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最大村辦林場——八一林場

2021-01-09 騰訊網

正文開始

「我們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3.6%,還有一個全省最大的村辦林場——八一林場。」日前,記者在崇陽縣港口鄉塘口村採訪時,該村黨支部書記汪俊偉無意中的一句話讓人為之一驚。

八一林場因何而來?規模究竟有多大?為何能堪稱全省最大的村辦林場?其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記者決定探究一番。

一個林場成了綠色銀行

塘口村地處幕阜山北麓的港口鄉東部,位於三界尖西北麓、大東港和老屋港交匯處。因地勢高差大、坡度陡,人畜飲水困難,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過去,群眾生產生活極其困難。2015年,新修的幕阜山旅遊公路穿村而過,喚醒了這片沉睡的土地。

沿著該村黨群服務中心對面的一條新修的土路顛簸前行,一路上山風陣陣,兩旁林木參天。林中樹葉既有明快的綠色,也有溫暖的黃色,滲透在銀色的薄紗似的霧裡,可謂美輪美奐。

「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天然氧吧!」一路上,汪俊偉像個資深的導遊。他告訴記者,八一林場南面是海拔1012.5米的三界尖主峰長嶺埂,東與大東港村接壤,西鄰小東港村的躍進林場,北與幕阜山旅遊公路相連接,還與該鄉張潮林場相接,所以這一連片「綠色」總面積達11000餘畝。

路的終點是一處平地,那裡有兩棟老宅子,曾是林場的場部。儘管多年無人居住,但木質閣樓依舊完整。下車眺望,雲霧深處,大山挽著大山,飽滿的綠色膨脹人的眼球;近林中,鳥鳴清脆,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

汪俊偉告訴記者,八一林場創建於1966年3月,經過50多年發展,現有面積7105餘畝,其中竹林面積300餘畝,主要樹種為杉樹、松樹、柏樹、楓樹、酸棗以及核桃、板慄等,林木總價值1500餘萬元……

這活脫脫一個誘人的綠色銀行!

5個社員鑄就綠色豐碑

「八一林場的建設,堪稱一座精神的豐碑!」下山後,在該村黨群服務中心,今年62歲、曾在村裡工作了22年的楊國漢老人給記者講起了八一林場創辦的故事。

1966年3月,當時八一大隊社員金仲生、劉興亮、楊建橋、王佛勝、金忠武5人,自搭茅棚,自帶工具,靠給供銷社挑貨掙來的9.83元錢起家,在村裡開荒造林。起初,他們是創辦葉山茶場,後因茶山面積受局限,他們又改到該村泉坑造林,可開挖了不到20畝時,又被告知與國營林場的規劃相衝突,因而不得不終止。恰逢那時,該村位於三界尖主峰芭茅叢生的長嶺埂突發一場山火,林木全部損毀。於是,他們就「轉戰」長嶺埂。

「帶頭的叫金仲生,個子不高、身材瘦削,有點兒眨巴眼,但熱愛公益事業、喜歡當領頭雁,造林那年他剛好38歲;劉興亮是位抗美援朝老兵,話不多,非常實幹;他們中還有一個當時年僅16歲,由於未成年,在當時只能算半個場員……」楊國漢回憶說,那時沒有先進的生產工具,他們5人每天早出晚歸,靠著鋤頭和鐮刀,一片接一片地開荒,一棵接著一棵種樹。山中荊棘雜草叢生,他們的手腳經常被劃破,手掌磨起了一層又一層的老繭。夜晚山林中野獸橫行,但為了節省路上來回的時間,他們都在山上安營紮寨。

這股「愚公移山」的精神讓很多人欽佩,也深深打動了當時大隊領導王福漢。在王福漢的支持下,該生產隊每天都會抽調出三十多名社員去長嶺埂植樹造林,並由生產隊按各人底分標準記工分。此外,參與造林的社員每天能補半斤糧票,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還能集中「打牙祭」,所以,群眾們造林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堅持了十三年後,長嶺埂上7420畝荒山全被種滿了樹,成了全省最大的村辦林場,由於當時的生產隊叫八一大隊,所以這片林場也被稱為「八一林場」。

八一林場多次被國家、省、市、縣評為先進單位;1972年崇陽縣委號召全縣「造林學八一林場」;1977年3月,八一林場榮獲國家農林部「全國社隊林場先進單位」,同年林場創始人金仲生作為湖北省代表團成員赴京瞻仰偉大領袖毛主席遺容;1982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89年八一林場被林業部授予「全國鄉村先進林場」。

「至1986年左右,林場開始間伐利用,場裡每年的收入除了解決職工工資和擴建廠房外,全部用於村裡建學校、解決村組幹部工資、鄉裡的三提五統以及學生費用減免等。」今年51歲的村副主任金敏發說,林場曾經給村民們帶來了巨大的「福利」,村民們感恩在心。儘管當年造林的幾個人都已經去世了,但村民們只要提起他們當年那種造林、護林、愛林的事跡時,都會肅然起敬!

綠色資源帶來綠色希望

「伴著林場,村裡開始辦起加工廠,可惜失敗了,導致村裡欠債40多萬。」楊國漢說,由於管理不善,加上受雪災等影響,林場「沒落」了。2005年起,港口鄉實行封山育林,八一林場也隨之封禁。

「2004年,金仲生去世了。他這一生,把林場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任何人都不得進山濫砍亂伐。在他的影響下,村民們也依舊保持著愛林、護林的優良傳統,對這片林場進行全力保護。」楊國漢說,村裡每年都會籌資對林中的防火線等進行清理,今年,還籌資3萬多元新修了一條林間作業通道。所以,當年種下的小樹,如今至少都已經長至直徑三四尺大,山林中不僅楠竹林木資源豐富,還有獼猴桃、野櫻桃、楊梅、蘑菇等數不勝數山珍野味。

隨著幕阜山旅遊公路的開通,塘口村獨特的地理優勢更加凸顯,很多來往的客商都看中了這一片「風水寶地」。臨走時,汪俊偉向記者透露一個好消息:前不久,有武漢的客商來村裡考察,想在八一林場投資建民宿,開發鄉村旅遊。目前,村兩委正在同客商進行洽談。

「前人為我們留下這筆綠色財富,是希望後輩們過得更好!如果能更好地加強對林場管理,把這綠色資源盤活,我們也滿心期待!」聽聞八一林場能開發成為旅遊勝地,該村好多村民都興奮不已。

來源:鹹寧日報

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袁燦 通訊員 韓祖偉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國林場協會評選出首批中國森林康養林場
    10月11日,在中國林場協會森林康養專業委員會年會上,中國林場協會評選出首批54家「中國森林康養林場」。 54家國有林場分別是: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國有烏金山林場、山西省太嶽山國有林管理局七裡峪林場、山西省太行山國有林管理局禪堂寺林場、山西省古縣國有林場、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楊樹溝林場、遼寧省撫順縣三塊石林場、遼寧省北票市大黑山林場、吉林省延邊州敦化市新興林場、吉林省白山市三道溝林場、吉林省通化市白雞峰國有林保護中心、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虞山林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林業總場、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慶元林場
  • 橫崗山林場獲「中國森林康養林場」稱號
    近日,在中國林場協會森林康養專業委員會年會上,中國林場協會評選出首批54家「中國森林康養林場」,蘄春縣國有橫崗山林場入選,成為湖北省3家之一、全市唯一一家。為蘄春再添一張生態名片。近年來,橫崗山林場依託橫崗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展森林康養,堅持保護為先,培育林場核心旅遊資源;以點帶面,發揮林場森林康養引領作用;突出文旅融合,發展養生項目;結合農耕文化,發展有機康養產品;結合田園隱逸文化,發展生態療養產業。通過完善公園基礎服務設施,修建道路、森林康養步道,將森林的優美環境與步道結合,賦予其「森林客廳」的功能。
  • 2019年全國十佳林場,寧夏中寧縣林場上榜
    賀蘭山林場始建於1951年,管轄面積67709.8公頃,納入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天保二期森林管護範圍76.53萬畝,總活立木蓄積量26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3%,是內蒙古西部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區。
  • 大別山薄刀峰洪家溝、湖北省首個國有林場歷史文化展覽館一瞥
    大家興致勃勃地探訪了湖北省首個國有林場歷史展覽館 —— 羅田縣薄刀峰國有林場歷史文化展覽館,其位於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薄刀峰洪家溝管護點,屬於湖北省內第一個建立的國有林場展覽館。 林場歷史文化展館以時間為線索,以時空為布局。由「古老薄刀峰」、「紅色薄刀峰」、「創業薄刀峰」、「綠色薄刀峰」和「知青薄刀峰」5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既相對獨立又互相連通,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參觀線路。在展覽館的時空布局中追尋半個世紀的綠色記憶。
  • 雙峰林場——中國最美雪鄉
    走進雪鄉雪鄉其實不是一個正式的稱呼,它的學名叫雙峰林場,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是大海林林業局下屬的一個林場。 雪鄉周邊的景點超級多,可以不重樣的玩上好幾天!國家滑雪訓練基地八一滑雪隊就在雪鄉,為國家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世界及滑雪運動員。 除了滑雪場以外,雪鄉影視城的土匪窩、跑馬場、木屋等也構成了一道原始的人文風情,還有羊草山上的日出更是令人稱嘆。 雪鄉滑雪場 滑雪場座落在雪鄉風景區內,是觀賞雪景的最佳地方。 除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外,這裡還有高山雪橇、馬拉爬犁、雪雕城、雪迷宮、雪吧、賞雪攝影等娛樂項目,並可觀賞到「八一」滑雪隊的專業表演。
  • 2019年全國十佳林場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賀蘭山林場內蒙古西部綠色明珠賀蘭山林場始建於1951年,管轄面積67709.8公頃,納入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天保二期森林管護範圍76.53萬畝,總活立木蓄積量26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3%,是內蒙古西部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區。
  • 襄陽市國營林場:主動改革贏得春滿園
    每逢周末,順著蜿蜒「綠道」行進在襄陽市國營林場(襄陽峴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可以看到遊人如織、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畫面。然而,誰能想到十幾年前這個國營林場一度到了瀕臨倒閉的地步?  轉型發展陷入困境  襄陽市國營林場,1956年由湖北省林業廳投資興建,委託襄陽市管理的事業單位。「襄陽市國營林場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 東勢林場
    四季分明的景觀變化是東勢林場最大的特色,梅花、櫻花、杜鵑、油桐、野百合、野薑花、聖誕紅,依序開放,11月以後還有楓香可賞,賞梅是林場冬季的重要活動,梅花之後,緊接著櫻花登場,3~4月的杜鵑花和4~5月的油桐花季也頗有看頭,尤其雪白的油桐花如同雪花般飄零,極為詩意。有中部陽明山之稱。動物觀察方面以螢火蟲、蝴蝶最受青睞。
  • 在薄刀峰,看國有林場滄桑巨變
    據介紹,這裡原是林場洪家溝工區,主要是林場職工和知青的宿舍,以及部分收撿屋、豬舍等,後一直廢棄。2019年,薄刀峰林場迎來建場60周年,陳初明提出創意:利用這裡基本保存完好又頗具年代感的石磚大瓦房,建歷史展覽館。不過,他可不想僅僅建一個普通的單位史館,而是有更大雄心。1994年從黃岡林校畢業分配到薄刀峰林場,一幹26年,陳初明對國有林場的發展充滿情懷。
  • 湖北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鍾祥市召開
    湖北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鍾祥市召開發布時間:2018年08月01日 13:11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8月1日電 (劉治林 李金成)7月31日,湖北全省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荊門鍾祥市召開。
  • 全國最大共青林場慶祝建場20周年
    本報貴州興義11月21日電(記者雷成)全國共青團系統最大的林場
  • 雲南大亮山林場更名為「善洲林場」
    本報訊 記者陳正才報導 經雲南省保山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施甸縣大亮山林場近日正式更名為「善洲林場」。  大亮山林場位於雲南省施甸縣姚關鎮、酒房鄉、舊城鄉交界處,距縣城45公裡。1998年,楊善洲從保山地委書記崗位退下來後,主動放棄到省城安度晚年的優越條件,義無反顧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幹就是22年,建成面積達5.6萬畝的大亮山林場。2009年4月,楊善洲將活立木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如今的林場已成為姚關、酒房、舊城等周邊地區重要的水源地。
  • 塞罕壩林場在哪裡 塞罕壩林場的位置
    其中,塞罕壩林場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塞罕壩林場在哪裡呢?  塞罕壩林場在哪裡  塞罕壩林場在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壩上地區。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系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餘脈、陰山餘脈交接處,清朝著名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是灤河、遼河的發源地之一。
  • 張衛東調研省樓觀臺林場森林防火工作
    調研當天,張衛東先後來到林場㠇峪管護站、大陵山櫟類林、西樓中心管護站、林場護林防護視頻總監控室等地,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現場交流等方式對樓觀臺林場森林防火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值班值守、防火預案、應急措施等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 吉水縣石陽林場到北華山林場考察學習
    12月3日,吉水縣石陽林場場長塗文軍一行9人到安福縣北華山林場考察學習,北華山林場黨委書記、場長彭錦雲等領導陪同考察。吉水縣石陽林場考察團與北華山林場黨委班子成員進行了座談,就當前兩地林業改革發展前景、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利用、林下經濟發展、場外造林和森林贖買、管理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度交流。會中雙方均表示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繼續交流學習,攜手並進,共同提高。
  • 北京封育了半個世紀的最大林場將開放為公園
    封育了半個世紀,北京最大的林場要向市民開放了!這片林場位於京西門頭溝、房山兩地,原名「京煤林場」。過去50多年一直由京煤集團封閉管理。就在上周五,市園林綠化局正式接管這片近18萬畝的林區,並更名為「京西林場」。
  • 邵陽隆回白馬山國有林場:藏在雲中的秀美林場
    隆回縣白馬山國有林場。謝文喜/攝白馬山國有林場。白馬山國有林場。謝文喜/攝白馬山森林公園。白馬山林場篝火晚會。邵陽市隆回縣白馬山國有林場位於隆回縣西北部,最高海拔1781米,最低海拔1300米,白馬山是雪峰山脈中段高山,主峰頂心堂海拔1781米,為湘中第一高峰。在峰頂遠眺,數條山脈山勢雄奇,魏源湖與木瓜山水庫點綴其間,美不勝收。
  • 探訪中國最美林場——龍河林場
    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李心旺)2018年4月26日,春暖花開的季節,但是,在祖國的大東北仍然有幾分寒意,沿著平整的鄉村土路,在森林中穿梭,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綠色的松林,還有一片片白色樺林整齊肅立,讓人心曠神怡,行駛2個多小時大約中午一點多記者一行來到中國最美林場——龍河林場。
  • 浙江省舟山市林場成功創建「浙江省現代國有林場」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林場被省林業局評為2020年「浙江省現代國有林場」。自申報創建以來,浙江省舟山市林場通過保護森林資源、補植珍貴樹種、改造基礎設施、完善監測網絡、強化管理制度等各項措施,林場的管護水平和發展活力進一步提升。
  • 湘鄉市東山國有林場獲評「湖南省秀美林場」
    湘潭在線1月11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王希臺 通訊員 馬星)近日,湖南省林業廳頒發文件,授予湘鄉市東山國有林場「湖南省首批秀美林場」榮譽稱號。這次評選活動按照《湖南省秀美林場評估驗收辦法》進行,經各市州林業局推薦,由省林業廳綜合評定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