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縣探索「精品五特」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2020-12-11 吉林新聞網

  近年來,通化縣積極探索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的發展路徑,圍繞「精品五特」大做文章,精心打造了一批民居特色突出、產業支撐有力、民族文化濃鬱、人居環境優美、民族關係和諧的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抓特色謀劃部署,打造精品村鎮

  通化縣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工作,把少數民族民俗村建設、保護與發展和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民族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和現場觀摩會,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健全工作機制。採取例會制、限時辦結制等方式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建立了涉及民族問題的事項優先安排、優先落實、優先解決的工作機制;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少數民族民俗村建設及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強力推進。積極向上爭取。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投入民俗村建設及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資金3600萬元,實施項目26個,修建牌樓3座、民俗展覽館2座、文化長廊2處,鋪設柏油路12.6公裡,修建圍牆3600延長米,修建民俗文化宣傳牆2.02萬平方米,修築邊溝8000延長米,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居住環境和生產條件。

  抓特色規劃設計,推動融合發展

  堅持科學規劃引領,把民族特色、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合到規劃中,用科學的規劃設計提升實踐水平。一方面,邀請古建、旅遊、文化藝術等民俗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對14個民族村的歷史沿革、民族特色、發展潛力和保護情況實地考察論證,對特色村鎮科學規劃,做到既堅持傳統又能很好地發展利用;另一方面,組織少數民族鄉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到延邊、遼寧新賓、遼寧寬甸等地學習借鑑成功經驗,著眼長遠,凝聚智慧,提出建設思路。同時,注重與縣域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美麗鄉村規劃、鄉(鎮)村發展規劃等相對接,將少數民俗村建設及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和美麗鄉村、生態文明、休閒旅遊、傳統村落有機結合、融合發展。

  金鬥鄉依託優勢,打造了具有朝鮮族特色的廣信民俗村,不僅展現了農耕、作坊、節慶的濃厚朝鮮族文化特色,也展現了「宜居、宜業、宜遊、宜文」的民俗產業特色。2019年,金鬥鄉廣信村被命名為「首批吉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省級「美麗鄉村」大泉源鄉愛國民俗村深入挖掘本村的紅色民俗文化和民族團結傳統歷史,主打「懷舊」品牌。

  聚鑫經濟開發區向前朝鮮族民俗村投資修建了獨具朝鮮族民族特色的居民樓、民族文化廣場、朝鮮族美食一條街等體現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礎設施,充分滿足了朝鮮族群眾生活、娛樂等傳統習慣需求;佔地1200畝的「高麗谷花海」,以花海觀光、民俗文化傳承為特色,打造集特色餐飲住宿、主題娛樂活動為一體的民族文化生態旅遊品牌。

  抓特色文化宣傳,發展民俗產業

  結合民族村實際,立足長遠,堅持將特色村鎮建設與旅遊資源開發、當地傳統優勢、種植養殖產業發展融為一體,打造特色品牌,激發內生動力,促進民族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在省、市民委的大力支持下,縣委、縣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對東來鄉鹿圈子村進行了保護性修建,成為遠近聞名的關東民俗旅遊勝地和影視拍攝基地。電視劇《遠去的飛鷹》和《上陣父子兵》、電影《民族魂·楊靖宇》相繼在民俗村開機拍攝;中央電視臺《歡樂中國行》欄目在此地拍攝了以「過年」為主題的紀錄片。全國共有10多所高校在此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每年接待遊客和美術寫生師生1萬人次以上。鹿圈子民俗村被國家農業部、中國生態文化協會評為「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2014年被國家住建部錄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抓特色人才培育,保障人才支撐

  金鬥鄉立足當地實際籌建了滿繡民俗展覽館,成立了吉林通化金鬥滿繡商貿有限公司,定期舉辦滿族刺繡培訓班,培養「繡娘」隊伍,打造了集教學、創作、展覽和學術交流為一體的「滿繡之鄉」。快大茂鎮中心小學被吉林省民委命名為「吉林省少數民族(滿族剪紙)文化傳承基地」,組織學生手撕完成的《弟子規》成功挑戰「最多人同時藝術撕紙金氏世界紀錄」。

  朝鮮族學校製作校本課程,將朝鮮族禮儀教學引入課堂。該縣素有「滿族剪紙活化石」之稱的民間藝術家倪友芝創作的《罕王出山》系列滿族剪紙作品被中國藝術館收藏。滿族藝術家侯玉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抓特色宣教活動,促進民族團結

  該縣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貫穿於少數民族工作始終,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東安社區和文化社區定期舉辦「鄰裡節」活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友誼比賽,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和交融。該縣少數民族工作多次得到上級表彰:通化縣朝鮮族學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學校」稱號,金鬥鄉榮獲「國務院第六次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青山實業董事長李青山榮獲「國務院第五次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

 

(來源:通化日報)

(編輯:)

相關焦點

  • 懷柔將打造民宿特色村鎮
    懷柔精品民宿數量達378家,但分布比較分散。今年,懷柔區將打造民宿特色村、特色鎮,發揮聚焦效應,並利用村、鎮集體優勢,配套共享文化體驗、公共服務等項目,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北京民宿看懷柔,懷柔民宿看渤海。」地處慕田峪長城腳下的渤海鎮,是北京精品民宿的先行者。
  • 「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工作經驗交流暨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展演...
    本網訊(記者 陳平凡)9月16日,江永縣召開「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工作經驗交流暨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展示會」工作安排會,縣委副書記龍亮,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誠,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沈勇強,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譚美池,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歐陽萍,副縣長何娟、李新建,縣副處級職級幹部周盛初出席會議
  • 惠州紮實推動村鎮保護 4村獲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記者日前從市民族宗教局獲悉,根據《廣東省民族宗教委關於命名掛牌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結合實地調研考察、民族研究專家評議及綜合評價,惠州市惠東縣平山街道碧山村大湖洋畲族村民小組,龍門縣藍田瑤族鄉小洞村、上東村、社前新村共4個村寨上榜,獲評廣東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通化縣鄉村文化旅遊節邀你暢玩夏日
    7月20日上午,2020年通化縣鄉村文化旅遊節在層巒疊翠、山水如畫的大泉源滿族朝鮮族鄉崗山嶺歡樂谷正式啟幕,聚焦地域文化和鄉村特色旅遊資源,開啟一場有吃、有喝、有住、有玩、有看,有情懷、有意趣的鄉村之旅。
  • 通化縣:鄉村幸福路 田園詩畫卷
    制定出臺《通化縣「美麗庭院、乾淨人家」創建工作方案》,按照環境衛生清潔美、擺放有序整齊美、栽花植樹綠化美、院落設計協調美、生活幸福和諧美「五美」標準,在農村全面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截至目前,累計創建美麗庭院、乾淨人家3.47萬戶,佔全縣農戶的62%。全縣經過農村環境整體推進建設,共打造美麗鄉村建設標兵村41個、先進村45個、達標村66個。
  •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一體化」黨建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通化縣加快賦予街道相應職責職權,建立街道社區職責清單,明確5大板塊,履行8個職能和76項工作職責,主體承擔佔20%、其他均為協助參與;建立綜合執法平臺,成立城市綜合執法隊伍,通過「群眾吹哨、街居響應、部門報到」的方式,辦理民生實事369件。以加強激勵保障為導向,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 再讓綠蔭添錦繡——通化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紀實
    點擊藍字關注「通化通」近年來,通化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一直沒有停止追逐綠色發展的腳步,在圓「中國夢」的徵程上,踏出一串堅實有力的綠色發展足跡:先後獲得了國家園林縣城高點啟動,圓夢逐綠2018年1月,通化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啟動,縣委、縣政府印發了《通化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通化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任務》和《通化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方案》等相關文件,並與相關成員單位籤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責任,
  • 安圖這些村鎮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
    原標題:吉林省這些城市、村鎮、單位、家庭、校園、個人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我省吉林市、延吉市、通化縣、集安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同時,我省100個單位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58個村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14戶家庭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16個學校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延吉市獲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6個單位獲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7人獲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安圖縣二道白河鎮、安圖縣兩江鎮白河村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 新疆: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線路和旅遊產品
    積極推進中哈吉「天山廊道」世界遺產跨境自駕遊、環阿爾泰山跨境自駕遊、中塔走廊帕米爾高原跨境自駕遊3條國際旅遊新線路的市場營銷工作,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線路和旅遊產品。紮實推進邊境旅遊試驗區、跨境旅遊示範區試點創建工作,拓展旅遊發展空間,提升旅遊國際化水平。二是繼續加大旅遊精品建設。重點推進克拉瑪依市魔鬼城、奇臺縣江布拉克景區等做好創建5A級景區各項工作,爭取實現新突破。
  • 中國最美村鎮之一,這裡全部居民都是少數民族,你一定喜歡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非常多的少數民族,人數最多的當然都是漢族了,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漢族人,但是在中國很多地方也分布著其他的少數民族,布依族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少數民族,他分布在中國的西南部,主要在貴州,雲南,四川這些省,其中貴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
  • 老禿頂子山在通化縣境內、分秒了解通化縣歷史文化
    吉林省通化縣在3726.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下轄10鎮5鄉,共有160個行政村,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縣城。擁有17個民族24萬7千多人,絕大多數是漢族人。通化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過126億元。通化縣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地處長白山南麓,渾江中遊,東與白山市交界,西與遼寧省新賓縣和桓仁縣毗鄰,南與集安市接壤,北與柳河縣相連。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2019年10月,被評為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通化縣屬山地,地處長白山西南部。
  • 通化市這些城市、村鎮、單位、家庭、校園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
    點擊藍字關注「通化通」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吉林省通化縣、集安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同時,通化市11個單位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5個村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1戶家庭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1個學校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 懷柔打造民宿特色村、特色鎮,住一家享百家資源
    懷柔是京郊精品民宿大區,數量達378家,但分布比較分散。今年,懷柔區將打造民宿特色村、特色鎮,發揮聚焦效應,並利用村、鎮集體優勢,配套共享的文化體驗、公共服務等項目,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北京民宿看懷柔,懷柔民宿看渤海。」地處慕田峪長城腳下的渤海鎮,是北京精品民宿的先行者。
  • 唱好「山字經」 安吉章村鎮探索綠色示範發展新路徑
    近年來,章村鎮探索實施村級宅基地收儲工作,在護好環境的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招引配套項目,補足高端民宿、休閒旅遊項目的空缺,讓這方山水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雲圖山居是第一家通過宅基地整合收儲方式成功落地章村的民宿,試營業至今已迎來不少住客;另一家因此結緣章村鎮高山村的民宿初丘,也已開始營業。「就這兩年,被優質環境吸引而落戶的民宿、酒店已經有11家,極大豐富了全鎮休閒旅遊產業內涵。」
  • 陳春:積極打造特色品牌社區的探索
    陳春  晉安區象園街道將社區民情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通過加大力度為社區居民管理提供基本保障、搭建平臺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作用、創新形式全力打造社區特有的文化氛圍等舉措,積極打造特色品牌社區。
  • 以「綠」為底繪藍圖——通化縣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上)
    通化縣以生態立市為戰略,布局「生態+」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生產體系、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綠色化,制定了一系列生態領域的制度和措施,將通化縣生態保護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軌道,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2012年初,該縣確立了生態立縣發展戰略,2014年通過國家生態縣的驗收。
  • 【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巖口山村:被點燃的千年苗寨
    編者按:由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行動組委會主辦,省人大民僑外委、省發改委、省民宗委、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文化廳、省住建廳、省扶貧辦、省旅遊局、紅網承辦,各市州相關單位協辦的湖南省第三屆「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評選活動,經網絡推薦投票,組委會審查確定20個村鎮為下一階段候選村鎮。
  • 【收藏貼】品私房農家菜,崔村鎮特色鄉村酒店歡迎你!
    水榭蘋鄉位於崔村鎮西辛峰村,佔地160000平方米,集特色餐飲、農莊住宿、多種採摘、燒烤垂釣、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園。採摘:1月至6月: 草莓採摘,不斷季          6月至8月:櫻桃,李子,油桃,毛桃,杏,樹莓等          10月至11月:蘋果採摘  聯繫人:張仕芳,聯繫電話:13552577220
  • 吉林省這些城市、村鎮、單位、家庭、校園、個人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我省吉林市、延吉市、通化縣、集安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同時,我省100個單位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58個村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14戶家庭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16個學校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延吉市獲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6個單位獲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7人獲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