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車展已經舉辦了64屆,可以說是歷史最長的車展之一,自主品牌第一次參加的海外車展就是2005年法蘭克福車展。而如今已經過去8年,自主品牌海外參展的品牌越來越多。在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開展之際,不如一起回顧下自主品牌海外參展路,看看自主品牌的海外參展是「鍍金"還是「打醬油」。
世界五大車展是指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法國巴黎車展、瑞士日內瓦車展、美國北美車展和東京車展,其中法蘭克福乘用車展、巴黎車展和東京乘用車展為兩年舉辦一次。各大車展也有自己的特色:法蘭克福車展創辦於1897年,是世界最早辦國際車展的地方,也是世界規模最大的車展,有世界汽車工業「奧運會」之稱,理性實用的成分居多;巴黎車展是五大車展中商業味最濃的車展,關於車展的資料以價格表居多,每屆車展上還會舉行二手車拍賣;北美車展舉辦地在汽車城底特律,「作秀」的味道很濃,看上去更像一個汽車的狂歡派對;日內瓦車展上的展品是各汽車廠家最新、最前沿的產品,有著「國際汽車潮流風向標」的美譽;而東京車展是亞洲最大的國際車展,歷來是日本本土生產的各種汽車唱主角的舞臺。
2005年法蘭克福車展:吉利、華晨和江鈴陸風
2005年,中國自主品牌車型還在國內與合資品牌競爭市場的時候,吉利悄然把目光放到了國際市場。在200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吉利帶著特別準備的包括「中國龍」跑車在內的五款車型從上海啟程參展,也代表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次踏上了海外國際A級車展的舞臺。
在展會上吉利的展臺雖然聚集了不少的人氣,但吉利的車型並不被人關注,相反其哪吒孫悟空等中國戲曲形象的車模卻成為了主角,也使得這次參展更像是一次中國文化展。幸運的是這次參展吉利並非一無所獲,作為惟一被邀請參加法蘭克福車展的中國自主品牌車。國內媒體的大量報導,使得其在國內的知名度激增,擴寬了其國內的市場,可以說是做了一次很好的宣傳。
令人遺憾的是2005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其實還有江鈴陸風、華晨等自主品牌,但是因為參展的規模及影響力不如吉利,所以經常被人忽視,因此影響力並沒有如同吉利一樣得到明顯的提高。
2006年北美車展:吉利
到了2006年,在法蘭克福車展吃到甜頭的吉利開始徵戰北美車展,這也是中國車企第一次參加北美車展。這次吉利沒有再打文化牌,相反帶來了完全自主創新的「自由艦」。儘管低調參展,但是價格低廉的吉利仍舊在北美引起了軒然大波。
「吉利來到通用和福特的大本營參展這件事肯定會造成轟動!」(《底特律新聞》)「成本低廉的吉利將成為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的新對手!」(《底特律自由報》)「底特律車展上最熱門的車可能會是吉利!」(《今日美國報》)而組委會也在展會期間向吉利頒發展會特別獎——銀鑽獎,表彰吉利成為首個參加這個世界級車展的中國汽車企業,而吉利也同時提出了8年全球發展計劃。
2006年巴黎車展:長城/江鈴陸風
相比作為海外車展開拓者的吉利來說,長城和江鈴陸風更務實一些。他們並沒有到底特律「汽車三巨頭」面前班門弄斧,相反參加了2006年下半年的巴黎車展。
由於長城參展2005年12月義大利車展後就有車型在義大利上市,因此這次參展也被看做長城進軍法國乃至歐洲市場的前奏。而陸風在遭遇05年法蘭克福車展「碰撞門」後仍舊堅持參展,證明其質量並非如同ADAC德國汽車俱樂部測試所稱的「有史以來所做測試中質量最差的車」。兩個品牌的越野車都得到了大量的關注,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和中國大使趙進軍一行也親臨長城展區,與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親切交談,他們對首次來到歐洲腹地參展的長城汽車非常欣賞。
儘管中國汽車當時名聲已傳至北美,但真正落實仍有待時日,在歐洲市場自主品牌卻是步步為營,也表明了他們進軍歐洲市場的決心。
2007年北美車展:長豐汽車
2007 年北美車展主辦方不僅放棄了中國展館計劃,還將3家中國車企安排在展館的一樓。該展館的一樓有一半建築在地下,一樓的展館中多數都是零部件企業,即使有一些整車企業也是二樓延伸至一樓的,所以中國廠商覺得這是對中國車企的一種歧視。所以僅有長豐汽車一家參展北美車展,而中興在美國的經銷商提議在展館對面的酒店租場地進行展示。
2007年日內瓦車展:華晨汽車
同在這年,華晨汽車開始大舉參加各大國際車展。在日內瓦車展,華晨汽車攜中華「三劍客」尊馳(BS6)、駿捷(BS4)、M3(BC3)三款車型出席。要知道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末,華晨汽車與歐洲HSO汽車貿易公司籤署的為期5年、共15.8萬輛中華轎車的出口協議讓國人為之一振。相對其它自主品牌雄心勃勃的出口計劃與宣傳攻勢來說,一向沉默的華晨汽車卻率先拿下了我國自主品牌轎車單筆出口量最大的出口協議。華晨尊馳進軍德國市場,也成為了國內汽車首次大規模登陸發達國家市場的先行者。而日內瓦車展的亮相顯然是為了更好的宣傳這三款車型。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華晨一直參加日內瓦車展至2009年。
2007年法蘭克福車展:華晨汽車
同年法蘭克福車展展會組織方把吉利與奇瑞的展臺與零部件展商排在一起。喊出過「讓全世界都有吉利車」的李書福不能忍受這種蔑視,因此協同奇瑞憤而退展。在吉利和奇瑞不參展的情況下,華晨成為了當年唯一參展的中國品牌。同時也展示了西班牙的「三星」碰撞測試結果,證明了華晨汽車的質量並不是ADAC所說的「不堪一擊」。
2008年北美車展:吉利/比亞迪/長豐汽車/中興汽車/李氏光明(設計)
2008年的北美車展可以說是中國自主品牌大舉參展的年份。吉利、比亞迪、長豐、中興及李氏光明設計公司紛紛參展,也是中國軍團參加底特律國際汽車展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汽車第一次得到了重視,自主品牌展臺沒有在地下展區,也沒有在零配件展區,而是和其他汽車品牌一起在整車展區展覽。
自主品牌也紛紛在車展發威,吉利在底特律北美車展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一項長期困擾世界汽車安全行駛的技術難題:車輛高速行駛中突然爆胎的安全控制在中國吉利成功破解。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震驚。
首次參展的汽車新勢力比亞迪汽車更是高調亮相,攜旗下最新的產品F6、F8等系列車型悉數到場。在展會上,F3引起了眾多海外經銷商的關注,紛紛洽談海外經銷事宜。長豐汽車不僅展示了純正都市SUV——獵豹CS6、和即將上市的獵豹CS7,還亮出了首次試水轎車領域的成果——騏菱多功能轎車。
設計公司李氏光明帶來了唐華小鴨電動車,不僅外形可愛,而且在「限速模式」下能夠達到45公裡的時速,在「性能模式」下則可以達到64公裡的時速以及5000美元售價吸引了不少人都關注。 中興汽車則以北美經銷商中美合作汽車公司的名義參加此次底特律車展的。中興汽車攜帶威虎皮卡和無限SUV參加車展。這兩款車都是中興自主設計的,並預計在年內北美上市。
這一屆北美車展可以說是自出品牌在海外車展最輝煌的時刻,無論是設計、價錢,還是技術都得到了媒體和車迷的追捧。而最好的收穫莫過於此次展會成功推銷了品牌形象及吸引了經銷商的關注。
2008年日內瓦及巴黎車展:華晨汽車
而華晨仍舊堅持於歐洲,在日內瓦和巴黎車展仍舊持續參展。同樣參展巴黎車展的還有雙環。在巴黎車展國外媒體對於華晨展車給予了良好的評價,普遍認為華晨汽車的質量上乘,做工良好,造型漂亮,對消費者有吸引力。
2009年北美車展:比亞迪/華晨
當時間進入2009年,比亞迪仍舊參加了北美車展,同時參展的還有華晨汽車。自2007年以來,華晨汽車先後「出擊」法蘭克福車展、東京車展(2007年華晨參加了東京車展中的汽車峰會)、日內瓦車展、巴黎車展等國際車展,而此次以廠商身份亮相北美車展,則使得華晨汽車在「五大國際車展」中「齊」亮相。
2009年日內瓦車展:華晨
在2009年的日內瓦車展,華晨再次參展。而這一次之後,華晨的市場營銷開始偏向於國內,也是目前為止華晨參加的最後一次國際A級車展。此次車展華晨發布了其新品駿捷旅行版車型Wagon。
2009年法蘭克福車展:永源汽車
在2009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前夕,華晨汽車由於受到之前「碰撞門」餘波影響,首先決定退出本次車展。而雙環汽車、長城汽車在歐洲相繼惹上了侵犯相關產權的官司,也相繼宣布退出參展。因此雖然展館牆上依然有曾參加過法蘭克福車展的自主品牌LOGO,可在2009年它們全部都沒有來。出現的唯一的一家中國車企是抱著「學習、開闊眼界」態度的浙江永源汽車,主要展車為UFO-A380。
2010北美車展及日內瓦車展:比亞迪
伴隨著各自主品牌陸續「海外鍍金」結束,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各企業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在了中國本土。同時亞非拉美等發展中國家龐大的潛在市場也讓各大車廠把營銷的重點放在了市場開拓上。因此2010年自主品牌只有比亞迪參加了北美車展和日內瓦車展。
2011年北美車展:比亞迪
2011年,比亞迪連續第四年參加北美車展,表現出了他們大力發展電動車的決心與信心。
2011年法蘭克福車展:長安
此外長安汽車首次參加海外國際A級車展,在法蘭克福車展發布旗下首款整合「五國九地」全球資源的車型——EADO(逸動)。
2012年:無自主品牌參加車展
2012年自主品牌均未參加海外國際A級車展。比亞迪也自2008年參展以來首次缺席北美車展。似乎證明了自主品牌參加海外國際性車展只是為了「鍍金」,依託各大車展平臺同各位潛在經銷商和消費者混個臉熟。而歐洲嚴格的安全測試標準,也讓各自主品牌車型屢次遭遇「質量」問題,似乎自主品牌已經淪為國際A級車展「打醬油」的角色。
2013年北美車展:廣汽
2013年初廣汽第一次在北美車展試水,就帶來了傳祺的三款車型。與以往參展的中國展品相比,此次廣汽集團參展車型均為節能與新能源車型,體現了「綠色科技、怡人生活」的全新理念。而傳祺A級新能源概念車E-JET在此次北美車展受到人們廣泛關注,並成為首日最受關注十款車型之一。
2013年日內瓦車站:觀致
奇瑞控股的新興汽車品牌觀致也可算半個自主品牌,首次憑藉觀致3亮相日內瓦車展便大獲全勝,國內外各媒體、其它各個知名汽車品牌的首席設計師均給予了肯定。也表明了自主品牌車型不只是抱著「鍍金」及宣傳的目的參加國際A級車展,相反他們也確實有了不小的提高,並且藉助這些國際性車展在努力擴展他們的國際市場。
總結:
從2005年到今年,自主品牌參展已經歷經8個年頭,從最開始的「碰撞門」到最近日內瓦車展觀致車型備受矚目。自主品牌不再僅僅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參加各國際A級車展。而參展後的效應也開始逐步顯現,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已經近50萬輛。相信伴隨著各大自主品牌持續參展,一定會學習到更多先進國際品牌的經驗,也會最終提高各品牌旗下車型的品質。在剛剛開始的法蘭克福車展長安再次徵戰。我們也祝願其及其他參展自主品牌企業取得理想的成績,早日使自主品牌真正成為國際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