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只有我們中國人懂。到處可見古建築的影子,殘舊的門樓,牆角的瓦當,街邊的柱礎石、門枕石等,秦磚漢瓦,抓一把泥土,便可嗅到歷史的味道;撿一片瓦當,便能看到漢、元、明、清的影子。
瓦當,是古代漢族建築中筒瓦頂端下垂部分。特指東漢和西漢時期,用以裝飾美化和蔽護建築物簷頭的建築附件。瓦當上刻有文字、圖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做的圖騰,是屋簷最前端的一片瓦為瓦當,瓦面上帶著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
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極富變化,有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牛角獸面紋,波曲紋、文字紋、動物紋、渦紋、鳳紋、魚紋等等極為靈動,實為精緻的藝術品,屬於漢民族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瓦當俗稱瓦頭。是屋簷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簷)前端或位於其前端的圖案部分。是漢族古建築的重要構件,起著保護木製飛簷和美化屋面輪廓的作用。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秦瓦當紋飾取材廣泛,山峰之氣、禽鳥鹿獾、魚龜草蟲皆有,圖案寫實,簡明生動。這時的瓦當紋飾以動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鴻雁、魚及變化的雲紋。畫面與寫意相融,圖案構思巧妙,有將畫面一分為二、也有一分為四的,在對稱中求變化,均衡自然,富於生氣。
漢代瓦當在工藝上達到頂峰。紋飾題材有四神、翼虎、鳥獸、昆蟲、植物、雲紋、文字及雲與字、雲與動物等。出現了以瓦當心乳釘分隔畫面的布局形式。帶字瓦當有1字至12字不等,內容有吉祥語如「長樂未央」、「長生未央」、「與天無極」等,也有標明建築物名稱與用途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瓦噹噹面較小,紋飾以捲雲紋為主,文字瓦當銳減。
在唐代,蓮花紋瓦當最常見,文字瓦當幾乎絕跡。宋代開始用獸面紋瓦當,明清多用蟠龍紋瓦當。中國最早的瓦當集中發現於陝西扶風岐山周原遺址,這裡是西周的發祥地,多為素麵半圓形瓦當,個別的有重環紋半瓦當。 漢代瓦當基本以灰陶為主。就質料區分,瓦當主要有灰陶瓦當、琉璃瓦當和金屬瓦當。灰陶瓦當資格最老,也最普通,從西周到明清始終是瓦當中最主要的品種。
瓦當部分多雕飾有各種圖案,常見的有文字瓦當、動物紋瓦當、植物紋瓦當、幾何紋瓦當、以及組合紋瓦當(如幾何紋文字瓦當、動物紋文字瓦當、植物動物紋瓦當等等),也有不用雕飾的素麵瓦當。多為素麵半圓形瓦當,個別的有重環紋半瓦當。到了戰國時代,七雄爭霸,各國所用的瓦當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但基本上是以圖象瓦當為多如山東臨淄齊故城出土的樹木雙獸紋半瓦當;河北易縣燕下都出土的饕餮紋半瓦當;陝西鳳翔秦都雍城出土的動物紋圓瓦當和鹹陽出土的雲紋、葵紋瓦當等,其中以秦動物紋瓦當最為傑出。
秦代以後,雲紋、葵紋瓦當流行了起來。進入漢代,瓦當在使用的廣泛性和藝術性方面都臻至它的鼎盛時期。分布的地域極廣。西漢瓦當除了變化多端的各式雲紋瓦當外,西漢中期出現了瓦當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大類——文字瓦當,其直徑多在 15-18.5釐米之間,小的直徑有13釐米,大的可達22釐米。文字少則1字,多則12字。依文字內容可分為宮苑、官署、祠墓、宅舍、吉語、紀事等幾大類。文字的寫法線條在剛柔、曲直、方圓、疏密、倚正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或方峭,或流美,渾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西漢文字瓦當,字大而遒美,量多而變化無窮,實為西漢書法之珍貴遺存。圖象瓦當已不是漢代瓦當的主流,但漢長安城一帶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當卻是圖象瓦當的壓卷絕唱。四神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神瓦當有幾種不同的版別,構圖雍容堂皇,製作精工細緻,藝術水準極高。東漢以後,瓦當藝術走向衰落,伴隨著佛教的傳入,文字瓦當和圖案瓦當逐漸衰落,蓮花紋瓦當興盛起來,還有少數的佛像瓦當。宋以後,瓦當藝術日落西山,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風採。(資料完)
今晨,偶爾看到這些古代圖騰紋樣的拓片,簡直嘆為觀止,陸陸續續查了很多關於圖騰紋樣的資料後,更是愛之深切,遂收藏進自己的公眾號裡,以這種形式分享供喜歡的親們欣賞,補充,以及收藏。
最喜歡這張飛天,飄逸、靈動,輕盈.簡直是傳神之作,拓片都是如此精緻靈動,那實物雕刻該是怎樣的精美傳神!太佩服古人的智慧.
呆呆的看著這拓片上的馬車及乘坐的人物,似乎能感受到馬車疾馳而過的勁風和揚起的沙塵....駕車人的甚微、乘車人的愜意都在瞬間一閃而過,絕塵而去只留我在後塵裡痴痴守望
鋪面而來的張揚
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卻能通過拓片的畫面感受到場面的宏大和熱鬧,接著奏樂接著樂
雖然看不懂圖騰的寓意,卻被它透出來的神秘力量所震懾...不由得謹小慎微,誠惶誠恐起來
鳳求凰
看見了暖男的微笑
簡單卻又震懾力----來自遠古的神秘力量
以上皆為鳳紋或鳳鳥紋
鳳求凰
馬紋、鹿紋
魚紋
龜獸紋
這張應該就是漢代的龍紋,拙普而不失威嚴
朱雀紋嗎??
又是一張敦煌飛天,愛極了它的靈動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