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美食拾遺之「不沾筷子、不沾盤子、不沾牙齒」的三不沾

2020-12-13 豫愛美食

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對三不沾這種美食所知甚少,甚至還有不少人是第一次聽說,可是,這道美食存在時間不短,還曾出現在「御菜」行列。

三不沾發源於河南安陽,盛行在清代乾隆年間,其主要原料是雞蛋、澱粉、白糖加水拌勻炒制而成。

炒制好三不沾色澤金黃,味道甘甜、營養豐富,適合老人和孩童食用,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它不沾盤子、不沾筷子,還不沾牙,這也是三不沾的由來。

關於這道美食還有一段頗為神奇的傳說,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安陽有個縣令,他的父親喜歡吃花生和雞蛋,可是牙口不好。

縣令就讓廚師每天給他的父親蒸雞蛋羹吃,可是時間久了,縣令的父親就吃膩了,並且食慾也越來越差,縣令責令廚師改變做菜方法。

有一天,廚師突然想到了新的方法,就是把蛋黃打碎加入水、白糖,放入鍋裡炒制而成,並取名桂花蛋,給縣令父親端過去後,老人吃了非常高興。

在縣令父親做壽時,縣令讓廚師在壽宴上做這道菜,可是,廚師經常是做獨灶,不精通做大鍋飯,不知道該怎麼做,桂花蛋剛做出來後太稀。

廚師就往鍋裡加入很多芡粉,一邊炒還一邊放油,結果炒出來的桂花蛋更加好吃,深受賓客歡迎,當時在安陽風靡一時。

有次乾隆皇帝南巡路過安陽,縣令就把這道美食進獻給皇帝,深受乾隆喜愛,還將其賜名為「三不沾」,並且也把它帶回了皇宮,給皇子和貴妃品嘗。

就這樣,三不沾從安陽古城進入北京紫禁城,還成為了一道御菜。直到民國時期,才由紫禁城傳到了民間飯館。

現在三不沾做得最好的是北京的同和居飯店,據說日本天皇還派人來購買過,是否真實也無處考究了。

對於三不沾這道美食,雖然很少人知道,但是,吃過的人讚不絕口,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吃一下。

一道美食,一段記憶,會有一道菜能喚醒你深處的記憶,讓你想起那段美好的回憶,你還喜歡吃哪些美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神仙甜點三不沾,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想吃嗎?配料和步驟告訴你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河南安陽有一種傳統美食甜點,叫做三不沾,又名桂花蛋。三不沾還被人們稱作是「神仙的甜點」,為什麼,因為它不粘盤子,不沾筷子,不沾牙齒。三不沾色澤金黃,味道甜美,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三不沾做法簡單還是不簡單呢?三不沾能夠登上中國傳統美食的殿堂,做法肯定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卻也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難,難於上青天,做這道美食的唯一要考驗的就是你的耐性,沒有耐性的人是做不來也做不成功三不沾的。
  • 吃遍大河南——安陽八大美食:三不沾
    安陽是中國的歷史名城,每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不能簡單用歷史古蹟,旅遊景點來代替,更要以「民以食為天」的餐飲文化來表現,千年歷史名城一定會有千年餐飲文化,下面幾期567吧,我們將給大家講述安陽八大傳統美食故事和文化
  • 你可知宮廷御膳「三不沾」還有如此故事!
    這就是「三不沾」。三不沾又名桂花蛋,是河南省安陽市的傳統美食之一,相傳起源於清代。是因為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了桂花蛋,讚不絕口,於是賜名「三不沾」。後來,一直到了清末,這道小吃的做法,才由深宮流入民間,被我們熟知。三不沾是用雞蛋,澱粉,白糖加水攪勻炒成的。
  • 三不沾這樣做,不沾盤,不沾筷子,不沾牙,甘甜爽口超好吃
    美食是生活美好的魔法料理,願你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美味能夠最大程度的治癒一個人,新的一天從美食開始。歡迎來到每日動手做美食。我們先準備6個雞蛋,大概240克,取出蛋黃雙黃蛋三個就夠了,加上70克白糖,一克鹽,鹽的作用就是犧牲自己,突出白糖的甜,攪拌均勻至白糖融化備用,準備30克澱粉、土豆澱粉或者木薯澱粉都可以加上120克清水,攪拌均勻至無顆粒,加到蛋黃裡,攪拌均勻。
  • 一道讓外國廚師「吐槽」的「三不沾」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當然中國的美食文化也同樣源遠流長,中國確確實實是一個美食大國,當然在中國的不同地區也是有著不同的美食標準了,所以任何地方都有著他這個城市所代表的特色美食了,就比如說河南這樣一個歷史特別悠久的省飯了,但是在河南的話就不得不提起這樣一種美食,三不沾了。
  • 傳統工藝精工細作 不沾鍋不沾勺不沾牙 乾隆超愛的三不沾是什麼?
    服務員推著一輛在燈光下瓦亮的餐車,上面擺著一個銀色的大盤,盤子上扣著蓋,懸念十足。我按照這家店的風格推斷,無非又是故弄玄虛,估計盤上擺著艾窩窩,豌豆黃,還有兩塊西瓜而已。但是當服務員把盤子上桌後,掀開蓋子的那一刻,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把我包圍了,只見盤中有一個潔白的瓷盤,上面有一個具有皇家氣質的金黃色圓形餅狀物。耳邊迴響著服務員報出的菜名:三不沾。
  • 北京傳統小菜三不沾你吃過嗎
    話說在這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有道名菜「桂花蛋」邂逅了咱乾隆皇帝,就改頭換面進了皇宮喚做「三不沾」。這三不沾初始是發源於河南安陽。當時有個縣令的父親牙口不好,廚師腦洞大開想了個法子:將蛋黃和水加白糖打勻入鍋炒製成菜,這道菜就是桂花蛋。
  • 中國菜——北京十大名菜之「三不沾」(家常版)三不沾的簡單做法
    酸甜苦辣鹹,中華美食現,大家好,我是胖虎,一位傳播中華美食文化,弘揚中華美食的自媒體創作者。(中國菜之北京十大名菜之一【三不沾】)三不沾的美食故事三不沾這道美食,你別看它名字不起眼,它卻是清朝皇宮的一道御菜,它這平凡的名字,還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 炒雞蛋的最高境界,勁道嫩滑還三不沾,不粘鍋、不沾勺、不沾牙!
    服務員將這道菜端上桌後,就會告訴你它的名字叫「三不沾」,當你不以為然地用筷子或者勺子想弄下一塊兒時,你就會發現,它既像年糕一樣粘軟,又似軟糖一般勁道,雖然一下子很難挖出一塊兒來,但是,它卻並不會貼在盤子中,也不會粘在勺子裡,而且,放到嘴裡嚼的時候,也沒有一點兒粘牙的感覺,勁道嫩滑蛋香濃鬱,特別好吃,接下來,一定就是大傢伙集中討論,這三不沾究竟是如何製作的!
  • 這三個「三不沾」美食,你吃過幾個?一起來嘗嘗
    熱氣騰騰的餐桌聚會上,店堂夥計一盤在手,滿面春風,穩穩端來,報出菜名「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精烹細調,色香俱全,客人齊贊「三不沾」。投籃的三不沾,是隊員多年苦練的技術和汗水;美食的三不沾,是廚師長期積累的絕活和心血。
  • 河南特色美食,安陽傳統名吃,三不沾
    今天阿通給大家介紹一道美食,那就是河南省安陽市的傳統特色小吃,「三不沾」。「三不沾」本名為桂花蛋。清朝時期,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了桂花蛋,對其讚不絕口,並為其賜名「三不沾」。「三不沾」具有不沾筷,不沾盤,不沾牙的特點。其以雞蛋黃,白糖,豬油,綠豆粉,清水,香油等為材料。
  • 北京特色小吃「三不沾」
    「三不沾」也叫「桂花蛋」。 此菜色金黃,味香甜,炒制時不粘鍋、勺,盛時不粘碟、筷,吃時不粘牙,故名「三不粘」。它軟香油潤、濃甜不膩,有益智、開胃的功效。 相傳,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經彰德府,知府獻膳,其中就有「三不沾」。
  • 老北京,砂鍋居三不沾
    今天我們要吃的老字號美食,我們今天要去的砂鍋居就在前面了,這個店也是總店啊,以前那是幹嘛的呢?這個店兒是乾隆六年正式開張的,其實之前都有,他是賣砂鍋白肉的,過去皇家祭天剩下的那個豬肉,基本上處理到這兒,讓他自個吃也吃不了嘛,然後就拿出來賣。
  • 蛋黃軟糯清香,口感造就獨特,三不沾經典又美味
    每一個地方都有著專屬的好吃食物,而說到安陽相信大家都會想到,那獨特的文化和一些不同的事物,這裡沉澱了無數的故事,使其成為了一個與別處大不相同的古城,不少人都會趁著假期來到這裡遊玩一番,好吃的東西也成為了人們首要選擇的,但有不少人都不太了解,真正屬於安陽的美食究竟是什麼,要說到能夠和這裡的古老相提並論的一道美食
  • 這道宮廷御膳美食「三不沾」不沾盤的美味點心,很多人都沒吃過
    像清朝那些的古裝劇大多都是讓我們了解到以前的歷史,但是現在的朋友在看劇的時候不僅喜歡看劇情之外,還喜歡看宮廷裡的美食。說到這宮廷御膳美食,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估計了解的也不多。這道宮廷御膳美食「三不沾」不沾盤的美味點心,很多人都沒吃過。
  • 這家小店的豬蹄不一般,有個名字叫做三不沾!
    在眾多的肉類中,熟食滷肉則是吃貨必不可少的美食,豬蹄在滷肉中當屬「滷中貴族」了。春節前,應好友相約到東城區文德街小聚,一行人徑直走進了一家叫做「桂水三不沾」的店面,幾人分頭坐下,服務員便端上了兩大盤分割好的豬蹄,粉嫩粉嫩的豬蹄頓時勾起了人們的食慾。
  • 讓國外大廚「頭疼」的4道中國菜,三不沾不算啥,最後一種真的難
    在中國,我們吃肉的方式多種多樣,做菜的的時候就喜歡把肉切細,吃的時候用筷子直接夾著吃就行。不光是飲食差異,對於中國的廚師來說,一個簡單的食材就有很多不同花樣,口感的做法,所以很多的國外大廚也想借鑑。但下面這4道中國菜,確實讓國外大廚最"頭疼"的,怎麼樣都借鑑不來,三不沾還不算最難的,最後一種才是真的難。1. 寶塔肉做出來很像一座寶塔,看著簡單,但卻是最考驗廚師基本刀工的,刀工不好,做出來也不是那麼回事。
  • 舌尖上的鞏義--濱河路「三不沾豬蹄」
    該吃晚飯了,抬頭一看,北門下邊有一不起眼的小店,店的門頭掛了一個不起眼的牌子,上書「三不沾豬蹄」。        小店的名稱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也是「三不沾」,我不沾「香菸」,二不沾「酒」,三不沾「賭」。        這個小店的豬蹄看來和我有緣,都有一個共同的屬性––三不沾。       咱們來品品這個「三不沾」吧!
  • 叫「三不沾」的安陽名菜,到底有多好吃,為何乾隆念念不忘
    好久不見,各位觀眾朋友們,今天小編我要給大家帶來一種叫「三不沾」的安陽名菜,別名也叫「桂花蛋」。它的創始者到如今早已不可考查。相傳在清朝乾隆皇帝南下時曾路過漳德府。當地官員上供御膳,其中就包括了「三不沾」。乾隆嘗完這道菜後,立刻叫人把這道菜的做法記錄下來。
  • 經典小吃「三不沾」在日本火爆,吃貨排長隊等候,廚師們累到崩潰
    亞洲地區的飲食習慣相對比較接近,做料理的食材也有很多的重疊,所以接受改良過的其他國家的美食,對本地居民來說沒有太大的困難,最近就有一道中國美食在日本廣受追捧,很多當地居民不惜排很長的隊伍也要吃到它,就算耗費很長時間也不在意,這道美食就是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的三不沾,經典小吃「三不沾」在日本火爆,吃貨排長隊等候,廚師們累到崩潰。