中英貿易史的記錄。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球貿易往來減少,個別地區和國家的貿易交往幾乎停止。
中國和英國之間的的進出口貿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中國政府上下齊心,很快將疫情控制住,隨後開始出臺政策刺激經濟復甦,中國出口額不斷上升。歐洲雖然處於第2波疫情的反彈期間,但是也採取了一定力度的社交管控措施,因此疫情總體形勢逐漸向好,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開始逐步增加。到目前為止,中國向英國出口的商品數量佔到了英國從國外進口的商品數量的1/3左右,其中以中國產的平板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為主。
中英合作前景廣闊
第二季度中國向英國出口額超過其他國家成為了全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968億的出現是有道理的。據測算,英國從國外進口的商品之中,中國商品佔了1/7英鎊,總額達到110億英鎊,這其中除了紡織品的增幅最大之外,電子產品也很迅猛,醫用口罩也佔比不小。
從這些數據看出中英經濟合作的前景很廣闊,經合組織估計今年全球經濟將下滑4%以上,而英國下滑幅度達到10%以上。英國目前國內的疫情依然很嚴重,因此發展國內經濟舉步維艱而擴大,開展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將使英國經濟迅速回升。
澳大利亞當以英為鏡
在過去,中國在英國的進口商中佔第2位,每年相向英出口的商品總額一般為450億英鎊左右,而德國比中國多200億英鎊。而今年僅僅第二季度,中國就向英國出口了100多億英鎊的商品,但是德國等國出口英國的商品數量相對減少。
雖然英國和中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額增速很高,但是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形勢越來越差,原本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棉花、牛肉等產品是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該國也是中國留學生主要的留學目的地,為澳大利亞帶來了很高的收入。但是澳大利亞卻與美國為伍,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和內政幹涉,抹黑中國,導致中澳關係持續下滑,中澳貿易往來跌入了低谷。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