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點情感事,和睦一家人。歡迎關注,情感小罐,每日一些情感事。」
文/小罐
天下為人父母心,都往著孩子們將來能夠幸福、開心、快樂。而大多是人都是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女婿,或兒媳。父母認為自己是過來人,看的多,看得遠,能給孩子好好把關,卻忽視了他們自己的想法、他的所愛。所以導致了大多數家庭婆媳關係的不和諧。下面是個很好的例子。
小雅今年24了,和他男朋友交往有一年多了,兩個人在北京生活,本身是挺幸福的,男朋友是一名攝影師,小雅是舞蹈老師,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就是兩個人都不會做飯,經常性的吃泡麵,生活飲食上父母操碎了心,經常就叫他們回家一起住,好照顧兒子。兩個人被逼的實在受不了,就回了老家,男生就換了一份司機工作,女生還是繼續當舞蹈老師。
開始吧,婆婆對他們兩個還挺有耐心,好好照顧,雖說不太喜歡小雅的舞蹈老師這份工作,認為不能持久,也就是吃吃年輕飯,將來還是靠兒子的來養,那可不行。時間一久,就對小雅怎麼都看不慣眼。婆婆好心做的飯,小雅就經常吃一兩口,覺得不好吃就走了。平時不做飯,又不做家務,就知道偷懶。
有次晚上,婆婆在他們門口偷聽他們說話。小雅讓老公給她打盆洗腳水,為她洗腳,水打來了,正準備洗。婆婆就氣衝衝的推開門,將小雅罵了一頓:「自己兒子這麼大都沒讓他給自己洗次腳,現在可好,還沒來多久,就會使喚我兒子做這做那的,還讓他給你洗腳,你能耐挺大的呀。」小雅一肚子委屈啊,自己上班一天也夠累的,加上最近身體不舒服,就讓他給自己洗個腳,夫妻之間也沒什麼呀。
她兒子斥候小雅不行,這次小雅斥候她兒子也遭罪了。有天晚上,老公說他餓了,要吃雞排。小雅就下樓給他炸雞排去,小雅也不會炸東西,油剛一燒開,就把冰凍好的雞排放進鍋裡一放,自己手給燙傷了,那個燒開的油啊可厲害了。小雅叫的聲音有點大,就吵著婆婆。婆婆出來第一時間並不是安慰小雅,而是一頓訓:「你看你咋這麼沒用呢?炸個雞排都不會?要你有什麼用啊?」小雅心裡委屈啊,自己不會做飯,現在也在慢慢學啊,婆婆怎麼還教我。
不在家裡吃總行了吧,這次老公生日,他們兩個晚上就在外面吃的,吃的有點晚才回來,一進門,就看到婆婆把個臉,然後訓斥道:「你們說你們,今天我兒子生日,我特意準備了一桌好菜好飯,你們要是不回來吃也要提前說一聲啊,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呢?我和你爸現在還是餓著呢,就為了等你們。」小雅實在忍不住了,晚上哭了一晚。跟老公說要出去,不和他媽住一起了,他老公也知道這麼久一直讓小雅受委屈,自己當兒子在中間也挺為難的,也不敢說他強勢的媽媽。第二天就準備跟老婆一起離家出走。
第三天,婆婆還是沒看到他們兩個,就給兒子打電話,這才知道兒子被兒媳給拐跑了,就開始罵小雅,說她不是好東西,不是好媳婦,破壞她的家庭,現在還想拆散她最重要的兒子。時間一久,婆婆就想他兒子了,她不能沒有兒子啊,想讓兒子回來。說是給他找個更好的,是個老師,還會做家務、做飯,人也漂亮,以媽媽的眼光將來絕對幸福,過上好日子。
就她媽這性格,大家覺得她兒子會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