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業發現新大陸

2020-12-13 界面新聞

文|新零售商業評論 田巧雲

這個世界充滿了諷刺。

曾經難以理解腦白金為什麼能走紅的年輕人,終於在辦公室輕輕撕開裝著小熊形狀葉黃素軟糖的包裝,只是因為他們聽說這個小東西可以緩解視疲勞。

如今,吸引年輕人的保健產品功能之繁複令「打工人」措手不及。除去常見的鈣鐵鋅硒等維生素補充劑以外,抗衰老、改善睡眠、減脂增肌等產品也層出不窮。

「熬最深的夜,吃最貴的護肝片」已經成為90後、95後的常態。他們對待保健品的態度,差不多可以用「虔誠」來形容,像極了老一輩們喝椰島鹿龜酒或者太太口服液的樣子。

不過,和父輩們有所不同的是,剛剛邁入而立之年的90後對健康的關注不僅限於自身。

前不久,CBNData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年輕人線上保健品消費方式洞察》報告顯示,90後消費者已成為家中的健康養生大使,他們把身體健康當作一項事業來投資。

另據天貓雙11的數據顯示,雙11期間貓醫藥95後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02%,95後平均每人購買健康類商品比去年多花了18元,而剛剛踏入20歲大門的00後平均每人在健康商品上的消費比去年多出10元。

果然,「健康投資」也得從娃娃抓起。

 一個從無到有的行業 

事實上,在保健品消費領域,對消費者的溝通和教育曾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早期,保健品大多是以片劑形式出現,中國人在潛意識裡認為片劑就等同於藥。有病吃藥,沒病為什麼要吃藥?所以,一大批自認為健康的人很難接受這種片劑類保健品。

天貓醫藥平臺保健行業負責人韓濤(花名:萬壽)告訴零售君,中國保健品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一開始中國並沒有這個行業,只有藥品和食品兩個類別,但藥品批准時間較長,具有輔助治療作用的保健食品又不是食品,基於亞健康人群的增加,保健品才應運而生。

2003年4月16日之前,保健品由國家衛生部管理,保健食品正式銷售需取得「衛食健字」的許可(業界稱為「藍帽子」)。

此後,保健品的行政管理劃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CFDA)進行管理,這一期間,保健品身上的「衛食健字」也變成了「國食健字」。

當然,這裡所說的保健品是指嚴格意義上的保健品。但實際上目前行業裡所說的保健品是廣義上的,除了「藍帽子」類產品外,還包括「普通膳食類營養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天貓,相關的類目也是按此進行劃分的。

2020年11月,食藥監局又向公眾就「藍帽子」食品功效發出意見徵詢函,意在進一步規範化管理這類保健品從工藝、配方、功效到宣傳等各方面細節。

可以說,中國保健品行業這些年的發展,一方面有賴於國外直銷品牌對中國消費者在消費觀念上的早期教育,另一方面,也與國家相關部門在政策方面的調整和推動分不開。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227億元,同比增長18.4%,過去3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複合增長率約為17.5%。

預計未來五年,受益於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及健康意識的提升,整個行業有望保持15%的較快增速,到2021年行業規模將達到2510億元。

 年輕人的健康觀 

網際網路成就了電商,電商成就了保健品行業。

電商的高速發展,使得保健品的渠道突破了以往只能線下購買的單一性,從而促進了整個保健品行業的持續高速增長。

加拿大保健品品牌健美生全球企業傳播總監露絲·溫克(Ruth Winker)在接受零售君採訪時稱,對比歐洲和中國市場後發現,歐洲消費者在保健品消費方面比較保守,他們更習慣於傳統模式,比如根據醫生或者藥劑師的建議購買。

除了習慣,渠道方面也大不相同,由於歐洲並沒有中國這樣成熟的電商體系,因此歐洲消費者更喜歡去藥房購買保健品。

溫克指出,正因為這些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上的差異,使得一些比較新的保健品,比如軟糖、咀嚼片、液體飲等,短時間內很難在歐洲市場流行。

與此相反的是,這類產品當前在中國大受歡迎。

對此,萬壽認為:「中國年輕人在購買保健品時,不僅看產品功能,還注重產品的外觀好不好看,口感好不好吃。」他們對於產品的需求再也不像父輩那樣單一,而是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對此,健美生攜手CBNData研究中國保健品在線市場的發展與潛力時也發現,中國保健品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是90後的年輕消費者,他們在保健品消費方面具有三個有意思的特徵:

首先,他們是真正的場景化購物者,辦公時嘴饞喝了奶茶,吃點抗糖丸,工作壓力大睡不著覺吃一粒褪黑素,下班健身後喝一杯蛋白質粉增肌,等等。

其次,他們往往精力充沛,擁有更加積極的生活方式,樂於嘗試新鮮事物,所以能接受並嘗試軟糖、咀嚼片、液體飲、噴霧等新產品。

最後,他們是家裡的健康養生大使,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從基礎保健到健康美容,他們視健康養生為一種投資,在購買健康產品時喜歡「全副武裝」。

中國保健品市場中「年輕勢力」的崛起,讓國際保健品企業看到了巨大商機。

從健美生的發展經歷來看,目前,國際保健品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在國內開設線下店的國際連鎖超市比如Costco進行銷售,另一種則是通過在線上如天貓開設海外旗艦店的方式進行銷售。

據健美生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三季度在加拿大的收入增長了19.2%,達到1.056億加幣。伴隨著分銷網絡的擴大,健美生通過增加跨境電商銷售和向中國零售店供貨,中國市場的增長繼續引領健美生國際市場的增長。

「目前,在中國保健品市場上,雖然國際大牌增速很快,但從絕對份額來看,還是中國本土品牌佔比更大。」萬壽說,這主要與跨境電商的政策有關。

據他觀察,一些跨界保健品品牌早期對中國市場持謹慎態度,他們往往先在線上通過賣場型店鋪試水中國市場。直到近幾年,一些國際品牌才開始嘗試通過開設天貓海外旗艦店等渠道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保健品業新趨勢 

盤點年輕人最喜歡的詞彙,「跨界」一詞肯定當選。

喜歡跨界,緣於年輕人對單一模式或者單調產品的厭倦。

在保健品行業,跨界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食品越來越功能化,保健品慢慢往零食化、高頻化以及便捷化方向去發展。」萬壽說,這在普通膳食類營養食品這個維度表現得更為明顯。

為了抓住新的消費群體,近幾年減肥人群中特別流行的酵素片開始推出不同以往的產品形態。

今年雙11期間,酵素果凍、酵素飲十分受歡迎,譬如國產品牌姿美堂,無論是產品口味還是形態、包裝以及營銷方式,都更符合中國90後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在其天貓旗艦店裡,一款果蔬酵素飲已經賣出了500多萬盒。

在運動營養這個類別裡,一些原先專業的產品也開始破圈。這些運動營養品原來主要面對專業的運動人士,但如今,基於健康也好,審美也罷,越來越多對體重管理有要求的年輕人,或者在健身房裡輕運動的人群,都願意嘗試乳清蛋白類產品了。

於是,像Muscletech(肌肉科技)這種專業的運動營養品牌,開始從專業人群走向更廣泛的群體,開發出諸如便攜乳清蛋白棒或左旋肉鹼軟糖等產品。

此外,女孩子們對身材管理的需求在持續攀升,使得減脂、低糖、無糖甚至抗糖類保健產品開始爆發。

「商家也好,品牌也好,慢慢地就意識到必須迭代商品形態,開發出更多的新商品,才能滿足新的消費需求。」萬壽這樣建議。

據天貓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三四線城市在健康消費方面的增速遠高於北上廣深。在安徽省宣城市,健康消費品人均消費增速高達136%,遠高於一線城市。

另據2019年發布的《天貓國際跨境保健品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小鎮中老年的人群滲透率和人數增速在八大人群中也遠高於都市銀髮一族。

「我們計劃持續投資和發展在中國的業務,我們對這個令人興奮和充滿活力的市場的未來充滿期待。」溫克對中國市場非常樂觀。

顯然,中國更大規模的下沉市場,對國內外保健品企業極具吸引力。至於未來哪些品牌能夠勝出,將取決於他們如何抓住網際網路時代新消費群體那顆多變的心。

相關焦點

  • 不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深圳商報訊】據中國日報網站23日援引英國媒體報導,眾所周知,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不過,近日有歷史學家對此提出異議,認為羅馬人早於哥倫布1000多年就發現了北美新大陸。 「古代藝術品保護協會」(AAPS)的歷史學家們表示,有人在加拿大南部新斯科舍省的附近海域的「橡樹島」上發現了一艘沉船遺址,並且在裡面找到了一把羅馬短劍。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奴役也隨之而來
    哥倫布的名字與探險,與美洲的發現和殖民開拓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後人眼中,他似乎是個糊塗蛋,將發現的美洲島嶼認為到達了印度,將原住民認定為印度人,所以有印第安人的命名。另一面,他的形象是堅決的開拓者,他是義大利城邦熱亞那的普通百姓,在整個強調貴族身份與認知相匹配的西歐,他的成就令西班牙貴族忌恨有加,他們問哥倫布為什麼能第一發現新大陸?
  • 保健品行業:千億市場,整合加劇
    總的來看,「備案制」是一把雙刃劍,未來我國保健品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行業整合加速,行業的規範將加速小企業的淘汰,擁有好產品、好品牌和好渠道的龍頭企業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國內企業通過海外收購擴大業務版圖,行業整合加劇近年來,國內掀起境外保健品收購潮,各大藥企、乳製品企業紛紛瞄準保健品市場,通過併購海外企業以期進入龐大市場。
  • 為何中國人沒有發現新大陸?原因有二
    我們不得不問:為什麼中國人(或其他東亞人)沒有發現新大陸?【閱讀《被誤解的中國》連載】 不少學者指出,新大陸的土地資源帶給歐洲的益處簡直不可思議。單從土地面積來說,歐洲的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裡,南北美洲卻有4000多萬平方公裡資源豐富的土地。這一筆意外收穫對歐洲後來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無法估計的。
  • 從「貼警示用語」開始 建立保健品行業長效監管機制
    相對「保健品」這一法律概念,大眾更習慣使用「保健品」這個說法,俗稱的保健品包括但不限於保健品,而從市場反饋看,所謂的保健品亂象主要就是保健品亂象。長期以來,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虛假宣傳就是其中一大問題。遏制保健品市場亂象,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規範保健品企業,呼籲建立保健品長效監管機制,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 揭秘鄭和曾七次下西洋,為何沒有發現新大陸?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舉世震驚,而且他航海時的裝備簡單,又比鄭和航海的時間晚了八九十年,可是為什麼不是鄭和先發現新大陸呢?1405年,明成祖就派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兩萬多人,從江蘇出發,開始遠洋,這時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 迪雷諮詢:論2016直銷行業保健品發展現狀
    作為為人類添加健康的營養物品,保健品市場一直存在著虛假、誇大宣傳等被打擊的行為,各種負面消息接連不斷,保健市場亂象叢生。更有甚者購買了上門推銷的保健品導致身體出現問題,這類新聞也是時有發生。在此,小編就直銷保健行業現狀發表一些看法,僅代表個人觀點。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公元15世紀,哥倫布接受西班牙國王的委託,跨過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在當時,美洲大陸並不在歐洲人繪製的地圖當中,以至於當哥倫布到達這裡時,竟然以為自己來到了印度。所以,他把美洲大陸上的土著人,都稱為印第安人。
  • 保健品行業難做,因為營銷無道,只圖賺錢
    然而,放眼今天的保健品市場,許多營銷案例令人汗顏,讓人震驚。虛假者有之,誇大者有之,集資詐騙者有之,甚至關乎生命的營銷事件層出不窮。在賺錢的背後,一些保健品企業喪失了最起碼的行業道德底線,個別保健品營銷人員喪失了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底線。
  • 男子服用保健品身體不適 警方搜查窩點發現假藥
    胡先生當著民警的面打開了快遞,民警仔細一瞧,這是一種名為「蟲草鹿鞭丸」的保健品,並不屬違禁品。然而,產品的信息卻跟包裝上的二維碼對不上號。看來,這款保健品的來路不正,民警勸說胡先生將產品拿去做鑑定。可胡先生不樂意,拿起快遞就走了。然而一個星期之後,胡先生卻主動又找到了派出所。
  •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但最早發現北美大陸的卻另有其人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這個觀點被全世界的歷史書所承認。但最新的證據顯示,北歐的海盜可能先於哥倫布很早就到達過美洲。當然,真正向全世界介紹新大陸的是哥倫布,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真正促成了新世界的建匯。
  • 冷知識:誰是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人?
    如果有人問你,是誰發現了新大陸?你肯定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哥倫布!哥倫布是第一個發現美洲的歐洲人。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哥倫布並不是第一個發現美洲的人。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一個名叫利夫·埃裡克森的維京人最先發現了美洲。
  • 哥倫布並不是第一個到達北美的歐洲人,為什麼說他發現了新大陸?
    整個美洲大陸有時候又被稱為「新大陸」,那麼到底誰先發現了這個新大陸呢?如果以人類探索自然為基礎,以最先到達美洲大陸的人類作為發現者,那麼毫無疑問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人類就是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人類起源於數百萬年前的非洲東部,而後人類的足跡開始從非洲走出,前往亞洲和歐洲地區,但是由於南北美洲和與亞非歐地區分離,古人無法穿過大洋到達美洲。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在美國,哥倫布的雕像被一個個推倒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被稱為航海英雄,對於當年的西方殖民主義來說,哥倫布是個功臣,但是哥倫布對新大陸的原本主人,印第安人,帶來了什麼?剝削?掠奪?屠殺?販賣人口?無疑,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於原住印第安人來說,是揭開了黑暗歷史的序幕。
  • 重慶現蘑菇林地鐵站:有人發現新大陸,有人不屑一顧
    有網友像發現了新大陸,稱讚有加;也有網友表示不屑一顧,並不能感受到美。可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近水樓臺的人熟視無睹,而才剛發現它的美的人則比較新奇和激動。有人埋怨頭暈目眩也有網友不屑一顧地認為這只不過是見慣不慣的普通設計,並沒有值得稱道的美感,甚至給人頭暈目眩的不舒服的感覺。
  • 「海道清寧,番人安業」與「發現新大陸」
    明代朱棣以後,實行海禁令「片帆不得下海」,中國自此成為「內陸國」,黃土文化與農耕文明成為圭臬,從此無緣「發現新大陸」和「工業革命」。
  • 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新大陸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來說,都是有著巨大推進作用的,但對哥倫布自己這個人來說,他可沒有這麼偉大。他那會兒航海技術不發達,人們在海上航行的時候經常會失去方向,所以西班牙的這艘船最後沒有到達印度比中國地區,反倒是漂洋過海來到了今天的美洲地區,這便是人們今天所說的新大陸。
  • 讀《正信的佛教》,發現新大陸
    就像發現新大陸般,逢人便推薦,迫不及待分享我的讀後心得。由於我的本業是牙醫,工作場所是固定的,來看診的人多半都聽過我的「閱讀報告」。比如農禪寺資深悅眾陳照興、王崇忠等人,他們都是到牙科就診而結識的,也聽過我的心得報告。後來談起這段往事,他們還打趣地說:「當年不論你怎麼講,我們根本沒有『還口』餘地。」
  • 2020年中國營養保健品市場趨勢與競爭格局分析行業競爭格局較為...
    人均收入增長和老齡化驅動需求增長保健品是典型的消費品,居民收入水平,年齡結構和消費意識是行業需求驅動的核心因素。人均收入的增加是保健品行業最核心的需求驅動因素。更多的收入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在保健品方面支出更多金額,從而刺激保健品行業的規模擴大。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24565元提高到2019年的4235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7917元提高到2019年的16021元,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則從2012年的1130.67億元提高至2019年的2685億元,保健品的市場規模隨著消費者人均收入增長而隨之放大的趨勢較為明顯。
  • 超4000億元保健品行業亂象:褪黑素類產品代購魚龍混雜
    一位行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據記者了解,「長期大量服用褪黑素或致不孕」一度進入熱搜。 北京和睦家醫院原藥師冀連梅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因為很多國家把它當作保健食品管理的,所以相應的大樣本量的人體臨床試驗研究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