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白皮書:中國國防開支將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繼續保持...

2020-12-13 每日經濟網

中國政府24日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

這是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發表的第10部國防白皮書,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表的首部綜合型國防白皮書。

白皮書全文約2.7萬字,正文部分包括國際安全形勢、新時代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改革中的中國國防和軍隊、合理適度的國防開支、積極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6個章節。

「白皮書是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際發表的,全面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軍事戰略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高度的綜合性和突出的創新性。」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曹延中說。

白皮書指出,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但國際安全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世界並不太平。

白皮書說,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根本目標;堅持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鮮明特徵;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戰略指導;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發展路徑;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世界意義。

「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首次構建形成了中國國防政策體系,清晰地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指向、基本遵循和世界意義,有助於國際社會理解中國軍力發展、化解所謂『中國威脅論』。這是新版國防白皮書的最大亮點。」曹延中說。

白皮書說,進入新時代,中國軍隊依據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要求,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提供戰略支撐,為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白皮書首次全景式展現中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白皮書說,進入新時代,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中國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著力解決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邁出了強軍興軍歷史性步伐。

白皮書詳細闡述了中國合理適度的國防開支,介紹中國國防費規模結構,在分析比較國防費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後說,總體上看,中國國防費是公開透明的,開支水平是合理適度的,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國防費佔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國防費是偏低的。中國國防開支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保障需求相比,與履行大國國際責任義務的保障需求相比,與自身建設發展的保障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中國國防開支將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繼續保持適度穩定增長。

白皮書還專門闢出章節,介紹中國在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推動構建新型安全夥伴關係、推動構建地區安全合作架構、妥善處理領土問題和海洋劃界爭端、積極提供國際公共安全產品等方面的具體實踐。

白皮書說,中國軍隊忠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軍隊國際責任,全面推進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努力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貢獻。

與以往相比,白皮書在附件中列出了多達10個表格,詳細介紹了軍委機關部門基本情況、2010年至2017年中國年度國防費構成、2012年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對外開展的主要聯演聯訓活動以及中國軍隊參加的主要聯合國維和行動等內容。

白皮書中、英文版單行本已分別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新華社:朱鴻亮、許林貴

原文標題為《中國政府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澳新《國防白皮書》為擴軍鋪路
    當地時間5月2日,澳大利亞政府正式公布最新版《國防白皮書》(以下稱《白皮書》),表示將在未來20年內,對該國海空軍進行全面的現代化改造。美聯社、法新社及澳大利亞本地媒體普遍認為,此舉在相當程度上是澳政府對「中國軍事崛起」的回應。
  •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
    中國-東協防長非正式會晤、東協防長擴大會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加強軍事交流合作等途徑促進相互信任。南海形勢趨穩向好,域內國家妥善管控風險分歧。地區國家軍隊反恐協調機制等合作不斷深化。均衡穩定、開放包容的亞洲特色安全架構不斷發展。  世界經濟和戰略重心繼續向亞太地區轉移,亞太地區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給地區安全帶來不確定性。
  • 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原標題: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出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並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加以推進,為新形勢下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指明了前進方向。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了《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
  • 印尼發布新版國防白皮書 強調加強海洋防禦力量
    國際在線專稿:據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6月1日報導,印尼國防部周二(31日)發布了新版國防白皮書,強調將加強海洋防禦體系建設,配合印尼政府要將印尼建設成全球海洋強國的戰略。據該報導,印尼現有的國防白皮書於2008年發布。2008年的版本專注於地區性防禦,而新版本則將全球海洋軸心國和國防觀念予以合併,以應對未來五年內的潛在威脅。印尼國防部防禦戰略司司長尤迪·斯瓦斯丹吐(Yoedhi Swastanto)表示,印尼需要修訂現有的國防體系,使之與政府的戰略政策相協調。
  • 國防白皮書列舉中國面臨的安全威脅與挑戰
    國防白皮書列舉中國面臨的安全威脅與挑戰   中新網4月16日電 16日發布《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指出,中國仍面臨多元複雜的安全威脅和挑戰,人民解放軍積極運籌和平時期武裝力量運用,有效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
  • 國防白皮書如何評價當前國際國內安全形勢?軍方回應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潘慶華上校、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財務局副局長王太國空軍大校、中央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協調督查局副局長王偉海軍大校出席,介紹和解讀白皮書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我們注意到,新版國防白皮書的題目是《新時代的中國國防》,這與以往的綜合型國防白皮書不同,請問這樣命名的考慮是什麼?另外,我們也注意到當前的國際形勢正在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請問,新版國防白皮書是如何評價當前國際國內安全形勢的?謝謝。吳謙: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 國防白皮書這6個首次厲害了!見證中國向超級大國跨越的責任擔當
    就在近日,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正式對外發布。這本國防白皮書以2萬多字的內容,將中國的國防政策對外進行了全方面的展示,其「6個首次」將中國的責任和擔當體現的是淋漓盡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次國防白皮書發布的「6個首次」。第一個首次是:首次確立了新時代中國的防禦性國防政策。
  • 2002年中國的國防
    發展中的中國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中國的發展將對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做出更大貢獻。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  為進一步介紹中國的國防政策和近兩年國防建設情況,現發表《2002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 新時代中國國防白皮書提軍隊反腐:嚴查「郭徐房張」案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7月24日正式發布。這是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發布的第10部國防白皮書,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表的首部綜合型國防白皮書。白皮書在「推進國防和軍隊全面建設」部分介紹,中國軍隊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嚴肅查處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嚴格依紀依法懲治腐敗,開展重大工程建設裝備物資採購等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建立基層風氣監察聯繫點制度,查糾官兵身邊「微腐敗」和不正之風。深化政治巡視,完成對軍委機關部門、大單位巡視和回訪巡視全覆蓋。
  • 韓國新版國防白皮書刪除與日本「擁有共同價值觀」相關表述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時事社1月15日報導稱,韓國國防部1月15日發布了2018年版《國防白皮書》,這是文在寅政府執政以來首次發布《國防白皮書》。在對日關係部分,新版白皮書刪除了2016年以來「在自由民主主義及市場經濟領域,韓日擁有共同價值觀」等相關表述。
  • 科學發展觀是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
    3.強國之策與強軍之道――實現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關係。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是解決包括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在內的當代中國所有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 高原之城,發展經濟不忘國防
    在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同時,當地的武裝工作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人武部是日喀則唯一的市區人武部,見證了這座高原城市武裝工作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同頻共振的歷程。」桑珠孜區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馬永爭說,在日喀則撤縣改市和重新調整區劃的過程中,人武部曾先後3次更名。2011年,為配合城區規劃建設,人武部從市區黃金地段遷出,地方黨委政府全額出資幫助重建,為人武部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透視日本經濟國防潛力 貴金屬一半需從中國進口
    建立快速、有效的國防經濟動員機制日本戰後戰敗國的地位限制了國防工業的發展,日本採取「寓軍於民」的國防工業發展戰略,沒有專門的軍工廠,國防訂單由防衛省委託給民間企業完成。日本政府採取派遣退役軍官進駐生產軍工的企業方式來加強與民間企業的聯繫。軍工生產分散於多個民間企業也有利於戰時國防經濟的動員。
  • 新中國國防策略回顧:將實現"富國""強軍"統一
    回顧新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不凡歷程,可以從中得到極深刻的啟示,可以獲得繼續前行的堅定信心和信念。奠定新中國國防的堅實基礎新中國剛一誕生,就面臨著建設一個強大國防的歷史任務。對於經歷了長久戰亂的中國來說,建立強大國防,首先要建立統一的國防。
  • 國土面積世界第二,卻將國防重任交給美國,自己安心發展經濟
    國土面積的大小對於一個國家長久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當今世界強國像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等幾乎都是以龐大的國土面積為基礎發展起來。但是有一個國家國土面積世界第二,僅次於俄羅斯,卻不好好利用和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十分淡定,軍事發展幾乎停滯不前,想必大家都已猜到這個國家就是加拿大了吧。
  • 中國高校「國防七子」的發展歷程
    國防事業是立國之根本,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之際,我國便率先開啟了國家工業化建設和國防力量的提升。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內,一批專注國防領域學科建設的高校走上歷史舞臺,成為我國國防事業的中流砥柱,這些國防院校所孕育的學子們也成為了國之棟梁,為人稱頌。
  • 2020年印度國防支出將達全球第四 僅於美中俄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全球領先的信息和數據分析公司IHS公司預測,到2020年,印度將超過法國、日本和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國防消費國,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IHS簡氏防務預算預測,到2020年印度的國防開支將達到654億美元,儘管2013年1月印度國防部長宣布由於經濟形勢嚴峻和財政挑戰將削減國防經費。
  • 藉口「中國威脅」,日本國防預算連續九年創新高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在日本首相菅義偉執政的第一年,2021財年的國防預算就再創新高。除了打著應對「中國威脅」的幌子,應對朝鮮飛彈和核武器的威脅也是其藉口之一。此外,日本政府計劃撥款335億日元用於研發可從防區外攻擊敵方的遠程巡航飛彈,延長日本國產12式陸基反艦飛彈的射程,並打算將其搭載於即將新建的2艘「宙斯盾」艦上,可以遠程打擊中國、朝鮮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地面目標。
  • 美國新版「國防授權法案」以臺灣為工具威懾中國
    、總金額價值7,405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涉及臺灣地區的項目列在第1260條與第9724條,除了支持臺灣提升防衛能力外,也將臺灣列為威懾中國大陸的新手段。第四,9724條款為關於臺灣人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這個條款原來只有眾議院版本有此條文,參議院版本沒有,但在眾議院堅持下,協調案保留原來文字。9724條款稱,美國國會稱臺灣地區的經濟及民主發展經驗可以提供國際金融機構作為參考,因此臺灣人尋求在國際金融機構就業時,不應由於臺灣地區的經濟成就不符合這些金融機構的財政援助,而在僱傭過程中處於劣勢。
  • 軍方:中國國防力量不用於挑戰任何國家
    6月4日(從新華社引證的中國軍事新聞)—在星期六一位資深中國軍方官員說,中國國防能力發展不旨在挑戰性、恐嚇或侵略任何其它國家,但是維護它自身安全。馬曉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指出在第九屆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亞洲安全高層會議上一些人仍然以懷疑目光看待中國的發展,當它變的強大時候擔心中國將會尋求擴充和霸權,如一些西方國家做的。馬曉天說,「中國國防能力發展不旨在挑戰性、恐嚇或侵略任何其它國家,但是,首先維護它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