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衛士」護南海——記海軍南沙守備部隊(圖)

2020-12-13 搜狐網
  「鋼鐵衛士」護南海——記海軍南沙守備部隊(圖)

  2002年9月4日07:11  中國青年報



  今年盛夏之際,我們乘坐人民海軍的大型綜合補給艦來到了南沙。在遠離祖國大陸1000多公裡的藍天底下,人民海軍駐守的礁堡就像個小小的標點,無聲無息地坐落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令人悲壯地意識到它們的孤苦、無助與渺小。




                    南沙明珠——永署礁

  然而,礁上的官兵們卻在興起「淡化吃苦」的「運動」。在他們駐守的永署、東門、南薰、赤瓜、渚碧和華陽礁上,「吃苦不是標準,主動作為,艱苦奮鬥,幹出一流成績才是我們的追求」;「把守礁當事業幹,苦中要有作為」的標語處處可見。官兵們已不再講那些悲天憫人的悽慘往事,不再對事與願違的個人遭遇悲觀嘆息。他們說的最多的,是怎樣改造艱苦的環境,怎樣把自己打造成為素質特殊的人才。

  南沙守備部隊政委劉常清告訴記者,南沙衛士已經進入到了第二代。第一代的開拓者們,承受了在「生命禁區」裡的煎熬,勝利完成了守住礁盤的神聖使命;第二代的後繼者們,使這裡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條件極大改善,官兵素質空前提高,守礁任務已提升為守好祖國的南沙。

  這不是歲月使人束手就擒的自然更替,而是赤膽忠誠的南沙衛士前僕後繼,繼往開來的軍旅寫真,是他們在蒼茫的南海上鑄就的又一個豐碑。

  一

  1988年,人民海軍奉命進駐南沙,肩負起保衛祖國南海的神聖使命。在那裡,開拓者們用鮮血書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剛開始他們沒有固定的哨所,缺乏裝備,在茫茫的大海上全靠血肉之軀守護祖國的主權碑。不知多少次,他們手挽手地在齊腰深的海水裡掙扎,義正辭嚴地斥退來犯之敵。為了顯示我國的領土主權,挫敗膽大妄為者搶佔我國礁盤的險惡用心,他們多次與乘坐衝鋒舟的來犯者激烈拼爭,在礁石上踉踉蹌蹌地狂奔,任又脆又銳的礁石把腿腳撕得皮開肉綻,搶先把五星紅旗插入礁盤中央……

  不久,他們有了固定的哨所———一種凌空建造在海上的屋子,又稱「高腳屋」。可條件的「改善」帶來的並不是什麼福音,高興了幾天後大家不約而同地發出嘆息:這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啊!

  這裡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溼和高溫的惡劣環境,連以海為生的漁家人都視為禁區,不敢在此久留。霧水是鹹的,曬乾後便是白白的鹽花;放在地上的溫度計,一兩分鐘內準會曬爆。缺少淡水和蔬菜,使許多人口舌潰瘍、皮膚潰爛,失去了人的模樣。對官兵們來說,海上神出鬼沒不明國籍船隻的突然出現,從海底猛然浮起的全副武裝的「蛙人」對生命的威脅,都比不上在這非人的環境底下熬過一天又一天的愁苦。為國拋頭灑血,倒是一件痛快無比的事。

  但是,在所有的痛苦中,最令人難以忍受的還是與世隔絕的孤獨,以及隨之而來的智力退化和人的扭曲。茫茫大海無情地阻隔了他們與大陸的聯繫。在這海的天涯一隅裡,十幾個官兵擠在幾十平方米的屋子裡,度過人生一去不返最可寶貴的青春年華。由於缺乏信息和其他刺激,人與人之間的話越聊越少,大腦也慢慢地隨之退化。有些人因此得了遺忘症,上岸後想不起該怎樣涉世做人,見到年長的漢子張口就叫乾爹,看人總是乜斜著眼睛把人嚇跑。不少人為自己的怪異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有的戰士退伍時因此失去了就業機會。家人也一起承受精神痛苦,甚至出現感情危機。短短5年裡,守備部隊有10對夫妻離了婚,數字遠遠高於其他部隊。

  為了解除寂寞,有人將一條健壯的軍犬帶上礁盤。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寂寞帶來的痛苦連這條狗都不能倖免。每天清晨與傍晚,它都要對著北方的大海和天空,發出慘不忍聽的哀嚎,最後竟狂躁得成為一條瘋狗……

  在這種條件下,生存本身已是高風亮節,足以讓人心安理得地接受世人的頌揚、安慰與優待。如果再向他們提出額外的要求,再布置額外的任務,必然使他們的痛苦和犧牲雪上加霜。但是,南沙衛士們卻做出了一個崇高的選擇———拒絕在痛苦中心安理得,得過且過。他們通過掀起一個又一個的「運動」來挑戰自我,不斷地為改善生存條件而拼搏。

  部隊建設剛起步時,基礎薄弱、經費不足,容易滋生臨時觀念和把建設留給將來的念頭。對此,部隊黨委明確提出不等不靠,創造條件,像布置家一樣建設礁堡的號召。第一任政委亓玉臺代表部隊豪邁發言:「我們不怕吃苦,但絕不自甘於吃苦,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將礁堡建成美好的家園。」在領導的帶動下,官兵們紛紛書寫大紅的「家」字,又工工整整地將其貼在「高腳屋」的牆壁上。不久,在用竹竿建造的第一代「高腳屋」旁,他們用鐵管鐵皮建造了第二代「高腳屋」。幾年過後,又在第二代「高腳屋」旁邊,用鋼筋水泥建成了永久性的第三代「高腳屋」。

  1990年以後,部隊黨委針對缺少淡水和蔬菜的艱難困境,在部隊中開展了「守衛南沙不在於得到什麼,失去什麼,關鍵在於做了什麼,留下了什麼」的大討論,響亮地提出了海上「南泥灣精神」。官兵們獻計獻策,立足現有的條件和自身力量,進行海上自救,使「生命禁區」裡首次出現了袖珍式的小作坊、小花園、小菜地和小養殖場。條件改善後,他們又與時俱進,多次開展「自家自建,自家自管,自家自愛」等「運動」,使部隊的建設和生存條件邁上新的臺階。

  從昔日的「生產自救」到今天的「淡化吃苦」,艱苦奮鬥、追求作為的精神在南沙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打造出了第二代南沙衛士,使南沙守備部隊生機勃勃,生存條件日新月異。

  二

  南沙衛士的生存條件已今非昔比。今天,由鋼筋水泥築成,地基直接築於水面礁石,水面上為樓式結構的第三代「高腳屋」,可以防禦海上的任何風浪,而且面積也在日益擴大,有的已擴大到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官兵們不僅有了守備依託,更有了一塊生活的天地。他們的生活保障,已實現了從簡單生存向「小康」水平的飛越———儘管與大陸相比,它是多麼微不足道。

  各礁堡都蓋起了防風、防雨、防曬的蔬菜大棚,有的還引進了先進的水培技術。這些小的僅有十幾平方米,大的達到1.5畝的蔬菜大棚,已生產黃瓜、空心菜等23個品種。生豬和肉鴿也在這裡安家落戶,有的礁堡,生豬飼養多達63頭。每個礁堡都建成了水窖和雨水聚集裝置,都用上了海水淡化器和空調。可以收看五六個電視頻道的衛星天線已經笑對藍天,電腦、影碟機、卡拉OK機等一應俱全,集圖書館與健身房為一體的文娛室,每天都傳出歡快的笑聲,有的礁堡甚至躍動著打籃球和踢足球的身影。

  目前,南沙衛士的農副產品自給率已大大提高,罐頭食品的供應量已從1998年前的80%降低到了現在的50%,官兵們告別了一日三餐吃罐頭的歷史,幾乎每天都能吃上一頓新鮮的蔬菜。一年四季靠下雨洗澡也已成為過去,淡水供應量基本得到保證。溼熱氣候造成的關節炎也明顯降低……

  今天的南沙,人氣旺盛,人人精神飽滿。

  這是一批批南沙衛士艱苦卓絕,苦中有為的結果。

  是他們人抬肩扛,把數千噸的生鐵一塊塊地壘在四五米深的礁盤上,才建成了第三代「高腳屋」,官兵們累到了命令一下幾秒鐘內就能入睡的地步;是他們把一噸噸沉重的建築物資卸在礁盤上,自己動手建成了水泥碼頭,大大提高了換班補給的便利。礁盤上所有的小菜地、小花園,都是他們從千裡之外的大陸把泥土一箱箱、一袋袋地扛上礁,裝在炮彈箱、塑料盒裡建成的。

  許多官兵為此付出了巨大犧牲。守備部隊部隊長龔允衝是南沙軍人中的「第一困難戶」,全家有好幾口是需要專人伺候的病人,可他在礁盤上一駐就是25個月。老政委亓玉臺原是部隊的足球前鋒,一年守礁便得了關節炎,連走路都變了樣。在浙江省嘉興市黨的一大紀念館裡,至今仍陳列著朱建國烈士的英雄事跡。他就是在建設「高腳屋」時罹難海上的,犧牲時結婚才一個月……

  秦一平,一位來自廣西的普通戰士,上礁5個月後才收到兩封家書。妻子在信中懇求他:我沒有別的要求,只是每天都在盼你的來信,盼了3個月也沒有見著一個字。有船去換班時,你就多寫幾封,叫我慢慢看,慢慢想……

  他又拆開父親的來信,沒看幾行就淚流滿面。父親告訴他,他的妻子已在兩個月前患肝癌去世了。妻子的那封信,是彌留之際用了整整一個下午寫成的……

  手捧著信,秦一平的雙膝重重地跪在了地上,又推開勸慰的戰友,對著蒼天大海,發出「嗷———嗷———」的狂呼。

  南沙礁堡建設的每一個成就,不知隱藏著多少個秦一平式的心靈之痛。他們超越個人得失的赤子之誠,使許多人百感交集,敬佩不已。與記者同行的海軍某基地政委侯健,看到礁堡上一草一木欣欣向榮,戰士們鐫刻的「祖國萬歲」的巨大碑石傲對蒼穹,幾度落淚。一位前來參觀的漁民更是泣不成聲。他說:「我在這裡來來往往不知航行了多少回,每次都不敢停留,因為這不是個人呆的地方啊。沒想到,海軍戰士們把這裡建設得這麼好,這是祖國強大,中國人了不起啊!」

  三

  南沙礁堡一天天發生的近乎奇蹟的變化,足以載入人民海軍的光榮史冊。但是,所有發生在這裡的變化,所有聳立在海上的「家園」和「花園」,都不如在這裡的學習氣氛更令人歡欣鼓舞。因為,在世間所有的變化中,人的素質的提高是分量最重、意義最深遠的變化。

  今天,多年來一直被視為「生命禁區」的礁堡,已成為一座傳授知識和文化的「校園」。一批又一批官兵走進這座校園時,只是一個普通的人,經過打造,當他們告別這裡出去時,已成長為文化素質高、心理素質過硬的全面發展的人。

  南沙部隊官兵被人嘲笑為「十有九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到地方找工作受冷遇遭謝絕的事也一去不返了。現在,官兵們是人才市場上響噹噹的品牌,「南沙出來的」是所有學歷資歷證書中最讓人放心的「證書」,是作風過硬,素質高強的代名詞。近幾年裡,已有24名官兵被地方破格錄用。2000年,副部隊長陸平轉業到江蘇某地,當地政府寧肯捨棄兩名正團級幹部,也要把公安局副局長的位置留給他。一年後,又讓他擔任了第二把手。戰士小趙入伍時是個半文盲,在部隊的薰陶下,守礁時竟寫了5萬多字的讀書筆記,退伍到縣裡,一下子就被武裝部搶走了。

  2001年,南沙守備部隊已有20%的官兵拿到了本科文憑,25%的官兵拿到了大專文憑,高中佔到了55%,小學文化程度者完全絕跡。近兩年來,部隊年年都有人考上研究生。今年又有80多人通過了大專函授入學考試。部隊黨委中,90%是本科畢業,有的人還有好幾個文憑。而1997年,部隊只有10%的大本,15%的大專,40%的高中,其他全是初中文化以下,有的甚至是個半文盲。

  在南沙,求知成才已是官兵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許多人在礁堡上刻苦自學,實現了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專、大專升本科的學習目標,了卻了他們在地方上夢寐以求,但始終實現不了的人生宿願。

  這是部隊倡導苦中有為的又一個輝煌成就。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儘管當時的生存條件異常艱苦,建設任務紛雜複雜,但部隊黨委還是著眼長遠,把打造高素質的現代軍人寫進了部隊的發展規劃。從蓬勃開展「軍地兩用人才實施計劃」,教會戰士一門手藝,到改善知識結構,著力提高官兵的科學文化素質,再發展到與高校聯合辦學辦班,帶領官兵攀登信息化數位化的高科技領域,黨委一班人與時俱進抓學習的傳統生生不息。為了鼓勵官兵參加各種函授和自學考試,早在幾年前他們就做出決定:不管是誰,只要獲得畢業證書,部隊給予報銷85%學費的獎勵。今年,為了方便官兵學習,他們又為礁堡配發了38臺電腦,增添了2300多冊圖書,並給電腦配上了衛星電視通視卡,使守礁官兵能夠進入綠色軍營網,閱讀當天出版的首都五大報紙。

  在部隊黨委的帶領下,一批潛心鑽研取得成就的尖子脫穎而出。部隊長龔允衝在守礁期間,累計獲取和編寫了有價值的資料20多萬字,獲海軍總部頒發的一等獎,並當選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東門礁第二任礁長田衛民以一篇論文《汽墊船在南沙的應用》,獲全軍軍事科研論文獎。戰士常志強利用業餘時間撰寫的《對南沙守礁作戰的幾點思考》,受到軍事科學院專家的好評。老政委亓玉臺作詞作曲的《南沙衛士之歌》,獲得全國群眾創作歌曲優勝獎。

  對於南沙衛士來說,心理素質是人才素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管南沙礁堡的生存條件已今非昔比,但相對封閉的空間沒有改變,與大陸相比,孤、遠、險的地理位置沒有改變。面對浩瀚的海洋和寂寞的藍天,在這裡,人最會孤獨地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最會被海市蜃樓般的幻想搞得心事重重,最會產生自艾自憐自棄的消極情感。但是,南沙守備部隊通過科學的手段,幫助戰士們跨越了道道難關。

  在南沙,新來乍到的戰士如果對「孤、遠、險」的環境產生恐懼,有家有口的老戰士如果被妻子下崗、父母生病搞得愁腸百結,不新不老的戰士如果被若即若離戀人攪得不思茶飯,只要他在電腦上輕點滑鼠,在部隊設立的心理諮詢系統上遊覽一番,就會找到心理調節的有效辦法。部隊創辦的《南沙衛士報》、《南沙健康報》、《南沙學習報》,一些礁堡自辦的廣播電臺,也會時時刻刻地提醒他們注意調節心理。

  有時候,部隊領導還會不請自來地主動幫助官兵調節心理,因為,在部隊的保險柜裡,還珍藏著一份份官兵們的人生檔案。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人生遭遇、個性特點、身體情況、生活習慣、婚戀狀況和人際關係等,一清二楚,應有盡有,成為領導把握官兵心理動向的一個可靠依據。

  日益改善的生存環境,濃厚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心理調節機制,使得今天的南沙不僅不是令人愁苦的地方,相反,許多從軍校畢業的官兵,主動放棄了其他選擇,又重新回到了守礁第一線。

  ……

  南沙衛士素質的空前提高,也給南沙守衛增添了新的氣象。作為高素質的人,官兵們已經有了良好的環境意識。吃剩下的鐵罐頭、空瓶子,所有不易腐爛的物品,都被他們整整齊齊地包裝好運回大陸,不再隨意扔進大海。資源意識在官兵的心中堅如磐石,不僅他們自己不再採集珊瑚,避免在珊瑚礁上跑動,而且還拒絕誘惑,堅決禁止過往船隻在此採礁炸魚。他們說:「我們不僅要守衛南沙,而且要護好南沙;要向祖國人民奉上一個未受汙染,生態環境良好的南沙。」

  南沙衛士的腳步還在奮發向前。部隊長龔允衝告訴記者,他們將提前打造第三代南沙衛士,使部隊建設全面進入現代化。記者在航行途中看到,負責完成這次補給任務的總指揮、海軍某基地政委侯健,一路上多次與守備部隊政委劉常清、部隊長龔允衝座談商議,怎樣進一步「淡化吃苦」,苦中有為,加快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支現代化的守備部隊必將出現在祖國的南海上,一支強大的南沙守備部隊,必將在祖國的南海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銅壁鐵牆。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海軍視頻慰問海上任務編隊、南沙守備部隊和駐吉布地保障基地官兵
    央廣網1月22日消息(記者莫小亮 李珂嘉賀)春節來臨之際,1月22日下午,海軍舉行視頻慰問活動,向節日期間執行任務的第33批、34批護航編隊,161編隊,南沙守備部隊和駐吉布地保障基地官兵致以節日祝福和誠摯問候。
  • 南沙守備部隊時刻保持箭在弦上
    在祖國南海的座座島礁上,南沙守備部隊官兵節日期間堅守崗位戰位,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忠誠守護祖國海疆。在祖國南海的座座島礁上,南沙守備部隊官兵節日期間堅守崗位戰位,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忠誠守護祖國海疆。南沙永暑礁附近海域,一艘不明國籍漁船悄然向我島礁抵近,雷達戰位第一時間捕捉到目標信號。
  • 南沙守備部隊原氣象工程師李永強:用熱血守衛海疆
    中新網湛江7月22日電 題:南沙守備部隊原氣象工程師李永強:用熱血守衛海疆  作者 陶社蘭 高毅 吳強  「為什麼/兩鬢斑白 、耳順之年的/老兵/眼中噙滿淚水……」  這是海軍南海艦隊政委王登平中將寫的一首詩中的起始句。
  • 南沙守備部隊官兵試穿新型熱區島礁作戰服裝
    近日,海軍後勤部採購供應局 組織南沙守備部隊官兵 試穿新型熱區島礁作戰服裝 海軍小哥哥的 「戰鬥力指數」「帥氣指數」 又提高了! 新型熱區島礁戰服裝 針對南沙島礁高溫、高溼、高鹽的 環境特點研製設計 ta到底有什麼強大的功效呢?
  • 大學生士兵退伍前要求再上南沙守一次礁
    解放軍報11月29日報導 最後一次撫摸神聖的主權碑,房聖玉的淚水模糊了眼眶……這是11月13日上午9時,一場特殊的老兵退伍儀式在南沙永暑礁主權碑前拉開。整場儀式只為一個人舉行——即將退伍的海軍南沙守備部隊大學生士兵房聖玉。當南沙守備部隊副部隊長楊德生宣讀完命令,房聖玉緩緩舉起右手,在主權碑下向軍旗莊嚴地敬了最後一個軍禮。
  • 堅強的鋼鐵堡壘 南海國門第一礁南沙東門礁探奇
    東北網雙鴨山5月12日電 據搜狐網消息,在遙遠的南沙群島,被譽為「中國南海國門第一礁」之稱的南沙東門礁格外引人注目。駐守這裡的海軍某部東門礁守備連官兵,用青春和熱血在南中國海鑄起了一個堅強的鋼鐵堡壘,被海軍授予「南沙守礁模範連」稱號。   無土、無菜、無淡水,高溫、高鹽、高溼度,以前的南沙是一片「海上戈壁灘」,被稱為「生命禁區」。
  • 南沙群島地圖 南海島嶼實際控制佔領示意圖
    位於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分布海域最廣,島礁最多,但平均每個島礁面積最小的一個珊瑚島群。南沙群島北起禮樂灘北的雄南礁,南至亞西南暗沙;西自萬安灘,東到海馬灘,分布海域面積82萬平方公裡。整個島群呈北東南西方向展布,略成不規則的四邊形,共有島礁沙灘200多個。
  • 南海華陽礁:戰風鬥浪守國門
    新華社海口2月15日電  華陽礁地處中國南沙駐守島礁最南端,周圍風高浪急,海空情況複雜,被譽為「南海第一哨」。劈波斬浪三千裡,守礁衛國寫忠誠。
  • 揭秘南沙守礁戰士生活:遇船隻騷擾幾天不能睡覺
    中新社湛江5月10日電 題:中國海軍南沙守礁官兵的甜苦人生南沙群島氣候溼熱,又經常刮颱風,因長期守礁吹海風,南沙守備部隊的赤瓜礁守礁戰士唐超患上了風溼疼痛,儘管這樣,每次有換班機會,他仍積極要求前去執行守礁任務。
  • 臺軍原海軍陸戰隊司令怒斥南海荒謬仲裁
    中國臺灣網7月13日貴陽訊(記者 蕪同)12日,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荒謬的「仲裁結果」,竟然稱南海的太平島等諸島是「巖礁」不是島,正在貴陽的臺軍原海軍陸戰隊司令季麟連怒斥道:胡說!說太平島不是島很可笑。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收復南海史記
    1939年2月28日,日軍攻陷海南島,3月1日進佔西沙群島,4月9又以官報發表佔領南沙群島,並將東沙,西沙,南沙群島一併劃為所謂的「日臺總督府高雄州」管轄,試圖以南海諸島作為其「南進」政策的基地。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軍才於同年8月26日全部退出南海諸島。
  • 1988年南沙海戰一等功臣楊志亮履新海軍研究院政委
    澎湃新聞記者2018年1月1日從權威渠道獲悉,原任南海艦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的楊志亮海軍少將已經履新海軍研究院政委。楊志亮據《焦作日報》披露,楊志亮,焦作武陟人,1981年入伍,他於1983年考入大連海軍艦艇學院,先後在水面艦艇、海軍機關、潛艇、後勤保障部隊工作,歷任艦艇槍炮長、艦副政委、艦政委、支隊副政委、保障基地政委等職,1988年在南沙群島赤瓜礁「3·14」海戰中英勇作戰,光榮負傷,榮立一等戰功。
  • 衛星照片捕捉到疑似中國軍艦追蹤美海軍擅闖南沙島礁艦艇畫面
    12月22日,美海軍「麥凱恩」號擅闖南沙島礁鄰近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其予以警告驅離。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智庫當天在微博轉發網友@iversonliu 發布的衛星照片,稱衛星在南沙群島東北海域捕捉到疑似解放軍054A型護衛艦跟蹤、監視「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的罕見畫面。
  • 南海上空的王牌——記海軍航空兵特級飛行員王中元
    新華社海口8月7日電題:南海上空的王牌——記海軍航空兵特級飛行員王中元新華社記者黎雲王中元特別愛吃肉,一碗羊肉下去,渾身立刻有了拔山舉鼎的力氣,在離心機上可以承受9G的載荷。在某海島機場駐訓,閒暇時,王中元會和飛行員們一起烤羊肉串或生蠔。
  • 劉大禹:退守臺灣的蔣介石是如何爭取南沙群島主權的?
    中國海軍奉命協助廣東省政府先後於11月24日和12月12日完成收復西沙和南沙群島的任務,並派兵駐守。1947年4月14日,國民政府宣布「南海領土範圍最南應至曾母灘」,下令海軍總司令部儘可能進駐群島的所屬諸島,以保護漁民及運輸通訊等便利。內政部方域司印製了《南海諸島位置圖》,在南海海域中標有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其四周畫有國界線,以示屬中國領土,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0度左右。
  • 臺灣據守南海島嶼實力幾何
    太平島島長1270米,寬350米,海拔4.18米,總面積0.432平方千米,它是整個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唯一一個具有淡水資源的島嶼。南沙群島位於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和菲律賓蘇比克灣軍事基地之間,太平島則是南沙群島中的主島,扼守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和巴林塘海峽的入口。有軍事專家指出,若把太平島打造成軍艦和潛艇基地,則其可成為南海的「命門」。
  • 專家:未來美國海軍或爭取停靠越南港口 臨近南海設立軍事基地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軍「斯普魯恩斯」號和「普雷貝爾」號飛彈驅逐艦11日擅自進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和美濟礁鄰近海域,遭到解放軍南部戰區部隊的警告驅離。美國《海軍時報》《空軍時報》11日披露,在這兩艘美艦「硬闖南海」的同時,美軍在南海周邊還有很多動作。
  • 中國「南沙建機場」引猜測 多方將在南海修工事
    《菲律賓星報》14日也說,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指責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和大規模建設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警告說在南海動用武力是「不可接受」。協助中國控制南沙海空?
  • 海軍抒情浪漫歌曲《南沙吹來藍色的風》主創研討會在京舉行
    軍歌文化消息:八一建軍節,特別寫給保衛在南沙海軍的歌曲,由青年軍旅歌唱家演唱的女聲四重唱《南沙吹來藍色的風》,從海軍新聞發布,到中國軍網隆重推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學習強國強力推廣,陸軍、武警和裝備部隊平臺紛紛宣傳,迅速在全軍官兵中產生反響。今日頭條、新浪和搜狐等數十家網站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