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公園去年遊客數量居臺灣各大公園之首(組圖)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墾丁公園去年遊客數量居臺灣各大公園之首(組圖)

2013年03月31日 12:4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位於臺灣墾丁公園風景區最南端的鵝鑾鼻公園(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攝)

  中國臺灣網3月3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內政部」統計,去年造訪臺灣公園的遊客以墾丁公園687萬人次最多,不過,到太魯閣公園觀光遊客年增113萬人次。

  根據「內政部」資料,2012年造訪臺灣公園的遊客約1943萬人次,以墾丁公園687萬人次,佔35.3%最多,太魯閣公園482萬人次次之,陽明山公園363萬人次排名第3。

  不過,與2011年相比,去年遊客增加213萬人次,其中又以太魯閣公園增加113萬人次最多,分析主要因赴臺觀光旅客同期成長104萬人次,其中大陸、港澳地區居民佔了75.51%,導致公園遊客人次明顯增加。

  臺「內政部」統計,2012年各公園遊客中心提供參訪遊客簡報及解說服務共920萬人次,使用解說服務最多的是一般遊客約834萬人次,外國遊客僅30萬人次;使用率自2004年起逐年遞增,顯示公園推動生態保育及解說教育已獲成效。

  另外,數據也顯示,去年違反公園法案件共有452件,其中以墾丁公園219件最多,而以違反項目前3名來看,依序為擅入禁區89件、破壞生態環境88件、設置攤販86件,整體來說,比2011年減少107件。

  臺「內政部」表示,臺灣共有8座公園及1座自然公園,包括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東沙環礁及臺江公園,而壽山自然公園在2011年12月6日正式開園,是臺灣第1座由下而上,經由地方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推動而成立的自然公園。 (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鵝鑾鼻公園的學生畢業旅遊季(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攝)

臺灣墾丁著名的鵝鑾鼻燈塔(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攝)

傍晚時分的墾丁海岸更加美麗迷人(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攝)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與臺灣墾丁公園結成友好公園
    人民網臺北5月11日電(記者吳亞明、陳曉星)今天,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與臺灣墾丁公園籤約結成友好公園,未來兩個公園將在資源共享、員工培訓和志願者交流方面相互合作,並在各自平臺上介紹對方。由中共張家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肖凌之率領的張家界赴臺旅遊行銷團,9日起在臺灣舉行系列旅遊行銷活動,包括舉辦旅遊推介會、與臺灣旅行社籤約合作、開辦旅遊形象店、在臺北和高雄的電視及公交車上投放廣告等。肖凌之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推介會,讓更多的島內同胞了解張家界、認識張家界,進而走進張家界。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大陸首個國家森林公園,去年遊客人數達到2000多萬人次。
  • 湖南張家界森林公園攜手臺灣墾丁公園
    湖南張家界森林公園攜手臺灣墾丁公園   中國臺灣網5月17日武陵源消息 日前,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與臺灣墾丁公園籤約結成友好公園。雙方約定未來兩個公園將在定期互訪、資源共享、員工培訓和志願者交流方面相互合作。
  • 臺灣知名景點墾丁公園擬收票價 業者憂嚇跑遊客
    臺灣知名景點墾丁公園擬收票價 業者憂嚇跑遊客     臺灣「營建署」規劃公園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墾丁公園目前唯一有收費的鵝鑾鼻公園,也計劃調高。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4日電 臺灣當局去年底要求各公園管理處研擬「入園收費」,墾丁公園管理處除計劃調高鵝鑾鼻公園票價,高人氣的貓鼻頭、社頂、關山等都將分別收費,門票可能破百。玉山公園、雪霸觀霧遊憩區也計劃收費。
  • 墾丁國家公園對大陸遊客限額+外籍化,臺灣遊你還去嗎?
    2016年3月2日消息,最新申請進入「墾丁國家公園」龍坑及南仁山生態保護區的表格顯示,從今年的3月1日起將大陸遊客的名額列入「外籍遊客一併計算」,其中在龍坑生態保護區部分,臺灣籍遊客每日限額為300人,非臺灣籍100人。
  • 臺灣「墾丁國家公園」將陸客列為「外籍遊客」
    以旅遊光觀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臺灣,殷切盼望大陸遊客登島,可去了,卻偏偏遇上這樣的待遇! 陸客變身「外籍」 據《自由時報》3月2日報導,「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墾管處」)3月起對龍坑和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實行配額新規。
  • 臺灣必去之墾丁國家公園
    景點簡介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國家公園
  • 臺灣必遊景點之屏東縣墾丁公園(圖)
    這是山水相依的臺灣墾丁公園。  「墾丁」名稱的由來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撫局自廣東潮州一帶募集大批壯丁到此墾荒,為紀念這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墾」壯「丁」,而將此地名為「墾丁」。
  • 臺灣墾丁公園將陸客列入「外籍」遊客 被指不合法規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張雲峰】臺灣「墾丁國家公園」的龍坑及南仁山生態保護區,3月1日起的預約申請表格將大陸遊客列為「外籍」遊客配額。有輿論認為,雖然此舉能增加臺灣人參觀景點的概率,但如此表述不僅不符合臺灣的法律規定,也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
  • 臺灣墾丁地區發現3個「擬步行蟲」新物種(組圖)
    原標題:臺灣墾丁地區發現3個「擬步行蟲」新物種(組圖)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墾丁地區發現3個「擬步行蟲」新物種,分別命名為為「南仁擬回木蟲」、「仕傑擬回木蟲」及「心慧隆背回木蟲」。臺灣農業試驗所與日本金龜學會近日共同發表上述發現。墾丁公園管理處21日表示,墾丁地區仍然潛藏未知的昆蟲物種等待被發現。
  • 墾丁公園 - 中國臺灣網
    公園內的動物,據統計包括鳥類114種、爬蟲類24種、蝴蝶類162種、兩棲類13種及哺乳類15種。觀察過境的紅尾伯勞、赤腹鷹、灰面鷲、澤鳧、燕鷗……,是每年賞鳥界的一大盛事;而社頂自然公園的梅花鹿復育區,更為臺灣保育工作的一大裡程碑。恆春半島三面環海,軟珊瑚林、藻類及貝類等水中生物棲於海床,同時又吸引了大型魚類來覓食,形成豐富而完整的食物鏈。
  • 臺灣墾丁公園鐘乳石洞將定位衛星 弄清確切數量
    中新網11月15日電 臺灣墾丁「國家」公園內鐘乳石洞數量成謎。公園管理處在1984年調查,轄內有145座鐘乳石洞。但居民代表說,光是墾丁龍盤公園就超過400座。為了弄清確切數量,公園方面決定將重新進行調查並作衛星定位。
  • 臺灣遊記之墾丁國家公園
    臺灣行第8站,今天我們來到臺灣最南端---美麗的墾丁國家公園。美麗的太平洋海景、《海角七號》的拍攝地--墾丁、鵝鑾鼻、貓鼻頭、那個魚。多姿多彩的太平洋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有兩個著名的景點,一個是鵝鑾鼻、一個是貓鼻頭,鵝鑾鼻是臺灣最南端的地方。鵝鑾鼻給人的感覺潔白無瑕,貓鼻頭給人的感覺就是純天然的風景。
  • 張家界森林公園與臺灣墾丁公園達成框架協議
    中國臺灣網1月25日張家界消息 日前,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與臺灣墾丁公園就結為姐妹公園達成了框架協議。  以正廳級幹部盧建國為團長,楊立鵬、宋佰勝為副團長的張家界赴臺旅遊宣傳促銷考察團一行15人日前參觀了臺灣墾丁公園。雙方就結為姐妹公園進行友好合作進行了友好、認真的討論。
  • 臺灣墾丁公園擬實施交通管制保護陸蟹安全過馬路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每年農曆6至10月是臺灣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陸蟹媽媽會在月圓夜晚往海岸遷移產卵。臺灣墾丁公園管理處(墾管處)17日表示,將於7月底到10月底的月圓夜實施道路交通管制,保護陸蟹媽媽安全過馬路。墾丁陸蟹。
  • 暢遊臺灣熱帶區域亮點景區墾丁公園
    屏東縣墾丁公園 「墾丁」名稱的由來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撫局自廣東潮州一帶募集大批壯丁到此墾荒,為紀念這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墾」壯「丁」,而將此地名為「墾丁」。墾丁公園位於臺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臺灣島內唯一的熱帶區域。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不僅是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遊人休閒旅遊的怡情勝地。墾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氣候溫暖、景致怡人且交通便利,每年都吸引約四百萬遊客到此感受自然體驗,資源珍貴豐美。
  • 墾丁森林公園
    墾丁公園位於臺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臺灣本島唯一的熱帶區域。特殊的地形、豐饒的動植物及獨特的民情風俗,不僅是保育、研究、環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館,更是遊人休閒旅遊的怡情勝地。墾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氣候溫暖、景致怡人且交通便利,每年都吸引約四百萬遊客到此感受自然體驗,資源珍貴豐美。
  • 臺灣墾丁遊客數創新高 珊瑚生態拉響警報(組圖)
    圖/墾管處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墾丁水上活動豐富,吸引遊客造訪,去年人數再創新高,卻讓長期研究墾丁珊瑚的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昭倫相當憂心。墾丁珊瑚去年被天兔颱風重創,後壁湖海域的糾結千孔珊瑚礁體破裂、枝體斷裂。
  • 屏東縣景點探尋:墾丁公園(組圖)
    墾丁公園即『墾丁森林遊樂區』,擁有熱帶樹種一千多種,為臺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實驗林場之一。整個公園分為三部分:一、植物景觀與人工建築融合的遊賞區域,二、特有的地形景觀和植物景觀,三、原始珊瑚礁雨林帶,並不對外開放,遊客切勿自行闖入。
  • 臺灣墾丁遊客「雪崩式」下跌 店家稱滑手機滑到手扭
    海外網7月24日電 據臺媒報導,今年上半年(1至6月)臺灣墾丁旅遊人數出現可怕的「雪崩式」下跌,旅遊人次大減132萬8700餘人,尤以大陸遊客最常到訪的鵝鑾鼻、貓鼻頭最慘。臺灣觀光業者期盼蔡當局帶頭改善墾丁「髒又貴」的壞印象,並投入補助島內旅遊,以短期內挽救觀光業。據親綠臺媒報導,根據墾管處統計資料,今年上半年墾丁景點遊客總人數僅211萬餘人,相比去年同期344萬餘人,大減132萬8700餘人。其中鵝鑾鼻公園遊客43萬餘人,比去年68萬餘人少了25萬多人。
  • 清朝「墾丁」留下森林公園
    貓鼻頭  欣賞臺灣最漂亮的海岸風光,目睹巴士海峽、臺灣海灣兩大海流大對碰之壯觀景色  龜亞角  龜亞角區內景點共分二區,第一區有遊客中心、花壇、石筍寶穴、仙人掌溫室、一線天、第一峽、棲猿崖等15處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