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的「區」,GDP突破萬億緊追新一線,有望成下一個深圳,在國內經濟發展城市化的過程中,地區發展不是一步一步的,過去的時間東部地區帶頭,以經濟開放為基礎的東部幾個沿海城市迅速發展,其中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最具代表性,現如今國內的4大超一線中兩座城在華南珠三角,一座在長三角。
在這樣的城市中一區經濟也可以相當於幾個大城市,今天說的這個區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萬億,充分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基礎有成為下一個「深圳」的潛力,上海現在作為國內經濟第一城,在全亞洲也僅次於日本東京, 在過去的改革開放中,上海也成為東部沿海城市的代表,成為東方最燦爛的明珠,備受世界矚目,上海以金融產業為中心,當然現在的上海已經繼續擴張發展成為綜合性很強的城市, 在這個超大城市中,浦東新區在改革初受到重點照顧,因此發展的速度也是最快的,1992年新區正式批准,從此浦東新區迎來了迅速的發展期, 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已經突破萬億,總額達到10460.09億元,更重要的是浦東新區目前發展勢頭良好,增速維持在8%左右,這個數字也高於同一上海其他地區,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發展速度,浦江。
與深圳區管轄的南山區相比,浦東新區的經濟量也相當多,從區別上來看浦東新區是唯一的, 當地常住人口超過550萬人,人均GDP也達到了175448元的水平,這個數字也成功超過了大部分一線城市,如果通過同等水平的比較不能突出浦東新區的「牛」,如果改變對比,浦東新區的經濟總量將成功超過東部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福州、南京、濟南、合肥等經濟總量,實際上這裡的總面積只有1210平方公裡,浦東新區位於上海東部,是上海市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區內密集的交通路線方式多樣,道路鐵路、物流港、航空運輸等將該區域全方位的交通網絡復蓋,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磁懸浮列車過去期待著帶來規模化趨勢化的軌道交通模式,但後來由於高鐵技術發展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原因,磁懸浮的應用性大幅下降,這裡也成為了觀光地式的交通線路, 磁懸浮的軌道交通現在停留在人們「感受到味道」的階段。
貫穿崇明的道路方式不僅有跨海大橋,還有海底隧道,當然海底隧道的交通工程正在頻繁進行,但上海大橋(隧道)的建設比國內其他地區要早得多, 除了交通用海底隧道,這裡還有有名的觀光隧道古典, 位於外灘的這條觀光隧道穿過黃浦江直達東方明珠塔下面,每年吸引很多遊客,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上的幫助,2019年浦東新區已經被授予市級經濟管理權限, 這意味著浦東新區擁有更大的自主權,無論地理位置、地域優勢還是政策便利,都使該地區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現在的浦東新區已經坐在全國最牛區的寶座上,但未來的發展不僅如此,或者。
大家對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