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女人的尷尬: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教你一招破解它

2020-12-19 思然18

01

年前姑母家剛拆遷,分得了三套房。姑母姑父一合計,一套給兒子,一套給女兒,還有一套老兩口自己住。

誰知表嫂聽說後,不樂意了:「小姑子已經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怎麼能再回來分財產?」

姑母沒有遷就兒媳,只淡淡的回了一句:「你們家不拿女兒當回事,不一定別人家也這樣。在我們家,兒子女兒都一樣。」

表嫂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基本沒有什麼嫁妝,她們家父母嫌棄女兒,只陪嫁了幾床棉被,導致至今她在婆家抬不起頭。

所以她沒有什麼資本跟婆婆爭執,因為她很清楚,一旦爭吵起來,丈夫不站在自己這邊,婆婆還真有可能把自己攆出去。

而娘家那邊拆遷得的房全部給了哥哥,如果自己回家,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婆家融不進,娘家回不去,兩頭受氣的表嫂,不得不收起自己的脾氣。

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大多分為兩種。

一種是嬌慣的公主,從小在家裡說一不二,所有人都要唯命是從;可一到了外邊就慫了,不敢爭取自己的利益,需要娘家人來撐門面。

還有一種則像表嫂一樣,不敢對娘家說半個不字,在婆家搜刮各種錢財,只為換取在娘家的一席之地。

可是她們不知道的是,在娘家沒有地位的女兒,在婆家也很難受到應有的尊重。

所以一個女人的幸福,不管是娘家還是婆家,都不是最終依靠,女人最重要的依靠還是自己。

02

前幾天微博上看到一個發帖:雙十一時取了七個快遞,我被婆婆一把推下了樓梯。

發帖的是個年僅24歲的全職媽媽,孩子還只有三歲大,平常婆婆跟著一起住幫忙照顧孩子。

因為心疼老公一個人在外掙錢養家,平常她也不怎麼買東西,這次趁著雙十一優惠,所以給家人添置了幾件生活用品。

可是婆婆看到這些快遞的時候,卻懟她不會過日子,還說自己家富不起來,都是因為娶了她這個敗家娘們。

也是氣頭上不假思索,她脫口而出回了句,那爸富不起來,估計也是因為娶了你吧!

婆婆聽到這句話楞了一下,顫巍巍一巴掌打了過來。因為當時都站在樓梯口,一個趔趄她就從樓梯道上滾了下去。

她原本指著老公回來後訴委屈,誰知老公到家後聽信了婆婆的話,反而給了她一巴掌。

氣不過的她,直接帶著孩子回到了娘家。

起初老公來過幾次登門道歉,她堅持要讓婆婆親自來。可婆婆也是脾氣硬,從始至終不肯低頭。

時間一長,婆家不怎麼搭理自己,而在娘家的這段日子,弟媳也開始給自己臉色。

只看帖子的前半部分,這個媽媽確實讓人心生同情,可到最後一句時,又難免讓人由憐生恨:

一個連娘家都回不去的女人,又有什麼資本來融進婆家?

娘家不是什麼別的不相干的地方,那是你出生成長的地方,住著的都是你的至親骨肉,血濃於水的地方。

如果這樣的地方,弟媳都可以給你臉色,那娘家也不能給你什麼別的庇護。

03

現在公司的領導是一個女強人,在家裡也是夫寵婆愛,活成了人生贏家。

上下班時經常見到她老公開車來接送,午飯時我們都是點外賣,只有她是天天帶婆婆準備好的飯菜。

有一次大家一起在餐廳吃飯時,一個同事羨慕的說她真是好命,嫁了個好老公,碰見了個好婆婆。

誰知領導聽到後,笑笑說:「命這種東西最當不得真,想要什麼還是要自己去爭取。

接著,她給我們講起了她的故事:

原來一開始,婆家也不是如現在這樣待她。由於不怎麼會做家務,而工作收入又沒有老公多,對家庭沒多少助力,婆婆對她很是有意見,常常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沒娃之前,倒也沒什麼,婆婆的話不怎麼放心上就行了,反正一年也見不了幾面。可生娃之後就不一樣了,婆婆從老家趕過來幫忙,矛盾開始升級。

婆婆是個保守的人,見不得她買一丁點多餘的東西,總覺得她是在花兒子的錢,心疼的不行。時間久了,言語間就開始帶出來,她每每聽到就氣的不行。

遠離娘家的日子,沒有人撐腰,她只能一個人咬牙,於是她開始想要證明自己。

她拼命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半年之內做到了經理,工資也翻了好幾倍。

這個時候,婆婆又把她看成了財神爺,每天不僅好言相對,還精心為她準備第二天的午餐。

現在的她,憑藉自己的能力,在婆家贏得了穩固的地位,再沒有人敢小瞧她。

04

俗話說:經濟決定地位。一個女人必須要有賺錢的能力,有錢才能有話語權和地位。

不要總是想著依靠娘家,出嫁前再受寵的女兒,嫁人後也會跟娘家越來越淡,越走越遠。

也不要想著依靠老公在婆家瀟灑,就算老公足夠體貼,可半路參與進他人的家庭,依然沒有那麼好融入進去。

只有擁有獨立經濟的女人才足夠強大,因為這份底氣會支撐自己在家人面前昂首挺胸,否則就只能忍氣吞聲。

成為別人的負擔和拖累的女人,可能一輩子都抬不起頭。娘家回不去,婆家進不來,何談幸福和寵愛?

這個世界上,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可靠的只有自己。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獲取幸福的唯一出路!

作者簡介:思然,寫作踐行者,想要用文字提升自己,時刻走在精進路上的90後妹子。

相關焦點

  • 婚後女人真實狀態:融不進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
    曾看到一句關於婚姻話題,略帶諷刺的搞笑段子: ——你知道結婚為什麼要選擇良辰吉日嗎? ——圖個喜慶唄! ——或許,真實的原因是:結婚後便不會有好日子,所以才會在結婚時則以良辰吉日!
  • 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你是否也被疫情阻擋了回家的腳步
    2020年正月,疫情持續發酵,在本該帶著老公回娘家的日子,卻被困在了婆家,娘家成了回不去的遠方,而婆家對於一個遠嫁的新婚一年的孕媽媽來說還是沒完全融的進,儘管公公婆婆百般優待也阻擋不了對原生家庭的思念與牽掛。有多少女兒被這場突來的疫情阻擋了回娘家的腳步呢?
  • 出嫁的女人如蒲公英,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回不去,也融不進!
    嫁給老公快兩年了,有了自己的小家,還有給力的娘家婆家,我覺得自己真幸福。可是我的幾個好朋友就不一樣了,那種「在娘家成了客人,婆家又當你是外人」的尷尬與心酸,讓我聽了也不禁動容。好友姍姍:無論是客人還是外人,說起來都是淚。
  • 遠嫁姑娘的悲哀: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
    不知是結婚時間久了還是什麼原因,總之這次回婆家過年的日子過得並不愉快,公婆很喜歡吵架,先生他們一家人也總是背著我和嫂子講悄悄話,每次我偷偷問他時,他總是不願意回應或者敷衍了事,有時甚至會說出我們家的事不用你管之類的話,聽的讓人甚是心寒。整個假期過得並不輕鬆,甚至讓人感覺到特別壓抑。
  • 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應該怎麼辦?
    娘家Q: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應該怎麼辦?A: 有些遠嫁的女人,的確存在這方面的隱憂。因為嫁出去的地方,真的離娘家這邊太遠太遠。況且,那句話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嫁給一個人,等於嫁給一家人。即便離娘家很近,感情傾向上總要發生一些變化的。在結婚之前,請問你了解過婆家的情況嗎?這個一定是要做好思想準備的。否則,將來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麻煩。在你婆家看來,你是由一個外人變成一個家人。接受起來,需要過程。原則上,那是有著不多不少的抗拒的。
  • 遠嫁:回不去娘家,融不進婆家
    一個遠嫁外地二十多年的媳婦說,遠嫁是:回不去娘家,也融不進婆家。你會發現因為異地,你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遠。因為方言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婆家人還是把你當一個異鄉人看待。遠嫁的你,失去了娘家的撐腰,註定了你在婆家受的委屈,只能一個人咽下去。遠嫁的你失去了骨氣,少了底氣。
  • 情感實錄丨遠嫁的姑娘:融不進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
    老公愛不愛?婆婆好不好?終歸會拉倒娘家的愛。其實遠嫁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能力。那時候,婆婆不管,娘家沒娘,老公要賺錢,常年不著家,喪偶式育兒,慘目忍睹。在經歷幾次半夜三更,獨自帶著孩子去醫院後,就明白我的愛情沒了,現在只剩下孩子。至此,每到過年,兩個人心裡都不痛快。戀愛時的約定「婚後一年婆家一年娘家」,婚後變成了「全部婆家」。
  • 已婚女人為什麼永遠融不進婆家?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女人總是不愛去婆婆家?」那麼已婚女人為什麼永遠融不進婆家呢?我給大家舉這樣一個例子吧:有一個老太太,生有一兒一女,老太太去女兒家住了一個月,回來以後鄰居問:「你女婿怎麼樣啊?」
  • 為什麼有的女人結婚後,再也不回娘家?
    梅梅說:「我再也不想回娘家了。」我問她:「沒有娘家的女人,就像一片浮萍,找不到根,你就願意這樣漂泊著嗎?」她說:「我寧願一個人漂泊一輩子,也不會和娘家人有什麼瓜葛了。」梅梅的父母非常重男輕女,在梅梅還小的時候,父母就不願意送她去讀書。父母說:「養個女兒,不管多麼心疼她,也會嫁出去,都是別人家的人。」
  • 《大江大河》宋運萍:融不進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
    宋運萍在去學校探望弟弟的時候,本來是一頭烏黑的長髮,鏡頭一轉就變成了乾淨利落的短髮。原來姐姐是為了給弟弟買東西,把自己十幾年的長髮給賣了。她給宋運輝買了一件白色的襯衫。她說:「以前我看小說的時候,那小說裡的男主人公都穿這樣的白襯衫,我心想哪天也一定要讓你穿上。」
  • 過年回娘家還是婆家?女人再也不糾結,孩子到打醬油年紀就有答案
    「爸爸,為什麼每次回老家過年都去爺爺奶奶家,而不去阿公阿婆家呢?」孩子爸被問得一時語塞,支支吾吾地說:「我們老家的風俗就是這樣,一般都在爺爺奶奶家過年,很少有去阿公阿婆家過年!」女兒顯然對這答案不滿意,繼續發問:「那我以後能不能回來和你們一起過年呢?」
  • 為什麼結婚後的女人,不再回娘家了?有這三個原因
    為什麼結婚後的女人,不再回娘家了?有這三個原因。女人結婚之後,對娘家來說就變成了外人,而這時候女人也就不願意回娘家了,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們聽聽這三位已婚女人的心裡話。首先是王女士,因為變成了Y人,結婚之前我感覺我們家人關係非常好,是那種真正的一家人,可是結婚以後再回到娘家就感覺自己變成了外人。父母對自己非常客氣,就像對待客人一樣,而且自己的房間也沒有了,變成了我侄女的玩具房,可能我家人覺得我已經10萬人,家裡面也不需要給我留位置的,我感覺非常的寒心。
  • 聰明的女人,在結婚後,不會把這幾樣東西帶回娘家
    長大之後卻發現原來女人一旦嫁人了,娘家不再是你的家,而你的婆家裡面你也不一定能夠自由。 有時候女人會在婆家裡面受到一些委屈,比如說你的公公婆婆對你不好,比如說你的老公在外面有了其他人,在這個時候你就有一些怨言,你覺得在婆家裡面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日子過得非常的憋屈。
  • 最讓女人寒心的,除了婆家的冷漠,還有娘家的不理解
    女人結了婚,面臨的處境就會很尷尬,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也變成了外人。未出嫁的姑娘,在娘家都是一個小公主,有父母疼著,哥哥姐姐呵護著,無所畏懼,幸福滿滿。當有一天自己成家了,心中依然是惦念著娘家,有什麼吃的,穿的都想著家人,相信這是每一個出嫁女的初心。可慢慢地,你就發現,他們變了,對你好像有了距離感,完全不當成一家人,對你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當你有了難處,他們不理解,甚至還生你的氣,你委屈的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流淚。
  • 「回一次娘家,花了半個月工資」為什么女人婚後,都不敢常回娘家
    少說話,就是說讓你別插手娘家的事情,說多了哥嫂,弟弟弟媳有意見,埋怨你指手畫腳。你的出發點原是好的,不過是想多關心娘家的事,可別人不領情。你就要懂得,多看少說,回家就當客人,吃飽就走,這個情分就盡到了。林梅自從結婚後,都不敢常回娘家了。
  • 結婚後的女人,別讓自己到最後無家可歸
    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會更新一篇情感文章哦~女人的一生有兩個家,一個家是娘家,一個家是婆家,但是很多人說女人沒有家,因為在婆家沒有歸屬感,娘家卻是回不去的家。下面這個故事像你嗎?那天出門之前小喬肚子痛,蹲在廁所許久,聽到弟媳和弟弟的對話,弟媳對弟弟說你看你姐,又拿家裡的東西,我看每個姑子都喜歡拿娘家的東西,女人結婚之後娘家還是她家嗎?只有婆家才是她的家,你看我每次回家就從不拿娘家的東西回婆家。聽到這一席話小喬才知道那個看似懂事而聽話的乖弟媳其實也是有一些喜歡計較,為了化解尷尬小喬一直躲在洗手間躲在裡面站了許久。
  • 女人,在婆家和在娘家的區別
    不管你願不願意,大部分女人的生活。都最終走向結婚生子,在婆家生活,這條相同的道路。用我母親的話說:這是所有女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不然,人生就不夠完美。那麼,問題就來了。女人,在娘家和在婆家生活的時候,有什麼區別?
  • 小鎮離婚女人:回不去的婆家,呆不住的娘家,再嫁了才有家
    離婚時,曉冰沒能分得到房子,於是只好回了娘家;可娘家顯然也不是她的家,父母嘰嘰咕咕,哥哥嫂子嫌棄,天大地大,竟然沒了她一個離婚女人可以容身的家。她說,這麼多年,我最後悔的就是沒有買個自己的房子,我後半生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屬於我的家。
  • 女人婚後最悲哀的事,莫過於「婆家人不疼,娘家人不愛」
    也確實如此,很多女人結婚後,若是遭遇了不幸的婚姻,娘家往往是她的最大靠山。然而,有些女人卻很不幸,她們結婚後的境遇,往往是「婆家融不進,娘家又回不去。」一般而言,獨生女結婚後還好,父母是她堅強的後盾,有兄弟姐妹的就不一定了。女人在婚後最寒心的事,莫過於「婆家人不疼,娘家人不愛」,這樣的女人才最可憐。
  • 困難時,娘家和婆家,哪個才是你的依靠?
    導語:我們這裡有句老話叫做,天幹不望疙瘩雲,姑娘窮不往娘家行。意思就是:有雲才會下雨,但是大天幹的時候,就是有疙瘩雲,也不會下雨,嫁出去的姑娘窮了落難了,千萬別去求娘家人,去了也只會遭白眼,不會幫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