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章村鄉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

2020-12-06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

浙江省堅決貫徹 「兩山」發展理念,率先探索實踐「兩山」的發展新路。

章村鄉位於青田縣西北部山區,是國家級生態鄉鎮,第二批省級森林特色小鎮。屬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形,其下轄15個行政村,總人口17382人,以種植油茶、毛竹、茶葉為主,素有「浙南油庫」之稱。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章村鄉走上了高質量的綠色發展之路。

章村鄉鄉長李劍鳴說:「在整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以黨建始終貫穿整個過程,同時我們做「四權改革」,用改革去促動內生動力。「四權改革」指的是我們的房權、河權、地權跟林權改革,這裡面我們有兩個生動案例,一個是我們顏宅的集體民宿房權改革案例,另外一個是我們的河權改革。」

章村鄉大小河道溪流密布,合計121.84公裡。章村開全國先河,探索河權改革,將轄區的河道(山塘)經營權承包到戶,建立了集保潔、漁業、採砂、建設等為一體的河道開發與管理長效機制,形成了政府、村居、承包戶、村民多方面共贏共享的良好局面,真正變「死水」為「活水」。其「河權到戶」做法被評為全國十佳基層治水經驗之一。

章村鄉吳村村村民代表王光武說:「我們這個河權改革,通過承包以後,我們村裡的每個人都有收益,每年有5萬多這個河道承包。現在水也清了,石斑魚也很多。」

作為中國包河到戶第一村,河權改革帶來了碧水映村的美麗環境,更帶來了慕名而來的遊客。幾年來章村鄉吳村村先後舉辦「休閒釣魚節」、「美麗鄉村」運動會、「親水節」等活動,全面開啟「治水+旅遊」的發展模式。

章村鄉是有名的「油茶小鎮」,有著悠久的油茶種植歷史,油茶種植面積高達5萬畝,是浙江省鄉域範圍內種植油茶麵積最多的鄉。同時章村鄉還是傳統榨油技藝傳承地,當地鄉民還掌握著打板凳油、拗油、人工木榨油、油車榨油等傳統的山茶油榨油技藝。

為了做好「油茶」文章,章村鄉積極扶持油茶龍頭企業,推廣山茶油標準化生產,註冊「老章村」山茶油品牌,同時,深度挖掘油茶文化,與民宿農家樂這一新業態相結合,在顏宅村建立青田首家油茶文化主題民宿——「浙南油庫 茶香人家」。通過舉辦油茶採摘壓榨節、顏宅小年夜等活動展示傳統油茶壓榨技藝,推廣油茶文化,並將油茶文化融入旅遊發展,開闢了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致富路。

章村鄉顏宅村老書記王星華說:「本來我們顏宅在青田是一個很偏僻的地方,通過2015年民宿辦起來以後,這個地方經濟和老百姓的收入都有很大的變化。」

激活山上、地下的資源,真正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顏宅村探索「農戶出房+集體管理+分成收益」的民宿集體經營模式,90多戶農戶將135個房間「流轉」到合作社統一管理和經營,實現了農戶、村集體和民宿經營者的「三贏」效益。

章村鄉還試行發展「訂單式農業」,與寧波北侖給排水公司籤訂協議,在小砩(fèi)村試點建立了20多畝的放心農產品基地。其特色產業發展項目也有序推進,章村鄉以功能拓展型農村產業融合為發展導向,建設以「一帶一心四園」的空間格局,輻射形成覆蓋章村鄉集鎮區周邊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片。

環境美了,村民的口袋鼓了,章村真正成為了「宜居、宜遊、宜業」的大花園,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的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意義。

章村鄉鄉長李劍鳴說:「我們希望通過我們全鄉上下老百姓、黨員幹部一道努力下,把我們章村鄉打造成為美麗環境、美麗經濟、美麗人文的三美章村,努力營造成為偏遠山區鄉鎮鄉村振興的一個窗口展示。」

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章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詮釋綠色崛起,科學趕超的發展理念,踐行「兩山」的科學論斷。用實實在在的「章村之幹」踐行和回報「麗水之贊」。

相關焦點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章村鄉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
    章村鄉位於青田縣西北部山區,是國家級生態鄉鎮,第二批省級森林特色小鎮。屬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形,其下轄15個行政村,總人口17382人,以種植油茶、毛竹、茶葉為主,素有「浙南油庫」之稱。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章村鄉走上了高質量的綠色發展之路。
  • 陳敏爾: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打好生態牌
    原標題: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打好生態牌 1月20日至2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到銅仁市沿河自治縣調研。他強調,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提出的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要求,注重大生態理念、大通道布局和大健康產業,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沙子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自2010年啟動建設以來,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空心李、鐵皮石斛、白芨等特色產業,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900元。時值寒冬,在園區中藥材示範基地,到處是村民挖坑種苗的忙碌身影。
  • 念「山字經」 寫「水文章」 打「生態牌」
    原標題:念「山字經」 寫「水文章」 打「生態牌」 國慶期間,記者來到黔東北的德江縣泉口鎮隆興、彥坪一帶,但見牧草如茵,牛羊成群。來自周邊乃至重慶、湖南等地的遊客賞草海,觀石林,品烤全羊,樂在其中。 30年前,當地上萬畝森林因管理缺位被人砍伐淪為荒山。「砍樹燒柴,毀林開地,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荒漠化嚴重,大片土地撂荒。」
  • 蘇州漕湖:打好「生態牌」 做好「水文章」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漕湖街道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防洪排澇保安全、河長履職治河湖、暢通水系優環境為目標,實施「河長引領示範打造最淨漕湖」創新項目,重點實施沿漕湖、望虞河整體環境提升工程,工業區水環境提升工程等,紮實穩步推進各項水利水務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水環境、水生態,全力打好「生態牌」,做好「水文章」。
  • ​江蘇蘇州漕湖:打好「生態牌」,做好「水文章」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漕湖街道堅持綠色發展,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防洪排澇保安全、河長履職治河湖、暢通水系優環境為目標,實施「河長引領示範打造最淨漕湖」創新項目,重點實施沿漕湖、望虞河整體環境提升工程,工業區水環境提升工程等,紮實穩步推進各項水利水務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水環境、水生態,全力打好「生態牌」,做好「水文章」。
  • 央視《走遍中國》兩度走進青田章村鄉,報導河權到戶先進做法
    自「五水共治」開展以來青田縣發揮自身區域和資源優勢積極做深做實山區水文章探索河道經營權改革實現「包河到戶,以河養河」讓當地老百姓真正嘗到了「河權改革」帶來的甜頭章村鄉地處青田西北部近年來,章村鄉著眼於鄉內豐富的林業、漁業生態資源,運用改革手段,以河權改革激活這些沉睡資源,致力於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的戰略措施,轉化為振興鄉村的資本。
  • 念「山字經」打「生態牌」
    通過黨建創新,引領企業念好「山」字經,打好「生態牌」,走好「特色路」,有效引領了經濟社會發展。樹立「世界紫蘇看中國、中國紫蘇看樺南」「讓紫蘇飄香世界,讓世界愛上紫蘇」的理念,打造「紫蘇之鄉」。2018年種植紫蘇10萬畝,研發生產出9大系列110款產品,先後榮獲「中國馳名品牌」「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森工系統產業發展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發揮森林蒸汽小火車世界工業遺產的優勢,大力發展森林鐵路旅遊。
  • 念「山字經」打「生態牌」
    通過黨建創新,引領企業念好「山」字經,打好「生態牌」,走好「特色路」,有效引領了經濟社會發展。樹立「世界紫蘇看中國、中國紫蘇看樺南」「讓紫蘇飄香世界,讓世界愛上紫蘇」的理念,打造「紫蘇之鄉」。2018年種植紫蘇10萬畝,研發生產出9大系列110款產品,先後榮獲「中國馳名品牌」「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森工系統產業發展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發揮森林蒸汽小火車世界工業遺產的優勢,大力發展森林鐵路旅遊。
  • 新化縣吉慶鎮農民念好「山」字經
    新化縣吉慶鎮農民念好「山」字經 來源:紅網 作者:康承貴 陽二榮 編輯:王娉娉 2015-04-07 17:09:49
  • 灣裡區:念好「山」字經做足「水」文章
    做好整體規劃,統籌山上山下,構建「環山一圈,內部成網,四通八達」交通體系,進一步拉近山城之間的關係。大力推進景城一體建設,把城市建成景觀,把景觀放進城市,讓每個街角都成為打卡點、每個立面都成為觀賞點、每條街區都成為遊玩點。大力完善城區「15分鐘公園圈」,繼續推進磨盤山森林公園、天河礦山公園、賢圃公園、西外環出入口小遊園建設,力爭2021年底城區打造形成完善的城市公園體系。
  • 灣裡區:念好「山」字經做足「水」文章
    做好整體規劃,統籌山上山下,構建「環山一圈,內部成網,四通八達」交通體系,進一步拉近山城之間的關係。大力推進景城一體建設,把城市建成景觀,把景觀放進城市,讓每個街角都成為打卡點、每個立面都成為觀賞點、每條街區都成為遊玩點。大力完善城區「15分鐘公園圈」,繼續推進磨盤山森林公園、天河礦山公園、賢圃公園、西外環出入口小遊園建設,力爭2021年底城區打造形成完善的城市公園體系。
  • 土家大寨村古風猶存:守著「靜土」 念好「山」字經
    中新網重慶12月25日電 題:土家大寨村古風猶存:守著「靜土」 念好「山」字經作者 馬佳欣 張燕「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重慶秀山自治縣清溪場鎮大寨村,一座依山而臥的自然村落浮現眼前,讓人沉浸到這樣的詩情畫意中。
  • 「脫貧攻堅走基層」念好「山」字經 寫活「山」文章!納雍產業發展...
    念好「山」字經  曾經,大山的層層包圍和阻隔,讓納雍人陷入了貧困中,被生活所迫的納雍人舉刀荷鋤向山林要地,向山坡要糧,以「殺雞取卵」的方式向貧困宣戰,結果生態遭到毀壞,群眾陷入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怪圈。
  • 重慶巫山:深入踐行綠色發展 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
    居渝東門戶,擁3000平方公裡土地,融自然山水之美、歷史人文之美、風土人情之美於一體的巫山,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文化牌,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必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
  • 土家大寨村古風猶存:守著「靜土」 念好「山」字經
    中新網重慶12月25日電 題:土家大寨村古風猶存:守著「靜土」 念好「山」字經作者 馬佳欣 張燕「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重慶秀山自治縣清溪場鎮大寨村,一座依山而臥的自然村落浮現眼前,讓人沉浸到這樣的詩情畫意中。
  • 瀘西永寧:念好「山字經」 打好「生態牌」
    驅車抵達永寧鄉政府所在地,若要到各個村委會,途中除了上坡就是下坡,身前身後都是巍峨連綿的高山,你會發現你已進入了「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的場景。 瀘西縣永寧鄉是一個貧困鄉鎮,境內山高坡陡谷深,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水利不便,人居環境不佳,全鄉經濟社會發展被重重大山和惡劣的生存環境所限。
  • 從「賣茶油」到「賣風景」 青田章村鄉做好「油茶+」文章
    連日來,在青田縣章村鄉黃山頭油茶基地層層疊疊的梯田上,成片的油茶林枝繁葉茂,油茶果長勢喜人。油茶林裡,村民徐達元正忙著給油茶樹修枝、鋤草,查看油茶樹生長情況。  家家有油茶,戶戶飄茶香。
  • 浙江電視臺《今日長三角》第472期「壹周資訊」報導
    壹周資訊 高水平科技創新,驅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 念好「山」字經,寫活「林」文章
    ▲村民在貴州省銅鼓鎮水衝村馬臺萬羽生態鵝綜合養殖示範基地投放草料(3月11日攝)。傳統林區寫活「林」文章  春分時節,在錦屏縣林區,林下產業漸次鋪開。林下,種下的淫羊藿、白芨等中藥材以及櫻花、楠木等樹木已萌發吐綠;林中,杉樹上仿野生種植的石斛枝條正逐漸舒展。  「在這裡一天能掙120塊錢,比種莊稼強多了。」
  • 2020廣州文交會|貴州銅仁市發布「梵淨山杯」文創大賽暨梵淨山抹茶...
    11月23日上午,作為2020廣州文交會系列活動之一,貴州銅仁市「梵淨山杯」文創大賽暨梵淨山抹茶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據悉,新時代發展中的銅仁,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奮力創建新時代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全力打造山清水秀的銅仁、活力迸發的銅仁、多彩文化繁榮的銅仁、和諧穩定的銅仁、風清氣正的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