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外交通商部官員16日披露,韓國政府考慮在英文版官方文件中把日軍「慰安婦」(comfort women)這一「委婉」表述改為「性奴隸」(sex slaves)。
韓國慰安婦權益團體說,政府應當讓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誠心誠意道歉,而不是改變慰安婦的英文名稱。
變措辭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外交通商部官員告訴韓國聯合通訊社記者,政府正在評估方案,考慮把官方文件中英文譯名從所謂「慰安婦」改為「性奴隸」。
13日參加國會外交通商統一委員會會議時,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說,外交通商部「有意考慮」改變措辭,將徵求慰安婦受害者的意見。
韓國國內討論是否變更慰安婦譯名,緣於韓國《朝鮮日報》上周一篇報導。
報導說,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今年早些時候指示國務院在政府文件中用「遭強徵的性奴隸」代替「慰安婦」。國務院沒有證實或否認報導內容;國務院發言人派屈克·文特雷爾說,不清楚希拉蕊是否提出這一要求。
日本對亞洲國家發動侵略戰爭期間,強迫大約20萬朝鮮和中國婦女充當日軍性奴隸,稱作隨軍「慰安婦」。一些人批評,「慰安婦」直譯成英文反而失去原有含義。
偏目標
一些韓國民間團體和政治分析師說,希拉蕊提「遭強徵的性奴隸」,是針對「慰安婦」實為遭日軍強徵為性奴的女性這一事實,韓國國內卻圍繞改變譯名議論紛紛,偏離了解決慰安婦問題的目標。
韓國慰安婦委員會主管柳美香(音譯)說:「那些主張更改譯名的人證明他們並沒有傾聽受害者的訴求。政府需要做的只是得到日本政府真誠道歉,不是改變措辭。」
柳美香說,儘管如此,這一團體同樣用英文「日本強徵的隨軍性奴隸」解釋「慰安婦」,所以官方文件更改英文譯名問題不大,願意與政府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