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徐進
上海迪士尼「天價」? 網貼不實誤會多
今天我們先來說說上海迪士尼,是不是「高價」這個問題。不久前,上海迪士尼樂園終於揭開神秘的面紗,開始測試運營。但是,一些遊客遊玩後「抱怨」,門票太貴、餐飲「吃不起」、購物「買不起」、住宿「住不起」等等。有一篇名為《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都已哭暈回不來了》的文章,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被大量轉發。由此,引發了輿論大討論,甚至有網友號召抵制迪士尼,呼籲政府定價等等。
上海迪士尼樂園真的貴到「天價」,讓消費者「哭暈」嗎?新華社的調查發現,其中大有隱情。比如,流傳的網貼中,有號稱來自武漢、南京、重慶、昆明等全國近20個省市的「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不約而同「紛紛哭暈」。但是,這些所謂各地網友的實拍,卻是同一組的照片、文字,有可能都是複製粘貼的。
此外,還有網貼說迪士尼「強制消費」、「禁止攜帶食品飲料入園」。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說法並不屬實,迪士尼對飲料和「有原始包裝、密封的和未開封的食品」允許入園。
市場的歸市場 價格機制應公平合理
好了,該澄清的誤會澄清了,但是問題的關鍵還在,迪士尼內的消費項目,究竟是不是「天價」?迪士尼裡的6塊錢一個的小籠包,10塊錢一個的燒麥,和我們深惡痛絕的「天價魚」、「天價蝦」、「宰客」是不是應歸為同一類,是不是該人人喊打呢?
《新京報》的評論認為,討論迪士尼的定價合理不合理,和強買強賣、欺瞞宰客的行為,是兩碼事,不能一概而論。網友抱怨一時爽,但不要進行輿論炒作和民意綁架。如果消費者覺得價格高,就呼籲抵制,這是把民意當槍使。市場的定價權,應該放心地交給市場。
當然,交給市場,不意味著可以忽視民意中的合理訴求。在輿情出現後,上海市有關部門做了一項「體驗迪士尼樂遊上海灘」的消費需求問卷,用嚴謹的調查來收集有價值的數據,這就是對待民眾關切的價格問題,應該有的理性姿態。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也表示,將認真收集和聽取遊客的意見,定價會考慮到中國市場的需求。
其實說到底,價格貴不貴,每個人感受不同。但是價格合理不合理,取決於價格的產生機制是否合理。新華每日電訊認為,迪士尼作為市場化主體,只要不違背相關市場法則,就應享有自主定價權。不能寄望於通過某種行政手段,來強行幹預。對於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企業要明碼標價、不強制消費;至於定價高低,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
學校開放體育場 定價莫忘惠民初衷
聊完了迪士尼定價,再來說說學校體育場收費的問題。現在全國不少地方都在推廣將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進行市場化運營管理,但是,學校該怎麼定價呢?據《廣州日報》的報導,廣州市有關部門近日給出了一個政府指導價,只設最高價格上限,不設下限,最貴的是11人足球場夜場,900元/小時。
眼下,體育運動成為不少人的主要休閒娛樂活動,但寸土寸金的城市裡,運動場地有限,學校的體育場地的潛力可挖。但是,學校對於開放體育設施熱情不高,為什麼?主要是卡在了收費上。大家都把不準,到底收費多少合適呢?
《廣州日報》評論認為,學校開放體育設施,是一種公益性舉措,可以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運行,絕不是要指著場館賺錢,要尊重民情民意。
那麼,廣州現在給出的最高指導價,大家買帳嗎?記者調查發現,有的市民反映官方指導價過高,還有的市民說,有些學校的體育場收費比社會場館還貴。
廣州市人大代表李志明說,官方出臺指導價前,應該做一個「接地氣」的調研,對於不同區域應根據各自情況制定合適的價格,不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這個指導價,可以再細一點。
指導價的存在,其實給了學校定價很大的自主空間。市民當然希望價格越低越好,但是學校也不能吃悶虧。
自主定價的下限,是體育場運營「不虧本」,帳本算得清;別忘了這是惠民之舉,而不是商業操作。也就是說,定價要尊重民情民意,也要從實際出發,要有透明的機制,要體現惠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